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3680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docx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1

某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建设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了深入探索山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子,进一步加快我县生态农业建设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期实现农民五年增收行动计划。

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大力实施某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建设。

现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开发现状

(一)基本概况

本区涉及我县某地区“一镇五乡”33个行政村,186个村民小组,7016户,37229人。

区内地形呈梁峁状丘陵,土地较为平坦,大部属于某林涵养林区,自然条件,耕作条件较为优越,总土地面积1684平方公里,折合252.54万亩,其中耕地36.75万亩,人均9.9亩。

在耕地面积中川地1.85万亩,山地34.9亩。

海拔1205-1422米,年降水量450-550毫米,平均气温7.1℃,无霜期145天左右。

某林林缘区留存原始次森林面积89.4万亩,木材蓄积量240万立方米。

主要河流有川河,XX河,年径流量4750万立方米。

(二)开发状况

近年来,示范区各级坚持以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入手,谋主抓重,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08年农业增加值为7391万元,粮食总产量为3.24万吨,人均产粮87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80元。

二是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人工林面积累计为13.5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高于全县10个百分点。

三是基础条件得到有效夯实。

基本农田面积累计为12.48万亩,人均3.9亩。

有效灌溉面积为1.54万亩,保证灌溉面积为1.2万亩。

除某乡乡通乡公路为砂石路面外,其他乡镇均通油路。

四是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建立新农村示范点6个,改新建小康农宅940户,辐射带动1900户。

五是特色产业开发步伐加快。

以粮饲玉米、草畜、小杂粮为主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08年种植全膜玉米60147亩,总产为4.29万吨,亩均712公斤。

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为23万亩,羊存栏5.3万只,大家畜存栏1.3万头,其中牛0.52万头。

(三)制约因素。

按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衡量,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生态状况脆弱。

目前,未治理的荒山荒坡,缺林少绿,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等巨大生态功能比较脆弱。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尚有大面积25度以下坡耕地未得到整理,水利灌溉设施建设薄弱,洁净能源使用率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部分农户人居环境欠佳。

脏、乱、差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四是农民增收缓慢。

由于部分乡村特色主导产业不突出,加之受旱灾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有所减缓。

有这些不仅是制约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改善民生,广大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开发思路、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

开发思路:

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着眼打基础、利当前、管长远,紧紧围绕改善农村“水、电、路、房、田、林、草”等基础条件,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农业发展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综合效益,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目标,把该区打造成在全市率先实施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典型。

建设内容:

整修标准化梯田3万亩,营造优质生态林3万亩,种植全膜双垄优质玉米21万亩,优质牧草1万亩,新建“一池三改”标准化沼气池4000口,打小电井67眼,电力提灌站2座,人工湖3个,建立新农村试点村8个。

投资概算:

经概算,该项目共需投资18107.5万元。

其中:

基本农田建设2700万元,购置农业机械165万元,生态林建设273万元,全膜双垄玉米种植4320万元,草畜产业开发2049.5万元,循环农业建设2400万元,新农村试点村建设3900万元,水利建设2300万元。

项目建设总投资中:

整合项目资金1574.3万元,县财政配套600万元,向上争取5098.9万元,群众自筹10834.3万元。

按建设内容分:

基本农田建设投资2700万元,其中国土局整合争取项目资金1100万元,水保局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群众自筹1200万元;购置农业机械165万元,其中农机局整合项目资金16.5万元,向上争取33万元,群众自筹115.5万元;生态林建设投资273万元,由县林业局、水保局、林业总场按分段作业面积核定投资,在项目资金中予以整合;全膜双垄玉米种植投资4320万元,其中县农业局整合项目资金132万元,向上争取343.2万元,县财政配套131.3万元,群众自筹3713.5万元;草畜产业开发2049.5万元,其中县级配套245万元,县畜牧局、农建办整合种草、青贮氨化、养羊项目资金274.8万元,向上争取461.2万元,群众自筹1068.5万元;循环农业建设投资4000万元,其中县能源办整合项目资金300万元,向上争取300万元,群众自筹1800万元;水利建设投资2300万元,其中县级配套40.3万元,县水务局向上争取2259.5万元;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投资3900万元,其中县级配套183.2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60万元,向上争取520万元,群众自筹2936.8万元。

按年度投资分:

2009年投资6695.6万元,其中整合项目资金1574.3万元,县财政配套206万元,向上争取1029.5万元,群众自筹3885.8万元;2010年投资6263.9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239.8万元,向上争取2646.5万元,群众自筹3377.6万元;2011年投资5148万元,其中县级配套154.2万元,向上争取1422.9万元,群众自筹3570.9万元。

三、开发重点

(一)加大农田改造步伐

坚持农田改造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相结合,新修围庄田与新修规模田相结合,改善耕地条件与培肥地力相结合,加大整修力度,配套中低产田改造措施,努力提高提高基本农田产出率。

平均每年新修基本农田1万亩,三年达到3万亩,2009年重点完成山庄乡新修梯田1万亩。

项目期末,示范区基本农田累计达到15.48万亩,人均4.2亩。

三年购置农业机械138台(套),其中2009年购置农业机械46台(套),项目期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2万千瓦,较2008年递增13%,机耕面积达到7万亩,机播面积达到7.5万亩,机覆膜面积达到0.84万亩。

(二)加快生态林建设

继续巩固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成果,围绕林业“三大工程”、流域治理、千池百湖、梯田改造等项目,组装配套,整乡推进。

每年栽植沙棘等生态林1万亩,三年累计完成3万亩。

其中2009年西起XXX道岔,东至XXX,北至XXX,沿川道两侧栽植1万亩,并抓好旅游沿线道路两侧行道树栽植。

项目建设期末,示范区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6%提升到37.2%。

(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旱作农业技术,实行所有川地和山区梯田实现全覆盖。

2009年重点在山庄、南梁、林镇3乡推广全膜优质玉米种植5万亩,实现川区地膜化。

并向山区扩大,三年累计种植18万亩。

(四)大力发展草畜产业

实行漫山遍野广种苜蓿草,千家万户圈养绒山羊。

2009年种植优质牧草5000亩,引进绒山羊3410只,新建砖混结构40平米标准化羊舍1300座,新建饲草青贮氨化窖500口,配套铡草机50台。

三年累计种植优质牧草1万亩,新建砖混结构40平米标准化羊舍3800座,新建饲草青贮氨化窖2500口,配套铡草机250台。

项目期末,示范区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到27.17万亩,青贮氨化窖累计达到2800口,占总农户的40%以上,年青贮饲草2.8万吨以上。

大力推广设施圈养,进一步扩大“321”产业富民工程实施成果。

2009年新建续建专业养殖村12个,2009年购回优质绒山羊3410只,发展绒山羊养殖户1300户。

三年新增3800户,新增绒山羊7200只。

项目期末,专业养殖村达到20个,示范区舍饲养殖户达到4860户,占总农户的60%以上,肉绒羊饲养量达到17万只以上,户均养羊5只以上。

肉牛饲养量达到2万头以上。

(五)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坚持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大力推广改圈、改厕、改厨“一池三改”新技术,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体系。

2009年新建标准化“一池三改”沼气池2000口,三年新建4000口,累计达到5550口,占总农户的80%以上。

率先在全县实现基本覆盖。

同时每年推广太阳能灶200个。

(六)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继续以小康家园“145”工程为总抓手,突出“四种建设”模式,切实抓好新一轮新农村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山庄、大庄2个市级示范村,带动6个县级示范村建设。

2009年新建示范户250户,其中山庄、大庄2村70户,辐射带动示范区完成旧庄院改造600户以上,三年改新建农宅750户,辐射带动220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项目期末,改新建农宅累计达到5800户,占总农户的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七)加快水利建设步伐

紧紧围绕实现川区水利化目标和“千池百湖”工程建设,打小电井67眼,新建电力提灌站2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亩;建成集养鱼、调蓄、观光旅游为一体人工湖3个。

其中2009年在xxx沟口、山庄建成总面积为70亩的人工湖2个。

四、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通过新修3万亩水平梯田,年均新增保土1.48万吨,新增保土效益0.6%,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减轻流失相应保留并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促使示范区土壤生态系统的良性转换和良性循环。

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面积累计达到198.81km2,治理程度达到46.02%,新增梯田年均蓄水量93.7万m3,保水效益7.9%。

地表径流大部分就地拦蓄入渗,改善了地表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

通过营造3万亩优质生态林可以涵养水源,扩大森林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使示范区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6%提升到37.2%,成为全县生态环境最优区域。

农户建1座沼气池,每年可节约柴2吨以上,相当于封山育林4亩,促进了封山育林、保护了森林资源,遏制了水土流失。

(二)经济效益

农田坡改梯后,平均每亩可增产粮食150公斤,新增产值142.8万元,实现间接经济效益599.2万元。

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较半膜覆盖增产100公斤,总增产粮食1.8万吨,总产达到10.8万吨。

每户建1座10立方米“一池三改”沼气池,每年节约燃料费1200元,多养4口猪,每口猪按利润200元计算,每年又增收800元。

农作物施用沼肥,每年又节省化肥农药开支500元左右,1座沼气池一年可直接增收2500元左右。

通过种植多年生牧草,带动了舍饲养殖大发展,每户饲养5只以上绒山羊,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

农业机械的配套,作业面扩大,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作业效能。

项目期末,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较2008年2380元净增1620元,高于全县增速水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三)社会效益

通过三年建设,有效地控制了土壤侵蚀,主导产业开发突出,农民持续增收,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促进了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功能向良性循环迈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得到稳步推进,76%的农户人居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文明程度有较大提升,示范区生态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对带动和促进南部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北部旱作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五、开发措施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切实加强对本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县上决定,成立“某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同志任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发改局、农办、国土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保局、水务局、畜牧局、农建办、广电局、文化局、教育局、卫生局、建设局、环保局、农机局、能源办等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县农办。

各有关乡镇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党政一把手担任该工程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大力实施某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是县委、县政府强势推进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示范区各乡镇、县直各相关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进一步明确开发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和验收标准。

通过宣传,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使各级干部形成共识,抓好落实。

三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突出特色,同步实施”的原则,采取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施工“五统一”和集中时间、集中施工、集中力量“三集中”的办法,由农办、农业、国土、林业、水保、畜牧、水务、能源办等部门配合相关乡镇分别制定好三年分项工程建设方案。

四要多放筹资,加大投入。

围绕改善农村“水、电、气、路、房、田、林、草”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条件,捆绑实施“林业三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土地开发整理、“145”新农村建设、“千池百湖”工程、农村沼气能源、地膜增粮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项目,组装配套各项措施,采取向上争取,部门帮扶、农户自筹的办法,对部分经济困难,自筹资金无法落实的农户,由乡镇与县扶贫办协调,以小额信贷、贴息贷款加以解决。

五要加快进度,确保质量。

本示范区建设是工程建设期限为三年,投资数额大,建设时间紧,要求标准高,建设任务繁重,示范区各乡镇要与项目实施单位紧密配合,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抠进度,保质量,求效益。

要责任到人,工程进度要抠到月,甚至到天。

组织受益农户积极参与,加快进度,确保质量。

六要乡村负责,村民主导。

本工程除荒山造林、人工湖建设由县林业、水保、国营林场采用工程造林实施外,基本农田综合治理、“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建设、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草畜产业开发、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主要以农户为基础单位进行建设。

要坚持以农户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该工程由县上统一规划、指导,乡村两级负责组织实施。

七要严格督查,搞好服务。

推行绩效问责制,对按期完不成建设任务,且工程质量较差,县上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县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现场督查建设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在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按期完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附:

某县2009-2010年生态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