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142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2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docx

管道设计安装规范正

1.概述

1.1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艺管道、热力管道等但不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管道。

1.2设计安装总则:

1.2.1进行管道的布置和安装设计时,首先应保证安全、正常生产及便利操作、检修,并且不影响车间内的运输和运行。

1.2.2进行管道设计时,力求管线短,附件少,以节约材料、投资和能源。

1.2.3管道设计除考虑正常生产外,还要考虑开车,停车,检修和事故处理的需要,同时应保护操作者的安全。

1.2.4管道安装设计应根据具体生产特点,结合设备布置、建筑物与构筑物情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1.2.5管道安装设计应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力求整齐、美观以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

1.2.6管道设计时应考虑装配自控仪表的条件和要求。

2.一般规定

2.1管道布置、安装、排列与穿墙:

2.1.1布置管道时,应对全车间所有管道(即生产系统管道,辅助系统管道,电缆、照明、仪表管道、采暖通风管道等)进行全盘规划,各安其位。

2.1.2管道安装布置时应考虑管道与梁、柱、墙、地沟壁和管道与管道之间有必要的距离,以满足安装、操作、检修的方便和热伸长冷紧缩的要求,管道间距的具体尺寸可查阅有关的管道吊支架的标准图集(详见附图)。

2.1.3为便于安装,检修和操作管理,车间管道一般应沿墙或沿柱架空敷设,必要时可沿地面(如离心泵的吸收管道不可能架空时)或地下敷设,地下敷设时应设管沟,其沟盖板应与地坪相同。

2.1.4管道不应挡门,挡窗,应避免通过电动机、配电盘、仪表盘的上空。

2.1.5管道的布置不妨碍设备、管件和阀门的检修。

塔及容器的管道不可从人孔正前方通过,以免妨碍打开人孔。

2.1.6管道应成列平行敷设,尽量走直线,少拐弯(用作自然补偿或方便安装,检修者除外)交叉,力求整齐美观。

2.1.7在螺纹连接的管道上应在适当位置配置一些活接头(在阀门附近),以便安装拆卸和检修。

2.1.8敷设管道时,其焊缝不得设在支架范围内,焊缝至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一般大于150毫米。

2.1.9管路穿墙时,应在管外加套管,管路穿过防爆区、防水层及有毒气体区域的墙基或楼板时,应有特殊的套管保护。

2.1.10输送腐蚀性介质的管路、应安放在最低层、并在法兰、阀门处加防护罩,且不能敷设在过道或设备上面。

2.1.11管道应尽量集中敷设,集中多排并列的管路,常采用在水平面上或倾斜面上的并排排列。

而且,在平行排列中,法兰、阀门应相互错开,并列管路之间中心距:

在有保温层时:

A=(DZ/2+DR/2+50)(mm);无保温层时,A=(DS/2+DX/2+50)(mm),上式中,DZ表示大管子保温层外径,DR表示小管子保温层外径,DS表示大管子直径,DX表示小管子外径。

2.1.12密集型管道安装排列:

1、在垂直面排列

(1)热介质的管道在上,冷介质的管道在下;

(2)无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在上,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在下;(3)小管道应尽量支承在大管道上方或吊在大管道下面;(4)气体管道在上、液体管道在下;(5)不经常检修物管道在上,检修频繁的管道在下;(6)高压介质的管道在上,低压介质的管道在下;(7)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8)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

2、水平面排列(室内沾墙敷设时)

(1)大管道靠墙,热管道在外;

(2)支管少的靠墙,支管多的管道在外;(3)不经常检修的管道靠墙,经常检修的在外(4)高压管道靠墙,低压管道在外。

2.2管道间距、阀门手轮间距及阀门安置:

2.2.1管道间距:

管道最突出的部分即管外壁、法兰外边,保温层的外壁距离墙壁或柱边的净空不小于100毫米;距离管架横梁端部不小于100毫米;两管道的最突出部分间的净空距离:

中低压管道40~60毫米,高压管道约70~90毫米。

2.2.2阀门手轮间距:

当在同一排管道上并排安装用手轮操作的阀门时,其手轮外边间的净空距离约100毫米。

2.2.3管路上的阀门应安置在方便于操作的位置上,仪表应安置在易于观察的地方,高度在2米以上的,且需要经常操作的阀门应设有操作平台,护拦或远距离控制装置。

2.3管道架设高度:

2.3.1管道架设高度:

跨越人行道的室内管道其净空高度一般应不小于2.2米;跨越车间内运输设备通道的管道高度应满足设备运输的要求;室外管道跨越公路的管线高度不低于4.5米;跨越铁路的管线高度不低于6米。

2.4管道转弯及两设备距离较近的管道连接:

2.4.1输送纸浆管道、转弯处最好采用大弯头或45°弯头,以减小流动阻力,浆管、白水管弯头应避免采用焊弯(因为焊接处有毛刺,容易挂纤维)应采煨弯。

(弯头局部阻力系数见表4.5.7)

2.4.2输送泥浆型物料(涂料、填料、白泥、绿泥等悬浮液)时,为防止固体物质沉积堵管,不应使管道转急弯,可使其曲率半径为管内径的3~10倍。

2.4.3距离较近的两固定设备的连接管,尽可能不直接连接,以防止因管道热胀冷缩对固定设备产生破坏应力(有波形伸缩器的或两个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没有同建筑物固定者除外)。

一般采用45°斜接或90°弯接如图2.4.3所示

图2.4.3距离较近的两设备间的管道连接

2.5管道坡降:

管道设计安装时应考虑管道坡降,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参照下列坡降设计。

2.5.1自流管沿介质流向坡降:

(1)纸浆、浓黑液、苛化液、白泥、填料液等管道不应低于3%(视具体情况尽可能大些)。

(2)其他辅料管(填料管除外)不小于1%。

(3)污水管0

.5~1.0%(4)白水、稀黑液、绿液不小于0.5%(5)其他自流管0.3~0.5%。

2.5.2压力管:

1、沿介质反流向坡降:

(1)纸浆、浓黑液、白泥、苛化液。

填料液等管道不小于1%。

(2)其他管道(清水、白水、冷凝水、稀黑液、各种碱液等)不小于0.2%。

2、沿介质顺流向坡降:

蒸汽、压缩空气、真空等管道不小于0.2%。

2.6管道排气排液阀的安装:

2.6.1为了防止输液管道中积气,或输气管道中积液,应在管道上安装排气或排液阀。

如蒸汽管应在最低或积水处安装排放水阀或疏水阀,冷凝水管最高处安装放汽阀;压缩空气管最低处安装排水阀。

2.7不锈钢管道:

2.7.1不锈钢管道不得与碳钢制的管架直接接触,以免因电位差而造成腐蚀核心,因此管架应涂以良好的绝缘漆,或在管道与管架间垫以其它绝缘材料(如石棉板、橡胶板、塑料板等)。

2.8保温管道:

2.8.1管道介质温度高于50℃的蒸汽、冷凝水管,热水管、黑液管、碱液管道等管线均应保温,保温层表面温度一般要求不超过50℃(周围空气温度按25℃计算)。

2.8.2冷、热管道应尽可能隔离开,不耐高温的材料制成的管道(如聚氯乙烯、橡胶等管道),应避开热管道。

2.8.3含有保温(冷)层的管道,应安装在不易被溅湿的地方,若必须敷设在潮湿或易被淋湿的地点,保温(冷)层外部应采取相应防湿措施。

2.9管道的标示与识别:

2.9.1对于碳钢管道的表面或带有保温层管道的表面应涂色标示以便识别介质的种类,规定如下表2.9.1所示。

表2.9.1管道颜色标示

管道名称

颜色

备注

浆管

黄色

不同浆种可以不同色圈分别标示

清水管

蓝色

白水管、填料管

白色

蒸汽管

红色

冷凝水、热水管

橙色

黑液管

咖啡色

蒸煮液管

浅咖啡色

绿液管

深绿色

白液、碱液管

浅绿色

压缩空气管

深灰色

废气风管

浅灰色

明矾管、松香胶液管

塑料管本色

污水管

黑色

绿泥管

米色带绿色圈

白泥管

米色带非绿色圈

氯气、漂液管

塑料管本色

石灰乳液

浅绿色带灰绿色圈

2.9.2对于不锈钢管道的标示可以在管道的表面用文字表明介质类型,箭头表示介质流向,其颜色一律采用黄色,文字采用粗体字,字体大小约为管径的35%~50%,字间距为字体1~2倍,箭头宽度约为管径的35%~50%,其长度为半径的2~4倍;管道每隔5米采用文字和箭头表达一次(小管径可缩短,大管径可适当放大)。

3.管道选用基本知识

3.1不同介质的管道、阀门材料:

不同介质的管道、阀门材料一般可按表3.1选择

表3.1管道、阀门材料选择表

介质性质

介质特征

管道材料

阀门材料

阀体

密封圈

阀芯闸板

纸浆

纸机网前箱、未漂浆、漂后浆、成浆

无缝钢管、不锈钢管

铸铁

不锈钢

不锈钢

氯漂化学浆

塑料管

衬胶钢管

不锈钢管(316L)

塑料、衬胶

不锈钢(316L)

塑料、衬胶

不锈钢(316L)

机浆、漂白浆

衬塑料钢管、塑料管

不锈钢管

塑料

不锈钢

塑料

不锈钢

白水

浓、稀白水

钢管

不锈钢管

铸铁

不锈钢

青铜

铸铁

不锈钢

清水

常温、常压水

钢管

铸铁

青铜

铸铁

热水

钢管

铸铁

青铜、合金钢

铸钢

纸机用高压水

无缝钢管

无缝不锈钢管

铸钢

不锈钢

青铜、合金钢

铸钢

不锈钢

锅炉给水

无缝钢管

铸钢

不锈钢

不锈钢

蒸汽

无缝钢管

铸钢

青铜、合金钢

铸钢

铸钢

不锈钢

冷凝水

钢管、无缝钢管

铸钢

不锈钢、青铜、合金钢

铸钢

黑液

稀黑液

半浓式浓黑液

钢管

无缝钢管

不锈钢管

铸钢

铸钢

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不锈钢

白液

稀白液

浓白液

无缝钢管

不锈钢管

铸钢

不锈钢

不锈钢

绿泥、白泥

无缝钢管

铸钢

不锈钢

不锈钢

氯气

干燥氯气

液氯

湿氯气

无缝钢管

铅管

塑料管

衬胶

衬胶

衬胶

衬胶

明矾液

塑料管

不锈钢管

塑料

不锈钢

不锈钢

塑料

不锈钢

漂液

次氯酸钠

次氯酸钙

塑料管

塑料

塑料

松香胶液

钢管

铸铁

铸铁

各类填料

钢管

不锈钢管

铸铁

不锈钢

不锈钢

铸铁

不锈钢

压缩空气

无缝钢管

铸钢

不锈钢

铸钢

铸钢

不锈钢

注:

漂液阀门根据我公司实际使用状况也可采用胶管截止阀。

3.2管道不同介质的流速:

管道不同介质的流速可按表3.2范围内选择

 

表3.2不同介质流速范围表

介质名称

介质或管道状况

流速范围(m/s)

备注

饱和蒸汽

主管道

支管道

30~40

20~30

过热蒸汽

主管道

支管道

40~60

35~40

烟道气

烟道内

管道内

3.0~6.0

3.0~4.0

石灰窑气管

10~12

从冷凝器去真空泵的空气

15

从压缩空气机去真空过滤机的空气

15

熔炉上部的烟气

~2

制冷设备中的盐水

0.6~0.8

泥浆

0.5~0.7

酸液

压力输送

自然流动

0.8~1.2

0.5~0.9

粘度大的液体

0.8~1.2

粘度小的液体

1.5~3.0

排汽

20~50

二次蒸汽

利用时

不利用时

15~30

60

气体

低压

高压

12~15

20~25

鼓风机吸气管

鼓风机排出管

通风管

10~15

15~20

4~8

压缩空气

8~12

碱液

浓度0~30%

30%~50%

50%~73%

2.0

1.5

1.2

氧气

0~0.05MPa(表压)

0.05~0.6MPa(表压)

0.6~1MPa(表压)

1~3MPa(表压)

5.0~10

7.0~8.0

4.0~6.0

3.0~4.0

纸浆

浓度≦1%

2%

2~3%

3~4%

5~8%

1.5~2.5

1.0~1.5

0.6~0.8

0.4~0.6

0.2~0.5

清水

管径>500㎜干管

管径<500㎜干管

送往车间的支管

送往设备的分配管

0.7~0.9

0.9~1.1

1.0~2.0

2.0~4.0

锅炉给水

≧0.8MPa(表压)

>3.0

压力回水

0.5~2.0

自流回水

0.2~0.5

有粘性

蒸汽冷凝水

0.5~1.5

白水

1.5~2.5

黑液

稀黑液

半浓黑液

浓黑液

1.0~1.5

0.6~1.0

0.5~0.8

绿液

1.0~1.5

白液

未澄清

澄清

0.7~1.5

1.0~1.5

固体物浓度20%~25%

稀白液

白泥

1.0~2.0

0.5~0.8

石灰乳

≦1.0

粥状

低粘度液体

离心泵吸入管

离心泵排出管

往复泵吸入管

往复泵排出管

1.5~2.0

2.5~3.0

0.75~1.0

1.0~2.0

排出废水

0.4~0.8

水力输送粉粒体

3.0~3.5

3.3管径计算:

管径计算根据介质类型确定管道材质和流速范围计算出管径

计算管径的方法可按照公式d=18.8×(Q/u)1/2

式中d-管道内径(㎜)

Q-介质的流量(m3/h)u-介质的流速(m/s)

计算出来的管径未必符合标准管径系列,可以选用与计算管径值最接近的数值或略大些的管径。

3.4管道壁厚计算:

管道壁厚计算可根据下式进行验算(一般不需要进行强度计算原因是定型生产的管道壁厚已超过需要的值)

S理=1.5×P×Dg/(200×[б])S实=S理+S附

式中:

S理-理论壁厚(㎜)

S实-实际壁厚(㎜)S附-附加壁厚(1.5-3)(㎜)

P-工作压力(表压)(㎏/㎝2)

Dg-公称直径(㎜)

[б]-钢材许用应力(㎏/㎜2)通常取10㎏/㎜2

根据计算数值选用标准管径系列中相近或略大些的管径壁厚。

常见管材的许用应力见表3.4

 

 

表3.4  常用钢管的许用应力[б](㎏/㎜2)

钢号

适应温度

(0C)

机械性能

温度(0C)

抗拉强度

屈服极限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10号钢

-40~450

34

21

11

10

9

8.5

7.6

6.7

20号钢

-40~450

40

25

13

12

11

10

9.2

8.3

16Mn钢管

-40~475

(52)

(35)

17.5

17

16

14.9

14

12.6

12CrMo钢管

-40~500

42

25

14

13.5

13

12.5

12

11.5

1Cr18Ni9Ti钢管

-196~600

56

(21)

14

13

12

11.5

11.2

11

注:

(1)表内带括号的数值供参考。

(2)抗拉强度、屈服极限的单位:

㎏/㎜2

3.5管道阻力损失计算

3.5.1水管阻力损失计算:

水管阻力损失由两部分组成:

.直管阻力H1损失,

.局部阻力损失H2(如弯头、阀门、变径等)

直管阻力H1,可用下式计算:

H1=(1/1000)i×LH1-直管阻力(米水柱)

i-水力坡度,即单位管长的阻力(毫米水柱/米),i可查表3.5.1.1、3.5.1.2;

L-管道长度(米)

需要说明在表3.5.1.2中管径只列到Dg80,对于更大的管径可以按表3.5.1.1给水铸铁管计算表中查阅,由于钢管的内径较同规格的管径稍大,管壁也较光滑,所以从表3.5.1.1中查得的流速u和单位管长压力损失i,应加以修正,修正系数见表3.5.1.3

表3.5.1.3使用钢管时的修正系数

管径(Dg)

流速(U)修正系数

单位压力损失(i)修正系数

100

0.89

0.74

150

0.93

0.82

200

1.01

1.03

300以上

0.97

0.92

表3.5.1.1 给水铸铁管计算表

米3/小时

升/秒

10.8

3

14.4

4

18.7

5.2

23.4

6.5

28.8

8

36.0

10

45.0

12.5

55.8

15.5

68.4

19

81.0

22.5

90

25

100.8

28

115.2

32

136.8

38

165.6

46

201.6

56

252.0

70

324.0

90

396.0

110

504.0

140

612.0

170

720.0

200

828.0

230

936.0

260

1044

290

1152

320

1267

352

75

U

i

0.70

16.7

0.93

28.4

1.21

46

1.51

72

1.86

109

2.33

171

100

U

i

0.52

6.7

0.68

10.8

0.84

16.2

1.04

24

1.30

36.5

1.62

57

2.01

88

125

U

i

0.43

3.6

0.54

5.3

0.66

7.8

0.83

12

1.03

17.7

1.28

26.6

1.57

40

1.86

56.1

2.07

69.2

150

U

i

0.46

3.14

0.57

4.7

0.72

7.1

0.89

10.5

1.09

15.3

1.29

21.2

1.43

26.1

1.61

32.8

1.84

42.8

2.18

60.4

200

U

i

0.40

1.7

0.50

2.5

0.61

3.62

0.72

4.93

0.80

6

0.90

7.4

1.03

9.5

1.22

13

1.48

19.1

1.80

28.3

2.25

44.2

250

U

i

0.39

1.2

0.46

1.63

0.51

1.97

0.57

2.42

0.66

3.1

0.78

4.2

0.94

6.04

1.15

8.7

1.44

13.5

300

U

i

0.35

0.79

0.40

0.97

0.45

1.20

0.54

1.68

0.65

2.38

0.79

3.42

0.99

5.17

1.27

8.30

1.56

12.4

1.98

20.1

350

U

i

0.40

0.79

0.48

1.11

0.58

1.59

0.73

2.39

0.94

3.80

1.14

5.53

1.46

8.88

1.77

13.1

2.08

18.1

400

U

i

0.37

0.58

0.45

0.83

0.56

1.23

0.72

1.95

0.88

2.83

1.11

4.43

1.35

6.45

1.59

8.93

1.83

11.8

2.07

15.1

450

U

i

0.44

0.69

0.57

1.09

0.69

1.57

0.88

2.46

1.07

3.52

1.26

4.78

1.45

6.32

1.63

8.08

1.82

10.0

2.01

12.2

500

U

i

0.56

0.93

0.71

1.45

0.87

2.07

1.02

2.81

1.17

3.64

1.32

4.62

1.48

5.75

1.63

7.00

1.79

8.47

表3.5.1.2 给水钢管计算表

米3/小时

升/秒

0.72

0.2

1.44

0.4

2.16

0.6

2.88

0.8

3.60

1.0

4.32

1.2

5.04

1.4

5.76

1.6

6.48

1.8

7.2

2.0

10.8

3.0

14.4

4.0

21.6

6.0

28.8

8.0

36.0

10.0

43.2

12.0

50.4

14.0

15

U

i

1.17

354

2.34

1409

20

U

i

0.62

73

1.24

263

1.86

591

2.48

1051

25

U

i

0.38

21.3

0.75

75

1.13

159

1.51

279

1.88

437

2.26

629

32

U

i

0.42

18

0.63

37.3

0.84

63.2

1.05

96

1.27

135

1.48

184

1.69

240

1.90

304

2.11

375

40

U

i

0.48

18.4

0.64

31.4

0.80

47.3

0.95

66.3

1.11

88.4

1.27

114

1.43

144

1.59

178

2.39

400

50

U

i

0.38

8.52

0.47

12.9

0.56

18

0.66

23.7

0.75

30.4

0.85

37.8

0.94

46

1.41

100

1.88

177

2.82

399

70

U

i

0.34

5.18

0.40

6.83

0.45

8.70

0.51

10.7

0.57

13

0.85

27.4

1.13

46.8

1.70

104

2.27

185

2.84

289

80

U

i

0.32

3.76

0.36

4.66

0.40

5.62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