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6968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docx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

第七册语文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和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6)继续学习预习和复习,并养成习惯。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读书做记录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复述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

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通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

 

对本册教材内容及编写的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

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

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

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1.关于课文

本册教材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本册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

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2.关于习作

本册课本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7课。

3.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

综合练习包括处处留心意、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过程:

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活动:

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谈话:

(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小结:

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看图交流步骤:

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评选速度奖

2、评选专心奖

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下发调查表选填

(1)我最想读的三本书是、、。

(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作业:

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

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

(学生交流:

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

“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交流看法

四、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

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

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2.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

3.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1.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2.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激发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前准备:

1.1.学生搜集有关师生情的事例(可以是名人轶事,也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事例),以及歌颂教师的诗文。

2.2.小黑板(出示生字词)。

3.3.幻灯片(出示重点句段)。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2.学习诗歌的第一段。

教学重难点:

明确本诗歌的两条线索,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的窗前》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1)1)碰到不认识的字可对照生字表练读几遍,碰到长句子

2)2)要反复读,力求读通顺。

2.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崇chóng(翘舌音)浸jìn(前鼻音)塑sù(平舌音)盈yíng(后鼻音)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第二句话。

①幻灯出示:

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指名读句子。

②查字典理解“崇高”的意思。

(“崇高”是指最高尚的,最受崇敬的)

过渡:

从哪儿看出教师的事业是至高无上的呢?

(3)学习第三、四句话。

①幻灯出示: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a.“浸透”在这是是饱含、充满的意思

“心血”在这里指什么?

(指心思和精力,在这里指老师的辛劳)

b.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老师的养,因而,

所有人的成长都饱含着老师的辛勤的汗水)

c.你能举个例子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d.比较句子:

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指读这两句话,说说第二句好在什么地方。

(第二句话语气强烈,强凋了老师在一个人成才中的作用)

指名用肯定的语气读诗句。

②幻灯出示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③过渡:

人的成长、成才靠的是老师。

社会的发展、前进靠的是老师。

于是诗人送给老师这样一句——

(4)学习第一句

1①幻灯出示: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显示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指名读句子,理解“昨天”(过去,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今天”(现在)“理想”(未来)

2②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3③小结:

我们成长靠老师,社会的发展也蕴含了老师的辛劳,老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齐读。

4④学了这几句,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

(5)学习第五句。

自由读。

说说哪个词最能突出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有感情的读。

五.小结第一节。

教师为了孩子们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呕心沥血、辛勤工作,他们的事业是崇高的。

感情朗读第一节。

六.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继续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一段、第二段,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和职业的崇高,树立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见闻和切身体会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并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过渡。

1.抽读词语—卡片。

铺设崇高闪耀朝霞创造浸透塑造真理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第二小节。

1.自读第二节,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一说你喜欢它的原因。

1)学习第3句

1①幻灯出示

2②指名读

3③理解语句

“笔尖飞舞”(备课、上课、改作业)“春蚕”?

为谁编织?

“笑语盈盈”“茁壮的新苗”,

④指导朗读。

带着感激的心情读,读出老师的辛劳,读出老师的亲切。

⑤小结。

教师的工作多么辛劳,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

于是诗人又送给他们一句话。

2)学习第一句。

①幻灯出示:

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②指名读句子。

③理解词语。

(真理:

科学知识。

智慧:

科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技巧。

春晖和朝霞:

理想之光,希望之光)

④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⑤指导朗读。

过渡:

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培育着代代新人,不思回报。

同学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吗?

3)继续学习第四句。

①出示幻灯文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

我就情不自禁地祝愿:

老师,您好!

②指名读句子。

③理解词句。

“鲜花”指什么?

“幸福地开放”指什么?

(“鲜花”比喻学生,“幸福地开放”比喻学生在老师的关怀和教育下幸福地

生活,健康地成长)

“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

(“情不自禁”指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说明祝愿是发自内心

的,真心诚意的)

4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四、练习背诵

1.练习熟读课文。

2.练习背诵课文。

自由练背,同桌耳背,指名背诵。

五、指导造句

1.情不自禁。

2.哪……不……

先说课文中的句子,再讨论应用范围,然后练习用词说话。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比较再组词。

涌()浸()项(    )  塑(    )

拥()侵()页(    )  望(    )

3.填上合适的词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编织(      )

4.“情不自禁”造一个句子。

5.练笔:

《老师,我想对你说》。

 

板书设计:

1.老师,您好!

崇高

教师的事业

美好

 

【教学反思】

 

 

 

 

 

 

2.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5.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6.6.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7.7.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3.3.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及生词。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教前准备:

1.1.生字词黑板。

2.相关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苏轼生平,初步朗读课文,把握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粗略感知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和反复诵读等形式启发想象,使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简介生平,揭示课题

1.背诵相关的苏轼的诗词《题西林壁》等

2.简介苏轼生平。

苏轼:

四川人,北宋杰出文学家,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3.揭示课题。

苏轼与其弟苏辙自幼手足情深,形影不离。

而后来长期分别,天各一方。

时值中秋之夜,目睹别的家人团聚,共赏明月,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谛。

于是解脱惆怅,写下了“但愿人长久”的千古绝唱,表现出“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怀。

(板书:

2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①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字。

②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查字典理解词义。

③力求读通句子,读通全文。

(2)学生练习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

苏轼朝廷皓月当空苏辙玩耍各奔东西躺在床上

埋怨有隐有现有圆有缺吟诵婵娟

提醒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轼(shì)廷(tíng)辙(zhé)耍(shuǎ)

奔(bēn)埋(mán)隐(yǐn)吟(yín)

婵(chán)娟(juān)

②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皓月:

明亮的月亮。

埋怨: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指名试读课文。

(读后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

1.细读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板书:

心绪不宁)

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

(3)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4)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的欢乐情景。

师述:

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各家家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

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请看图上的主人公,淮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苏轼的姿势和神情?

这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他的心情怎样呢?

(启发想象,

说说苏轼为什么这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从哪儿看出他们“手足情深”?

哪些词语强调了他们分别之久?

2.指导朗读。

(“手足情深”、“——起……一起……”、“形影不离”、“很少”、“七个年头”等词要重读)

(圆月高悬,银光泻地,苏轼睹月思人,心绪不宁,他在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不能和情同手足的弟弟团聚而惆怅感伤)

3.指名朗读。

(描写明月和人们欢聚的话要用愉快的语气读,描写苏轼思念之情的句子要用伤感的语气读)

自由练读,男女生对比读。

4.小结第1~3自然段。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上的字。

2.有感情地读第1—3自然段。

3.描红。

(课后习题2)

4.抄写词语。

5.组词。

耍()赏()陪()偏()

要()尝()倍()遍()

6.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悲()离()阴()深()

美()亮()远()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继续精读课文,学习有关的词语进而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情感,了解诗创作的背景,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轼移情于月,觉得月也戏人:

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

其实,月亮非人,无所谓有情与无情。

苏轼怨月实为怨人:

人事纷繁,为了生活各奔东西,亲人常难聚首)

(3)自由练读,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试读,师生共同评议。

(4)这段话后面是省略号,它省略了什么呢?

(引导想象)

2.细读第5、6自然两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①理解词语。

宽慰:

宽解、安慰。

吟诵:

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②“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

(联系上文理解)

③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

这说明了什么?

(他转念想到:

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恰是世之常理,实难十全十美。

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3)出示词文: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①指名读词文。

(说说这里有几句)

②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

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

③指名用课文里的话说说句意。

(4)练习朗读。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二、总结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

2.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三、指导背诵课文,继续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顺序,练习背诵。

(1)读课文中的句子。

出示:

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通过分析,使学生知道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做两件以上的事,就可以用“一起……一起……”)

(2)讨论生活中有关的人和事。

(3)练习说话:

就像……一样……

指导方法同上。

四.指导写字

耍:

与“要”区别,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位置相等。

奔:

居中书写,结构要匀称。

躺:

左窄右宽。

隐:

左窄右宽,与“稳”比较。

缺:

与“缸”比较。

 

板书设计:

2.但愿人长久

苏轼——苏辙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四个生字,三个二类生字词、一个多音字要会读,尽量会写。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默写。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悟,想象,说出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诗,受到我国古文化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

教前准备

学生课前对生字、词语及课文的预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1、学习第一首古诗《峨眉山月歌》,学会两个一类生字词,三个二类字词。

2、2、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

3、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会默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释诗名:

1、1、唐诗是我国古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将再学两首唐诗。

示题:

11古诗两首。

2、2、先学第一首古诗《峨眉山月歌》。

3、3、解题:

(1)介绍峨嵋山(在四川峨眉县西南,有山峰相对如峨眉,故名。

(2)介绍诗人与诗歌创作背景:

李白,唐代诗人,幼年时随父迁居四川,青年时代离开四川,开始各地漫游。

这首诗是他初次远离家乡时在途中所作。

(3)诗名可理解为:

对着峨眉山的月儿唱的歌。

二、二、检查自学情况:

读准字音:

一类生字词:

峨眉山君

二类生字词:

峨眉山平羌渝州

三、三、初读课文,尝试理解:

1、1、初次朗读这首诗,谈谈诗中的大意。

2、2、让学生提出理解的和不理解的地方。

四、四、交流理解,教师点拨:

1、1、学生逐句谈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进行适当答疑。

2、2、看图读诗句,体会意境。

3、3、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在读诗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4、4、学生谈诗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感情。

(参考译文:

一个深秋的夜晚,年轻的诗人告别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友人,登上了去三峡的帆船。

当小船行至平羌江时,使人抬头看到了峨嵋山顶那明晃晃的月亮,低头一看,那月影倒映在水中正跟随他前行呢!

唉,诗人低下头,心中一片惆怅,月影能够伴随我,而我的朋友却留在了清溪,想见也见不着了。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五、五、朗读背诵

要读出诗人思念朋友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出示: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扬州。

六、六、作业设计:

1、1、抄写古诗。

2、练习册二的1,四的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1、学习第二首古诗《望洞庭》,学会两个一类生字词,一个多音字。

2、2、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

3、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会默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1、背诵《峨眉山月歌》。

2、2、默写《峨眉山月歌》。

二、揭示课题,解释诗名:

1、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诗《望洞庭》。

2、2、解题:

洞庭,即洞庭湖,位处湖南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湖,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湖中有君山,君山上有诸多名胜。

望洞庭,显然是作者遥遥相望洞庭湖的景色时写下的。

3、3、介绍作者:

刘禹锡,唐代诗人,河南洛阳人,他的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望洞庭》是作者秋天经过洞庭湖时写下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

读准字音:

一类生字词:

潭面青螺

多音字:

未磨

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四、初读课文,尝试理解:

1、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2、学生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

五、交流理解,教师点拨:

1、1、学生逐句谈自己读懂的句子,不懂处教师适当答疑。

2、2、看图读诗句,体会意境。

3、3、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象.

(参考译文:

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经过洞庭湖。

他被眼前奇妙的美景迷住了。

洞庭湖里的水清清的、绿绿的,湖面平静得好像未经磨拭的镜子一样,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片银光。

月光倒映在湖水中,湖面闪烁着银光,这是多么和谐的“秋月照镜图”!

更妙的是,远望那洞庭的山和水,在这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融为一体,多么像那银盘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青螺呀,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六、朗读背诵:

指导停顿的方法和重音: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七、七、作业设计:

1、1、抄写古诗。

2、2、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3、背诵古诗。

 

【教学反思】

 

 

4、秋天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秋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同学们你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

你喜欢秋天的什么吗?

(自由说一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诗。

板书课题:

秋天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课后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着理解,不懂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