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射洪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射洪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第Ⅰ卷共40题,1-30题,每题1分;31-40,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基因突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人们可以定向诱导突变性状,诱变育种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B.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C.丰富了种群的“基因库”
D.突变频率低、且突变性状一般有害,少数有利
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所解释的是( )
A.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所以视力很弱
B.人类的盲肠没有家兔的发达,是长期吃熟食的结果
C.由于草少而改吃树叶,经常伸长脖子,鹿逐渐变为长颈鹿
D.由于煤烟染黑了树木,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逐渐被深色桦尺蛾所代替
3、关于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作用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B.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D.自然选择学说对环境条件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进行选择,没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
5、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6.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V区受损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说话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控制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7、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8.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
9.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
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
10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11、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 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 ③Ⅰ是传入神经,Ⅲ是传出神经 ④Ⅰ是传出神经,Ⅲ是传入神经 ⑤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S
Ⅱ
M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M
Ⅱ
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S
Ⅱ
M或M
Ⅱ
S ⑧一般情况下,M的细胞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⑨兴奋在神经细胞上传导速度较在突触处快
A.①③⑧⑨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⑨D.②④⑦⑨
13、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14、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1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稳态调节过程中,激素能参与所有的理化调节过程
16、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可双向传导
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C.神经冲动的产生与钠离子有关
D.突触后膜上的每种受体均可以和多种神经递质结合
17、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18、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19、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⑤高原反应 ⑥缺铁性贫血症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
20、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D.①②③⑥⑦⑧
21、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传递功能。
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
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③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具有“沉默突触”
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
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一定是①→②→③→④→⑤
D.若该图中③为“沉默突触”,则刺激①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⑤检测不到反应
2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使体内增加水分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23、如下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 )
24、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25、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26、下图所示为限制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A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GAATTC,切点在C和T之间
27、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有关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6中含有激素、葡萄糖、尿素、CO2等物质
B.图中3、5、6所示的液体均不能互相渗透
C.内环境中的温度、渗透压一般保持恒定状态
D.酶促反应只发生在4中
28、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 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 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9、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花药→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育种方法叫做杂交育种
B.过程④必须使用诱变剂
C.这种方法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30、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的pH通过在7~7.5之间
B.血液中存在Na2CO3和NaHCO3这样一对缓冲剂
C.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pH的相对平衡是在神经的调节下独立完成的
31、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3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A.②→③→④B.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32、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
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A→B→C过程中,两种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A→B→C过程中,W、w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表明已形成新物种
D.A→B→C过程中,基因重组引起了联趾性状的增多。
33、野生番茄含有Mi-1抗虫基因,它使番茄具有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俗称小白娥))三种害虫的抗性。
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A.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B.长期种植野生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C.四种生物形成的种间关系共有寄生和捕食两种
D.三种害虫与野生番茄相互作用、协同进化
34、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
②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③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
⑤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但一定是纯合体
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
⑦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l,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A.①②③⑤⑥B.④⑤⑥⑦C.①④⑦D.①⑤⑥
35、用限制酶BamHⅠ、HindⅢ单独或联合切割甲DNA分子(长度为14kb),在完全酶切(每个切点都被切断)时得到的DNA片段长度如图11所示(1kb即1000个碱基对)。
图12显示了乙DNA分子上的BamHⅠ、HindⅢ的切点的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DNA分子上没有BamHⅠ的酶切位点,有一个HindⅢ的酶切位点
B.甲DNA分子为环状DNA分子
C.用BamHⅠ和HindⅢ联合切割甲DNA分子,最多可能得到7种不同长度线性片段
D.用BamHⅠ和HindⅢ联合切割甲、乙DNA分子(所有切点都被切断),然后用DNA连接酶处理酶切产物,最多能得到7种由两个片段连接而成的环形重组DNA
36、下列与如图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①、②、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①表示传入神经
B.图1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C.图2中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D.图2中发生了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37、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剌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38、下图所示为测定A、B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
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 )
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
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
C.刺激b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39、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
如图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3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且存在地理隔离。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
B.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
C.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会出现生殖隔离
D.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40、γ-氨基丁酸(GABA)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脑内GABA与受体结合,服用该药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B.GABA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内电位由负变为正
C.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D.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以及ATP的合成和分解
第Ⅱ卷(填空题50分)
41、(20分)科学家发现家蝇幼虫体内有一种抗肿瘤蛋白,具有抗癌的奇特疗效。
它能对肿瘤产生特异性的抑制,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下图所示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这种蛋白质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在此过程中A作为,将A提取出后要用酶进行切割,切割家蝇DNA和物质A的酶(相同/不同)。
(2)图中C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此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此步骤所需的酶是。
(3)B是,便于B检测和鉴定,图中A的组成必须有。
(4)经检测抗肿瘤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受体细胞。
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需要从受体细胞提取___(DNA/RNA/蛋白质);为了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需要从受体细胞提取(DNA/RNA/蛋白质)。
42、(8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F2的高秆抗病玉米中纯合子占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方法培养由AaBb得到Ab个体。
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
与过程g的育种方式相比,过程d育种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0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图甲中,a表示 系统,b表示 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 (下降/略微下降/大幅度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H2CO3/NaH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 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4)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 层生物膜。
(5)图乙中,B液为______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C液为________,胰腺组织直接生活的环境(填字母)。
44(12分)下图为与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有突触的部位是____(填图中字母)。
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____作用。
(2)图2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
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___,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3)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出的毒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抑制运动(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
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断____,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图1中的____(填图中字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