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9659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最新海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模块三试题

学号班别姓名分数

一、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西当太白有鸟道,

(1),地崩山摧壮士死,

(2)。

●  (3)    ,枯松倒挂倚绝壁。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丛菊两开他日泪,  (6)     。

寒衣处处催刀尺,  (7)       

●画图省识春风面,  (8)      。

   (9)    ,分明怨恨曲中论。

●  (10)   ,  (11)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2)     ,  (13)      。

●  (14)       ,一弦一柱思华年。

●  (15)       ,不及卢家有莫愁。

二、文言文阅读(共47分)

(一)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每空1分,共5分)

  

(1)河内凶(      )

  

(2)邻国之民不加少(      )

  (3)不违农时(      )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5)非我也,岁也(      )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填然鼓之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树之以桑

  D.谨庠

序之教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7、翻译句子(8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分)

(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吾尝跂而望矣     跂:

踮起脚后跟。

   B.声非加疾也           疾:

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C.假舆马者             假:

借助,利用。

   D.而绝江河             绝:

断绝。

9、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登高而招                       D.顺风而呼

10、对上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

   C.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这也是上文重点论述的道理。

   D.学习可以使人“善假于物”,从而培养起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品德。

11、翻译句子。

(共10分)

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分)

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分)

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一也。

(4分)

(三)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

“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

”侃日:

“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

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

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每空1分,共4分)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吏人、百姓然

                           

三、诗歌鉴赏(3分)

白云泉

白居易 (唐代)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4.后两句的含

义是什么?

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3分)

四、阅读理解(25分)

(一)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贾母笑道:

“你不认得他。

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

“这是琏嫂子。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

“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

“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又忙携

黛玉之手,问:

“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

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面又问婆子们:

“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

带了几个人来?

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15.“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文段描写王熙凤肖像描写的作用是()(2分)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16.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未写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宣告”:

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

老祖宗,我迟到了。

B.“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正是呢!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

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

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

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体现出凤姐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真诚关怀,也显示了凤姐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威仪。

17.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哪几个动作?

意图如何?

(3分)

18.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分)

 

(二)

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他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眼也不眨地望着鲨鱼向前游来。

绳子短了,少去它割掉用来绑鱼的那一段。

老头儿现在的头脑是清醒的,正常的,他有坚强的决心,但是并不抱多大的希望。

他想:

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看见鲨鱼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向那条死了的大鱼望上一眼。

他想:

这也许是一场梦。

我不能够阻止它来害我,但是也许我可以捉住它。

“Dentuso,他想。

去你妈的吧。

 

鲨鱼飞快地逼近船后边。

它去咬那条死鱼的时候,老头儿看见它的嘴大张着,看见它那双奇异的眼睛,它咬住鱼尾巴上面一点的地方,牙齿咬得嘎吱嘎吱地响。

鲨鱼的头伸在水面上,它的脊背也正在露出来,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见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他攮进的地方,是两只眼睛之间的那条线和

从鼻子一直往上伸的那条

线交叉的一点。

事实上并没有这两条线。

有的只是那又粗大又尖长的蓝色的头,两只大眼,和那咬得格崩崩

的、伸得长长的、吞噬一切的两颚。

但那儿正是脑子的所在,老头儿就朝那一个地方扎进去了。

他鼓起全身的气力,用他染了血的手把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扎了进去。

他向它扎去的时候并没

有抱着什么希望,但他抱着无比的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鲨鱼在海里翻滚过来。

老头儿看见它的眼珠已经没有生气了,但是它又翻滚了一下,滚得自己给绳子缠了两道。

老头儿知道它是死定了,鲨鱼却不肯承认。

接着,它肚皮朝上,尾巴猛烈地扑打着水面,两颚格崩格崩地响着,像一只快艇一样在水面上破浪而去。

海水给它的尾巴扑打得白浪滔天,绳一拉紧,它的身子四分之三都脱出了水面,那绳不住地抖动,然后突然断了。

老头儿望着鲨鱼在水面上静静地躺了一会儿,后来它就慢慢地沉了下去。

 

“它咬去了大约40磅,”老头儿高声说。

他想:

它把我的鱼叉连绳子都带去啦,现在我的鱼又淌了血,恐怕还有别的鲨鱼会窜来呢。

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

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跟他自个儿身受的一样。

他想,但是我已经把那条咬我的鱼的鲨鱼给扎死啦。

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大的Dentuso。

谁晓得,大鱼我可也看过不少呢。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他想:

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

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

“Den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

可我比它更聪明。

也许不吧,他想。

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上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老人与海》节选)

19.在文章中,老头反复说“这也许是一场梦”“能够撑下去就太好了。

这要是一场梦多好”。

仔细体会这里的人物语言,作者反复刻画人物的这些语言有什么作用?

(3分)

 

20.节选的最后两段作者用来描写了老头儿丰富的内心活动,这里表现出来的人物思想感情有哪些?

(2分)

 

(三)

萝卜花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

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

花盛开,很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卖小炒。

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

她卖的小炒只三样:

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肉,土豆丝炒猪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

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

她的衣服极干净

,外面罩着白围裙。

衣领那儿,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

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以保持

整体衣着的干净。

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盒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

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

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

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

女人不停地翻炒,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放上一朵萝卜花。

整个过程,充满美感。

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家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

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钱。

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

女人几乎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

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

她考虑了许久,决定摆摊儿卖小炒。

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

女人想,也是。

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

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

当她静静地坐在桌旁雕花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小萝卜,在眨眼之间,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

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

下班了赶不上做菜的人,都会互相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

女人笑而不答。

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

她负责配菜,她把瘫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算账。

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

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

她说,眼睛亮着。

一旁的男人,气色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

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21、文章用第三段浓墨重彩地描写女人的穿着打扮,有何作用?

(4分)

22、文中的女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6分)

 

五、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熬:

形声字。

从火,从敖,敖亦声。

敖意为抬高、抬升。

敖与火联合起来表示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

熬字本义为:

以间接加热方式熟化食物。

熬与煎不同。

熬指在火苗上方隔空加热;煎字从前从火,前意为打尖、尖头。

前与火联合起来表示火苗尖尖。

煎本义为用火苗舔着烧。

因此,熬是间接加热,煎是直接加热。

煎的加热方式比熬猛烈,用时较短;熬的加热方式比煎缓和,用时较长。

中国人把煲汤又叫成熬汤,好汤都是熬出来的。

 

请以“熬”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