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6102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 湘教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区域产业活动第4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案湘教版

第4讲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纲

考点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分析,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学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方法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分类

1.结合区域交通分布图,考查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2.聚焦著名交通建设,考查交通区位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

理解自然因素中地形、气候、河流的影响

交通运输线选线要求

会分析具体线路建设

交通运输站点选址要求

分布图中选择站点位置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不同交通方式影响下的聚落分布特点

熟悉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历程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聚落形态变化与交通布局变化的关系

会解读聚落分布示意图

分析示意图,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山区、平原商业网点密度的差异

会判断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示意图分析,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因素

区分商业类型,合理选址

分析统计图表,考查商业网点与交通的关系

商业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总结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布局条件

一、交通运输

1.概念:

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

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

4.发展方向:

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5.影响:

人们衣、食、住、行和各种产业活动。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1)规律: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实例:

在河流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或河流入海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

历史差异

古代

我国北方地区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聚落多沿江、沿河分布

近代

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

地区差异

北方

地区

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

地区

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运与城市

①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②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③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的影响:

铁路的修建可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我国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在铁路交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交通运输条件变化的影响:

会给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特别提醒]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

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由一个因素决定的。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历史上以水运为主,近代表现为以公路、铁路为主,而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又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

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1.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

2.

3.

4.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布局有深刻的影响

(1)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

(2)随着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了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3)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特别提醒]

商业网点的密度并不是越密越好,而是要因地制宜。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且受地形限制,居民点多沿山谷和河谷分布,人口稀少,购买能力有限,商业网点一般不宜过密。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公路运输可以做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

2.京沪高铁多数路段以桥代路是为了避开不利地形。

(×)

3.河流密布的地区,聚落形态呈团块状。

(×)

4.商业城市一般分布在交通枢纽位置。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某区域交通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包括的主要交通运输线有铁路线、公路线、水运航道。

2.为了加强甲城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c线,理由是c线路与等高线走向大体一致。

3.甲城市计划修建一小型港口,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最合理的是②处。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

1.“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这座历史名城是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吗?

[提示] 不是。

扬州是因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的,但后来随运河的淤塞以及海运的兴起而逐渐衰落。

2.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淘宝专业村”,试分析这些“淘宝专业村”的分布位置有何共同特点?

[提示] 均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

 (经典高考题)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❶。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下题。

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❶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❷图中显示越瓷西南方向主要是穿越印度洋到达非洲

教材寻因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海运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综合判断

由信息❶、❷可知,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其西南方向还越过印度洋到达非洲,与陆路相比,海运路程更长,不会缩短路程;轮船比车马运量大,可以增加运量;海上风浪虽然较大,但是变化具有规律性,相对平稳,可以减少货物破损;海运受自然条件影响更大,灵活性更差

[尝试解答] C

1.对比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

比较项目

运输方式

运费由高到低

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

运量由大到小

海运>铁路>河运>公路>空运

速度由快到慢

空运>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往往要考虑时间、物品价值大小、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因素,具体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

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总的来看,公路适合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价格较铁路贵,较航空便宜;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航空速度最快,适合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水运价格低、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使用,有较大限制;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

命题视角 结合相关统计图表分析,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考试)下图是我国1994~2014年普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高铁旅客周转量占比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高铁 B.乙—公路

C.丙—水运D.丁—普通铁路

2.2012年后甲交通运输方式占比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B.铁路速度慢,旅客减少

C.水运价格低廉,吸引大量旅客

D.新建高铁干线通车运营

1.C 2.D [第1题,铁路和公路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中公路运输的客运量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图中甲是公路,乙是普通铁路;水运速度慢,在现代社会中客运量所占比重很小,因此丙是水运;高铁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出现时间晚,因此丁是高铁。

故选C。

第2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运输不断发展,以及普通铁路速度的提升,公路运输的客运量占比迅速下降,D对。

]

(2019·太原质检)如图示意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

A.50~150kmB.200~300km

C.700~800kmD.950~1050km

4.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①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 ②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 ③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 ④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3.B 4.D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①为公路运输,②为高铁运输,③为航空运输。

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应为两者在市场份额相差不大的运输距离,读图可知为200~300km处。

第4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强化优势,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同时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以吸引人们乘飞机出行。

增加航运班次,会造成资源浪费。

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不具有现实意义。

]

 (2019·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❶。

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❷。

据此完成

(1)~(3)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B.农产品

C.工业品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❶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某地

❷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❸图中显示了区域位置,山峰、河流与铁路走向一致

教材寻因

影响交通线、点的布局的因素有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

综合判断

(1)由信息❸可知,图中的铁路选线均位于河谷地带,走向与河谷走向一致

(2)由信息❶、❷可知,图示区域位于东北,修建年代较早,结合我国东北的资源状况,可知修建铁路是为了运输原木

(3)由信息❶、❷可知,该区域铁路的修建是为了运输原木,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强,森林采伐量大幅减少,因此原木的运输需求减少

[尝试解答] 

(1)B 

(2)A (3)D

1.影响铁路、公路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影响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虽是基础因素,但影响在减弱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布局,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小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地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地区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位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经济因素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决定性因素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尤为重要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阻碍以及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影响逐渐增强,为保障条件

环境因素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交通线应尽量避开;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市区造成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影响逐渐增强

[规律总结]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可巧记为:

“低、高、大、小”

(1)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站点类型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基础设施布局、为港口提供淡水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密集的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原则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线有方便的联系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线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少云、雾、暴雨,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命题视角一 结合区域交通分布图,考查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甘德国际机场(如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经济

C.位置D.人口

2.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

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

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

1.C 2.D [第1题,本题文字材料指出,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甘德国际机场补充燃料,可见,位于纽芬兰岛的甘德国际机场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优越的地理位置。

故选C。

第2题,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飞机载油量增加,飞行速度加快,单位距离能耗降低,飞机能够远距离飞行,途经此地的飞机已经不需要再停机补充燃料,因而甘德国际机场失去了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

故选D。

]

3.(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白令海峡(下图)宽35千米~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

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

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

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

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命题视角二 聚焦著名交通建设,考查交通区位及其影响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千米。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影响深远。

据此完成4~6题。

4.兴建港珠澳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

A.距离B.政治

C.技术D.经济

5.港珠澳大桥的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代替桥梁的首要原因是(  )

A.能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B.能保障飞机的起降安全

C.能节省工程建设投资

D.能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

6.港珠澳大桥建设带来的影响包括(  )

A.提升澳门物流业的区域主导地位

B.极大破坏珠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

C.加强珠江三角洲和港澳间的合作

D.澳门将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

4.D 5.A 6.C [第4题,香港、珠海、澳门属于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大桥的修建能够加强三地之间的经贸联系,促进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正符合三地之间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影响其修建的主导因素是经济。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岸,若全线采用桥梁形式修建港珠澳大桥,大桥会跨越珠江入海口,而广州是重要的海港,航运繁忙,如果全线修建大桥,会影响大型船只进出珠江口,故中间段建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

第6题,港珠澳大桥的修建,大大缩短了港珠澳区域交通往来所需的时间,促进港珠澳区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了珠江三角洲和港澳间的合作。

]

(2019·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联考)西成高铁线路全长643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时,途经我国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险峻山脉的高速铁路,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

秦岭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分布着5条深大断裂带,70余条断层。

读图,回答7~9题。

7.西成高铁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气候干旱,多大风、沙尘暴

B.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C.地广人稀,物资补给困难

D.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

8.西成高铁开通运营最先影响成都的(  )

A.服务范围B.城市等级

C.功能分区D.行政区划

9.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将(  )

A.加快四川天然气开发B.加快四川农产品的外运

C.促进西安市人口回迁D.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

7.B 8.A 9.D [第7题,由材料可知,西成高铁途经秦岭,穿越险峻山脉,而且秦岭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分布着多条断裂带和断层,说明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第8题,西成高铁开通运营使城市在区域中的影响力增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增大,但对城市等级、功能分区和行政区划没有影响。

第9题,西成高铁为客运专线,对天然气开发与农产品运输没有影响,西安市人口回迁与高铁开通无关,高铁开通带来的大量客流会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

]

 (经典高考题)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❶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❷图中显示1905年北京与张家口交通线路单一,沿途多关隘

❸图中显示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交通线路增多,方式多样

教材寻因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发展及其空间分布起重要作用

综合判断

由信息❶、❷、❸可知,百余年来,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交通运输方式、线路密度、线路布局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两地之间的聚落发展看,有些聚落发展较快,有些聚落则出现衰落

[尝试解答] 运输方式变化大;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大,古驿站衰落;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发展速度

3.内河航运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省赣州市

河流汇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宜宾、重庆、

武汉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加尔各答

过河点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南京、伦敦、金边、布达佩斯

4.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因素

影响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

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

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的影响

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或相交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都布局在重要交通线沿线两侧

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命题视角一 分析示意图,考查交通运输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1.C 2.B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通过读图,理解高速公路对城区的影响。

第1题,从图中看,甲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区穿过势必会占用城市建成区空间和用地,且会给市区环境和景观建设带来更大影响,A项错误,C项正确。

而乙模式没有从城区经过,不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较小,B项和D项错误。

第2题,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模较小,高速公路建设一般会给城市建设留出空间,会采用乙模式,A项错误。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已建高速公路可能会被城市包围,出现甲模式这种情形,B项正确,C项错误。

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也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同时存在甲、乙两种模式,D项错误。

]

命题视角二 结合区域分布图,考查交通运输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19·河南八市第二次测评)下图是杭州市1987年和2008年城市形态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铁路线对杭州市的主要影响是(  )

A.直接促进钱塘江南岸的发展

B.加强杭州与外界的联系

C.完善了杭州的市内交通

D.引起铁路沿线房价的上涨

4.与1987年相比,2008年杭州市城市形态的变化为(  )

A.城市用地充足,相对均衡地向四周发展

B.西湖西面和南面发展较慢,主要是为了保护西湖的旅游环境

C.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钱塘江水运便利,城市沿江发展迅速

3.B 4.C [第3题,甲为杭州对外交通铁路,完善了城市对外交通,加强了杭州与外界的联系,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B对,A、C错;铁路建设能引起站点附近的房价上涨,而不是整个沿线的房价,D错。

第4题,据图分析,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向东北和东南发展,西南部是山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