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
(1)班有学生29人。
学生通过两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加上上学期对三年级知识的接触,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班里的学习习惯都较好,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同时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三单元“乘法”。
在这一单元里,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四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
2、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
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感受数据整理的必要性,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最后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
(4)实践活动
“数学好玩”分为三个课时,“小小设计师”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并通过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图案的美,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一起去游园”以租车问题进行研究,在探索最优方案的同事学会使用列表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时的条理性;“有趣的推理”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教学重点:
1、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能够解决有关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简单情境问题。
2、能正确计算简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掌握乘法笔算的书写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从具体的图形中抽象出分数,体会分数的意义,结合图形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进行简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4、结合具体情境容,理解重量单位的意义,体会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学会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5、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面积并探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6、学会简单的推理方法,体会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四、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六、课时安排:
1、除法--------------------------10课时
2、图形的运动---------------------4课时
3、乘法---------------------------6课时
4、千克、克、吨-------------------4课时
5、整理与复习---------------------4课时
6、面积---------------------------5课时
7、认识分数-----------------------5课时
8、数据的整理和表示---------------3课时
9、总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除法
(1)分桃子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十位计算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学期第四单元“乘与除”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3、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
4、学生独立计算“68÷2”。
5、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10个10个10个10个10个10个
每只猴子可以分3篮零4个,一共34个。
(2)60÷2=30
8÷2=4
30+4=34
(3)竖式计算
7、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三、拓展应用:
1、先估算再计算。
63÷384÷456÷598÷3
2、用竖式计算。
84÷496÷348÷2
89÷285÷467÷6
(2)分橘子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十位计算有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有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里的三个师兄弟遇到麻烦了,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二、探索新知:
1、利用“分橘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3、重点解决“有48个橘子,平均分给3个师兄弟,每人分多少个?
”
□○□=□()
4、学生独立计算“48÷3”。
5、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10个10个10个18个(10个8个)
每个人可以分1篮还剩18个(1篮8个),一人可再分6个,共16个。
(2)30÷3=10
18÷3=6
10+6=16
(3)竖式计算(再次对比加减乘竖式)
①竖式的书写格式不同
②计算顺序不同(从高位开始)
③数位对齐
7、讨论:
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
三、拓展应用:
1、先估算再计算。
38÷252÷472÷3
2、用竖式计算。
81÷390÷698÷7
84÷696÷456÷4
(3)商是几位数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不小于除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高速铁路拥有诸多“世界之最”,课下的时候自己可以搜集一下看看有哪些世界之最,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这个“世界冠军”——高铁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
1、出示:
北京到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约6时。
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
2、试着列式解决;
□○□=□()
3、估计商是几位数,在小组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交流计算过程。
点阵图分析
5、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6、进行验算。
三、拓展应用:
1、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565÷5456÷3784÷7348÷2
636÷4885÷5868÷7896÷8
2、解决问题
课本第7页三、四题。
(4)猴子的烦恼
学习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且无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有3只猴子发现了一棵桃树,看看树上的桃子每个猴子能分到多少个?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
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时出现了什么情况;
3、试着帮他们分桃子;
4、汇报做法;
0÷3=0
5、继续观察,如果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呢;
0÷4=0
6、说一说:
0÷50÷6
引出: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有一堆桃子,共306个,3只猴子又能分到多少个呢?
□○□=□()
8、想一想,算一算:
840÷6
三、拓展应用
420÷3402÷2880÷4309÷3
四、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课本第9页四、五题。
(5)节约
学习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被除数十位不够商1时商0。
教学用具:
挂图、小黑板、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坚持和发扬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某年级三个班的节约行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案例:
3个班积攒报纸和矿泉水瓶共卖了912元;
2、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
3、解决问题:
不够商1时怎么办?
4、学校用这笔钱买了522支笔,送给希望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班多少支笔,还剩几支?
□○□=□()……□()
5、森林医生
502÷2
①26②206
2
2
44
1212
1212
00
三、拓展应用
315÷3960÷8805÷5
四、总结:
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课本第11页练一练所有题目。
(6)集邮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寄信的时候需要贴邮票,每一版邮票的发行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有很多的集邮爱好者,笑笑就是一个集邮者,让我们来看看笑笑在集邮时遇到了什么问题吧。
二、探索新知:
1、出示:
笑笑有285邮票,要把这些邮票放到册子里,每页放5,那么能放多少页呢?
2、试着列式解决。
□○□=□()
3、估计商是几位,在小组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列竖式计算,引出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5”小怎么办?
5、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7、进行验算。
8、如果每页放8,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多少?
□○□=□()……□()
9、总结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拓展应用:
1、试一试:
(1)如果把576本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先估计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师有100元,每盒拼图3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7)买新书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7、情景一:
一二三年级共270名学生,每个年级3个班,平均每班多少名学生?
8、情境二:
一共96只鸽子,有4个鸟笼,每个鸟笼有两层,平均每层有多少只鸽子?
三、拓展应用:
1、756÷7÷6624÷2÷3
801÷(3×3)624÷(2×3)
2、按要求连一连;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48×2160÷2
32×5240÷5
96÷380×3
3、奇思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游了3个来回,共游了15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课本18页练一练剩下的题目。
(8)讲故事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语文课上学生轮流讲故事,淘气选了一个850字的故事。
课前练习时淘气用了5分钟。
二、探索新知:
1、约定只能讲3分钟,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字?
2、学生独立想办法表示题目中的信息。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7、笑笑讲了一个故事用了4分钟,平均每分钟讲150字,如果3分钟完成,每分应讲多少字?
8、画图表示题目信息并列式解决。
三、拓展应用:
1、279÷3÷3735÷5÷7
800÷(2×4)960÷6×4
2、按要求连一连;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32×224×5
77÷764÷8
96÷411×3
3、淘气每分钟录入96个字,需要10分钟完成,同样的任务,笑笑8分钟就录完了,笑笑平均每分钟录入多少字?
四、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课本20页练一练剩余题目。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
(一)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设计: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
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
(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
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
(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
5、看一看,说一说。
考察学生是否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把图形分为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两类。
三、课堂活动
1、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课文第24页“练一练”的第1、2和3题。
四、巩固练习
课本第24页“练一练”的第4、5题。
(2)轴对称
(二)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镜面”对称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索“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
教学用具:
镜子、一些文字、图形、时钟等。
教学设计: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
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问题:
“这是什么原因?
”(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
“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发现?
(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
(4)让学生试一试。
2、试一试。
第
(1)题:
(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4)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
(2)题: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本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一摆,并认真观察,对比镜面中的图形和桌子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学生在小组交流想法。
第(3)题:
(1)观察课文插图。
(机灵狗的判断对吗?
)
(2)猜猜现在是几时?
(3)实例验证:
取一时钟,将其调至7时正,时钟背对学生举起,取一面镜子,对准钟面。
镜子自然朝向学生,让学生观察,比较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后将时钟反转,让学生看清钟面时间是7时。
(4)分析:
镜面对称现象的特征。
(5)练一练:
教师将时间调到3时正,让学生从镜子里观察,想现在是几时?
然后反转来验证。
三、巩固练习
1、课外作业。
(课文第26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
2、实践活动。
(1)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3)平移和旋转
学习目标:
1、结合学生已往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区别这两中常见的现象。
2、能根据平移现象的特征,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
区别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
细绳、扣子、方格纸,风车等。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教学容。
板书课题:
平移和旋转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
看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
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这是平移现象)
看小风筝转动。
让学生猜一猜:
这是平移现象,还是旋转现象?
(旋转现象)
结合刚才的两个现象突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2、说一说。
(1)出示课本其他图形。
让学生判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2)学生说一说。
问:
“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运动?
”
旋转运动有:
电风扇转动等。
平移运动有:
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等。
3、做一做。
(1)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2)教师指导学生,做旋转运动。
取学具(细绳、纽扣),细绳约4至5分米长;细绳一端系着纽扣,一端抓在手上;手腕使劲,使纽扣做旋转运动。
明确这个运动是旋转运动。
(3)教师指导学生,做平移运动。
取一物体摆放在桌面(如笔盒等);将问题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包括斜向运动)移动。
明确这些运动都是平移运动。
4、试一试。
(1)出示图形。
(课本28页图)
(2)按照要求移动拼出的图像什么?
三、指导看书
1、认真看书,进一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完成课本第28页“试一试”第二题。
3、有不理解的,提出问题,教师个别指导。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28页“练一练”中的第1、2、3、4、5题。
(1)保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时间。
(2)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第三单元乘法
(1)找规律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进行乘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2、口算练习。
5×3=3×4=14×4=15×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