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
《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报告
20XX年XX月
附图:
1工程区照片
2XX水库扩建工程建设场地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1∶10000)
3XX水库扩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1∶10000)
1前言
1.1任务由来
XX水库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县西北部XX乡境内,XX流域耒水二级支流九山河上,工程区包括水库区、枢纽和引水灌溉区,是一座以灌溉、人畜饮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殖等多种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XX水库始建于1959年,1976年重新规划设计,1987年又提出新的设计方案,经过四十年的建设,水库大坝坝顶高程达到221.6m,正常蓄水达到216.5m,相应库容270万m3,引水工程已修建完毕,灌区已达到灌溉9000余亩耕地规模。
XX水库扩建项目已纳入“XX省水利十二五”规划,也列入国家烟草补贴水源工程计划。
此次扩建后坝高增加9.4m,最大坝高为39.0m,水库正常蓄水位228.6m,总库容1038万m3,为Ⅲ等中型工程。
整个灌区分左、中、右干渠三条,其中中干渠为原河道,支渠12条,结瓜水库三座,灌溉下游XX、马田、高亭、油市、油麻五个乡镇共32个行政村。
灌溉农田3.16万亩,同时解决6.38万人、6.2万头牲畜饮用水水源问题。
为了确保工程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2013年2月,受XX省XX市XX县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本项目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根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我院经过深入仔细地调查分析,对该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2评估工作的依据
1.2.1主要法律法规依据
本次评估工作的依据如下:
a)《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1日;
b)《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2004年3月25日;
c)《XX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九届第27次会议通过),2002年1月24日。
1.2.2主要技术依据
a)《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源部,2004年3月25日,(以下简称技术要求);
b)《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c)《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d)《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e)《区域地质报告(耒阳幅)》XX省地质局1∶20万;
f)《区域地质报告(桂阳幅)》XX省地质局1∶20万;
g)XX县与我院签订的XX水库扩建工程勘测设计合同(含建设场地地质灾害评估)。
1.3主要任务与技术要求
1.3.1工作目的
本次评估工作的目的:
通过对XX水库工程的配水枢纽和灌区等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预测、预防地质灾害,尽量避免工程活动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保障工程正常施工及水库蓄水和引水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为减灾、防灾及相关部门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和工程建设用地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3.2工作任务
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
a)阐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b)查明已发生或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成因、发育特征、危害程度、危害范围及对拟建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c)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及危险性程度与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程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d)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对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
e)对工程建设场地存在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及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原则和建议。
1.3.3技术要求
a)应为本次评估收集充足的基础资料,进行充分论证;
b)必须对评估区内分布的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c)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d)依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建设场地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分区段划分出危险性等级,说明各区段主要危险地质灾害种类和危险程度,对建设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并提出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2评估工作概述
2.1地理位置
XX水库工程位于XX省XX市XX县北部的XX流域耒水二级支流九山河上,距XX县县城约46km,工程区左岸有XX乡通往坪田乡的水泥公路,枢纽工程区附近有京珠高速、国道107通过,从国道有乡村公路连接至工程区,交通较便利(见图2.1-1)。
工程区(包括配水枢纽和灌区)地理位置:
东经112°47′13″~112°53′30″,北纬26°4′15″~26°9′15″。
图2.1-1XX水库扩建工程地理位置简图
2.2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2.2.1工程概况
XX水库工程以灌溉、人畜饮水为主,包括配水枢纽和灌区两大部分,灌溉总面积3.16万亩。
配水枢纽位于XX流域耒水二级支流九山河上,包括水库和枢纽工程两部分,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2.3km2。
水库正常蓄水位228.6m,设计洪水位228.6m,校核洪水位228.99m,死水位213.0m;正常蓄水位时对应水库水面面积0.4km2,水库回水长度1.9km,库容1038万m3,死库容96万m3,兴利库容943万m3。
枢纽工程(见图2.2-1)包括挡水大坝、右岸溢洪道和新唐家处的副坝等,其中主坝和副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均为231.0m,主坝最大坝高39m,坝长586.6m,副坝最大坝高20.0m,坝长632.2m;泄水建筑物采用右岸溢洪道。
图2.2-1XX水库工程枢纽布置简图
灌区工程主要包括左、中、右干渠三条,支渠12条,其中中干渠为原河道。
XX灌区自1959年开始建设以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灌区配套工程远未完善,左干渠规划7286m,已建3335m,需改建明渠1228m,需新建明渠518m、1处渡槽160m、一处隧洞190m;右干渠规划7885m,已建2800m,需改建明渠1573m,需新建明渠3007m、暗涵1640m、5处渡槽共438m;支渠的建设也显不足,左干已建4条支渠中2条支渠需改造,需新建4条支渠,右干已建2条支渠且均需改造,需新建2条支渠。
渠道新建或改建工程仅190m隧洞为石方开挖,其余均为土方开挖。
图2.2-2XX水库灌区工程布置简图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表2.1.1内容规定,XX水库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枢纽工程中,挡水大坝、泄水建筑物、副坝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消力池、护坦、护岸等次要建筑物及灌区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
该工程涉及人口112人,房屋建筑面积6512.2m2,库区水库淹没汽车便道740m。
工程静态总投资27048.82万元,其中枢纽工程23030.07万元,灌区工程4018.75万元。
2.2.2征地范围
XX水库工程拟征工程建设用地主要为枢纽工程建设区、水库淹没区和引水灌溉主干渠沿线范围,征用土地总面积0.403km2。
枢纽工程建设区总面积496.85亩,其中临时用地315亩、永久用地181.85亩;枢纽工程征占(用)耕地面积79.3亩,征占(用)林地面积354.31亩;灌渠区建设征地范围包括马田、XX、高亭、油市等5个乡镇,建设征地面积192亩,其中耕地38亩,园地82亩,林地72亩。
2.3以往工作程度
评估区一带于20世纪60年代,由原XX省革命委员会地质局区测队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普查,提交了相应的成果资料。
1961年,地质部XX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测制了耒阳幅G-49-ⅩⅤⅡ1/20万区域地质图和1965年地质部XX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四分队和广东省地质局南岭地质队六分队测制桂阳幅G-49-ⅩⅩⅢ1/20万区域地质图。
2005年12月XX省XX县完成了《XX省XX县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报告》,2010年5月,XX省XX县完成了《XX省XX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年)》。
XX水库始建于1959年,1976年重新规划设计,1987年又提出新的设计方案,经过四十年的建设,水库大坝坝顶高程达到221.6m,正常蓄水达到216.5m,相应库容270万m3,引水工程已修建完毕。
灌区已达到灌溉9000余亩耕地规模。
2013年2月,我院受XX省XX市XX县的委托,进行了XX水库扩建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
前期工程勘测阶段,我院对本工程进行了1∶500~1∶10000不同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并进行了地形测量、钻探、物探、试验及分析论证等工作,其中钻探、物探工作量分别为376.4m/12孔、2179.4m/5条。
2.4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2.4.1工作方法
本次评估工作依据国土资源部[2004]69号文件和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进行,工作程序见图2.4-1。
评估工作中采取收集资料、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确定的评估范围展开工作。
图2.4-1工作程序框图
2.4.2完成工作量
依照水库、坝址和引水灌溉区地形图,采用穿越与追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评估范围进行了1︰1万地质调查测绘现场收集了评估区大量地质勘察资料,并结合水库和枢纽区工程前期勘察进行了适量的勘探(包括钻探和槽坑探)和试验资料,查明了评估区现状地质环境和条件,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和危险性及建设用地的适宜性作出了客观评价。
本次评估工作历时2个月,其中野外调查工作始于2013年3月20日,4月25日结束,先后有6人参加本次评估,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2人,完成工作量见表2.4-1。
表2.4-1工作量汇总表
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资
料
收
集
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份
1
-
耒阳幅G-49-ⅩⅦ1/20万区域地质图及区域矿产报告
份
1
-
桂阳幅G-49-ⅩⅩⅢ1/20万区域地质图及区域矿产报告
份
1
-
XX省区域地质志
份
1
-
XX省XX县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报告
份
1
XX省XX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年)
份
1
本工程附近水文站、气象站资料
份
2
-
地
质
1∶10000评估区地质灾害平面调查
km2
27.946
-
1∶10000地质灾害路线调查
km
17
-
滑坡点
处
3
-
不均匀沉陷点
处
1
勘
探
钻孔
m/孔
376.4/12
结合工
程勘察
物探
条/m
5/2179.4
槽坑探
m3
200
成
果
编
制
建设场地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含水库、枢纽和灌溉区)
张
1
-
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含水库、枢纽和灌溉区)
张
1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典型剖面图
张
4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份
1
-
《XX水库扩建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以及相关图件系根据收集资料和历次评估区实地调查、地质勘察资料编制而成。
2.5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5.1评估范围确定的基本原则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按以下原则确定:
a)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
b)可以明确判断地质灾害危险性限于用地范围内的,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
c)崩塌、滑坡评估范围以第一斜坡带为限,泥石流以完整的沟道流域面积为评估范围;地面塌陷和沉降的评估范围应与初步推测的可能范围一致;地裂缝应与初步推测可能延展、影响范围一致;
d)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评估范围以相对线路两侧扩展500m~1000m为限;
e)区域性工程项目的评估范围,应根据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类型确定。
2.5.2本项目评估范围
根据工程区及其邻近地质环境条件和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类型与特点,按上述评估范围确定基本原则,评估区若仅限于工程蓄水区和建筑物布置区内将无法满足评估要求,其评估范围适度扩展。
按上述评估原则划定的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如下:
a)水库地质灾害评估范围除水库淹没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外,对于两岸坡地地形,选取两岸及其支沟水库蓄水影响以外的山脊为界,库尾延伸500m。
b)枢纽区评估范围除施工征地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外,对于两岸坡地地形,选取两岸及其支沟水库蓄水影响以外的山脊为界,上游与水库评估范围相接,下游延至坝线外约2.0km。
c)引水灌溉区范围除施工征地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外,对于干渠线两侧坡地地形,选取向外各延伸50m~100m。
据此确定地质灾害评估范围总面积为27.946km2。
2.5.3评估级别
a)建设项目重要性
XX水库扩建工程枢纽主要由均质土坝、右岸溢洪道及副坝等组成,灌区主要包括左、中、右干渠三条,支渠12条。
水库正常蓄水位228.6m,相应库容为1038万m3,属Ⅲ等中型工程。
根据工程特性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2.5-1),将本工程确定为较重要建设项目。
表2.5-1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项目类型
项目类别
重要建设项目
开发区建设、城镇新区建设、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较重要建设项目
新建村庄、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一般建设项目
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口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
b)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评估区地处XX县西北面,区域地貌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为阳明山余脉,海拨300m~500m,东南部为岗地平,一般海拨160m~200m,位于华南褶皱系的湘桂褶皱带内,为丘陵地貌。
区内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NNE-NE、NEE-EW和NW-NWW向三组。
主要有邵阳-宁乡断裂、湘潭-邵东断裂、衡阳-永州断裂、茶陵-临武断裂、桃江断裂、酒埠江断裂和XX断裂(见图2.5-1),仅茶陵-临武断裂、桃江断裂和XX断裂距离评估区稍近,为25km~35km不等。
评估区5km范围内无区域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较简单,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地质构造较简单,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除缺失泥盆系下统外,地层出露较齐全,印支期花岗侵入岩体在工程区北面有零星出露,本区寒武系下组与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泥盆系中统地层与下伏志留系上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地层岩性以震旦纪和早古生代以复理石、类复理石沉积建造为主,夹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加里东运动褶皱回返,接受泥盆系至中三叠系沉积,以碳酸盐建造为主,部分是单陆屑、硅质岩、含煤建造;印支运动使盖层全面褶皱,海水全部退出,并伴有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块断运动较剧烈,沿部分断裂发育有陆相盆地,沉积一套红色复陆屑、类磨拉斯和含煤、含膏盐建造。
图2.5-1区域地质与地震区划简图
主要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和古生界的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中生界二叠系、第三系、第四系等地层,以及印支期花岗侵入岩体。
第四系残坡积物厚度较大,达15m~25m。
区内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中的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三种类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综上所述,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表2.5-2),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表2.5-2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复杂
中等
简单
1、地质灾害发育强烈
1、地质灾害发育中等
1、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
2、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
2、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较单一
2、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3、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3、地质构造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地质构造简单、岩性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良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较差
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5、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c)评估级别确定
依据区域地质和现场实际地质情况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2.5-3),确定XX水库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表2.5-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
项目重要性
评估分级
复杂程度:
复杂
复杂程度:
中等
复杂程度:
简单
重要建设项目
一级
一级
一级
较重要建设项目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建设项目
二级
三级
三级
3地质环境条件
3.1气象、水文
耒水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候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时间长,耕地连片,土质较肥沃,适宜双季稻及其它多种农作物生长,枢纽区内九山河为其耒水的二级支流。
评估区为丘陵地貌,水系分布较少,河流形态呈“S”型,整体呈SE流向。
河段两岸冲沟较短小,两岸山顶高程约350m~396m,地形坡度约在35°以上。
据XX气象站1961~2012年年平均气温资料统计,该地多年平均气温为17.7℃,无霜期306.9d,极端最高气温40.5℃(2003年7月23日、8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8.3℃(1972年2月9日)。
根据XX水库附近公平雨量站1964~2012年雨量资料统计,公平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98.7mm。
最大年降雨量为2052mm(2002年),最大日降雨量为286mm(2002年7月15日),最大小时降雨量为58mm(1979年6月29日)。
根据XX站1983~2012年蒸发量资料统计,该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68.8mm。
根据XX站1981年~2012年历年最大风速,XX县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9.5m/s,最大风速达18m/s(1974年7月24日)。
枢纽区控制集水面积42.3km2,多年平均流量1.1m3/s。
依据XX雨量站资料,计算水库设计50年概率的洪峰流量为253.0m3/s,校核1000年概率的洪峰流量为400m3/s。
XX水库及九山河流域均无实测泥沙资料,根据水库运行40多年来的资料显示:
由于水库库容小,溢洪道泄洪频繁,部分悬移物和部分推移质均泄往下游河道,沉积在库内的泥沙堆积有限。
水库增容后,泄洪机会减少,上游泥沙大都沉积在库内。
根据《XX省水文图集》,查算XX水库坝址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200t/km2·a,根据XX水库坝址面积求得XX水库坝址多年平均入库悬移质输沙量为8460t。
3.2地形地貌
区域地貌北高南低,评估区以岩头岭和神仙峰地势最高,高程在488m~532m,水系多分布其NE、SW两侧,具有代表性的地势较低的有工农利水库,高程约165m。
3.2.1水库区
位于XX县XX乡境内,河流总体呈SE流向,设计正常蓄水位228.6m时,回水长度约1.9km。
该区属丘陵地貌,岸坡冲沟短小,植被较茂密。
库盆以“U”型谷为主,河谷相对较开阔,河床附近多分布漫滩,地形坡度20°~40°。
3.2.2枢纽区
枢纽区位于XX乡XX村、鸦鹊村和三黄村一带,系九山河上游河段,两岸山顶高程约250m~273m,地形坡度约在30°,为低山丘陵地貌区。
水库沿线有通村公路,X054县道从水库左岸通过,交通较便利。
主坝址处河道比较顺直,河流流向S63E,岩层走向17~30,河谷呈不对称“U”型斜向谷。
平水期库水面高程214m~215m,水深5m~16m。
正常蓄水位228.6m时,河谷宽约650m。
两岸坡角20~30,坡面大部分被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覆盖层厚5m~20m,基岩零星出露,地形完整,无大的冲沟发育。
副坝址大致平行于河道布置,两岸坡角10~20,坡面大部分被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覆盖层厚4.1m~15.7m,地形完整,无大的冲沟发育。
3.2.3灌区
灌区多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山顶高程多在220m~390m,坡脚高程一般为215m左右,地势北高南低。
3.3地层岩性
评估区内地层出露有石炭系及二叠,石炭系下统与二叠系呈角度不整合关系。
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
各时代地层特征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石炭系下统大塘阶石磴子段(C1d1):
深灰黑色致密灰岩,局部含燧石结核,夹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厚142m~328m。
出露于三黄村、坪田至XX镇、马田一带。
石炭系下统大塘阶测水段(C1d2):
杂色砂质、粘土质页岩,浅灰白色石英岩,含透镜状无烟煤(厚0.2m~1.1m),局部夹透镜状赤铁矿、菱铁矿及似层状黄铁矿,厚56m~60m。
出露于三黄村、坪田至XX镇、马田一带。
石炭系下统大塘阶梓门桥段(C1d3):
上、下部以灰黑色白云岩为主,夹致密灰岩,中部以灰黑色致密灰岩为主,夹白云岩,厚60m~113m。
出露于三黄村、坪田至XX镇、马田一带。
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
西部、西南部分布的岩性主要有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灰岩,东部多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页岩,厚度100m~523m不等。
出露于三塘至麻田一带,坪田东南部也大量分布该地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阶(P2l):
灰黑色砂岩,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硅质岩或灰岩。
地层厚度60m~350m。
分布油麻镇附近及马田、高亭一带。
二叠系上统长兴阶大隆组(P2dn):
灰黑色、青灰色硅质页岩、夹灰岩、粘土页岩。
地层厚度35m~68m,出露于马田、高亭一带。
第四系(Q4):
广泛分布于工程区地表。
区内河床及阶地有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厚度一般5m~15m;在斜坡地带第四系残坡积物分布较广,厚度一般15m~25m。
3.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3.4.1地质构造
3.4.1.1区域地质构造
评估区位于华南褶皱系的湘桂褶皱带内,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NNE-NE、NEE-EW和NW-NWW向三组(见图2.5-1),分别为:
邵阳-宁乡断裂、湘潭-邵东断裂、衡阳-永州断裂、酒埠江断裂等。
3.4.1.2水库区地质构造
该区位于近东西走向的华泉背斜南翼,距离较近的区域断层有茶陵-临武断裂、桃江断裂、XX断裂等,距库区较远。
3.4.1.3枢纽区地质构造
枢纽区位于华泉背斜北翼,背斜轴向为近东西走向,场内无规模较大断层发育,一般以裂隙性小断层为主,局部页岩夹层受层间挤压影响,岩层较破碎,间有少量夹泥,个别沿层面见擦痕等。
主坝址区西南侧及东侧约1km处有XX断层及坪田断层通过,受断层影响,场内岩层揉皱发育。
a)XX断裂
位于坝址西南约1km,该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