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47147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x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能力方面: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近代科技成果的图片,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欣赏、表演、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脑习惯。

3.学生自主编排小品:

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现辛亥革命前后的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从中体验变化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2.文化生活的变迁。

3.社会习俗的变化。

难点: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1.总括法。

可以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入手,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导入新课。

2.图片资料运用法。

充分运用书上媒体如导言图片、引文剧照等培养学生通过上述媒体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阐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分析法。

对于交通、通讯等的传入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应作客观、公允的分析,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4.实地调查法。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课后)

四、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所发展,出现了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有民主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提倡民主与科学的趋势。

[教师导入]上面我们谈到的仅仅是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1876年,英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称为淞沪铁路。

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通车的那一天,上海万人空巷,大家都来看热闹。

关于当时的情景,《申报》曾有一篇报道,请同学们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

汽笛响起,火车开动,坐在车上的人像悬挂着的旗子一样摇来摇去。

……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

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

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

同学们,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

火车和轮船、照相、电影这些新奇的东西一样,当它们刚从外国传进来的时候,人们无不充满了好奇。

也是这些新奇的东西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板书]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主要指的是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学生回答]火车和轮船。

[教师提问]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教师引导]请举例验证。

[学生回答]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翻山越岭,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达。

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

海防,再转乘轮船到上海,全程只需短短几天。

[教师引导]除了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外,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火车、轮船这类便捷的交通工具的出现,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讨论,火车和轮船在中国的出现,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不管正面的,负面的,都列举出来。

[板书]火车轮船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

人们出行速度加快,可以节省好多时间,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回答二:

商品流通的加快,可以促进商品生产的加快,商品经济发展加快。

回案三:

商品经济发展,从事商业的人增多,劳动力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安排。

回答四:

火车的开通,改变了铁路沿线的经济结构,对原有的经济是一个冲击。

回答五:

火车和轮船的开通,传达了新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回答六:

火车的开通,也使帝国主义的势力延伸到火车开到的地方,加深了对中国的侵略。

回答七:

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不仅影响到中国的经济结构,而且影响到文化结构,更重要的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

[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

在近代中国、修筑铁路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输出资本的一种方式,某国得到某路的投资修筑权,其势力随之渗透到该路本身及沿线地区,而使该地区成为它的“势力范围”。

而且因争夺路权往往发展到争

夺矿权。

因此,凡铁路经过地区,沿线的矿山开采权往往也属修路国家所有。

但是,铁路毕竟是代表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它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象征。

也是一国是否能实现近代化的一个关键。

就是对近代中国来说,随着铁路的修建和火车的开通,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铁路沿线地区更是如此。

至于说到轮船,它的近代化气息更浓,因为它是必然要和外界沟通的。

轮船、码头、船坞、工厂、海关这都是近代才有的,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说,这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开始,尽管是被迫的。

因此,对于一种事物的评价,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立场问题。

[教师引导]我们上面只是讨论了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以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现在我想问一下,就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铁路中,属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修建的有哪些?

(这个问题不需要学生回答,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显示来介绍给学生。

见附表。

铁路名称

起止点

争夺国

修筑时间

完成情况

东清铁路

满洲里—绥芬河

俄国

1897~1903

已成

龙州铁路

镇南关—龙州(国内段)

法国

1896

未成

滇越铁路

昆明—河口(国内段)

法国

1904~1910

已成

京汉铁路

北京—汉口

比(法、俄)

1898~1906

已成

胶济铁路

青岛—济南

德国

1899~1904

已成

东清路南满洲支路①

哈尔滨—大连

俄国

1898~1903

已成

正太铁路②

石家庄—太原

俄国

1904~1907

已成

新奉铁路③

新民屯—奉天(沈阳)

日本

1904

已成

沪宁铁路

上海—江宁(南京)

英国

1903~1908

已成

沪杭甬铁路

上海—杭州—宁波

英国

1903~1912

大部成

广九铁路④

广州—九龙

英国

1907~1911

已成

津浦铁路⑤

天津—浦口

英、德

1908~1911

已成

汴洛铁路

开封—洛阳

比(法、俄)

1909

已成

[教师引导]我们谈论了半天火车和轮船,谁能告诉我火车和轮船是由谁发明的?

[学生回答]英国史蒂芬逊和美国的的富尔顿。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讲一讲关于史蒂芬逊和富尔顿的故事,二者可以选一。

[学生讲述]史蒂芬逊出生在“蒸汽机时代”。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后,人类掌握了巨大的动力机器,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工业革命。

这时,苦于运输的矿山,首先废除了马拉的矿车,换上了极其简陋的蒸汽车,在轨道上来往运送矿石。

蒸汽车既然能牵引矿石车,那么能否将它改进为人乘的交通工具呢?

最早在这方面做努力的是一位矿山技师叫特莱维茨克。

他经过几年的努力,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这种机车每小时行驶五至六公里,初试的效果很好,但在实际的行驶中,却经常发生零件损坏、出轨等事故。

最终,特莱维茨克失去了信心,放弃了研究。

不久,人们认识到机车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铁轨打滑造成的。

好多人都进行研究,但都没有成功。

史蒂芬逊从1812年开始,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研制蒸汽机车上。

开始时,他从特莱维茨克的机车入手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机车体积变小了,而且牵引力也显著提高了。

但蒸汽机汽缸排气的噪声非常大,以致使周围农村的牛马被这刺耳的怪声吓得惊慌失措,因而遭到农民的抗议和威胁。

史蒂芬逊被迫考虑解决这个问题。

他用导气管把喷出的蒸汽废气引到烟筒里去,这样不仅减少了噪声,而且加快了炉内的空气循环,使煤燃烧更旺,增强了机车的牵引力。

这一偶然的想法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史蒂芬逊利用这一关键性的发现,重新改进了自己设计的机车。

1825年,英国政府在号称“煤都”的达林顿和海港斯托顿之间铺设了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原是为了马车运输使用的。

史蒂芬逊到处游说:

“一台火车,等于五十匹马,行驶起来又快又安全!

史蒂芬逊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英国政府终于同意在这条铁路上行驶蒸汽机车。

1825年9月27日,史蒂芬逊的“旅行1号”蒸汽机车在史蒂芬逊的亲自驾驶下,牵引着30多节车厢,运载旅客600多人,还有煤和其他货物,在汽笛一声长鸣后,慢慢地开动起来。

为了安全起见,政府专门派人骑马举旗在火车前引路。

几小时后,胜利到达终点。

从此,世界上有了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运输乘客的铁路。

1829年,英国政府又在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之间铺了一条铁路,为了挑选最好的机车,决定事先进行比赛。

当时有三台披红挂绿的机车参加了竞赛。

结果,史蒂芬逊亲自发明和驾驶的“火箭号”机车,拉着13吨货物,以24公里的时速跑了100公里,赢得了第一。

由于史蒂芬逊对蒸汽机车的杰出贡献,后人把他称为近代蒸汽机车的奠基人,称他为近代“火车之父”。

[教师引导]同学们,关于轮船的发明人富尔顿的情况,我们来看一组投影,从材料中对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可。

[投影显示]

翻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海洋的面积远远超过陆地面积。

在陆地上还密布着河流、湖泊。

所以,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重大难题可能就是怎样克服江河湖海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可以这么说,船舶的发明是人类战胜自然的第一个重大发明。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的一段时间

里,造船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大型的商船、战舰。

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当时

造船的材料仍是以木材为主,船的动力总是跳不出纤拉、篙撑、橹摇、浆划、扬帆的圈子。

因此,船舶的行驶受到很大的限制。

尤其是远洋航行,靠的就是风帆,获得风力航行,可是逆风时,只能走“之”字形航线曲折前进,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船期也得不到保证。

有时船行至不能进行“之”字形航行的航道、内河,再大的船也要靠人力驱动。

人们始终在寻找船舶的新动力,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为船舶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而蒸汽机船的发明则归功于美国人富尔顿。

富尔顿(RobertFulton,1765~1815),美国造船工程学家。

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卡

斯特。

出身于一个农场工人家庭,由于家境不济,从小就到机器铺做工。

1782年,年仅17岁的富尔顿到费域独自谋生,学绘画,并在一家机器厂任制图工人。

学会了制造机器,绘制机械图。

1787年到伦敦,以绘画艺术结识了瓦特等人。

1794年开始研究蒸汽机。

在此期间,自学了法文、德文、高等数学、化学、物理学及透视学等基础知识。

这些为他以后献身造船事业奠定了基础。

富尔顿在1797年提出了制造蒸汽动力轮船的设想。

1800年造出了第一艘轮船。

1806年改进了蒸汽机,建成一艘新的轮船“克莱孟特号”,于

1807年在纽约的哈得逊河下水。

首次试航成功,航速达到了每小时6.4千米。

经不断改进,航速达每小时约10千米至13千米。

自1808年后又建成两艘轮船,逆水航速达每小时约10千米,并可连续航行240千米左右。

富尔顿一生建成轮船17艘,是公认的蒸汽轮船的发明人。

他在世界航运史上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富尔顿著有《运河航行的改进》一书,在运河闸门、纺织机器的改进上也有创造发明。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在看完关于富尔顿的投影之后,再回头来看一下课本上的两幅插图“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复原图”和“早期的火车头”。

然后结合课本上关于早期轮船和火车的描述,来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提问]从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轮船和火车在技术性能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在技术性能上还有待更大的

改进。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些不足?

[学生回答]尽管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缺陷,但火车和轮船的出现却是历史的进步的表现,是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标志。

[教师小结]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看课本上郑观应的一段材料。

在材料里,郑观应把铁路比作一个人身上的血脉。

如果有铁路,则血脉流通,此人手足灵敏。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铁路,则像一个人患了风痹之病,半身不遂,举动不灵。

在这种情况下,连自身都顾不了,只能任人侮辱。

同学们,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在经济上是主张商战固本的。

他的观点在当时是进步的。

由此看来,铁路等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早已被有识之士所认同。

[教师过渡]中国近代,不仅在交通方面出现了新的运营方式,而且在通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通讯方式,那就是电报。

[板书]电报

[教师引导]

近代通讯和近代交通一样,都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这里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只有二个,即电报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

如何看待这个新生事物?

[学生回答]电报出现后,商人可以用来传达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电报。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新生事物?

[学生回答]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是西方列强侵华,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传到中国,另一方面它的出现,又是历史的必然,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总体上应予肯定。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变化及其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逐渐变得

丰富。

这一点上,功不可没的,首推电影和照相的传入。

除此以外,还有报纸以及专门的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等。

[板书]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教师引导]同学们请看“文化生活的变迁”一目下的内容。

了解中国近代在文化生活方面对人民群众影响较大的几项新成果。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几项新成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照相、电影、报纸、出版。

[教

师板书]照相电影报纸出版

[教师引导]在没有影片、电视录像带及我们现在接触的CD、VCD、DVD光碟时,如果想把一件事、一个人的真实面目保留下来,什么方式最好?

现有几种方法供大家选择:

A.文字描述

B.口头流传

C.拍成照片

[学生回答]C.拍成照片。

[教师引导]应该是这样,文字描述和口头流传都可以失真,而且因理解不同,主观的成分增加得越多,就越远离事物的本来面目。

如果用照片来记载呢,就能较客观一些。

我们可以看课本上的三个插图:

“《定军山》剧照”“《渔光曲》剧照”“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都生动地记录了真实的情况。

那么,关于照相技术,我们能了解多少呢?

我们也通过投影来介绍一下。

 

[投影显示]

一线阳光穿过孔洞射进黑暗的房间,可以在与之相对的墙壁上映出外界的倒像,这种现象叫“针孔成像”。

早在2300多年前中国春秋时期的古代学者墨子就已发现了这一现象。

这成为今天照相机成像原理的基础。

利用这一原理制作的暗箱最早出现在阿拉伯国家,作为当时天文学家观察天象的一种工具。

15至16世纪,这种暗箱流传到了欧洲,并被欧洲人不断地改进。

他们先后在暗箱上加装了反光镜和用玻璃透镜替代了进光孔,使暗箱中的倒像变成了正像,进光量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当时,画家们用这种暗箱进行写真作画,效果极佳。

观察者从暗箱中看到的外部投影,无论是在颜色还是形状上,都与外景完全一致。

如果不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将所观察到的影像固定下来,那么,照相术的产生也许会提早数百年。

1725年,德国的一位解剖学家舒尔茨在阳光充足的实验室中做提取磷的实验时,意外地发现了烧瓶中受光部分的化合物变成紫黑色。

这一变化引起了他的兴趣,在继续进行研究后,终于确定,引起这一变化的是银。

他的发现,成为后人研究照相技术的基础。

1802年,英国人韦奇伍德把树叶和画在玻璃板上的图案放在用硝酸银和丹林处理过的纸上进行直接曝光,纸上显现出了影像。

但由于无法定影,影像不能保持。

1826年,德国人尼普森用涂有沥青粉和熏衣草油的金属板置于暗箱内,历程8小时的曝光,获得了一张、也是世界上第一张不褪色的外景照片。

但由于曝光时间过长,光线的移动变化使照片上的物体模糊不清。

随后,尼普森又

进行过许多种试验,最后发现了在金属板上镀银,然后再喷碘的方法。

他随即将这一发现告诉了他在法国的同行达盖尔。

不久,尼普森去世,达盖尔继续此项研究。

他用碘蒸气处理镀银铜板,然后将其置于暗箱内曝光,曝光后再用水银蒸气进行显影和用食盐液定影,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照片清晰稳定,可永久保存。

1839年,达盖尔将这种方法公诸于世,并定名为银板照相法。

与此同时,英国科学家塔尔博特发明了使用硝酸银和碘化钾的光力照相法。

光力照相法与银板照相法相比,虽然成像不如银板清晰,但感光速度快,用料低廉,而且可以用一张底片洗印出很多张照片,其形式更接近于现代照相术。

[教师引导]介绍完照相后,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电影的演变。

[学生看书]……

[教师讲述]同学们看过书之后,知道电影经历了一个由无声到有声的过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电影的这个演变:

1895年12月28日下午,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的路易丝咖啡馆里,有20多个人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等着放映所谓的“电活动画面”。

这些人是被好奇心驱使,又加上卢米埃尔兄弟的苦口劝说,来

到这里的。

卢米埃尔兄弟安放好了银幕的放映机后,电影开演了。

尽管所反映的片子的内容极为简单,而且没有声音,但它还是使全场观众都看得入了迷,每个人都为这样的效果惊叹不已。

从此,一种新的艺术娱乐形式——电影诞生了。

说起电影的产生,还得从人们对“视觉暂留”现象的认识和研究说起。

人的眼睛会产生一种现象,就是当你看了一种发光物体之后,闭上双眼,在短短的二十分之一秒到一秒之间,仍然会感到这种发光物质的存在,这就叫做“视觉暂留”。

这一现象是由英国生物学家罗吉特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发现为电影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1830年,英国人霍纳制作了一种“活动画片玩具”。

他用一条30厘米宽的纸带,横着画上动作近似的人或动物的连环画,将纸带贴在圆筒上后快速转动,另从一个小窗看去,画面的连续移动就会使人或动物变得活动起来。

从“活动画片

玩具”跨进电影时代,需要解决三个基本的技术难题,一是电光源方面的技术,二是电影机械方面的技术,三是摄影方面的技术。

没有这三方面技术的突破,是不可能跨进电影时代的。

19世纪随着电光源技术和摄影方面技术的日益提高,电影的产生日益成为可能。

1877年,美国摄影师梅勃里奇用12架照相机等距离拍摄了一匹奔马运动的照片,使人们开始研制能够连续拍摄的照相机。

1888年,法国人玛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连续摄影机,但拍摄速度还不够快。

1892年,英国发明家第米尼和雷诺各自放映了时间极短的活动电影,这是原始电影。

1894年,爱迪生制成了一种名为“电影视镜”的装置。

这里面可以装一盘15米长的连续照片的胶片,每秒放映46~60个画面。

这个装置给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以很大启示,经过二人的反复调试改进,1895年,他们制成了新型电影放映机,并在这一年的圣诞节后不久,展示了这一发明,电影终于诞生了。

1916年有声电影问世。

1940年,彩色电影又登上了银幕。

今天,电影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

无声电影里的人说话没有声音,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观众明白他(她)在说什么?

[学生回答]伴以朗读、伴以录音机或伴以留声机配音。

(学生可能没有留声机的概念,需要教师介绍)

[教师过渡]前面同学们说了,对中国近代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还有报纸和出版业。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的主要宣传手段是什么?

孙中山等人在发动辛亥革命时,主要宣传手段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主要是通过创办报纸和印刷发行书籍进行宣传的。

[教师提问]当时的主要报纸有哪些?

[学生回答]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北京的《中外纪闻》《国民报》《游学译编》等。

[教师提问]这些报纸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政治性非常强,时事性也强,主要是为了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而创办的。

发行量不是太大。

[教师讲述]是这样的。

这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报纸。

这种报纸只能看作一种宣传资料。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主要是给外国人看的。

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申报》刊载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

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当时除了《申报》外,还有1902年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

下面我把《申报》简单介绍一下: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

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直到1949月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ErnestMajor)等人集资创办。

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有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

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

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新闻检查,自动停刊。

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

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

1983年,上海书店将《申报》影印出版。

[教师引导]关于出版业在中国的发展,同学们了解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是由它出版的。

[教师过渡]由于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由于文化生活的变迁,再加上中国近代不断变革的政治大潮,特别是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的移风易俗政令,使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板书]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看一看民国政府当时曾着重在哪几方面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一是剪辫,二是易服,三是废止缠足,还有跪拜之礼。

[板书]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教师讲述]辛亥革命之前,资产阶级民主派就极力提倡“风俗革命”。

孙中山率先断发易服,表示跟清朝彻底决裂。

秋瑾穿男装,跨骏马,背刀枪,在绍兴街上往来,给人们一种革新之感。

他们是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

民国建立后,资产阶级民主派又借助革命,大张旗鼓地移风易俗,从而铸造中华民族的“新国魂”。

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后,主张改用阳历,废止跪拜礼,普通相见为一鞠躬,最敬礼为三鞠躬。

1912年3月5日的“剪辫文”规定:

“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

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那时各地都掀起剪辫风潮。

3月13日,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全国各省劝禁女子缠足,又设计中山装,这些都很快受到群众的喜爱。

[教师强调]当然,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轮船只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能出现;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

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

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这节课一共学习了三个问题: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