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485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docx

中考地理知识速记

地理知识速记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一、解开地理之“谜”

1.在我们生活的 地理环境 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

 

2.在我国,“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 易经·系辞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 地理学 》。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1.通过学习地理知识,能熟悉生活环境、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对生活的 适应 能力。

 

2.滑雪适合在 寒冷地区 开展;冲浪适合在 温暖海边 开展。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地理与生产活动:

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地理环境的 影响 和

 制约 。

农业生产必须 因地制宜 。

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 原料 、 能源 、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2.地理与社会发展:

在解决全球性的 人口 、 资源 、 环境 问题,防灾减灾,促进区域 可持续发展 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低地之国”荷兰,为了获得土地,人们筑坝围堤,发明了风车,其主要作用是抽出海水,风车成了荷兰的标志。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

1.地理景观在呈现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民俗风情的绚丽画卷。

2.因纽特人捕鱼,南美足球比赛,非洲传统舞蹈,意大利威尼斯。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学会使用地图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通常采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规定确定方向。

 

(2)指向标定向法:

根据 指向标 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 北向 。

 

2.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 缩小 的程度。

 

(2)公式:

比例尺=

(3)表示方式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及内容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

表示范围

表示内容

 小 

详细

 简略 

(5)在地图上量算距离时, 大 比例尺地图比 小 比例尺地图精确一些。

 

3.图例和注记

(1)图例:

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符号 。

 

(2)注记:

地图上的 文字 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等的 数字 。

 

(3)地图上常用的图例

4.地图分类

(1)自然地图:

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2)社会经济地图:

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3)新型地图:

包括遥感图像、电子地图等。

二、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

1.收集地理信息

(1)基本途径:

 阅读地理图书 。

 

(2)便捷途径:

 访问互联网站 。

 

2.思考地理问题:

做到“知地明理”。

3.开展地理考察:

要准备好地图、笔记本、指南针、望远镜、照相机等工具。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盖天说”→“浑天说”→ 麦哲伦船队 的环球航行→卫星探测。

 

2.地球的真实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有多大

三、地球仪

1.概念: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 缩小 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作用:

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

现象。

3.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名称

名称

含义和意义

地轴

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是地球的 自转 轴 

北极

地球的最 北 端 

南极

地球的最 南 端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 垂直 于纬线的弧线 

4.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圈 

 半圆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 缩短 

经线的长度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 方向 

 南北 方向 

相交或平行

相互平行

相交于 南北两极 

(2)纬度和经度

纬度

经度

起始线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

划分

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 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各分 180°  

代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变化

规律

北纬:

越向北,度数 越大 ;南纬:

越向南,度数 越大 。

南极点和北极点各为90° 

东经:

越向 东 ,度数越大;西经:

越向 西 ,度数越大。

东西经 180° 经线重合 

(1)纬线长度与纬度的关系

在比较两条纬线的长度时,只需要比较二者纬度的大小即可,度数大的反而短,不管是南纬还是北纬。

(2)相对经线度数的求法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3)重要的经、纬线

经线

0°,180°

 东、西经度 的分界线 

20°W,160°E

 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 

纬线

赤道

 南、北 半球的分界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23.5°

热带和 温带 的分界线 

30°

 低 纬度和 中 纬度的分界线 

60°

 中 纬度和 高 纬度的分界线 

66.5°

 温 带和 寒 带的分界线 

5.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

分界线

判读

赤道

(0°纬线)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0°~90°S;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0°~90°N。

(2)东西半球

分界线

判读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①凡是经度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

②凡是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

③经度介于20°~160°之间,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6.经纬网

(1)概念:

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

(2)作用:

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 。

 

四、地球的运动

运动

形式

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旋转) 

一天

 昼夜更替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冷暖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昼夜现象不同于昼夜更替。

前者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后者还有地球自转的缘故。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海洋与陆地

1.陆地占29.2%,海洋占70.8%,人们常用“ 七分 海洋, 三分 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2.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北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东 半球。

 

3.北极地区以 海洋 为主,南极地区以 陆地 为主。

 

4.无论怎样划分,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海洋 面积大于 陆地 面积。

 

二、七大洲

1.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2.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3.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

4.各大洲面积排序(由大到小):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大洋洲。

 

5.大洲分布

(1)赤道穿过的大陆:

 非洲 大陆、 南美 大陆。

 

(2)赤道穿过的大洲:

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

(3)半球位置

半球

大洲分布

全部位于北半球

 欧洲 、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

 南极洲 

主要位于东半球

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大洲分界线

大洲名称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 土耳其 海峡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 运河 

南、北美洲

 巴拿马 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三、四大洋

1.按面积大小排列:

 太平 洋、大西洋、 印度 洋、北冰洋。

 

2.四大洋的位置和特点

名称

位置

特点

太平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

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

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世界第二大洋,形状略呈“S”形

印度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

之间

世界第三大洋

北冰洋

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

面积最小、最浅

(1)最大大洲——亚洲,最大大陆——亚欧大陆;最小大洲——大洋洲,最小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岛屿——格陵兰岛。

(2)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3)用简图识记七大洲轮廓和四大洋位置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一、陆地地形

1.地面高度的计算

(1)图中甲地的海拔为 1500 米,乙地海拔为 500 米,丙地海拔为 -500 米。

 

(2)图中甲乙相对高度为 1000 米,乙丙的相对高度为

 1000 米。

 

2.五种基本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

平原

低(200米以下)

平坦广阔

 地表起

伏小 

高原

较高(500米

以上)

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山地

较高( 500 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地表崎岖不平 

丘陵

较低(500米

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 

盆地

四周 高 ,中间 低  

图示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3.两大山脉带

(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

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 落基 山脉和南美洲的 安第斯 山脉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4.世界之最地形区

(1)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2)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3)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4)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5)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6)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二、海底地形

三、学看地形图

1.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2.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数字表示海拔,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叫等高距。

(2)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 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 。

 

(3)地形部位名称

①山顶: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如A处。

②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如B处。

③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如C处。

④鞍部:

位于两山顶之间低洼部分,如D处。

⑤陡崖:

等高线重合处,如E处。

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而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是山地不同部位的具体名称。

山脊山谷的判断

方法一:

高低原理。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向低处凸出是山脊。

方法二:

过脊线或谷线CD上一点C作CD的垂线AB,甲图中中部的C点海拔高,两侧的A、B点海拔低,故CD处为山脊;乙图中中部的C点海拔低,两侧的A、B点海拔高,故CD处为山谷。

方法三:

河流定山谷。

当等高线地形图上出现河流且确定河流没有画错时,可确定此处是山谷,并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分层设色地形图:

蓝色表示 海洋 ,绿色表示 平原 ,黄色表示低山丘陵,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表示,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

 

第四节 海陆变迁

一、地表形态变化

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 运动 与 变化 之中。

 

2.证据

(1)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2)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3)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4)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二、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者:

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

 

2.证据:

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