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培训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2821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培训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D培训考试试题.docx

TD培训考试试题

(部分)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每个子幀包含7个主时隙0、1~6和3个特殊时隙、、。

2.系统功率控制过程主要有上行开环功控、上行闭环功控和下行闭环功控。

3.系统信道编码包括3种类型,分别是卷积编码、编码、不编码。

4.N频点组网中承载的载频称为主载频

5.系统的双工方式是。

6.功率控制分为开环和闭环。

其中闭环功率控制又分为内环和外环。

7.在系统中,同频硬切换事件是1G,异频硬切换事件是_2A_,异系统切换事件是_23A。

二、判定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虽然站间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t)

2.的,1.6的单载波理论上可达到2.8的峰值传输速率(t)

3.可采用、8、16三种调制方式(f)

4.边界一般不建议能置于繁华街道,否则会导致频繁的位置更新。

(t)

5.在呼叫流程中,首先建立连接,然后建立连接。

(T)

6.时分双工系统比频分双工系统更有利于智能天线技术的实现。

(T)

7.采用的关键技术有、、快速调度等(t)

8.天线的零点填充性能可以解决塔下黑的问题(t)

9.系统中扰码共256个,分为32组,每组8个(f)

10.终端进行主被叫业务连接时会发起连接建立,而发起位置更新时无须进行连接建立。

(F)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由协议时隙帧标准结构决定的理想条件下最大覆盖半径为(a)

A、11.25

B、30

C、40

D、50

2.中功率控制的最大频率是(B)次

A、100

B、200

C、800

D、1500

3.无线网络估算中,通过链路预算能够得到(b)

A、小区容量

B、小区半径

C、小区负荷

D、邻区干扰因子

4.系统中扰码个数(a)

A、128

B、256

C、32

D、16

5.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的衰落情况是:

传播距离每增大一倍,信号强度减小(b)

A、3

B、6

C、9

D、2

6.的码片速率是多少(b)

A、1.2288

B、1.28

C、1.6

D、3.84

7.8阵元智能天线的理论赋形增益为(d)

A、3

B、6

C、8

D、9

8.主叫信令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请按照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C)

①建立连接②鉴权③建立连接④通过直传消息建立到的信令⑤释放

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①④②⑤

9.用于下发系统消息广播的物理信道的是(B)

A、B、C、D、

10.频点10080对应哪个频段(A)

A、2016B、2016.2C、2015D、2015.8

11.的单载波信号带宽为:

(C)

A.1.28

B.1.23

C.1.6

D.5

12.对空闲状态下的,由于话音业务被叫对进行寻呼时,寻呼消息下发的范围是:

(C)

A.小区

B.路由区

C.位置区

D.区

13.下列测量上报事件中,用于触发由于覆盖原因引起3G到2G话音的是:

(C)

A.1G事件

B.2B事件

C.3A事件

D.5A事件

14.下列过程中,属于接力切换特有的是:

(B)

A.异频测量及上报

B.上行预同步

C.目标小区资源预留

D.源小区信道释放

15.N频点小区(N=3)最多可以容纳(a)个语音用户

A、71

B、72

C、73

D、74

16.由于阻挡物而产生的类似阴影效果的无线信号衰落称为(b)

A、快衰弱

B、慢衰弱

C、多径衰弱

D、路径衰弱

17.无线路测所测量的接口是(a)

A、口

B、口

C、

D、以上都不是

18.系统中,和之间的接口为(b)

A、口

B、口

C、

D、

19.天线水平波瓣角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

A、2

B、3

C、4

D、6

20.在测试过程中,如果网络侧邻区漏配了,并且网络设置不对监测集邻区进行测试的情况下,以下哪种设备可以测试到该漏配邻区的信号强度(b)

A、测试终端

B、扫频仪

C、和

D、以上都不正确

 

四、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系统采用了智能天线能技术,给系统带来的优势包含以下那几项()

A、提高系统容量

B、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C、降低了多址干扰()

D、降低了码间干扰()

E、增加了扩频增益

2.下面属于传输信道的是()

A、

B、

C、

D、

3.在系统中,的方法有哪几种()

A、时域

B、频域

C、码域

D、空域

4.训练序列的作用是()

A、信道搜索B、上下行信道估计C、功率测量D、上行同步保持

5.系统的时隙结构有()

A、常规业务时隙B、下行链路时隙

C、上行链路时隙D、保护时隙

6.规划的关键步骤包括()

A、根据对一个实际网络的统计或者话务模型确定寻呼强度

B、从计算出的寻呼强度得出每个最大允许的数目

C、确定内小区邻小区数量

D、确定的边界

7.在优化阶段,进行测试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

A、测试路线准备

B、准备工具和资料

C、确立优化目标

D、划分簇

E、检查设备

8.导频污染产生如下影响()

A、恶化

B、频繁切换导致掉话

C、接入困难

D、容量降低

9.系统内干扰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A、同频干扰

B、相邻小区扰码相关性较强

C、交叉时隙干扰

D、对干扰

E、基站故障不同步带来干扰

10.功率控制的作用有:

()

A、减少小区间干扰B、减少小区内干扰

C、减少的功耗D、克服信道衰落

五、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描述一下开机进行小区搜索物理层过程(4分)

答:

1,搜索,确定同步

2,识别扰码和基本

3,控制复帧同步

4,解读广播消息

2、在测试过程中出现值良好,但是比较差,请分析原因。

答:

主要原因有:

1、同频干扰;2、导频污染;3、漏配邻区

3、什么是导频污染?

导频污染会导致哪些问题?

解决措施有哪些?

答:

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信号,但是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信号。

一般认为有N(N>4)个导频信号,最强次强<6.

导频污染导致的问题:

1、恶化;2、切换掉话;3、容量降低。

解决措施:

1、覆盖调整(天线位置、方位角、下倾角以及导频功率调整);

2、无线参数调整(增删邻区、更改频点和扰码等等)。

4、的帧结构中的0,是做什么用的?

0时隙的头两个码道是主公共物理信道,用于映射传输信道。

映射物理信道,用于下行导频的发送

映射物理信道,用于上行导频的发送

5、系统指标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接通率、掉话率、建立时长、切换成功率、、层速率、数据掉线比等。

6、简述系统有哪些码资源(共5个)?

各有多少个?

答:

下行同步码()32个

上行同步码()256个

扰码()128个

训练序列码()128个

扩频码16个

(部分)2

一、单项选择题:

1.(B)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如果16,则需要()条码分信道

A)1B)2

C)3D)4

2.(A)信令在三类信道中的映射路径是怎样()

A)→→B)→→

C)→→D)→→

3.(B)寻呼在三类信道中的映射路径是怎样()

A)→→B)→→

C)→→D)→→

4.(B)如果一个时隙内最大用户为8个,则需要的基本序列长度为()

A)128B)256

C)384D)512

5.(B)可视电话(),下行占用()个16的码道,上行占用()个()的码道

A)2/1/8B)8/1/2

C)8/1/8D)2/1/4

6.(C)系统消息由主信息块、调度块、系统信息块组成,其中3包含的信息为()

A)信息

B)小区公共物理信道的配置参数

C)小区选择和重选参数

D)小区中测量控制信息

7.(D)关于更新系统消息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针对,状态的,当接收到1消息后,如果消息中带有()参数的话,会进行更新判决

B)而针对状态的,当收到消息后,也会进行更新判决。

C)系统消息修改时的通知信令由两种:

,1

D)信令承载的路径是:

→→

8.(A)关于传输信道复用规则正确的是()

A)对于公共传输信道,只有和可以复用到同一

B)专用传输信道和公共传输信道能复用到同一上

C)承载或者的能承载其他传输信道

D)不同的能映射到同一个物理信道

9.(C)需要哪两种关键技术配合才可以接力切换()

A)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B)上行同步和联合检测

C)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D)上行同步和功率控制

10.(B)在现网中不支持接力切换的是()

A)实时业务B)间切换

C)间切换D)异频切换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为了便于的搜索,信道采用了固定模式,其中固定使用0时隙中的码为()

A)m1B)m2

C)m3D)m4

2.()寻呼指示()的长度=()个符号

A)2B)4

C)8D)16

3.()规范中定义了七种测量类型,以下属于这七种里的是()

A)频率内测量B)系统间测量

C)定位测量D)质量测量

4.()(同步偏移)用于命令终端每M帧进行一次时序调整,调整步长为(),其中为码片周期

A)1B)2

C)0.125D)0.375

5.()开环同步用于上行同步的建立,以下过程属于上行同步建立的是()

A)的初始接入B)切换过程

C)位置更新D)的通话过程

6.()下列属于快速的应用方式为()

A)调整时隙内分离的码道,减少码道资源碎片

B)调整各时隙间的负荷,使各时隙用户达到均衡

C)设置时隙优先级,减小小区间的干扰

D)调整时隙转换点,满足非对称业务需求的变化

7.()(传输时间间隔)为发送的周期,每一个传输信道都有它独立的传输周期,它可以取的值为()

A)5B)10

C)20D)15

8.()与业务无关的连接建立包括()

A)位置更新B)语音通话

C)系统间小区重选D)注册

9.()关于寻呼流程描述正确的是()

A)当处在下,寻呼映射路径是→→

B)当被寻呼的处于空闲模式和状态时,通过寻呼控制信道发送1

C)当处于或状态下,通过专用控制信道发送2发起专用寻呼过程

D),寻呼映射是→→

10.()邻区优化是23G互操作指标优化的关键,其中邻区漏配造成的影响包括()

A)不能及时切换到更好小区B)增加了扫描时长

C)容易导致误切换D)易产生掉话或通话质量恶化

11.()关于语音业务无线接通率描述正确的是()

A)连接建立成功率和指派成功率联合起来使用表示无线接通率

B)连接建立成功率=连接建立成功次数连接建立尝试次数*100%

C)连接建立成功意味着与网络建立了信令连接,而建立成功则是成功为用户分配了用户平面的连接

D)建立成功率可分为域建立成功率,域建立成功率

12.()在上行上发送一个消息,请求建立一条连接。

主要参数为()

A)(初始的标识)B)

C)测量D)码

E)(无线接入特性)

三、判断题

1.(T)对于每个用户,信息将在每10无线帧里发送一次,同时编码后的符号在子帧内和数据块内都是均匀分布的

2.(F)为了利于接收识别,发送功率比信道中数据部分略高

3.(T)高层给每一个传输信道配置一个速率匹配特性,速率匹配特性用于计算重发或打孔的比特数量

4.(F)所有公共传输信道都不可以复用到同一,所有专用传输信道可以复用到同一

5.(F)速率匹配后比特流数目可以是一个偶数,也可以是一个奇数,但要确保能分配成两个子帧

6.(T)两侧有两个零功率区,以恒定功率发射,由特征窗即可确定

7.(F)闭环功控用于业务进程中,其中外环功控用于克服多径或移动而引起的快衰落,内环功控用于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情况

8.(T)状态下为了减少功耗,使用(非连续接收)方式通过所分配的寻呼指示信道()去监听信道

9.(T)一个实体处理一个用户的功能

10.(F)当驻留在小区中,并登记成功后,随着的移动,当前小区和临近小区的信号强度都在不断变化,就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小区,这个最合适的小区一定是当前信号最好的小区

11.(T)一般情况下在发起电路型业务或业务、以及较高的分组业务时,尽可能的将连接建立在上

12.(T)当连接建立在公共信道上时,因为用的是已经建立好的小区公共资源,所以无需建立无线链路和用户面的数据传输承载

13.(F)是指用户平面的承载,用于和之间传送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由发起,执行的功能

14.(F)在消息中,如果包含信息,则意味着的切换类型为接力切换

15.(T)周期性测量中只进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存储,而事件触发测量中,侧做测量、存储和比较工作

四、问答题

1.简述接力切换过程,上行预同步是怎样实现的。

答:

根据智能天线技术在目标小区实现距离和方位的定位,从而计算得到和目标小区间传送信息的到达时间,测量目标小区的链路损耗,得到合适的上行开环功率,在新配置的上行物理信道直接接入目标小区,发送信令和业务数据,下行仍在源基站,等(一般一个内数据传输完整)后,即可断开和源小区连接,下行接入目标小区。

2.0时隙信道是怎样配置的,0总功率怎样计算?

答:

0配置信道(一般):

(2)、(4)、

(2)、

(1)

0总功率功率*2功率*4功率*2功率

3.异系统切换失败原因有那些?

答:

1.由于网络和网络分别由不同的团队进行维护,当网络优化中对参数进行调整后,没有及时的通知网络更新相应参数,导致网络配置的邻区参数错误,进而导致大量的切换尝试失败,从而影响全网指标;

2.参数的配置不合理,导致的部分小区的切换尝试次数过多,从而影响全网指标和网络正常业务的进行;

3.参数设置不合理。

必须分不同的场景来针对性的设置。

如果参数设置都是一致的,可能会导致一些场景不能及时切换、重选,可能一些场景还会兵乓重选、进而造成大量的切换尝试失败,造成全网指标的不达标。

4网邻区中,存在同的情况,由于3G终端对G网小区的的解调存在一定的弊端,对异系统切换成功率由较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