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93378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兰亭集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兰亭集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兰亭集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兰亭集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docx

《兰亭集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亭集序.docx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2、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3、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

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

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

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有一个起伏的变化过程,究竟是什么让这位大师心起波澜呢?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他为什么会觉得快乐?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

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

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

“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

”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

当然不好。

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

人。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

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

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

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

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这是悲。

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

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

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

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

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况且,人生的长短随造化而定,最终必将走向消亡。

作者认为死和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这种大事我们却做不得半点主,真是既无奈,又无助,怎不叫人痛苦?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

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

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凡中国文学最高作品,即是其作者之一部生活史,亦可谓是一部作者之心灵史。

此即作者之最高人生艺术。

”——钱穆

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文化作品的同时,也应关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那时候的人是怎么活着的?

引入资料: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

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

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

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

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

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

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

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

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

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举例:

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

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

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

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

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或:

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

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

你们怎么看?

(机动环节)

2、总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

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

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赤壁赋

教学目标:

1.把握文赋特点。

2.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知识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3.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4.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难点和重点:

1.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注释,落实文言字词句知识,初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给学生提出诵读指导建议,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

——《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

这里描述的是谁?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

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

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2.简介苏轼及其创作《赤壁赋》的背景:

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

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3.回顾“赋”的文体知识。

(随机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4.检查预习效果:

(各组间比赛,男女生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⑴按课本段落,要求四个自然组的学生分别齐声朗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音准,情感变化把握得好。

(听朗读示范录音,正字音,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快慢﹑情感变化)

⑵检查男生对文言字词句知识的把握。

(通假字﹑多义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

⑶检查女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明确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段意

明确: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

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5.分析第一段:

⑴展示苏子泛赤壁的画面;学生朗读课文。

(说明:

文章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秋江夜游图。

将学生的思维带进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之中)

⑵本段以写景为主,请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朗读。

写景的三组对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⑶四人小组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用优美的语言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

请一个学生描述。

⑷这样的美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朗读出来)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乐)

⑸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抓重点句子法和想象画面法背诵第一段。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体验)

第二课时

1.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

让学生齐读第三段(主乐客悲。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⑴找出表现苏子快乐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⑵客之悲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展示客吹洞箫的画面。

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男生读“苏子乐”的内容,之后哀怨伤感的洞箫声响起,女生读“客悲”的内容。

⑷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2.全班齐声诵读第三段。

客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再加以概括)

明确:

①无枝可依②英雄安在③人生无常(悲)

3.在优美的音乐中全班齐声诵读第四段。

⑴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子是如何说服“客”的?

(请学生回答)(即事而议,自然之理)

明确:

①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来阐发观点。

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

②从“物各有主”来提出要顺其自然。

(说明:

锻炼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适时加以点拨。

⑵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4.末段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体现出充分的哲学思考后真正的超越。

(全班齐读,读出感情)(乐)

5.板书

赤壁赋

苏轼

景(乐—山水之乐)——情(悲)——理(乐—达观之乐)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即景而议由情入理

6.布置课后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1.检查背诵效果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⑴《赤壁赋》“以文为赋”的美学特征:

骈散结合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⑵形象优美,善于取譬

如连用的五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

⑶情﹑景﹑理融为一体: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

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

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

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

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由情入理。

⑷主客对答的辞赋结构:

主客对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主客一般是作者一人的化身。

实际上,苏轼借此抒怀,有无并不重要。

(总评苏轼:

展现其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作业:

背诵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相关背景知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

2.了解词类活用;进一步了解游记类散文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正确处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词类活用,了解“其”的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背诵课文第三段,从中领会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问:

诗中的那一句你最有感触?

明确:

“无限风光在险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二、文学常识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评)。

仁宗庆历进士,神宗熙宁二年授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积极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反对,熙宁七年被罢相,后复位再罢。

封荆国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他反对北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

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

词“一洗五代旧习”,风格豪放。

2.褒禅山、华阳洞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里。

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改花山为褒禅山。

褒禅山主要山峦有三座。

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拔;西有鳌鱼岭,满山林木葱茏,山花斑斓,生机勃勃。

华阳洞是褒禅山主景观,洞深1600米,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

河上泛舟,洞洞相通。

”前洞有“华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

后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线。

3.背景资料: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当时,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而4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6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一观点可以在本文中找到依据。

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

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

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

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

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

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

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三、语言知识点

1.学生分段齐读,教师疏通字音

褒禅山bāo庐冢zhǒng音谬mìu窈然yǎo瑰怪guī

无物以相之xiàng胜道shēng王回深父fǔ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疏通文意

(1)实词活用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名—动,居住,筑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动,命名

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取名

火尚足以明也形—动,照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动,弄错;动—名,流传的文字;名—动,说明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动,穷尽

常在于险远形—名,险要偏远的地方

有泉侧出名—状,从侧旁

问其深形—名,深度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动,极尽

则其至又加少矣动—名,到达的人

(2)古今异义古义:

今义: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数字十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一般副词:

十分、很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到达连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求学的人有学问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对于这连词,因此

(3)特殊句式

①状语后置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

②判断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此予之所得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③省略句

有碑仆道省略介词“于”

(4)一词多义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道]

有碑仆道(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文过饰非(掩饰)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3.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

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

这句可以译成这样:

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

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

“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

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

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

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

“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

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

在这里还要注意:

“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

“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

称或叫做。

整句可以翻译为:

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

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

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

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A.于:

从。

“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

B.谬:

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

“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

C.名:

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

“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

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

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

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

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

“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

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

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

亦通。

四、整体感知

(一)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写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

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补述游山的同伴和时间。

(二)明确文章主旨

1.教师指出: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

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

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2.追问: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明确:

不能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