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2763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docx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

高滩小学校初2010级物理解题指导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_计算与简答题

计算题与简答题是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在中考中所占分值较大。

因为其不仅要求有正确的答案,还要求解题过程规范、语言描述准确。

所以在解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理解题意。

为了便于打开思路,对试题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经常需要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或根据题意将“题干”中的一些信息迁移到图形上,从而“题形结合”形成一个直观的整体。

2.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在物理试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诸如“光滑”、“静止”、“漂浮”和“家庭电路”等常见关键词,它们隐含的条件分别是“不考虑摩擦力”、“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和“电压为220V”等,我们在审题时只有抓住这些“题眼”,才可能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3.明确所求逆向思维。

有些计算题的题干很长,甚至还有一些“干扰条件”包含在其中,这时候,如果从条件入手短时间不容易打开思路,而抓住所求量,联想相关的物理公式,逆向思维,往往会势如破竹,使问题迎刃而解。

  4.关注细节问题。

如单位要统一;相同符号所代表的几个物理量要用不同下标予以区别;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乱套公式;注意“同一性”,即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要对应“同一物体”和“同一时刻”等。

  5.对结果进行检查或初步判断。

求出计算结果后,并非大功告成,如果时间允许,还要审查计算结果,看是否有错误或漏答。

即使时间紧张,也要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有同学在计算一瓶上标有"5L"字样,密度为0.92×103kg/m3的"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的质量时,得出4.6×103kg的答案,如果联系实际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不合理性。

  典例分析:

    【例】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

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

下面方框中如图所示的某种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术

  

(1)若该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5×10-2m2,那么其载重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千克?

(取g=10N/Kg)

  

(2)若该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50N,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80%,求该车充一次电后,以所述情况行驶时,最多能行驶多远?

此过程中电动自行车的工作电流是多大?

  (3)如果充一次电消耗的电能为1Kw·h,充一次电自行车可连续行驶50千米,照明用电的电费约0.5元/Kw·h,摩托车行驶100千米耗油2.5升,油价约4.5元/升,请通过计算说明使用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哪种更经济?

  【解析】 这道物理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贴近实际生活,符合新课标;另外,这道题考查的知识面广,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多,不仅能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解题思维是否严谨,能否灵活选取公式,选择最恰当的解题方法。

  解题思路:

首先找出技术参数中有用的已知条件。

如:

整车净重:

80Kg;蓄电池的电压:

48V;一次充电储存的电能3.5×106J;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2×105帕。

  在第一问中,根据F=P·s,可求出最大压力即总的重力,再根据m=G/g,求出总质量。

但要注意总质量中还包括车的质量。

  在第二问中求电流时注意,电流所做的功是总功,而本题中的总功≠机械功,有的同学容易把机械功当做电功去做。

  第三问的方法很多,可比较行驶相同距离两辆车各需花多少钱;或比较花同样的钱两辆车可分别行驶多远的距离,要用语言描述清楚。

  【解答】

(1)F=P·s=2×105Pa×1.5×10-2m2=3000N

  m=G/g=3000N÷10N/Kg=300Kg

  最大载重量为300Kg-80Kg=220Kg

  

(2)W机械=W电·80%

  F·S=W电·80%

  50牛×S=3.5×106J×80%

  S=56000m=56Km

  t=S/v=(56000/10)s=5600s

  W=UIt

  即:

3.5×106J=48V×I×5600s

  得:

I=13A

  (3)由题知,电动车充一次电可行驶50Km,需花费电费:

0.5元/Kw·h×1Kw·h=0.5元

  摩托车行驶50Km耗油2.5/2=1.25L,需花费:

1.25升×4.5元/L=5.625元﹥0.5元,所以使用电动自行车更经济。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之实验题

中考实验题是制约许多同学物理难以取得高分的“瓶颈”,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同学动手实验的机会很少,所以对许多实验现象和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另外在解答实验题时由于没有掌握一般的方法和技巧,导致思路混乱,甚至无从下手。

实验的题型从不同角度分类有多种。

这里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常见类型及其解答的一般方法。

  1.基础测量型实验。

主要考查基本测量工具的正确选用、使用、读数;重要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中器材或装置的名称及用途。

  2. 典型测定型实验。

其中密度、并联电路电流、串联电路电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灯泡电功率的测定,伏安法测电阻,向来都是中考的重点实验。

对于这类实验题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联想所学过的公式规律,如密度公式、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等,对于这类实验重点应放在掌握每个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操作步骤,记录表格的设计,关键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以及是否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科学探究型实验。

一个完整的探究型实验,首先是对某物理现象提出猜想,然后依据一定的思想方法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研究,最后还要对实验中得到数据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一般中考题中只考整个过程的一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对“提出问题”要素的考查

(2)考查“猜想与假设”要素;(3)考查“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素;(4)考查“分析论证”要素;(5)考查“评估”要素;(6)对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典例分析:

    【例】(2007·钦州市) 灵山县是全国著名“中国奶水牛之乡”。

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由小陶等同学组成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测量牛奶的密度。

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

牛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A: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3;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2;(3)测出烧杯及剩下牛奶的总质量m4;(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

(用m3、m4、V2表示)

  【评估与交流】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         中,牛奶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分析:

测液体密度的原理公式是,只要测出液体的质量和液体的体积即可,总体看其测量先后有两种:

先测质量再测对应的体积;先测体积再测对应的质量。

而测液体质量有两种程序:

一种是先测空杯质量,再测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即杯中液体的质量。

另一种是先测空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液体倒下测空杯质量,两者之差即杯中液体的质量。

前一种方法在测对应体积时会出现误差,因为总有一些液体沾附在杯壁上,测得体积会偏小。

后一种测质量的方法已经把沾附的液体质量减去了,倒入量筒中的体积与对应的质量相等,这样正好避免了沾附液体引起的误差。

  答案:

(2)(m2-m1),(4)(m3-m4)/V2,A,体积,大。

  

  【例】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

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啦。

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对此现象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

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

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盐水密度增大,马铃薯会上浮而不会下沉,与现象不符。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⑴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⑵配制一大杯盐水;

  ⑶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表:

马铃薯的编号

质量/g

体积/cm3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放入盐水前

在盐水中下沉后

A

44.8

39.2

40

33

B

56.1

48.8

50

41

C

77.3

67.9

69

57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2是_错误_____(选填:

“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马铃薯的密度增大,大于盐水的密度,导致马铃薯下沉_。

  分析:

对于第三个猜想,“可能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其下沉”,实验表明,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体积不会影响密度。

而是“在盐水中浸泡后,马铃薯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的下沉”。

这样命题,更反映了科学探究的本质。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之填空题

填空题是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题意,再联想学过的相关知识,一般比较容易找到答案。

但由于《课程标准》指出:

交流与合作是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要求学生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所以,近3年的各省市中考题相比较前几年,计算类问题比例相对减少,但文字性表述题型比例大大提高,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这一点意在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的导向作用,因为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对每个人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几乎每年的中考后都有一些考生觉得试卷“不难”,估分也比较理想,但等拿到中考成绩时却发现偏差很大,有的同学甚至怀疑是阅卷老师的批阅错误。

实际上他们的大多问题正是出在文字性表述方面,由于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在指导方面也没有严格要求,所以出现问题自然在情理之中。

这里,笔者通过几道例题的解析,意在提醒同学们要高度重视自己“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

  另外,认真仔细的审题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前提和保证,建议同学们在审题时能抓住“题眼”,再“联想相关知识”,思路是很容易打开的。

  典例分析:

   例;一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你认为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题的错答有:

(1)使地面更粗糙;

(2)人要站在不容易打滑的地面上。

错因:

没有用“物理语言”回答物理问题。

  答案:

增大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例】。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物理量的一种思路。

例如:

温度计是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例子:

                             。

  分析:

错答:

(1)弹簧测力计;

(2)温度计温度越高,水银柱越长。

错因:

没有根据题中的范例进行规范的表述。

  答案: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长度的变化来显示力的大小。

(其它回答合理的也可得满分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之作图题

作图题一般指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作图。

作图能力是物理学的基础能力之一,各省市每年中考中均有考察,并且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作图往往对物理问题的理解很有帮助。

 

考查类型

考查内容

解题指导

光学作图

(1)根据要求作出入射或反射光线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像或平面镜的位置

(3)根据给定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虚框内填适当光具

(1)注意“箭头”方向

(2)平面镜成像一定要画成“虚线”

(3)根据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在光具同侧判定面镜或透镜;根据出射光线变得会侧、异聚或发散判定凸透镜或凹透镜

力学作图

(1)画重力、浮力或;二力平稳时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2)画力臂

(3)组装滑轮组

(1)注意点:

①究竟画哪个物体所受力;②画物体哪个(些)力;③抓住“力的三要素”学,规范的作图;

(2)三部曲:

①描出支点;②用虚线描画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3)关键:

①动滑轮承担的重物的绳子股段数;②绳子起点和;③绳子自由端方向

电学作图

(1)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3)设计电路图

(4)家庭简单电路模拟安装图

(1)串联简单,并联抓住“分支点”

(2)注意“分支点”、“+、-”接线柱、量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连线(“一上一下”和“阻值变化”)

(3)首先判断用电器串并联,在根据要求把开关装到合适位置

(4)类题主要考查"三眼插座及保险丝"和"螺口灯泡及控制开关"与火线,零线和地线的连接.

磁学作图

(1)判断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

(2)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

(3)画出通电螺线管中线圈绕法.

抓住"右手螺旋定则"三个要点:

①伸出右手;②四指与电流方向一致;③大拇指所指为N极方向

 

  典例分析:

    【例】如图甲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

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分析:

根据已知的力臂画力时,其实还是要找出“力的三要素”:

(1)根据力的作用线应与力臂垂直,确定力的方向;

(2)力的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3)大小这里没有严格要求。

特别要注意力的方向不要画反了,判断的方法是“由静到动”发现F1使杠杆顺时针转动,那么要使杠杆“处于静止状态”,F1的作用效果必须使杠杆逆时针转动,即方向向上。

  答案:

如上图乙所示

中考物理题型解题技巧点拨之选择题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它具有知识的广泛性,答题的简便性和评分的客观性等特点。

它的解答需要考生能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有关物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它是中考的一种常见题型。

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一、认真审题,看清题意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开始,也是找到正确答案最关键的第一步。

有些学生不重视审题,拿到试卷,读题马虎,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便“求胜心切”,其结果容易误解题意而产生错误。

  二、透过表象,抓住关键

  命题者在编题过程中,往往故意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编织在一起。

设置所谓的“陷阱”,在解题时只有抓住“关键”,即明确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找出那些隐蔽而又重要的条件,这样就能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三、方法受阻,逆向思维

  有些题目,按日常的思维分析感到很困难,但反过来思维,却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四、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共性问题是:

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这一点恰恰暴露出目前初中物理教学普遍存在一大误区:

“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碰到实际问题感到无从下手。

   典例分析:

  【例1】有一物体从距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减小到原来1/2时,适当移动光屏,则在屏上   ( )

  A.得到比物体大的虚像     B.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

  C.得到比物体小的实像      D.不能得到像

  分析:

按已知条件u1=1.5f,现减小为原来的1/2,则u2=0.75f<f,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应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果学生审题马虎,没抓住关键词“在屏上”便匆匆错选A.他们忽视了虚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

而题目恰恰问的是屏上能否得到像。

  答案:

D

  【例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动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仍用水平力F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推同一静止的物体前进了S距离,推力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   (  )

  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分析:

据据日常经验从现象上看在光滑的平面上推动物体较在粗糙的平面上

  用力小,从而得出W1<W2的错误结论。

但实际上该题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是

  决定做功的两个因素,即“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由此可知

  道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不影响做功的多少无关,而影响做功的快慢即功率大小。

答案:

B

 

物理研究方法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因此,注意考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成为当前和今后中考的热点。

实验的思想、控制变量、模型、等效、归纳、分类、转换、类比、猜想等,是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现结合各地中考试题谈谈物理中的研究方法问题。

一、控制变量法:

就是把一个多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因素影响某一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的反映为:

某两次试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若两次试验结果不同,则与该条件有关,否则无关。

反过来,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

例1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

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

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

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

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_(只填写数字代号)。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__________。

解析:

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控制弦的粗细、长短相同,只让弦的材料不同,据此找到弦D和E;第2问考查探究问题的方法,答案为③①②④;第3问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整个初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可以从力、声、热、光、电、磁、能等方面回答。

如:

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研究滑动摩檫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

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研究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质量、温度的关系;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研究电功或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研究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因素;

研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等等。

二、建立模型法:

实际中的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在用物理的规律对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研究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

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例2我们的家乡──芜湖,一直以来就是长江下游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

芜湖长江大桥,这座目前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特大型公、铁两用斜拉索桥梁的建成,使得芜湖这座古老的城市又焕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大桥的建设,用到了很多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1)在铁路桥引桥靠近居民住宅区一侧,建有高3米左右的板墙(如图所示),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过桥时,每隔一段距离会有明显颠簸,这是大桥桥面上的缝隙所致。

这些缝隙是( )

A.一种交通标志,用于确认距离,避免发生追尾事故

B.来往车辆过多,造成路面损毁

C.避免司机开车由于过分平稳而瞌睡

D.伸缩缝,用于允许路面的膨胀和收缩

(3)将大桥的结构进行简化,取其部分可抽象成如图丁所示的模型。

①可以看出它用到了的相关知识。

其中O是__________,代表桥重和过往车辆等产生的对桥的作用力。

②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在需要与可能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塔桥的高度。

请分析原因。

③假如让你来设计新的斜拉索式大桥,你还能提出什么方法可以减轻钢索承受拉力?

(说出一种方法即可)

④你知道吗?

在上述的研究中,我们用到了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象,忽略次要因素,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模型还可以帮助人们显示复杂事物及过程,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至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

想想看,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哪些问题时也用到了这种研究方法?

请举一例具体说明。

(本题实例除外)

答案:

①用以隔音,减少火车行驶时产生的噪音污染。

②(D)。

(1)杠杆、支点、F1;

(2)增加桥塔的高度,可以增大拉力的力臂。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钢索所承受的拉力也随之减小;(3)使用新型轻质材料减小桥梁自重等。

④研究肉眼观察不到的原子结构时,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

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实验室常用手摇交流发电机及挂图来研究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柴油机、汽油机模型等)。

研究连通器原理时用到液片模型。

三、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例3爱因斯坦说过:

“磁场在物理学家看来正如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对小磁针的作用证明其存在。

在物理学中还有其他一些现象也是这样来证明其存在,请举例。

参考答案如下:

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可证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

苹果落地可证明重力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可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雾的出现可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影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

月食现象可证明月亮不是光源;

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

指南针指南北可证明地磁场的存在;

用手机能打电话可证明电磁波的存在;

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铅块实验可证明分子间引力的存在;

运动的物体能对外做功可证明它具有能;

四、猜想法:

猜想也称想象或幻想,是用已知的物理知识对某些未知的事物作出科学的预测。

它是人的思维的最高境界,合理的想象往往是人类创造发明的源泉。

例4:

在科幻小说《往日之光》中,作者鲍勃.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

“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

当一块慢透光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