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功能 1602液晶显示.docx
《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功能 1602液晶显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功能 1602液晶显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功能1602液晶显示
第一章设计要求及系统组成
1.1设计要求
利用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一个电子时钟,显示方式为**:
**:
**,并且可以任意修改时间。
1.2系统组成
原理框图如图1.1
图1.1系统原理框图
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
2.1系统设计方案
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电路原理图
2.2电路模块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2.1时钟电路
系统时钟源由内部时钟方式产生,时钟电路由12MH晶振和两个30PF瓷片电容组成,构成自激振荡,形成振荡源提供给单片机。
电容可在5PF到30PF之间选择,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起频率微调作用。
时钟电路如图2.2所示
图2.2时钟电路
2.2.2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方式,上电复位是接通电源后利用RC充电来实现复位。
手动复位是通过人为干预,强制系统复位。
复位电路如图2.3所示,可以实现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功能。
图2.3复位电路
2.2.3按键电路
在单片机的P1.0、P1.1、P1.2三个I/O口接三个简易按键,通过不断检测按键状态,识别按键的按下顺序和次数即可实现时间的任意修改。
按键电路如图2.4所示。
2.2.41602液晶显示模块电路
本设计是通过对1602液晶显示屏的控制来实现时间的显示。
1602液晶显示模块的驱动如下所述:
图2.41602液晶屏实物图
1602采用标准的16脚接口,其中:
第1脚:
VSS为地电源
第2脚:
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
V0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
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
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
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16脚:
空脚
1602显示屏的时序图如图2.5。
图2.51602时序图
1602液晶显示屏与单片机的连线图如图2.6所示。
图2.61602与单片机连线图
第三章程序设计及其调试
3.1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如下:
#include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sbitlcdrs=P2^0;
sbitlcswr=P2^1;
sbitlcden=P2^2;
sbits1=P1^0;
sbits2=P1^1;
sbits3=P1^2;
sbitrd=P3^7;
ucharcount,s1num;
charmiao,shi,fen;
ucharcodetable[]="2011-6-14TUN";
ucharcodetable1[]="00:
00:
00";
voiddelay(uintz)
{
uintx,y;
for(x=z;x>0;x--)
for(y=110;y>0;y--);
}
voidwrite_com(ucharcom)
{
lcdrs=0;
lcswr=0;
P0=com;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write_date(uchardate)
{
lcdrs=1;
lcden=0;
P0=date;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init()
{
ucharnum;
lcden=0;
write_com(0x38);
write_com(0x0c);
write_com(0x06);
write_com(0x01);
write_com(0x80);
for(num=0;num<15;num++)
{
write_date(table[num]);
delay(5);
}
write_com(0x80+0x40);
for(num=0;num<12;num++)
{
write_date(table1[num]);
delay(5);
}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
voidwrite_sfm(ucharadd,uchardate)
{
ucharshi,ge;
shi=date/10;
ge=date%10;
write_com(0x80+0x40+add);
write_date(0x30+shi);
write_date(0x30+ge);
}
voidkeyscan()
{
rd=0;
if(s1==0)
{
delay(5);
if(s1==0)
{s1num++;
while(!
s1);
if(s1num==1)
{
TR0=0;
write_com(0x80+0x40+10);
write_com(0x0f);
}
}
if(s1num==2)
{
write_com(0x80+0x40+7);
}
if(s1num==3)
{
write_com(0x80+0x40+4);
}
if(s1num==4)
{
s1num=0;
write_com(0x0c);
TR0=1;
}
}
if(s1num!
=0)
{
if(s2==0)
{
delay(5);
if(s2==0)
{
while(!
s2);
if(s1num==1)
{
miao++;
if(miao==60)
miao=0;
write_sfm(10,miao);
write_com(0x80+0x40+10);
}
if(s1num==2)
{
fen++;
if(fen==60)
fen=0;
write_sfm(7,fen);
write_com(0x80+0x40+7);
}
if(s1num==3)
{
shi++;
if(shi==24)
shi=0;
write_sfm(4,shi);
write_com(0x80+0x40+4);
}
}
}
if(s3==0)
{
delay(5);
if(s3==0)
{
while(!
s3);
if(s1num==1)
miao--;
if(miao==-1)
miao=59;
write_sfm(10,miao);
write_com(0x80+0x40+10);
}
if(s1num==2)
{
fen--;
if(fen==-1)
fen=59;
write_sfm(7,fen);
write_com(0x80+0x40+7);
}
if(s1num==3)
{
shi--;
if(shi==-1)
shi=23;
write_sfm(4,shi);
write_com(0x80+0x40+4);
}
}
}
}
}
voidmain()
{
init();
while
(1)
{
keyscan();
}
}
voidtimer0()interrupt1
{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count++;
if(count==18)
{
count=0;
miao++;
if(miao==60)
{
miao=0;
fen++;
if(fen==60)
{
fen=0;
shi++;
if(shi==24)
{
shi=0;
}
write_sfm(4,shi);
}
write_sfm(7,fen);
}
write_sfm(10,miao);
}
}
3.2实验调试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经过反复的程序修改和调试,最终完成了本设计的要求,实现了电子时钟功能。
在电路焊接前,通过protues单片机仿真软件多次调试和仿真,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果。
Protues仿真图如图3.1所示。
图3.1protues仿真图
结论
经过两周的课程设计,不断的测试与分析,最终完成了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
在实验的设计及仿真测试时,当没有得出正确的实验现象是,必须冷静、沉着的思考问题的来源,切勿太过紧张。
在电路的焊接过程,须仔细再仔细,案部分焊接导线,切勿乱了头绪。
这样才能在电路制作过程中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错误。
本次设计组要是程序设计部分,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经过和组员的多次讨论与研究、,并参阅了一些电子资料,解决的很多难题。
此课程设计主要考察了对单片机技术原理及程序设计基础等知识。
理论结合实践,使得在平时学习的单片机技术知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此次设计的电子时钟是一个典型的单片机应用实例。
通过本次设计,使得对单片机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和组员的共同努力,成功的完成此次课程设计,在排除问题过程中,体验了程序设计及电路设计制作的艰辛,更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张先庭.单片机原理、接口与C51应用程序设计.国防工出版社.2011
[2]吴立新.实用电子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附录
图1实验电路PCB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