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4441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docx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

  【写作指导】1-6年级作文知识点大全

  基础知识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

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

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

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

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

如《她变了》,可提问:

变之前她是怎样的?

她变的原因是什么?

她变后是怎样的?

有哪些人说她变了?

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

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确定中心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

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

  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

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

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

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

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

  因此,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

  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对材料的安排。

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

  二是对材料的处理。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

  方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

中心思想和段落。

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

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

  作文题目:

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

(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

(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

(详)

  (4)比赛结果。

(略)

  (5)结尾。

(略)

  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方法有: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

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

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

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半命题作文

  写人

  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

  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

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

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

  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常用在第一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

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

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

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

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个特点。

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叙事

  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

  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

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

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

  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几个中心。

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

  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

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

场面有两种情况:

一是自己参加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

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

  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

  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写景状物

  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

  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

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

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

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

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面”作陪衬。

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

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

  3.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记叙文的写法

  写好动物要注意四点:

  第一,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

  第二,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

  第三,抓住动物鸣叫的声音写;

  第四,写出动物与人的关系。

  写好植物要注意:

  第一,要着眼于各种植物特征;

  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及生长变化情况;

  第三,要按一定顺序来写;

  第四,记叙植物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第五,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动态描写。

  第六,要带着感情去写。

  写物品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细心观察,抓住物品的整体、局部、细节和特征;

  第二,要写清物品的结构;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来历和用途;

  第四,要融进对物品听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

  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供材料作文

  根据提供的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

  注意:

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

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明扼要。

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尾连贯。

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

  注意:

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

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

  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式不同的文章。

一是改变体裁。

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

二是改变人称。

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作变动。

  (四)续写

  注意:

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

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

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

  第一,看单幅图作文。

第二,看多幅图作文。

看图作文的一般步骤是:

看、说、写。

  应用文

  

(一)便条

  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

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称呼,后面用冒号。

③第三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

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

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

另外:

留言条、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

  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

但一定要简明扼要。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上“特此通知”。

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通知的单位和日期。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加冒号。

  (三)日记

  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记加个标题,点明主要内容。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作者、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简洁有力。

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一样。

  (五)书信

  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组成,基本格式是:

  1.称呼。

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2.问候。

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

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感到亲切,礼貌即可。

  3.正文。

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4.祝颂语。

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

  5.署名。

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

  6.日期。

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六)表扬稿

  表扬稿分三部分:

  1.名称。

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

  2.正文。

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

  3.落款。

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七)建议书

  格式:

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走出空泛议论的写作误区

  

  晓君

  

  【失误提醒】

  

  如果蓝天里看不到白云,看不到飞鸟,天空自然会显得单调;如果花园里没有了小草,没有了绿叶,再美的花朵也会失去色彩。

写作是一个道理,充实是出彩的基础。

想一想,一篇考场作文,如果没有丰富而经典的素材,没有细腻而形象的描写,没有深远而含蓄的意境,那你拿什么来吸引评卷老师的目光呢?

  

  内容充实,简而言之,就是言之有物。

具体来说,绘景得描写入微,景物淋漓尽致;写人得声情并茂,人物栩栩如生;叙事得具体生动,事件真切动人;议论得论据丰富,事理充沛有力。

从近年中考评卷来看,“内容丰富”是大部分考生无法跨越的一道门槛。

有的同学满足于简单的叙说,不会进行细节描写,写出来的文章干瘪无味。

  

  【新题派送】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穿越大海,需要不断地披波斩浪,也需要在港湾里自由地休憩;有人说,人生就像是攀越高山,需要不断地向上前进,也需要偶尔在绿阴下停留。

在这些人的眼里,生活需要不断地前行,也需要不时地停下,有走有停,停停走走,才是生命最美的节奏。

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请结合自我经历或感受,以“生命的节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既然是节奏,自然就会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缓有急。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高低缓急,才有了动人的旋律与精彩的乐章。

生命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呢?

这是话题给我们带来的思索。

也许有人崇尚快节奏,倡导不断进取;也许有人喜欢慢节奏,主张享受生活。

按理说,答案是可以丰富多彩的,可纵观话题揭示语,我们会发现,命题者显然是主张“有走有停,停停走走”。

也就是,把握“走与停”的辩证关系,才算得上准确立意;反之,一味地主张“走”,或是一味地倡导“停”,都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

  

  准确地把握题意,也便从整体上确定了文章的主旨。

怎样才能让文章的观点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呢?

材料成了关键。

  

  【批判案例】

  

  欣赏前行路上的风景

  

  湖南省益阳市第二中学张中行

  

  捧一轮流觞月,流一缕思古情。

当那轮清亮的月亮挂在轻风摇曳的夜晚之时,我总会驾一叶扁舟,在深远历史的河流上探寻。

  

  行走在清澈的小溪上,水静静地淌过。

千百年来,磐石高岩不曾让你止步,峭壁悬崖不曾让你退却——水啊,你努力地在行走,在前行。

以一种看似平和温柔却是坚强有力的方式翻越苦难坎坷,你难道没有想过停歇?

水笑了,激起哗哗的水声,以她特有的温柔告诉我,走,是自己生命的节奏,是实现生命目标的唯一方式。

我们美丽的故乡——大海——在召唤,就算粉身碎骨,自己也会选择奋力抗争,不悔地承受。

就算上天下地,在痛苦的命运里跌碎,也仍就是明亮的碎片,闪亮的珍珠!

借风的力量,随雨的步履,我们前行,在前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我们伟大的先辈们,不正是这样吗?

为了历史与社会的一小步前进,他们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随轻风继续前行,两岸风景变化,但最多的还是那巍然青山。

他们深沉无语,始终让我敬畏。

山啊,长年于此,你难道不会寂寞吗?

面对自己日益增加的高度,难道你就不曾想过炫耀?

山默默无语。

微风吹过,叶子向我泄露了山之秘密。

原来,停是山的一种威严的方式。

它在地壳的褶皱与裂缝中睁开眼,在黑暗与混乱中摸索爬行,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依靠每一阵风、每一粒尘土成长。

如果没有坚守的毅力,怎来高大挺拔的五岳三山,因为飘零走过的只能是那江水而已。

是啊,停是给生命在蕴孕力量,她是在冷静思索中增加自身的高度。

  

  或走或停,是山和水教给我的人生哲理,奋激中前进,宁静时歇停,有急有缓,时快时慢,厚积薄发,在追求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样,在人生路上,就是有荆棘,同样也能闻到花香。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走和停的过程。

如果一味奔走,不免疲惫,事倍功半,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休息的过程,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回忆,可以思考,可以总结,可以憧憬,可以擦一下脸上的汗水,可以饮一杯咖啡,为接下来的行程做好准备。

  

  匆匆前行的朋友啊,不要那么急迫,暂时留住你的脚步,观赏一下沿途的风景,采撷几株路边的花草,充实一下自己的思想,再继续前走吧!

  

  空洞无物,并非只是缺少论据。

有时语言再美,如果不见鲜明的观点,也会让人感觉内容空泛。

这个开篇虽然语言精彩,却有故作高深之嫌。

  

  客观地讲,用水的奔流不息来展示它生命的节奏,是很巧妙的,但作者思维局限,不能由此及彼地拓展,因而内容也就显得很单薄,观点也就显得无力了。

  

  议论文需要的并不是喋喋不休的论述,要学会用事实说话,用经典或鲜活的论据来形象地论证自己的观点。

“我们伟大的先辈们”到底是谁呢?

应该说出来。

此处显然存在空泛议论的问题。

  

  由水及山,由“行”及“停”结构清楚,思路巧妙。

这也算得上本文的成功之处。

  

  语言虽然很美,但过于深晦,没有结合具体的事例来展开。

  

  另外,对于“走”与“停”的辩证关系也交代不多,“因为飘零游走的只能是江水而已”等句子,让人感觉是在卖弄文采。

  

  由于上文缺少丰富的事例来证明,因此这段总结性的文字便显得有些单薄。

  

  如果说上文重在写物的话,下面这段文字可以说是由物及人。

  

  遗憾的是,作者只是一味地说,忽视了议论文的文本特点,缺少素材。

尤其是这结束的两段文字,更显累赘。

建议删去最后一段。

  

  【失误剖析】

  

  现场评分:

内容20分+表达22分+发展6分=48分

  

  借鉴点:

  

  严格地讲,这是一篇颇有个性的二类下等文。

从内容上看,当别的同学热衷于讲述历史上或身边人物故事的时候,作者却将目光聚焦于自然山水,角度可谓与众不同。

从结构上看,下笔营造意境,收束发出呼唤;主体部分,由山及水,脉络清晰。

从语言上看,句式整齐,充满着诗情画意,尤其是拟人等修辞的巧妙运用,令文章闪烁着不同寻常的光彩。

倘若不细细品味,也许你还会为“捧一轮流觞月,流一缕思古情”“微风吹过,叶子向我泄露了山之秘密”“如果没有坚守的毅力,怎来高大挺拔的五岳三山”等佳句喝彩。

  

  纵观全文,文章用形象的语言来揭示理性的思考,借“山与水”的生命姿态来说明“走与停”的哲理,来揭示不同生命节奏的美妙,较为妥贴。

课堂之上,能够构思出内容如此巧妙、意蕴如此精美的文章,并非易事。

这些,正是本文评为二类文的理由。

  

  提升点:

  

  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的失误也较为突出。

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缺少素材,言之无物。

众所周知,论据是议论文的生命,可纵观全文,却看不到一个明显的论据。

没有了论据,再美的词藻,再美的修辞,便也成了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如文章写水之时,先侧重外在形态的描写,继而侧重内在精神的挖掘。

这样写挺好,不过空泛议论的内容太多,实实在在用以佐证的事例太少。

文章虽然有一句“我们伟大的先辈们,不正是这样吗?

为了历史与社会的一小步前进,他们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遗憾的是,没有深化展开。

修改时,若能删去“我们前行,在前行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之类的句子,加入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加入曹操“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感叹,加入巴尔扎克与生命赛跑等内容,文章自然内容充实。

同样的道理,写山之时,若能按老师提出的这种方法进行写作,言之无物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另外,语言装饰太多,也使语言的表达不够明确流畅。

升格时若能在语言上稍作雕琢,文章会更显精致。

如开篇的“捧一轮流觞月,流一缕思古情”,语句虽美,却是不知所云;又如“它在地壳的褶皱与裂缝中睁开眼,在黑暗与混乱中摸索爬行”等语句,显得过于艰涩,而且“爬行”一词与本段要提出的观点“停”自相矛盾。

由此看来,对考场作文而言,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也是极为重要的。

  

  欣赏前行路上的风景

  

  湖南省益阳市第二中学张中行

  

  当那轮清冷的月亮挂在轻风吹拂的夜晚,我总会驾一叶扁舟,在深远的历史河流上且走且停。

清澈的溪流,奔腾欢笑,磐石巨岩不曾让你却步,悬崖峭壁不曾让你回头。

水啊,你一直在奔跑,可曾感觉到疲惫?

可曾想过要歇一下脚?

  

  哗哗哗哗……水笑了:

走,是我们实现价值的唯一方式。

一旦停下,就成了一潭死水,再也溅不起生命的浪花。

你可曾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你可知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与时间赛跑的人?

你可知祖逖苦恨时光匆匆,曾每天闻鸡起舞,奋斗不息?

你可知曹操感叹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于是南征北战,平定中原?

你可知鲁迅先生担心安逸的生活磨灭自己的意志,于是居食从简,笔耕不辍,奉献毕生的精力去唤醒国民麻木的灵魂?

你可曾知道,巴尔扎克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短短数十年时间竟然创作出九十多部长篇、中篇小说,令人惊叹!

  

  哗哗哗哗……欢快的水流声渐渐远去,它不曾为谁停下追求的脚步,但它告诉了我什么是奋斗不息,百折不回。

  

  我伫立于溪畔,感慨于流水的智慧;猛抬头,却看见青山巍巍,深沉不语。

山啊,你长年驻足于此,可曾厌烦?

可曾想过要挪一下窝?

  

  青山不语,但有微风拂过,沙沙的树叶向我吐露了山的秘密:

停,是生命厚度的一种积累,没有“停”的累聚,就没有高大挺拔的三山五岳巍然耸立,飘零游走的尘埃与细壤只能成为飞尘和流沙。

你可知有所成就的人大多都经过“停”的积累?

你可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偷生,十年的韬光养晦使他羽翼渐丰,最后一举灭吴?

你可知诸葛武侯躬耕南阳,不求闻达,多年的厚实积累才使他在群雄纷争的乱世中从容应对?

你可知闻一多“十年面壁”,为纷乱贫弱的祖国寻求疗救良方?

停,不是失败,不是退让,而是在冷静的思索中增加生命的厚度,是给生命的勃发积蓄力量。

  

  或走或停,是山和水教给我的人生哲理,奋激中前进,宁静时歇停,有急有缓,快慢兼备,厚积薄发,在追求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样,在人生路上,就是有荆棘,同样也能闻到花香。

  

  删去原文中诸多看似精彩的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孔子的话语,祖逖、曹操、鲁迅、巴尔扎克的故事。

素材涉及古今中外,或理论说明,或事实论证,内容充实,较好地解决了原文言之无物、空泛议论的问题。

尤其是诗词的巧妙运用,更为语言平添了不少文采。

  

  此段照应上文,结构别有意味,尤其是“它告诉了我什么是奋斗不息,百折不回”一句,鲜明地提出了观点。

  

  与原文相比,语言虽然简洁了不少,但句意似乎更为明朗。

效仿上文的写作方法,文章继续由物及人,将目光由山之品质移到人物之美德上,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诸葛武侯“躬耕南阳”等故事,解读“停”之深厚内涵。

几个经典素材的加入,令文章不放异彩。

  

  对照原文,虽然删了一段,不但不影响篇章结构,让文章语言更显严谨、简练。

  

  【升格点评】

  

  现场评分:

内容25分+表达23分+发展10分=58分

  

  同学们会惊讶,同一位考生,同一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