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剂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146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风剂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治风剂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治风剂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治风剂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治风剂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治风剂 1.docx

《治风剂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风剂 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治风剂 1.docx

治风剂1

第一章治风剂

治风法,就是调治风病的方法。

临床常见风病有两类:

一为风自外来感伤为外风,一为内脏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风病为内风。

在治疗上,外风大都以散为主,内风皆宜平熄为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风病大都与肝有关。

一、含义

凡是由疏散风邪或滋潜熄风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用以治疗内外各种风病者统称为治风剂。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百病之长”,说明风病的范围很广,其病情况变化亦较复杂,风邪每易兼挟其他邪气,(风寒、风温、风温……),简而言之,不外外风及内风两大类。

外风——指自然界六淫之一,指风从外来,往往乘人体之虚而发病,即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卒然逢疾风暴风而不病者,盖无虚也”。

往往由汗出劳倦等机体机能下降时风邪乘虚而入“皮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内风——指风从内生,是人体内部脏腑病理产生。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说明内风是肝风内动,然何以出现,肝风内动,则每与脾肾有关。

二、作用

具有疏散外风,平熄内风,滋阴活血等作用,因此又有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的理论。

三、运用

适用于外风侵袭所致的肢体疾病,麻木不仁,伸屈不利,及破伤风等证或由内脏功能失调引起的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拘急抽搐等证。

这些病证的出现是由风所致,即所谓风病。

风的特点:

1.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致病广泛,风邪每易兼挟其它邪气如寒燥、湿、热邪,又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从外感疾病来看,风往往是其它外感病的先导。

2.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阳性散发作用,升腾,“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3.善行数变。

风邪致病变化较多,而且迅速善行游走不守,变化无常,如热极生风、抽搐、眩晕、僵仆。

4.风胜多动,动摇不隐定的证候多从风治如颤抖、眩晕、抽搐、痉厥、摇、弄舌等,多从风治,“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四、注意事项

1.须辨证准确,分清外风、内风,并详辨风的兼挟证。

2.须辨明外风是否引动内风,内风是否兼挟外风,如有挟兼应兼治。

临床二者往往互相影响而兼感之。

3.辛散疏风药多温燥,易伤津助火,对阴虚阳亢者,应佐滋阴之品。

五、类型

本章按外风、内风两个类型分类。

外风应疏散,内风宜平熄。

一、疏散外风;二、平熄内风。

疏散外风

疏散外风适用于外风所致诸病。

外风致病往往由于“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灵枢·五变篇》,就是说由于正气不足,腠理疏松,易感风邪。

由于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因而产生的证候亦不同,邪在浅表而出现表证者,属于解表剂范围。

本节所述风邪是风邪外袭留于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

风者,善行数变,“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邪上攻——头痛眩晕——川芎茶调散

与湿热相搏——郁于肌肤出现湿疹风疹——消风散

风湿阻于头面——口眼歪斜——牵正散

皮肤损伤,感受风毒(风从伤口入)——破伤风——玉真散

与痰湿相搏——阻于经络——活络丹

配伍特点:

消风散

讲义上谓本方来源于清《医宗金鉴》实来源于明《外科正宗》。

因清代《金鉴》所载之消风散和明代《外科正宗》消风散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都相同。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重点治证是风疹,湿疹。

二、病理

风胜则动,所以痒自风来,内有湿热,故破后流黄水。

三、治法

疏风止痒,除湿清热,养血和血

四、方药

本证由于风毒湿热搏于肌肤而致诸证,风毒宜疏散,湿热宜清除。

瘙痒来自风,欲止痒必先疏风。

痒来自风,止痒必疏风——荆防牛子蝉衣开腠理透风邪为主

荆芥辛温,芳香,入肝肺,祛风疏表;牛子辛凉疏散风热。

开发腠理,透解在表之风邪。

然由于湿热,而流黄水,又当清除。

热久伤血,血热瘀滞——当归麻仁——养血活营润燥为佐

使以甘草,解表和中,调和诸药。

上药共成疏风祛湿,清热消肿之剂。

其中当归、麻仁、生地养血活血,滋阴而润燥。

因为

(1)风毒与湿热易耗阴血,

(2)疏风药和祛湿药亦耗伤阴血,(3)风湿热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或瘀滞。

(4)阴血虚又可加重身痒等,故用三药养因活血,滋阴润燥。

可补已伤之阴血,又可制疏风祛湿,免其耗伤阴血,并可活血行血,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五、运用

1.本方由疏风、清热、祛湿、养血四法组成,具备了治疗皮肤病的四个主要法则(疏风透表法,清热利湿法,清热泻火法,养血润燥法),常用于治疗风疹,湿疹,以疹出色红,瘙痒,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

风毒盛加连翘、二花;血热盛加赤芍、紫草;湿热盛加地肤子、车前子。

3.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头癣,属风湿热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川芎茶调散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散风止痛。

重点治证是外感风邪头痛(头部经络)。

二、病理

头痛为一自觉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然大体不外乎内伤与外感两个方面。

考其原因,总与肝脾肾三脏有关,故审其原因,调其脏腑或补气养血,或滋水平肝,或疏肝解郁或祛瘀化痰,随证而施。

因于外感者,感受六淫,外邪侵袭(寒遏络脉,湿蒙清阳,火热上炎),但总与风有关,因头为巅顶,感受外邪,必多挟风,有风之驱使,才能上达于头,上犯巅顶。

本方所治之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

根据头痛部位进行辨证:

太阴少阴两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壅遏清窍,亦可致头痛。

三、治法

疏风止痛。

风寒外束,而致头痛,故……

四、方药

“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医方集解》。

巅顶唯风药可到,川芎上达巅顶,下通血海,故以川芎而名之,故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说。

川芎味辛疏风活血头痛要药——疏风活血止痛为主

川芎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及两侧痛),亦有“治风先治血……”。

羌活白芷味辛性温善疏风邪——疏散祛风散寒为主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临床根据头痛部位有所侧重,用药亦相应侧重。

荆防细辛薄荷发散于表——疏风止痛,解表为辅

此四药升散上行,疏散上部之风邪,增强疏风止痛之效,并可解表。

清茶味苦性寒而降下——清上降下制诸药温燥为佐

茶叶苦寒上清头目,引热下行,有清上降下之功,并能临制祛风解表药之温燥、升散之性,使升中有降,不致升散太过。

甘草为使,和中益气,调和诸药。

甘缓防辛散太过。

上药共组成疏风散寒,主治头痛之剂。

方中川芎入肝胆(善治少阳厥阴头痛),其性温散,善于祛风止痛,为治头痛要药,《本经》曰“主中风入脑头痛”,具现在药理研究,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故镇痛作用好,特别茶叶相配,既可升散风邪从头面而去又可引热下行,使之从下而降,如此一升一降,则止头痛作用更强。

柴胡亦是胆经本世纪末,少阳头痛亦可用之。

羌活入太阳,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入阳明,善治阳明头痛。

细辛入少阴,散风寒,治头痛脑动。

本方多属辛散祛风之品,以“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高巅之上,非药不能上达也”,根据临床经验,风药多能镇痛。

五、运用

1.本方散风止痛,对于外感头痛,不论风寒、风热均可加减运用,对一般风寒感冒头痛,兼有表证更有良效。

2.偏于风热者加菊花、僵蚕名菊花茶调散,主治偏于风热型的偏正头痛。

风热偏盛可去细辛、羌活,加蔓荆子、钩藤等。

3.风寒今重者可去薄荷加生姜、苏叶等。

4.头痛久不愈者可加僵蚕、全虫、桃仁、红花等。

5.临床常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鼻窦炎等所引起头痛,属风邪为患者。

6.本方辛散力强,凡久病气虚,血虚或肝肾不足,阳气亢盛之头痛,均非本方所宜。

本方宜量轻,微煎,取其轻清之气上入头面而疏风,即所谓“轻清走于阳分以散风,重浊走于阴分以降逆”,和“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意。

牵正散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祛风化痰通络

重点治证是风痰阻络之口眼歪斜。

二、病理

本病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风痰阻于脉络,亦见正气不足,风邪乘虚侵袭,痹阻脉络者,本方适用于后者,即外风而入者,对前者不宜独用。

风痰发病,必素有痰湿,兼中风邪,致内外感召乘虚发病。

风痰阻于头面经脉,筋肉失养,故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为急者牵引,而至口眼歪斜。

三、治法

祛风化痰通络

病为风痰阻络,故应祛风……

四、方药

白附子辛散善祛头面之风

白附子辛温散风止痉,祛头面之风,入能燥湿化痰。

僵蚕化痰善祛络中之风

僵蚕能熄风散外风,且能化痰。

全蝎熄风止痉善于通络

全虫为搜风之痉要药。

热酒调服以通血脉,助药势,直达头面。

五、运用

1.为治中风面瘫,口眼歪斜常用方,不仅用于外风,亦用于由内风所致者。

2.用于因神经麻痹,急性期加羌活、防风、白芷。

慢性期加黄芪、当归、地龙、川芎、赤芍等。

方中加蜈蚣效果更好。

可配鳝鱼外涂,或用五倍子研末醋调外涂。

玉真散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祛风化痰止痉。

重点治证是破伤风。

二、病理

破伤风由外伤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

祖国医学认为跌打损伤,风毒侵入所致。

金疮跌仆

疮疡溃后

风毒侵袭

侵入肌腠经脉

营卫不得宣通

筋脉拘紧

肌肉痉挛、口撮唇紧

四肢抽搐,项背强急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口噤目斜

角弓反张

三、治法

祛风化痰定痉

南星善祛经络中之风痰,定搐止痉。

白附子辛甘大温,祛风化痰止痉,尤善去头面之风。

白酒童便通经络,行气血为佐使。

上药共组成祛风化痰定搐止痉之剂。

治破伤服药后得汗为度,汗出与否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据药理研究本方有抗惊厥的作用。

四、运用

1.本方除治破伤风外亦可治狂太咬伤。

2.本方药性偏辛燥,破伤风后期,津伤气脱者不宜使用。

白附子、南星均生用,有毒性,不易过量。

孕妇忌服。

3.服药后应避风寒,出汗方能奏效。

4.破伤外出血过多,致血虚不能养筋,发为痉挛者,应以养血舒筋为治,非本方所宜。

附方:

五虎追风散

主治破伤风:

蝉蜕、南星、天麻、全虫、僵蚕、朱砂。

撮风散《证治准绳》主治新生儿破伤风:

蜈蚣、勾丁、朱砂、僵蚕、麝香、竹叶。

活络丹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温经和络,搜风祛痰活血。

重点治证是中风或痹证。

二、病理

本证是由于瘀血、痰湿或风寒湿邪留阻经络,使气血不畅,营卫失调所致。

瘀血痰湿

风寒湿邪

痹阻经络

气血不得宣通

营卫失其流畅

阴邪留滞

肢体疼痛

肌肤麻木

瘀血停留于腿、臂间

则使局部作痛

屈伸不利

三、治法

温经活络,搜风除湿,祛痰逐瘀。

《素问·至真要大论》“留者攻之,逸者行之”,故宜……

四、方药

川草乌——温经通络以散络中风寒湿邪为主

川乌草乌性味功用相同,皆能温经络并擅于逐风邪,除寒湿,并且有很强的麻醉止痛作用。

二药合用,温经散寒,除湿止痛力更强以散络中风寒湿邪。

制南星——祛风活络以祛络中之痰湿邪为辅

祛风豁痰并能燥湿活络,以祛络中风痰湿邪,然风寒湿邪留阻经络,气血运行失常,瘀血痰湿留阻经络,更影响血行。

依“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当须配活血化瘀药。

所以

制乳没——年气活血止痛以化络中之瘀血为佐

二药行气活血通络逐瘀并有较强的止痛作用,以化络中之瘀血,使气血流畅,风寒湿邪不复留滞。

地龙酒——通经络引诸药直达经络为使。

地龙蠕动善穿,为入络之良药,以通经活络并可引诸药直达经络,善治肢体曲伸不利。

陈酒面糊为丸,面糊既是赋形剂,又可健脾胃。

上药共组成温经活络,搜风除湿,祛痰逐瘀之剂。

使风寒湿痰瘀血祛除,经络气血流畅,营卫调和,肢体自得濡养温照,诸证可愈。

正如徐灵胎云:

“顽痰恶风,热毒瘀血,入于经络,非此方不能透达”。

费伯雄“活络丹药力颇峻,果有顽痰死血则可用,若寒湿流筋,及血不养筋者,不可误投”。

五、运用

1.本方对于风湿痹痛日久不愈,湿痰死血留滞经络,每多用之。

2.加减:

偏于湿者加苍术、防已、苡仁等。

偏于风者加防风、羌活、独活等。

肝肾不足者加服独活寄生汤。

3.本方亦可用于脑溢血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和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疼痛。

4.本方偏于辛燥,药力峻猛,以体质壮实者宜,若阴虚,血虚及孕妇忌用。

平熄内风

平熄内风是治疗由脏病变所致的风病。

是由内脏功能失调所致。

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极为密切。

但重点是肝脏的功能异常,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又有肝风内动之论。

风病之发,有寒有热,临床常见的要算是内风最多。

所谓“肝阳上亢”、“水不涵木”等大者指的热风而言。

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形成内风三者关系,大体如下: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暖土和,生培肝木,肝木畅达,则木静而风恬。

若土燥克水太过,水枯土干,不能涵养肝木,木枯化火生风——热证(多见)。

土湿无力制水,水寒土湿,不能培木,欲升不能郁遏生风——寒证。

关于内风的治法,大都清镇平熄为主,即所谓“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熄”,故曰平熄内风。

但根据具体病,可与它法配合运用。

若肝肾阴虚,阴不维阳,肝阳上亢,形成肝风内动。

应镇肝熄风,配伍滋阴柔肝药物(以标本兼顾如镇肝熄风),阳邪亢胜,热极生风,宜凉肝熄风,如羚角勾丁汤。

温邪久留耗伤真阴,虚风内动,应配伍滋阴养血药如大下风珠汤。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恶抑郁,常佐疏肝药以顺其条达之性。

镇肝熄风汤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镇肝熄风。

重点治证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头晕头痛,(发病脏腑肝肾二经以肝为主)。

主治类中风,即今之高血压一类属阴虚阳亢者。

二、病理

主治阴虚阳亢,水不涵木而形成肝风内动,轻则眩晕、耳鸣、烦热燥扰,甚则形成卒中,眩晕颠仆,不知人事,口眼歪斜,肢体偏废,即今高血压或脑血管意外,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乱,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很明显,形成这种肝风内动的原因是肝阳暴涨,生发太过,,亢奋至极的表现,然所以肝阳上亢而肝风内动的根本原因,又在于肾水不足,即一般称之上盛下虚者,上盛为肝阳上亢,下虚为肾阴虚。

致肝肾阴虚,肾水不足以涵木,导致木枯化火生风,形成肝阳上亢。

肝木挟胃气上逆可见噫气。

甚则肝阳暴涨,上升太过,脏腑之气随之上逆,气为血帅,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形成气血逆乱而犯上,出现面色如醉,脑中热痛。

若气血逆乱,阻塞经络,导致卒然昏仆,不知人事,肢体活动不灵,或半身不遂等中风症状。

即所谓“气之血,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当此之时,急当治标。

三、治法

镇肝熄风,清滋肝肾

肝经风生已经上亢,非镇潜而不熄,风起于肝肾阴虚,非滋补肝肾之阴,则亢火不降,故采取……

四、方药

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急则治标,引上亢之肝阳以平熄,使气血复反于下。

牛膝代赭石归经肝肾——引血下行,折其亢盛之肝阳为主

牛膝味苦甘,重用,善下行,既可通络破瘀,引血下行,折其亢阳,又能补益肝肾,有降压作用,“走而能补,性善下行”。

代赭石,其质重坠,降气镇逆,并能平肝潜阳,二药相合,引而下行,重镇,一个往下压,一个向下引,使并走于上之气血通过重镇而平,折其亢阳。

病由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虚当养阴,阳亢当镇潜,故镇降与滋补合用为辅。

龙骨甘涩平入肝肾,平肝潜阳,牡蛎咸寒,潜阳固涩,二药潜阳降逆,加强主药平镇肝阳作用。

风动于肾,从标而镇,从本而滋,龟板育阴潜阳,使镇下的阳有所维系。

白芍补血益阴,天冬(味苦寒比麦冬重),玄参入肾泻火滋阴,肝阳上亢必伤阴血,补阴的同时又能清热。

四药滋养阴液并清热。

通过这样的配伍使阴足能制阳,肝阳不亢,肝风自熄,降下之阳有所维系,标本兼医。

从一般理论上来讲,药用到这时,使肝阳平,阴虚滋,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到了,这个方子到此基本完备了,但是张锡纯在实际运用当中,遇到一些情况,尽管血压很高,阳亢的厉害,吃了以后不但压不下去,相反更上冲,这是因为阳亢太甚,重镇太凶,肝者将军之官,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单纯镇肝逆其性,则必然影响其条达之性,有“压而不服”,“反转激发其反动之力”,这就应根据内经所讲的“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原则进行治疗。

邪气盛的时候,用从治的办法,这就是中医所提倡的因势利导,顺其性而调之,加了川楝子、茵陈、生麦芽三味泻肝火,调其肝胆升发之性,从其性而治之。

正如张锡纯所说“从前所拟方,原止此数味,后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间有初次将药服下,转觉气血上攻,而病加剧者,于斯加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即无斯弊”。

这几味药颇有画龙点睛之意,一个方子,在临床有时效果不好,加一上味别人看起来很不重要的药,反而使方子活了,提高了很大的疗效。

川楝子茵陈生麦芽——疏发肝气,清肝和胃为佐

在平肝滋阴的基础上加川楝子苦寒入肝,清泻肝火,导热下行,肝火泻,肝阳才容易安静,并有理气,疏肝作用,茵陈清而疏发少阳之气,与川楝子者有泻肝火利湿热的作用,但它不同于川楝子,川楝子是向下的,而它还有透发肝胆之气的作用,这样就使肝气不会大折,大折易以后反会上冲,顺其肝胆之性而调之。

生麦芽不同于炒麦芽,大家都知道,生麦芽生乳,炒者回乳,炒者健胃,消食而生者,亦有和胃作用,可防金石药碍胃,再者肝阳上亢有挟胃气上逆而致噫气,通过生麦芽疏肝和胃而愈,再者生麦芽有缓肝急,调达肝气,有疏肝益胃之功。

三药合用有泻肝火,利湿热,疏肝气而和胃。

使以甘草和胃防金石药碍胃又能调和诸药。

上药共组成镇肝熄风,清滋肝肾之剂。

综观全方:

镇肝潜阳并用,滋阴疏肝并投,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成为一首很好的镇肝熄风之剂。

它之所以成为名方,确实有它的道理,从组方配伍上,理论充分,组方严密,是张氏经过临床反复修改而总结出来的,临床效果就是很突出的。

本方重点在于镇肝熄风,证由肾水不足,形成肝阳上亢,甚则厥逆暴死,当此之时,急速降上亢之风阳为要务,故以治标为主,方用大量牛膝、代赭石为主,引血下行,以折其亢盛之肝阳,龙牡镇肝潜阳而敛下焦阴虚,龟板、白芍、玄参、天冬补肝肾之阴,均系养阴要药,使其水可涵木,则下焦之阴虚水亏可补,以纠正上盛下虚的危急情况,加川楝子茵陈麦芽泻肝火,疏肝气,和胃气,为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良好方剂。

五、运用

1.本方具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清上补下之功,重点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临床以头目眩晕、面色如醉,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现在临床上常用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证,若神昏,不省人事配合三宝使用。

2.用于阳亢型高血压,可加龙齿、石决明、珍珠母、勾丁等,兼血瘀者加活血药桃仁、红花等。

头目胀痛者有夏枯草、茺蔚子、草决明、青葙子(对目胀痛好);肝肾阴虚重者加熟地、萸肉;痰多者加川贝、南星、竹沥等;血压持续不降加丹皮30克、川石斛、石决明、生石膏等。

3.痰湿内盛或阳虚型高血压均不宜使用本方。

附方:

建瓴汤

亦是张锡纯治高血压的方子,但没有镇肝熄风有名,瓴是指房上的脊,脊高便于下水,所以建瓴以利下利便于血下行之意,这个方子加了山药、生地、柏子仁,把龟板玄参、天冬、川楝子、茵陈、麦芽去了,重镇下行的药相同,滋阴泻肝的不同,药少了,用山药、生地、白芍、柏子仁平补三阴,补阴与重镇并用,用于平时预防或血压不太高时用。

天麻勾藤饮:

偏于滋阴安神清肝。

羚角钩藤汤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凉肝滋阴熄风。

重点治证是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高热神昏、抽搐舌强(心肝二经重点在肝)。

二、病理

在热病发展过程中,热邪逐渐深入,“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热邪入于营血则形成心肝两经热盛,出现神昏谵语、痉厥、抽搐等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热病和传染病极期。

然热入营血,心肝受病,临床所见病情有以心经症状为主者,主要表现是神昏谵语昏迷等证,也有以肝经症状为主者,出现痉厥狂乱,角弓反张、抽搐等,即所谓热极生风者。

羚角勾藤汤主治热入营血,肝经热盛而动风者,所谓邪传厥阴者。

热入营血,势必耗伤阴血,阴血不足,一则不能养神,二则热极风动。

热入厥阴

(邪热传入厥阴)

心包经热盛

肝经热盛

热扰心神——神昏烦躁

心经受热——舌质干绛

主筋——热则筋脉失养故抽搐

主风——热极生风,发为惊厥

本证属热

热邪重点在肝

壮热脉象弦数

应注意此热是实热而非虚热,脉弦数,并非细数,尽管有热伤阴血,但阴气未大伤,此有别于镇肝熄风汤。

三、治法

清热凉肝,养阴熄风。

热入厥阴,引起高热神昏,非清热凉肝则热不退,非养阴则风不熄,故……

四、方药

羚角钩藤归经入肝——凉肝熄风定痉为主

羚角咸寒入肝心有清热解毒之功,“犀角解乎心热,羚角清乎肺肝”,本品有较强的凉肝作用,但凉而不遏,入肝清热,还兼有散的作用,这样就不会清热而把热郁在里面,能清热凉肝,熄风安魂。

勾丁苦甘寒入肝,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方中要求后下,少煎甘寒为重,久前苦寒为主,少煎甘寒清热生津,熄风作用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二药合用,清热凉肝,熄风定痉作用强。

桑叶菊花归经入肝——协会助主药清热熄风为辅

桑叶苦甘寒入肺肝,既能散风热,又清肝热,清中兼散,菊花(黄,苦味重,白甘味重),辛甘苦而寒入肝肺,疏风清热凉肝,亦兼有散的作用,二药合用协助主药清热熄风。

火旺生风,风助火势,风火相煸,耗伤阴液,故

生地白芍生甘草合用——滋阴柔肝舒筋

三药合用酸甘化阴,滋养阴液,以柔肝舒筋,缓解挛急,同时又能清热,生地用鲜者较好,清热生津作用强,然邪热亢盛,易灼津为痰,故

贝母竹茹茯神木——清热化痰安神为佐

川贝母清热化痰,竹茹清热化痰,并有舒通经络作用,茯神木亦有舒经作用并能安神,三药合用清热化痰安神。

其中甘草生用为使,既可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攻补兼施,热去阴复,痰消风熄。

上药共组成清热凉肝,熄风止痉,滋阴化痰之剂。

羚角价昂,可用山羊角或石决明(入肝)、珍珠母代(入心),用量宜大。

综观本方,攻补兼施,热祛阴复,痰消风熄,但本方重点在于凉肝熄风定痉,用于邪热内传厥阴,以肝经热盛为主的痉厥证,病情属热属实,故重用凉肝解热之羚角为主,佐以甘酸化阴之味共组成清热熄风之剂,以治热盛风动之痉厥证。

五、运用

1.本方是治温病邪传厥阴的方剂。

本方常用于急性传染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者均可运用本方。

2.亦可用于高血压、眩晕、妊娠子痫等属于热极生风者,均可加减运用。

3.高热不退耗伤阴液,发为惊厥者加石斛、玄参、阿胶、鸡子黄等。

热闭神昏者可合三宝以开窍,若热盛可加大青叶,板兰根,夏枯草、石决明,若神昏痰鸣者加天竺黄以豁痰。

抽搐甚者加全虫、蜈蚣、僵蚕、蝉蜕等。

镇肝熄风汤——偏于镇潜熄风——主治肝风内动。

羚角勾藤汤——偏于清热凉肝——主治热极生风。

大定风珠

一、概述

本方的主要作用是滋阴熄风。

重点治证是热灼真阴,虚风内动,神倦瘛从,时时欲者。

二、病理

二者均有清镇潜阳,熄风止痉之功,然须是偏于实证一面,故可清镇,阴液尚未虚极。

但在热病晚期,临床上常常见到,邪热已去,但阴液大伤,真阴濒于绝亡,而有亡阴欲脱之势,亦可出现虚风内动,所谓纯虚者。

吴鞠通谓:

热邪久羁,消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从,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邪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

瘛是筋急挛缩,从是筋缓纵伸,瘛从形容手足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状态,是肝风内动证候。

三、治法

滋阴熄风

此种虚风,阴液欲竭,不能濡润,筋脉失柔而润动,如何说“血虚生风者,非真有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足瘛从,类似风动,故名曰:

内虚暗风”。

四、方药

此方从加减复脉汤(即复脉汤去温药而为炙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加减而成,加减复脉汤就是吴氏温病辨方,从仲景伤寒复脉汤化裁而来,复脉汤治气血两虚之脉结代,心动悸。

用于温病邪热伤阴者,故姜桂参枣之甘温药加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