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9296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docx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题卷

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卷

学科:

高二历史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案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好相关栏目。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

“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

 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维护民族的独立

2、第三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

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个战役中

A.凡尔登战役B.库尔斯克会战C.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

3、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

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那么,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

下列哪些国家的历史可以佐证这一预言?

①德意志帝国②沙皇俄国③奥匈帝国④奥斯曼帝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一战中,德军参谋长毛奇对威廉二世说:

“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毛奇的这句话应该说于

A.马恩河战役后B.凡尔登战役后C.索姆河战役后D.日德兰海战后

5、一战后,协约国声称用民族自决的原则来处理国际问题,但实际上却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违反这一原则。

其中的表现有

①对俄国十月革命进行武装干涉②确认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和疆界

③同意犹太人建立以色列④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6、“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等规定最突出地反映了哪一国家的意愿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7、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的相同点包括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②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③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④少数大国操纵,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

“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

”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

“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

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

”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参加反法同盟,B、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

C、英法俄组成协约国D、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9、“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材料反映了“一战”带来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0.罗斯福与丘吉尔交谈时曾提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

“TheUnnecessaryWar(不必要的战争)!

”。

可见丘吉尔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

A.德国法西斯势力的迅速膨胀B.英法等大国的领导人决策不当

C.1929年经济危机的发生D.希特勒这一人类恶魔的出现

11、《国联盟约》规定:

“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

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

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A.民族自决 B.集体安全C.维护和平 D.委任统治

12、观察右图,这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

对邮票表达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邮标上的人物Sun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并列,表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

③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13、二战时,罗斯福表示:

“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组。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14、二战”中某重大事件发生之后,德国元首希特勒感到很欣喜“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

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在三千年中从未失败过的盟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

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15、以下关于图9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

该战役是在德黑兰会议上决定的

②该战役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

③该战役加速法西斯德国走向灭亡④该战役发生在1943年6月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①③④

16、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

“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

”他指责的是

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   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 

C、日本不宣而战,袭击珍珠港  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17、“不要指望这些乌克兰人穿着俄罗斯人的军装拿着捷克人的武器站在法国的土地上,居然为了德国人的利益与美国飞机掩护下的英国人战斗。

”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对二战哪年战局的叙述

A、1938年B、1939年C、1940年D、1941年

18、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

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A、独裁与民主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19、1939年,德国外交部长在但泽对获胜的德国人说:

“你们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是补救那些严重的后果而已,这些后果是由历史上强加于一个国家……各种毫无道理的指令所导致的。

”材料中“毫无道理的指令”主要应出自于下列条约中的

A.《布列斯特和约》B.《国际联盟盟约》

C.《凡尔赛和约》D.《四国条约》

20、尊重历史,从历史中获取必要的教益是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重要途径。

1970年,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的一个纪念碑前,“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

勃兰特这一跪的意蕴包括①诚恳承认纳粹统治时期德国所犯下的罪恶②向曾遭受种族灭绝大屠杀的犹太人谢罪③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④直面历史,帮助德国减轻民族复兴的困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右图①②③④四个地点先后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

其中在①处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B.雅尔塔会议

 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

22、对1943年二战形势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蒙哥马利率军赢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成为二战转折点

C.北非战场以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D.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23、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

“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B.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

C.经济大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激烈的经济战

D.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了对外扩展的大陆政策

24、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蕴酿成另一次战争的起因。

下列几组战争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25、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

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26、1948~1973年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在中东巴勒斯坦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四次战争。

其中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

A.苏伊士运河战争B.巴勒斯坦战争C.六日战争D.十月战争

27、当今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

因此,“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

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①二战前夕,英、美等国对日本“禁运”,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③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 ④巴以双方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29、一位学者认为:

“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

”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

”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工业革命完成时

C.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D.两极格局终结时

30、下列关于海湾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其国际大背景是两极格局解体,中东地区原有力量均势失衡②直接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拒绝从科威特撤军③“沙漠风暴”行动沉重打击了伊拉克军队,严重削弱了其战斗力④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3分)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中的两位人物是美国总统和。

(2分)他们对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

(4分)

 

(2)图二中的两位人物是德国的最高统治者和。

(2分)它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

这种态度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3分)

 

(3)综合上述问题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2分)

 

32、(12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阿拉伯国家联盟会员国(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外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总理和外交部长于1947年12月8日至17日在开罗召开了一次会议,发布了一项声明说:

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并且,遵照真主的意旨,决战至最后胜利”。

材料二

 

材料三穆罕默德·安瓦尔。

萨达特总统是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

生,为原则而死。

——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

材料四拉宾最后唱的歌是和平之歌,他把歌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子弹射穿了口袋里的歌词。

——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纪念拉宾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声明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这一背景导致了什么后果?

(4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3)萨达特为什么被称为”和平的英雄”?

佩雷斯为何如此评价拉宾?

(4分)

 

(4)综合以上二、三、四则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分)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

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得最严重的后果。

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三德国在任何情况下都关心维护一个强大的民族主义的波兰……一支强大波兰陆军的存在意味着大大改善德国的处境;波兰部署在俄国边界一侧的陆军师节省了德国相应数量额外的军事开支。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与波兰外长贝克的谈话

材料四……布拉格的情况是不能容忍的。

……然后将轮到波兰。

……至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它们当然属于德国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空间。

……到1940年和1941年德国将一劳永逸地同自己的宿敌——法国进行清算。

……当法国被击败后,德国能轻而易举地确立对英国的统治……我们将以英法两国在美洲的领地为基地,同美国……进行清算。

——1939年3月8日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五……不论德苏协定属于什么性质,它都不能改变英国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并且决心加以履行。

……我希望向您重申我的信念:

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战争将是所能出现的最大灾难。

……我看不到德波之间有什么问题不能够以及不应该通过和平手段得到解决。

我们已经准备并将一直准备协助创造条件来进行这种谈判……

——1939年8月22日张伯伦致希特勒的信

请回答:

(1)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缘于何事?

(2分)张伯伦和丘吉尔在观点上有哪三点不同?

(6分)

 

(2)希特勒的两个讲话,其中哪一个给了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辩论以最好的回答?

(1分)为什么?

(2分)那么,另一个讲话又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2分)

 

(3)与张伯伦的辩词相比较,他写给希特勒的信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

 

高二历史期中联考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A

B

A

C

D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D

C

C

D

D

A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C

D

A

B

A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

(1)威尔逊、罗斯福。

(2分)

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倡议建立国际联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分)

罗斯福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领导美国人民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战争,参加开罗、德黑兰、雅尔塔等国际会议,推动了二战胜利进程。

(2分)

(2)威廉二世、希特勒。

(2分)

态度:

积极发动侵略战争,谋取世界霸权。

(1分)

根源:

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1分)

消极影响:

破坏了世界和平,给世界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1分)

(3)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我们要避免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之间矛盾的手段;(1分)

维护世界和平,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平是世界发展的趋势。

(1分)

32、

(1)背景:

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和犹太国家。

后果:

巴勒斯坦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冲突的焦点。

(4分)

(2)阿拉伯与以色列矛盾激化,双方爆发了5次战争。

(2分)

(3)萨达特率先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

(4分)

推动巴、以和解的拉宾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

(4)战争无法解决阿、以矛盾,但中东的和平进程也异常艰辛。

(2分)

33、

(1)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分)

不同点:

一是对慕尼黑协定的评价的不同。

张伯伦认为是解决了“最后的”“最危险的”问题,丘吉尔认为是“最严重的”后果。

二是对以前实行的绥靖政策看法不同。

张伯伦认为是成功的,丘吉尔认为是失败的;三是对绥靖政策的前途预测不同。

张伯伦认为是“通向稳定”,丘吉尔认为是走向“灾难”。

(6分)

(2)希特勒在德国政、经、军界重要人士会议上的讲话。

(1分)

因为它是希特勒的内部重要讲话,以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个讲话。

(2分)

另一个讲话说明了希特勒的狡猾:

一是欺骗波兰;二是给英法等西欧国家以德国的敌人是苏联的印象;三是不刺激苏联。

(2分)

(3)张伯伦的信说明英国的态度已与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时有所不同,他对波兰危机作出了较为强硬的表态。

但英国仍寄希望于绥靖政策。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