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教学设计.docx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ThelatestrevisiononNovember22,2020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南翔中学刘树凯
【设计思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领略鲁迅先生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
采用提问法、引导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对《朝花夕拾》的思想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新的体验。
再结合中考应考中出现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最后,让学生领略和学习鲁迅先生关爱儿童的教育思想和救国救民的爱国思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创作思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归纳总结鲁迅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
3、学生能够掌握名着阅读的方法如泛读和精读结合法、勾画圈点法
4、学生掌握阅读的答题技巧,扫除做题过程中的模糊点和失分点。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2、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及作者对其的情感
3、赏析《朝花夕拾》中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归纳总结鲁迅的批判精神爱国精神。
2、掌握阅读的答题技巧,扫除做题过程中的模糊点和失分点。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或视频。
2、泛读《朝花夕拾》了解散文集的内容梗概。
3、读书小组合作探究收集鲁迅名言并赏析。
【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播放电影《鲁迅》中最后鲁迅之死的小片段,在影片的
结尾,镜头定格于鲁迅的墓碑前,在《野草》的吟诵中,一片片野草被大火燃烧……同学们,巨星的陨落,却带给我们永恒的光辉。
鲁迅先生虽已离我们久远却留下很多宝贵的文学精品和思想精髓,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领略这位大家的一部文学作品《朝花夕拾》
二、介绍作者,简介作品
1、请学生对所了解的鲁迅进行介绍
2、老师给予评价和点评:
鲁迅(1881—1936年),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士大夫家庭。
他在1918年首次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为纪念母亲所以开始用“鲁迅”作为笔名。
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集》
3、请合作小组派代表说说对《朝花夕拾》这部作品的认识
4、老师给予肯定并作补充
明确:
作品的时代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一共10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
基本写于1926年。
当时鲁迅在北京工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愤怒写下《纪念刘和珍君》,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
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
“浪迹天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
”于是便想起了往事。
三、《朝花夕拾》题解
同学们,有谁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把这部散文集取名为《朝花夕拾》呢合作小组谈论一下,请同学回答。
明确: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1926年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作者所经历过的旧事,像花瓣一样散落在上壤上,现在把这些“花瓣”拾拾起来。
这不就是像早晨的落花,到了傍晚才去把它拾取起来吗故名为《朝花夕拾》。
四、《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
(一)纵向脉络: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拾到了什么样的“花”。
合作小组谈论,共同完成下面内容的填空,看看哪一组同学最先又快又好地完成。
(教师点评和补充)
1、《狗·猫·鼠》这是一篇思想含义深刻的杂文。
文章表面上写作者少年时代关于狗、猫、鼠生活片段的回忆,而实质是抨击那些像狗像猫像鼠的各类“名人教授”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暴虐者的憎恨。
2、《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中长妈妈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是一个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的形象,通过概括叙述长妈妈的不幸的一生和儿时与其相处的情景,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毒害,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尊敬与同情。
3、《二十四孝图》,作者以杂文的笔法,漫谈了少年时代接受儒家封建教育的生活片断,分析了董香扇枕、子路贡米、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揭露、控诉了封建教育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立场:
主张新文化,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4、《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五猖会这个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水路中美丽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场面,“对于我似乎都没舍什么大意思”。
可见,作者那时的心灵受到了挫伤和打击。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是—篇谈神说鬼的散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所了解到的“鬼神之事”。
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也揭露了封建文化糟粕。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抒情浓郁的散文。
文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有趣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7、《父亲的病》是一篇怀念父亲的散文。
作者通过父亲治病的生活片断的回忆,揭露了“名医”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深刻鞭挞了上张复古倒退的“国粹”派的反动性,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
也隐含着作者运用现代科学救国的思想。
8、《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逃避偷东西的流言——到中西学堂学习——到矿务学堂学习——到日本留学的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文章叙述了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并与藤野先生师生之间建立真挚的友谊,赞颂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也反映了作者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主义思想。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横向脉络:
我们已经简略地欣赏了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花瓣”,现在我们应当把它们分类收藏,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概括出来的主题思想为《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分类,并说说理由。
(小组讨论,老师小结)
1、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
①《狗·猫·鼠》例如写动物们开会商议如何左迎接大象的故事和祖母跟同“我”讲述关于猫的故事,都充满童心;其中也体现“我”喜欢小动物。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儿童的乐园”
③《无常》中表现“我”对连环画、花纸、民间故事、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④《五猖会》我对观看五猖会怀着急切兴奋的心情。
2、压抑伤害的现实世界
①《五猖会》“背书”一段中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②《琐记》为逃避偷东西的流言到中西学堂学习。
③《二十四孝图》控诉了封建教育对童心的毒害和扭曲。
④《范爱农》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3、探求抉择的人生道路
①《琐记》求学的过程
②《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使“我”立志学医救人。
③《藤野先生》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
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
4、揭露批判的社会现实
①《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讽刺;
②《狗·猫·鼠》讽刺了“名人教授”,表达了对暴虐者的憎恨。
③《琐记》衍太太:
居心险恶的人;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④《无常》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
⑤《五猖会》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五、联系作品,分析人物
在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众多人物,请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
明确:
长妈妈:
是一个勤劳、善良、开朗、纯朴的深受封建礼教束缚的旧时代农村妇女。
“我”对她表现出尊敬和同情。
藤野先生:
是一位具有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大学教授,“我”对他表示深深地怀念之情。
范爱农:
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却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我”对他表示同情和悼念。
父亲:
是一位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对“我”的学业严格而固执,但“我”却没有归罪于他,表示对他得敬爱。
父亲之死,使我感到不安与自责也是使我立志学医救人的动机。
六、精读文章,赏析特色
请同学们仔细品味这部书中你喜欢的文章,说说这部书有怎样的写作特色(老师归纳总结)
1、夹叙夹议又夹抒。
如《狗·猫·鼠》—边叙述狗、猫和鼠的故事一边通过议论揭示狗、猫、鼠的本质特性,以及对那些“名人教授”冷嘲热讽。
又如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杂文笔法,结构严谨。
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都是运用杂文的笔法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抨击。
另外在《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中结构严谨,层层推进。
《二十四孝图》结构严谨.文意层层推进。
文章从“文学革命”说起,继而写作者自己在私塾以外阅读到的讲神讲鬼的充满封建思想糟粕的书,再写写“家藏老书”《二十四孝图》,从而点出了文题。
《五猖会》叙事一波三折,不平铺直叙。
从看游神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到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起伏跌宕。
3、以小见大,注重细节。
《父亲的病》有多处典型细节描写。
例如写“巫医”陈莲河给父亲治病用药引蟋蟀时,在药单旁注小字道:
“要原配”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揭露了“巫医”的封建道德思想,“似乎民虫也要贞节”。
4、反讽手法,常用对比。
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
如在《父亲的病》中,没有正面对庸医的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常用对比,如百草园的乐趣与三味书屋的乏味对比,表明儿童应当快乐健康成长;《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抒情真挚,语言和谐。
如“我”对父亲、长妈妈、藤野先生的怀念都是感情真挚,而在《阿长与〈山海经〉》对长妈妈遭遇的同情和勤劳朴实的赞扬或是在对《范爱农》最后遭遇的同情和悼念都是运用和谐平稳地语言
七、联系中考,学以致用
2009年天津市中考题:
1、该书共计10文章,其中写“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了排挤,只能教几个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那篇课文。
《范爱农》
2、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先后对鲁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变化
《父亲的病》让鲁迅立志学医拯救国人,《藤野先生》使鲁迅弃医从文。
2012年中考模拟试题: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长妈妈藤野先生
2、《父亲的病》疑问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父亲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懊悔并自责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八、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应该学习大作家的批判精神也要学习他的写作手法,请大家课后写一篇运用反讽手法关于当下社会道德的不文明方面的文章,题目自拟。
2、收集鲁迅名言,以自勉。
【教学总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朝花夕拾》这部作品,感觉到尽管幼年的鲁迅也被封建各种礼仪规矩压迫限制着,但带给他的回忆还是那么美好。
也是这种美好使他还能够热爱祖国,善待生活。
大家如此,我们也应该从生活的痛苦中剥离,践行自己的学习目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