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534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docx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知识

心理学单项选择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B)

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

3.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D)

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D.能力、气质和性格

4.(C)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A.笛卡尔B.洛克C.冯特D.缪勒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B)

A.华生B.罗杰斯C.霍尔D.杜威

6.(B)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B.1879C.1798D.1897

7.(A)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

8.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C)创立的。

A.笛卡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

9."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B)。

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

10.心理学属于(C)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哲学

1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冯特B.亚里士多德C.杜威D.桑代克

12.如果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这句话的作者是(B)

A.洛克B.华生C.霍尔D.皮亚杰

1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空气就哭是(C)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

1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是(D)

A.非条件反射B.复杂的非条件反射

C.本能D.条件反射系统

15.“谈虎色变”,属于(B)活动

A.无条件反射B.第二信号统系的条件反射

C.本能D.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上反射

1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处理系统的是(C)心理学。

A.精神分析B.人本主义C.认知D.格式塔

17.格式塔用英文表示是“Gestalt”,以“G”开头,它的意思是(B)

A.行为B.整体C.精神D.人本主义

18.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A)

A.边缘科学B.人文科学C.环境科学D.分支科学

19.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B)

A.感觉与知觉B.客观现实C.认识过程D.反映活动

20.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派别是(B)

A.神经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

21.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A)

A.行为主义B.人本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

22.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拟理学派别是(A)

A.格式塔心理学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

1.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吸引学生的(A)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2.在课堂上,学生有时候会开小差,这属于注意的(A)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3.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是(C)品质的体现

A.注意分散B.注意转移C.注意分配D.注意广度

4.注意的稳定性是指(B)

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根据任务的要求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5.注意的范围是指(A)

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C.根据任务的要求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

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

6.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是(C)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7.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B)

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广度

8.注意的转移与注意分散的根本区别在于(A)

A.任务的要求B.对象的变化

C.时间的短暂D.意志的努力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B)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敏捷

C.注意的稳定D.注意分配

10.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B)

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注意广度

11.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B)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12.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13.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B)A.随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14.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C)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1.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重点以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A)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D)

A.味觉刺激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适应现象

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D)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

4.一个人换了衣服和发型,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他来,这是(C )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

5.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C)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6.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B)。

A.阈限B.绝对感觉阈限

C.差别感觉阈限D.相对感觉阈限

7.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D)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8.吃了糖以后会觉得桔子酸,这是(D)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

9.人感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要的量的临界值是(C)

A.感觉B.感受性C.感觉阈限D.心理量

10.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C)

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差别感觉能力

11.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

12.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A)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13.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C)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14.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D)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

15.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B)特性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记忆的首要环节是(D)

A.保持B.再认C.保持D.识记

2.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C)

A.外部抑制B.内部抑制C.前摄抑制D.后摄抑制

3.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B)。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伯林D.弗洛伊德

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是(C)

A.言语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5.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C)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

6.记忆过程包括(A)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再认、重现和记忆

7.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B)组块

A.9±2B.7±2C.5±2D.6±3

8.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C)

A.动机性抑制干扰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9.具有明确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A)

A.有意识记B.意义识记C.机械识记D.不随意识记

10.学习程度到(C)记忆效果最好

A.50%B.100%C.150%D.200%

11.在实际需要时,能够迅速灵活地提取信息以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记忆品质是(A)

A.记忆准备性B.记忆正确性

C.记忆持久性D.记忆敏捷性

12.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

13.储存量大而时间短的记忆是(B)

A.长时记忆  B.瞬时记忆  C.短时记忆 D.表象记忆

14.根据保存时间长短,可以把记忆分成(A)。

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

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   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5.短时记忆的编码主要是(A)

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意义编码D.表象编码

1.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B)

A.想象B.表象C.印象D.迹象

2.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D)

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3.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C)

A.有意想象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4.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D)

A.理想B.空想C.灵感D.幻想

5.梦是(B)的表现形式。

A.有意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

6.京剧中演员做骑马的动作表示骑马用的是想象的(C)

A.预见功能B.充功能C.替代功能D.表现功能

7.千手观音的形象是利用了以下哪种加工方式?

B

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

8.神话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利用了以下哪种加工方式?

A

A.黏合B.夸张C.拟人化D.典型化

9.看到天上的白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大海.山峰或某种动物,这种想象是(A)。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1.分析事物抓住其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是(A)

A.抽象B.概括C.分析D.综合

2.老师在讲砖的用途时,学生能一口气说出砖可以盖房子,可以当工具,可以防身,可以……说明该生具有(A)

A.发散思维B.抽象思维C.具体思维D.形象思维

3.一个人的思维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其思维的(C)

A.深刻性B.批判性C.灵活性D.敏捷性

4.学生总结出鸽子.老鹰.鸡.鸭的共同特征是“有羽的”“是动物”而舍弃其“会不会飞”“大小”“颜色“等非本质特征,是思维过程的_A__环节。

A.抽象B.概括C.具体化D.综合

5.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

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

6.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B)

A.抽象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情境性

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D)

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

8.三岁到六.七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A)。

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D.通常性思维

9.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学生更好的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方法是(B)

A.变化B.变式C.比喻D.比较

1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B)。

A.表象的直观性B.思维的间接性

C.知觉的理解性D.想象的有意性

11.对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叫(C)。

A.变势B.适应C.定势D.态度

12.思维的基本过程为(A)

A.分析与综合B.比较与分类

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和具体化

13.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B   )

A.分析B.比较C.抽象D.概括

14.学生能做到“一题多解”的思维活动是(C)

A.再现思维B.集中思维C.发散思维D.抽象思维

1.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B)。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2.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 C )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3.急中生智是一种(C)状态。

A.激情B.心境C.应激D.信号

4.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情绪反应是(D)。

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5.美感属于(B)

A.情绪B.情感C.心境D.都不是

6.气急败坏表现了哪种情绪状态?

(B)

A.表情B.激情C.心境D.应激

7.激情是一种(D)状态。

A.情感B.表情C.心境D.情绪

8.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C)

A.热情B.心境C.激情D.应激

9.情绪所涉及的面部和身体变化叫( C   )。

A.情绪B.情感C.表情D.情操

10.下列不属于表情的是(C)。

A.面部表情B.姿态表情C.口干舌燥D.语调表情

11.下面哪项是情绪的功能(   C )。

A.适应功能   B.组织功能  C.信号功能 D.控制功能

12.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中的( B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宗教感

13.八荣八耻是我们社会提倡的( C   )。

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宗教感

14.我们在观赏大自然美景时心旷神怡的愉悦属于(   B )。

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宗教感

1.对于任性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意志品质的(B)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

2.小明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怕自已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C)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双重趋势冲突

3.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C)

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持性

4.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及时而坚决地采取行动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B)。

A.意志的独立性B.意志的果断性

C.意志的坚韧性D.意志的自制性

5.和意志的果断性相反的相反的是(A)。

A.优柔寡断B.鲁莽C.独断D自制性

6.意志行动的实现阶段是(C)

A.确定目的阶段B.动机斗争阶段

C.执行决定阶段D.采取决定阶段

7.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这种品质是意志的(B)

A.果断性B.自制力C.自觉性D.坚持性

8.缺乏意志果断性的表现是(D)

A.顽固执拗B.怯懦C.独断性D.草率决定

9.善于在复杂情境中迅速有效地采取决定,这种品质是意志的(C)

A.优柔寡断B.鲁莽C.果断性D.独立性

10.在预定目的行动中,坚持不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品质是意志的(A)

A.坚韧性B.动摇C.执拗D.自制力

1.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C)

A.智力结构论B.智力二因素论

C.多元智力论D.智力三元论

2.(B)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苏伯尔B.卡特尔C.霍兰德D.斯普兰格

3.下列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C)。

A.动机B.兴趣C.记忆力D.意志

4.一名5岁的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那么他的智商应该是(C)。

A.83B.100C.120D.110

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A)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6.人格的核心是(C)。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7.在学习动机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B)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班杜拉D.杜威

8.晶体智力(A)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9.学生的超智力,最低值是(B  )

A.130 B.140 C.150  D.160

10.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衡、灵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法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1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尤其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A.养成学生的品德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养成学生的个性D.传授给学生知识

12.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称之为(D)

A.目的B.期望C.动机D.需要

13.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分为(D)

A.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B.语言智力和逻辑数学智力

C.情景智力和经验智力D.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4.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称为(A)

A.自我意识B.自我认知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

15.在人格物质理论中,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物质的心理学家是(A)

A.卡特尔B.吉尔福特C.奥尔波特D.斯普兰格

16.个体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D)

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

1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体现了人格的(B)

A.社会性B.独特性C.稳定性D.整体性

18.自觉调节自己,克服困难是属于性格的(B)特征。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19.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D)

A.特性与共性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能力与人格D.生理与社会

2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是一种(C)

A.教育测验B.投射测验C.自陈量表D.性向测验

21.主题统觉测验属于(C)

A.自陈测验B.纸笔测验C.投射测验D.特质测验

22.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B)。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D.强化功能

23.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文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C)。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 

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 

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

24.引起和维持一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推动力量称为(C)

A.兴趣B.学习兴趣C.动机D.学习动机

2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A.观察力B.记忆力C.注意力D.思维力

27.最早的智力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B)年编制的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A.1903B.1905C.1918D.1920

28.前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称之为(A)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29.性格的的核心特征是(A)

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理智特征

1.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B)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2.一个外表具有魅力的人其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由于(C)

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

3.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A)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从众D.服从

4.平时讲的“随大流”、“人云亦云”是指(A)

A.从众B.服从C.顺从D.态度

5.“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C)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

6.“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D)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

多项选择

1.心理过程包括(ABC)

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D.注意过程

2.人的人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BD)上

A.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能力、气质、性格

C.感知、记忆、思维、想像

D.人格倾向性

3.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是(AB)

A.意志B.情感C.兴趣D.气质

4.认识过程包括的心理成分有(ABCD)

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言语

5.“谈梅生津”主要是(B)活动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

C.无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

1.能引起无意注意因素有(ABC)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异性

C.刺激物的对比关系D.间接兴趣

2.注意具有哪些特征(ABCD)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3.注意的特点包括(AB)

A.指向性B.集中性C.稳定性D.效能性

4.注意的功能包括以下(ABD)

A.选择功能B.指向功能

C.保持功能D.调节和监督功能

5.注意按是否有目的性及意志努力可分为(ABD)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有意前注意D.有意后注意

1.知觉具有哪些特性(ABCD)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适应是(AB)心理现象

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C.刺激作用停止后出现的D.两种刺激同时用时引起的

3.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ABD)

A.实物直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