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412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单元评估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单元评估检测

(一)

第一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2017·长沙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  )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

2.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  )

A.4300千米B.1500千米

C.4500千米D.2800千米

【解析】1选A,2选A。

第1题,比较北京与纽约的纬度可知,北京在纽约南方;比较两地的经度可知,北京在纽约的西方,因此北京在纽约的西南方。

第2题,题中所问的是新加坡与北京的南北距离,因此求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千米即可。

  (2016·永州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米)简图,欲在甲、乙间修建一条公路。

读图完成3、4题。

3.在图中最初选定的四条线路中,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4.有很多学者建议施工前对图示河段进行治理,其合理的措施应是 (  )

A.建蓄洪区B.加固堤防

C.修建水库D.裁弯取直

【解析】3选C,4选D。

第3题,①、②线路都是两次经过河流,需要架起两座桥梁;③线路两次经过河流且穿越丘陵,既要架桥又要修隧道;④线路未经过河流,故不需要架桥。

第4题,图示河段河流比较弯曲,流速较慢,汛期易引发洪涝灾害,治理的合理措施是进行裁弯取直;该地建蓄洪区的地形条件不足,且不利于修建水库。

【加固训练】

水圳(如图1所示)是人工修建的用来灌溉农田的水渠,也兼有泄洪的功能。

图2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

(1)、

(2)题。

(1)下列四条水路中表示水圳的是 (  )

A.aB.bC.cD.d

(2)暴雨发生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容易被侵蚀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1)选A,

(2)选C。

(1)题,材料显示水圳的功能是灌溉农田,兼有泄洪的功能,故应分布在农田较多的地区,且由高处流向低处。

图中所示区域东北部等高线稀疏,农田广布,图中a水路由高处流向低处,应为水圳。

(2)题,图中四地中乙位于山坡,不易被侵蚀;甲、丙、丁都位于河谷,但丙地位于河流凹岸,最容易被侵蚀。

  (2016·全国名校联考)当地时间2015年9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即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奇特沟壑”,很可能是高浓度咸水流经所产生的痕迹。

据此完成5、6题。

5.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最可能来自 (  )

A.高山冰川融水B.大气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

6.火星表面液态水的发现说明了 (  )

A.人类已经具备移居火星的条件

B.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的存在

C.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体

D.火星表面水循环活跃

【解析】5选D,6选C。

第5题,由材料信息可知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是“高浓度咸水”,只有地下水才有可能是高浓度咸水。

第6题,水是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之一,液态水的存在,说明火星表面可能有生命体的存在。

  (2016·合肥模拟)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米)示意图(比例尺1∶10000),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的河谷是当地耕地主要分布区,为保证灌溉水源,该地区计划建一座水库,在①、②、③、④四个备选地点中,最适宜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8.图示地区的甲、乙、丙、丁四个村落中,未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7选A,8选B。

第7题,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池、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据图可知:

①符合选址条件,所以本题A正确。

第8题,一般聚落多分布在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土壤的地区。

据图可知:

乙村位于平原地带,地势平缓,有几条河流在此交汇,具有多个方向的水运条件,水运便利,未来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所以本题B正确。

  读下面某两区域图,完成9、10题。

9.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

A.东北方向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10.图示两区域共同拥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是 (  )

A.大漠孤烟B.海上明月

C.林海雪原D.飞瀑流急

【解析】9选B,10选A。

第9题,图中A城市坐标是(88°E,44°N),B城市坐标是(150°E,32°S),同是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B在A的东方;B在南半球,A在北半球,B在A的南方,所以B城市位于A城市的东南方向。

第10题,图示两区域都有大面积沙漠;左图地区地处内陆,看不到海上明月;澳大利亚纬度较低,看不到林海雪原。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跑到该地打猎。

读图完成11、12题。

11.猎人登上山顶,下列四地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  )

A.甲B.乙C.丙D.丁

12.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 (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析】11选C,12选D。

第11题,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山顶与甲地之间有山脊和陡崖,看不到猎物;乙与山顶间有山脊阻挡,看不到猎物;丙与山顶间是凹坡,能看到猎物;丁与山顶间是凸坡,看不到猎物。

第12题,根据材料,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

所以他会在山崖②处捕获山羊,③处是山谷,可能有河流,在③处捕获水鹿。

①、④处无陡崖或水源,不易捕获。

  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

下图为我国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13、14题。

13.据图推测,四地中 (  )

A.各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

B.哈密日照率高主要原因是纬度高

C.北京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

D.上海受“副高”影响时日照率高

14.M地最可能是 (  )

A.重庆B.哈尔滨

C.呼和浩特D.拉萨

【解析】13选D,14选A。

第13题,由图可知各地日照率差异最小的季节是夏季;四地中哈密由于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实际日照总时数与可照总时数的差异小,所以日照率高;图中显示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的是哈密市;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上海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出现高温伏旱,此时日照率高。

第14题,图中显示M地日照率夏季高、冬季低,日照率全年变化大;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的长江沿岸,地形封闭,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水汽丰沛,容易凝结,易形成大雾天气,所以冬季日照率低,与M地相似,故选项A正确。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30°N)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60°,沿虚线L2坡度为45°,读图完成15、16题。

15.假设太阳直射点每天南北移动的纬度相等,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正午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最多的日期最接近 (  )

A.6月上旬B.9月中旬

C.11月下旬D.12月中旬

16.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应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  )

A.甲地;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挡观日出的视线

B.甲地;坡度陡,观日出的视野更开阔

C.乙地;夏季日出东北,观日出视线更佳

D.乙地;比甲地日出早,观日出效果更佳

【解析】15选C,16选A。

第15题,根据材料,虚线L2坡度为45°,该地纬度是30°N,结合图中指向标,L2坡是阳坡,一年中正午吸收太阳辐射最多时,应是直射坡面时。

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约是15°S,离11月下旬最近,C对。

第16题,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根据指向标,乙地有山脊阻挡,看不到日出,C、D项错误。

甲地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挡观日出的视线,A项正确,与坡度陡关系不大,B项错误。

  (2017·赣州模拟)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

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树位于 (  )

A.黑海沿岸B.五大湖沿岸

C.维多利亚湖沿岸D.日本海沿岸

18.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 (  )

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非洲斑马向南部迁移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解析】17选B,18选D。

第17题,从材料中可知,当国际标准时间17点时,该地为正午,地方时为12点,可算出该地位于西五区,北美的五大湖沿岸位于西五区。

第18题,树影顶端位于B时,影子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树影顶端位于A时,影子最短,为夏至;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北半球从冬至到夏至,北京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非洲的斑马向北迁移;海口位于20°N,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加,后减小;孟买是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由冬至到夏至,孟买的风向由东北风偏转为西南风。

  (2017·株洲模拟)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了二分二至日旗杆的日影长短和朝向的日变化示意图(O点为旗杆处,虚线表示旗杆影子)。

据此完成19、20题。

19.该小组绘制的示意图中明显错误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20.适宜在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9选D,20选A。

第19题,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日出时,影子位于偏西方位,日落时影子位于偏东方位,所以④明显错误。

第20题,北半球夏至日适宜北极科考,此时昼长夜短,太阳日出东北,影子朝向西南,日落西北,影子朝向东南,正午太阳高度大,正午影子较短。

  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

回答21、22题。

时间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面积/m2

7

6.99

6.98

6.97

6.98

21.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D.华北平原

22.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正处于6月

C.白昼逐渐增长D.华北地区处于秋季

【解析】21选A,22选B。

第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时间14:

00时,太阳从该地正南方射入窗户,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

00,因此该地经度为90°E,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

第22题,由表格中窗影面积先变小后变大的变化可知,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经过北半球夏至日。

此时为6月份,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该地白昼较长,昼长变化为先变长后变短。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2017·渭南模拟)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应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

简述理由。

(3)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

(4)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的区位条件。

【解析】第

(1)题,山体垂直自然带的发育程度与山体所处的纬度位置和相对高度有关。

从图中可以看出登山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够显著。

(2)题,夜晚宿营地点要求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安全无危险等,B、D靠近河谷,C位于山顶,都不安全。

第(3)题,泥石流发生时,应向沟谷两侧山坡上撤离。

第(4)题,图中显示E聚落位于地势平坦地区,靠近河流,取水方便,交通便利。

答案:

(1)沿线相对高度不够大,水热状况垂直分异不显著。

(2)A处。

 A处位于鞍部,地形平坦开阔。

(3)② 顺着河谷的溪水流向走。

(4)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地球由A转到B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及纬度变化的范围是____。

(2)此刻,①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

(3)地球由C转到D的过程中,10°S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4)地球由D转到A的过程中,地球表面极昼现象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

(5)当地球处在D位置时,在下图中画成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日照图。

(3分)

要求:

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太阳光线、晨昏线和夜半球。

【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春分日、B是夏至日、C是秋分日、D是冬至日,地球由A转到B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方向向北,范围0°~23°26′N。

(2)题,①地位于晨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第(3)题,地球由C转到D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10°S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最大(直射时最大)—变小,昼夜长短变化是由昼夜平分—昼逐渐长,夜逐渐短—昼最长夜最短。

第(4)题,D转到A的过程中,由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移到赤道,地球表面极昼现象的变化范围由南极圈内向南逐渐减小至南极点,范围由最大到0。

第(5)题,南极点为中心的日照图为南半球,地球自转为顺时针,南极圈内为极昼。

答案:

(1)向北 0°~23°26′N

(2)0°

(3)正午太阳高度:

先变大—最大到90°—变小。

昼夜长短:

昼夜平分—昼逐渐长,夜逐渐短—昼最长夜最短。

(4)由南极圈内向南逐渐减小至南极点

(5)

25.下图为某年5月一天的地球晨昏线(虚线)分布,其中P点为晨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读图回答问题。

(15分)

(1)说出此时图中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还是日落,并指出东半球上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

(2)指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说出该点位于甲地的方向。

(3)简述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和昼夜分布状况。

(4)试描述北京今后3个月内的昼夜状况及变化趋势。

【解析】第

(1)题,根据时间为5月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附近出现极昼,即图中虚线便是昏线,甲、乙处于日落。

根据昏线与赤道交点位于30°W为18时,可以求出新的一天自60°E向东至180°经线,在东半球的范围为自

60°E向东至160°E部分。

(2)题,由P点为晨昏线与80°N的切点可知,太阳直射10°N。

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于地方时为12:

00的经线上,可以确定直射点位于(120°W,10°N),再依据经纬度确定与甲的位置关系。

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自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而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说明昼长自南向北增加,夜长自南向北减少。

第(4)题,自5月向后3个月,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因此北京始终为昼长夜短;但经历了夏至日,即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移动,因此夏至日前后昼夜变化状况不同。

答案:

(1)日落。

 自60°E向东至160°E。

(2)(120°W,10°N)。

 西南。

(3)10°N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自10°N向南北递减。

 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8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向南昼越短,80°S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4)始终为昼长夜短。

 夏至日前,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后,昼渐短,夜渐长。

26.(能力挑战题)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图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飞行速度是1110千米/小时,则飞行所用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

到达乙地时,乙地地方时为________。

(3)图示甲地昼长是________小时,此日过后,乙地的昼长逐渐变________(长或短),比较甲、丙、丁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此日,丁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变幅都是____________。

(5)甲、乙、丙、丁四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还有大概________小时日落。

【解析】第

(1)题,图示中经度差为45°,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说明甲地经度是120°E。

图中赤道与晨线交点是6点,正午12点经线即直射经线,所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75°E。

北极圈与晨昏线相切,所以直射纬线是

23°26′N。

(2)题,甲乙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即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若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应该是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甲乙两地位于60°N上,纬度间隔60°,1°距离约是111千米,如果飞行速度是1110千米/小时,则飞行所用时间约为6小时。

出发时甲地是15:

00,乙地是3:

00,到达乙地时,乙地地方时为9:

00。

第(3)题,图示甲地昼长与乙地昼长相同,根据日出时间判断,乙地3点日出,可以计算出昼长是18小时。

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乙地的昼长逐渐变短。

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所以甲、丙、丁三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甲>丁>丙。

第(4)题,此日,太阳直射23°26′N,丁地的纬度是30°N,根据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是

83°26′,甲、乙、丁三地都位于温带地区,丙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变幅都是46°52′。

第(5)题,甲、乙、丙、丁四地,最晚进入新一天的是乙地,此时是3点,至少需要再过21小时,四地才能全部进入新一天,届时甲地正值12点,日落时间是21点,还有大概9小时日落。

答案:

(1)75°E,23°26′N

(2)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6 9:

00

(3)18 短 甲>丁>丙

(4)83°26′ 46°52′

(5)21 9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