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579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docx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成果验收常见问题及处理

省测绘产品检验站

年月日

1两级检查制度的概念3

1.1过程检查3

1.2最终检查3

1.3两者的区别3

针对对象不同3

检查比例一样但评价方式有所不同4

检查的执行者及责任人不同4

检查的目的不同5

对检查记录的要求有所不同5

2建立两级检查制度的必要性5

2.1相关法规中明确有要求5

2.2消费单位的自身要求,6

2.3多年来根据测绘消费或成果特点及质量控制的经历积累6

3两级检查制度的根本内容7

3.1制度内容7

3.2最终检查的流程图8

3.3明确两级检查所执行的技术标准、根据8

3.4明确对不同产品类型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评价标准9

检查内容9

检查方法〔监视检查时讲〕9

评定标准9

3.5检查形成的成果及质量记录10

检查报告的主要格式及内容10

检查记录11

3.6两级检查的资料管理11

4两级检查制度的运行11

4.1先后顺序11

4.2留下记录12

4.3对两级检查制度正常运行的监视〔管理者〕12

5监视抽检内容13

5.1质量保证体系13

5.2典型测绘产品成果质量14

6监视抽检工作施行14

6.1组织形式14

6.2两个体系检验16

6.3典型测绘产品检验16

7以往监视抽检质量状况17

7.1两个体系检验情况17

7.2典型测绘产品质量综述20

8附录24

8.1附录一检查验收的根据24

8.2附录二1002-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25

8.3附录三1003-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26

1两级检查制度的概念

1.1过程检查

1〕过程检查:

它是在作业组〔人员〕自查互检的根底上,按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设计书和有关的技术规定所进展的全面检查。

2〕由消费单位的作业部门〔如分院、中队、分队〕进展。

1.2最终检查

1〕最终检查:

它是在过程检查的根底上,质量管理部门代表消费单位对消费部门消费的产品所进展的再一次全面检查,相当于出厂合格证。

2〕检查工作由消费单位质量检查部门承当。

1.3两者的区别

针对对象不同

过程检查是针对测绘的各作业流程、工序、消费环节及详细消费人员,除了及时发现消费中的各类质量问题,也是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过程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可能是仪器、设备使用不正确、可能是采用的资料、材料有质量问题〔如聚脂薄膜上的格网线绘制有问题,这在以前的白纸测图中经常发现〕、也可能是对人员的技术培训不到位、还可能是对设计书、标准、技术标准的理解不清楚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除了对出现的问题进展修改,更多的是从产生问题的根源上去解决问题,防止其它产品出现类似情况。

最终检查是针对整个消费单位消费才能、技术程度的合格验证,要对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标准的要求进展合格与否的断定〔要求下结论,个别单位质量检查报告中什么高的评价都敢下,唯独缺少合格如否?

〕,是否能代表本单位提交上级、甲方验收或提交下工序作业的最终成果、成图,是消费单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

检查比例一样但评价方式有所不同

两级检查都是对产品的全面检查,比例均为100%,过程质量检查注重的是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及检查,属于全面性的检查,包括一些细节的质量检查,如仪器操作方法、测量手段的正确性等,是发现问题并催促修改的过程,是全面的质量检查,不需要对产品总体质量程度进展评价,还可能针对半成品

而最终质量检查是代表消费单位质量管理机构进展的产品质量的全面检查,最终检查除了进展全面的质量检查外还要针对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进展检查并根据质量评定标准进展最终评价。

检查的执行者及责任人不同

一个是代表消费单位的作业部门,一个代表本单位〔资质单位〕,所承当的责任也不同,过程检查发现了大的质量问题可以在现场修改,处分作业小组或作业人员,而最终检查代表消费单位,在检查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可以处分作业分队、作业部门。

一旦未把好关,那到上级或甲方验收发现问题,相关责任就是消费单位,而不只是落实到某个人。

检查的目的不同

过程质量检查是为了控制消费环节的消费质量和产品质量,而最终检查是为了保障所提交给用户的最终成果是满足设计、标准要求的合格品。

对检查记录的要求有所不同

过程检查也可以采用正式的记录表、检查意见表,也可以直接标注在图上,但不一定作为消费单位的存档资料,只是修改质量问题的根据,其检查方式、检查内容、检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及质量评价在消费部门的技术总结中进展表达;而最终检查记录是两级检查制度中明确要求的统一格式、记录内容,是消费单位的存档资料。

3两级检查制度的根本内容

3.1制度内容

在制度中要明确两级检查制度的执行部门及责任部门,对检查人员岗位要有职责要求〔岗位职责属于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但应该明确与两级检查制度相关的内容〕

过程质量检查由作业队、分院或作业组负责,应明确其中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是谁,最终检查由消费单位的专职检查人员负责。

制度中还可明确岗位职责,就是你符合任职条件,也安排到了检查员的岗位,但也要清楚明白你在该岗位应该干什么。

3.2最终检查的流程图

要明确两级检查制度中各级检查的根本程序或流程

格式、内容、完好性

3.3明确两级检查所执行的技术标准、根据

1)1002-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2)1003-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相关的技术标准〔标准、图式等〕

4)工程的设计书或技术规定等

5)其他与相关的技术文件或要求〔如技术补充规定、投标文件中技术条款等〕

3.4明确对不同产品类型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评价标准

检查内容

1)消费程序的合法性:

设计书是否经过审批,是否在先消费、后设计或边消费、边设计。

尤其在城市测绘院,分管指导做决定的时间可能比要求的工期都长。

2)所使用的软件是否经过鉴定或验收。

3)仪器设备是否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个别需要在消费现场进展检定〔自检工程〕的指标是否做了,如测高等级水准的仪器i角等。

4)产品的主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如地形图的检查内容分数学精度、地理精度、图面整饰质量、附件质量〕。

5)上交资料是否齐全、符合设计书要求。

检查方法

检测方式采用外业实地检测与内业图面检查、资料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展。

外业检测分如下方法:

1〕按照检验精度区分:

高精度检验、等精度检验

如用全站仪采集的方法去检验用平板仪白纸测图的碎部点的平面或高程精度,平板仪白纸测图的碎部点是视距测的边长,精度低,我们检验自身的误差可以忽略。

由于检验方法的不同而导致对检验结果的统计方法也不同,如采用等精度,也用视距去检验,那标准差就是根号2倍,断定标准就发生了变化。

2〕按照检验对象的质量特性区分:

定性检验方法、定量检验方法

定性如地理精度中地物、地貌的取舍,图面整饰精度〔美观、合理等标准是带主观色彩、有经历的成分在里面〕都是,而定量方法检验是死板的,同一个检测数据,谁来计算都得到同样的中误差,与标准差比拟也是一个结果。

所以为了防止因检验人员素质、经历、业务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对产品质量带来不同的结果,能定量检验的,尽量采用定量检验。

3〕按照检验场地区分:

外业检验、内业检验

如地形图的数学精度通过实地采集地物点来进展统计的检测方法,而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产品〔如1:

2000〕也可以采用一样时期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图〔1:

500〕通过采取同名点的方法来进展检查;地理精度〔地物、地貌表示的差、错、漏等〕中地名通过到实地进展巡视、问讯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最新的地名录或地名数据库来进展检查。

评定标准

1)以1003-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作为主要根据、结合设计书、标准制定更细化的评定标准或作业指导书。

对用各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来对产品质量进展评价,有些指标在我们的检查验收规定、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或技术设计书中已经明确,是固定的指标,如一级导线的测角中误差是5秒,二级导线的是10秒,地形图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是图上0.5等,很容易掌握及操作。

但很多指标是只能定性进展分析检查的,那我们也是尽可能的将其转化为定量分析的指标,比方将问题进展缺陷分类,按照缺陷等级进展扣分,如等高线不圆滑,只能进展定性评价而不能做定量结论。

2)要结合行业特点〔如国土部门的地籍图,除了有地形图的要素要满足,还有地籍要素要满足设计要求〕。

3.5检查形成的成果及质量记录

检查报告的主要格式及内容

〔1〕任务概况

任务来源、工程根本情况〔工程来源、测区位置、消费日期、消费方式、批量等〕

〔2〕检查工作概况

a.人员组织及设备概况

检查的人员、使用仪器设备、内、外业时间等

b.检查内容

样本数量、所检查的详细质量特性或指标,如数学精度中的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地物间距误差,地形图的地理精度,图面整饰质量,附件中的技术总结、仪器检定证书、附图、附表等

(3)检查的技术根据

相关的检验标准、技术标准、设计书等

〔4〕主要质量问题处理及处理意见

分条表达产品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并举例〔图幅号、点号等〕

明确处理情况。

尽量防止口语化的语言

〔5〕对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对存在的质量问题中需要处理的已经交代,还有一些质量问题是检查时发现了,已经不能修改或者检查人员无权限处理,需要在技术总结或检查报告中进展单独说明。

〔6〕质量统计及检查结论

检查记录

应采用统一的记录表格,与检查相关的信息应填写完好、准确,如检查人员、日期、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型号、编号等

3.6两级检查的资料管理

按山东省测绘资料考核细那么中关于资料档案的存档方法,保存好两级检查资料。

5监视检查内容

5.1监视检查的目的

监视检查是测绘主管部门,根据测绘技术质量保证体系考核细那么、?

测绘消费质量管理规定?

及?

测绘质量监视管理方法?

的有关规定,对所管辖的测绘单位,进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强迫检验,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测绘工程成果质量、测绘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执行情况及测绘成果资料管理情况三个方面。

检查形式为监视检验。

检查结果将依法向社会公布,并作为测绘单位资质考核的重要根据。

效劳政府

a、理解区域内测绘单位测绘成果质量现状,为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在成果质量方面的宏观决策提供根本的根据。

b、催促测绘单位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保证成果质量。

c、遏制劣质测绘成果的消费、流通,查处违背测绘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维护测绘市场经济秩序。

效劳企业〔测绘单位〕

a、宣传?

测绘法?

,以及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要针对消费标准和标准、坐标系统、成果保密、成果管理、质量管理方面的规定进展必要的阐述。

b、指导测绘单位建立健全测绘消费质量管理体系,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保证测绘消费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测绘成果最终质量。

c、针对抽检成果中发现详细的质量问题或不标准的测绘消费行为,进展指导、纠正,促进全行业测绘消费技术程度和质量程度的进步,为国民经济建立提供高质量、高程度的测绘保障。

效劳消费者〔用户〕

测绘成果的应用很广,大到国家经济建立、国防建立和各类工程建立,还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好、国家尊严;小到普通百姓的房产、土地使用、日常出行等日常生活。

有的涉及到建立工程、有的涉及到公共平台建立、有的涉及到国家利益、有的涉及到公共利益、有的涉及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

通过监视检查,保障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百姓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害。

5.2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

2〕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与?

测绘消费质量管理规定?

的结合情况及运行有效性;

3〕测绘单位技术质量管理机构落实和人员装备情况;

4〕测绘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效劳情况;全员质量参与意识及岗位培训;

5〕消费单位的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执行情况。

5.3典型测绘产品成果质量

1〕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技术文档编写的正确性以及内容的完好性;

2〕观测手簿、平差计算手簿、成果表;

3〕地形图、地籍图等各种图件;

4〕外业检测成果成图的数学精度、地理精度;

5〕测绘技术标准、标准的执行情况;

6〕测绘人员专业培训及使用仪器、软件的鉴定情况。

6监视检查工作施行

6.1组织形式

监视抽检工作由两个体系检验和典型测绘产品检验两部分组成。

监视检查工作由资质等级不同,分别由省、地市测绘主管部门组织,山东省测绘产品质量检验站详细施行。

较大测绘工程监视检查检验程序及要求

〔图〕

 

以丙丁级为例,说明监视检查

由于丙、丁级监视检验以各地市测绘管理部门为主,检查的范围,工作的进度、形式各不一样。

〔图6.1.2〕

 

6.2两个体系检验

两个体系考核包括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查仪器检定情况、人员状况、质量意识及岗位技术培训情况、仪器设备、职能科室设置、单位从事的业务工作、过程质量控制情况、资料档案情况等等;两个体系检查根据?

测绘消费质量管理规定?

;和?

测绘质量监视管理方法?

,对测绘单位两个体系建立情况给出评价。

6.3典型测绘产品检验

典型测绘产品抽检工作是在受检单位最终检查验收的根底上进展的,对消费单位上交成果成图的质量进展评定,根据标准、标准、检验记录进展质量综合评定,包括技术设计、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技术文档资料的正确性和完好性;按照标准图式及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对观测手簿、计算资料、点之记、成果表、各种数字化图件资料认真核查,填写意见书。

按?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作出评价。

7以往监视检查质量状况

7.1两个体系检验情况

通过前几年的质量监视检查,总体上讲,大多数受检单位质量管理文件、质量管理制度较为完善,测绘产品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得到较好落实。

质量保证体系都能结合测绘消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并有效地运行,各类质量记录正确、齐全,全员质量参与意识及岗位培训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

测绘人员、仪器装备满足相应资质等级和当前所开展业务范围的要求,现用测量仪器均经计量检定。

受检单位有较健全的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管理人员严格遵守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的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无失、泄密事故发生,资料管理归档标准。

但也存在如下缺陷:

质量管理方面

〔1〕文件或制度体系不完善

1〕制度内容不完好

部分单位质量体系内容的建立不完好,缺少应有的根本制度和要求,有的甚止只字未提?

测绘消费质量管理规定?

2〕部门和岗位责任不明确

各单位根本上都有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分工,但是均存在职责不明确的现象。

比方:

部门职责中没有相关的岗位职责支撑,或者部门内的岗位职责要求超出了部门职责的内容。

3〕不符合本单位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

部分单位照搬其他单位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与本单位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是房产测绘单位,写的是与房产测绘不相关的内容〕,无可操作性。

照抄、照搬现象比拟普遍,脱离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根本不能得到有效地落实:

如部分丁级房产测绘单位制定的?

合同评审、设计审批制度?

与单位只从事房产测绘的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未根据房产测绘特点、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4〕未在制度中建立内部监视约束机制

部分测绘单位技术、质量管理过于粗放。

各项记录格式和内容不标准,在技术管理制度中不明确,测量数据、测量人员、检查人员、测量日期、使用仪器名称、型号、编号等无记录或记录混乱。

不对产生的质量问题进展反思,修改、完善两级检查制度,只要编写了文件化的制度,也设立了相应的部门、岗位职责,所有工程也有部门管,有检查人员查,出现问题只修改质量问题,而不考虑产生问题的原因,放任自流。

制度之间缺乏整体一致性和互相约束性。

5〕未真正理解两级检查制度的作用

〔2〕机构设置不合理,检查人员和消费人员不区分,互相不独立

部分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岗位设置不合理,岗位职责不明确,部分甲、乙级测绘资质单位未按?

测绘消费质量管理规定?

要求设立相对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专职检查人员数量缺乏,影响了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专业技术设计书、专业技术总结及质量检查报告的编写可能均出自同一部门或同一人,结果就是自己查自己,运发动本人就是裁判员,不能起到真正监视和互相制约的作用,一些单位无独立的检查部门,有的是消费检查科,有的由总工办全部包揽,造成部门分工不明,责任不分,出现问题难以追究。

〔3〕质量体系中的两级检查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得到有效运行

很多单位在质量体系中建立了两级检查制度,也比拟完善,但并未得到有效落实,无法找到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

有一部分是两级检查合并为一级检查,检查工作只做一次。

技术总结中对过程检查的质量统计与检查报告中最终检查存在的质量问题一样,质量统计结果一样,明显是只进展了一次检查,不能起到两级检查的作用,因为在过程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已经修改完了,在最终检查时不会再出现。

不按程序或流程进展操作,上一级检查应在下一级检查完成的根底上进展,而实际情况是个别消费单位只进展一次检查,有个别是合并检查,有的是最终检查开始了,过程检查还未完成。

不能有效保证各级检查的完好性,也就不能到达两级检查的目的。

人员和设备

〔1〕检查人员的素质不平衡〔业务素质、职业操守〕

培训不够、兼职太多、质量意识薄弱

检查人员不是具有丰富消费经历的专职检查人员或未经过培训,属于临时拼凑的检查小组;具备素质的检查人员的待遇与检查工作的多少、优劣不挂钩,造成个别检查人员工作消极,不负责任,大的检查工程无明确的责任人,参加检查的人很多,出现问题时却互相推诿,无人负责。

〔2〕消费人员的培训严重缺乏

测绘质量决定于测绘消费,而不是测绘质量检验。

因此,对消费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是很重要的工作。

但是,目前这一工作做得不好。

〔3〕测量仪器未经计量检定,或没有相关计量检定和过程指标参数的检校记录。

7.2典型测绘产品质量综述

大多数受检单位对待这次检查工作比拟重视,资料上交内容齐全,整饰、装订标准,按照测绘工程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展检验,样本成果质量合格。

技术文档编写

工程设计书的内容

1概述

说明工程来源、内容和目的、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工程承当单位和成果(或产品)接收单位等。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根据测绘工程的详细内容和特点,根据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内容可包括:

a作业区的地形概况、地貌特征:

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地形类别、困难类别、海拔高度、相对高差等。

b.作业区的气候情况:

气候特征、风雨季节等。

c.其他需要说明的作业区情况等。

2〕已有资料情况

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

说明工程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标准或其他技术文件。

文件一经引用,便构成工程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说明成果(或产品)的种类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根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

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规定测绘消费过程中的硬、软件配置要求,主要包括:

a硬件:

——规定对消费过程所需的主要测绘仪器、数据处理设备、数据存储设备、数据传输网络等设备的要求;

——其他硬件配置方面的要求(如对于外业测绘,可根据作业区的详细情况,规定对消费所需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物资、通信联络设备以及其他必需的装备等要求)。

b.软件:

规定对消费过程中主要应用软件的要求。

2〕技术道路及工艺流程

说明工程施行的主要消费过程和这些过程之间输入、输出的接口关系

形式明晰、准确的规定出消费作业的主要过程和接口关系。

3〕技术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

a.规定各专业活动的主要过程、作业方法和技术、质量要求。

b.特殊的技术要求,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根据和技术要求。

4〕上交和归档成果(或产品)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

分别规定上交和归档的成果(或产品)内容、要求和数量,以及有关文档资料的类型、数量等,主要包括,

a.成果数据:

规定数据内容、组织、格式,存储介质,包装形式和标识及其上交和归档的数量等。

b.文档资料;规定需上交和归档的文档资料的类型(包括技术设计文件、技术总结、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必要的文档薄、作业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记录等)和数量等。

5〕质量保证措施和要求

内容主要包括:

1〕组织管理措施;规定工程施行的组织管理和主要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资源保证措施:

对人员的技术才能或培训的要求;对软、硬件装备的需求等。

3〕质量控制措施:

规定消费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环节和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要求。

4〕数据平安措施:

规定数据平安和备份方面的要求。

6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

1〕进度安排

应对以下内容做出规定:

a.划分作业区的困难类别。

b.根据设计方案,分别计算统计各工序的工作量。

c.根据统计的工作量和方案投入的消费实力,参照有关消费定额,分别列出年度进度方案和各工序的衔接方案。

2〕经费预算

根据设计方案和进度安排,编制分年度(或分期)经费和总经费方案,并做出必要说明。

7附录

其内容包括:

1〕需进一步说明的技术要求

2〕有关的设计附图、附表。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技术文档编写内容明确、齐全,名词、术语、公式、符号根本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

技术设计书文字简练,技术总结与检查报告内容真实完好,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成果质量根本作出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存在的质量缺陷:

〔1〕设计书质量不过关

1)技术设计下大包,没有表达用户的要求和工程的特点。

2)控制网设计不能满足需要。

缺少各级控制测量设计方案、技术精度指标要求,技术总结中有精度统计,无法确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个别技术设计中缺少技术道路;消费工艺流程未阐述清楚,或没有工艺流程描绘,不能指导作业;

4)设计书没有用户或甲方的认可手续,技术设计书缺少审核人签字,以及审核单位签字、盖章;

5)技术设计中已有资料的分析与利用表达不全面,缺少精度情况说明,施测时间、单位等;

6)所有文档涉及工程名称的应统一;

7)设计指标前后不一,如:

前面规定采样间隔为10秒….,后面又要求数据采样间隔为15秒;

8)设计书附图中点名应统一,如:

网布设图中长青路,水准图为常青路;

9)设计滞后,有的设计书像一个工程的技术总结

10)不符合编写规定,内容模糊、未对踏勘、资料搜集进展分析;

〔2〕技术总结存在的问题

工程总结的内容

1概述

概要说明:

1〕工程来源、内容、目的、工作量,工程的组织和施行,专业测绘任务的划分、内容和相应任务的承当单位,产品交付与接收情况等。

2〕工程执行情况:

说明消费任务安排与完成情况,统计有关的作业定额和作业率,经费执行情况等。

3〕作业区概况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2技术设计执行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

1〕说明消费所根据的技术性文件,内容包括;

—工程设计书、工程所包括的全部专业技术设计书、技术设计更改文件;

—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

2〕说明工程总结所根据的各专业技术总结。

3〕说明和评价工程施行过程中,工程设计书和有关技术标准、标准的执行情况,并说明工程设计书的技术更改情况(包括技术设计更改的内容、原因的说明等)。

4〕重点描绘工程施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特殊情况的处理及其到达的效果等。

5〕说明工程施行中质量保证措施(包括组织管理措施、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