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771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docx

数字钟设计报告multisim附图

一、设计目的

1、了解并掌握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

2、通过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并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进一步掌握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EDA软件Multisim对电子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并利用该软件对所设计的电子电路进行仿真测试。

4、通过对自己所设计的电子电路进行实际组装、测试,初步掌握普通电子电路的安装、布线、调试等基本技能,

5、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内容、要求及设计方案

1、任务

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和电子元器件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钟。

2、基本要求

1)准确计时,以数字形式显示时、分和秒的时间。

2)如真实时钟,小时的计时要求为“12翻1”,分和秒的时间要求为60进制。

3)自由校正时间。

3、扩展功能

1)定时闹钟功能。

2)仿广播电台正点报时。

4、总体方案

数字钟电路的组成方框图如下图1所示,其主体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由555定时器产生1kHz的脉冲信号,经由74LS90构成的三级分频器后,输出1Hz的单位脉冲,为由74LS90和74LS92构成的60进制秒计数器提供时钟,秒计数器十位再向74LS90和74LS92构成的60进制分钟计数器提供时钟脉冲,其高位再向由74LS191和74LS74构成的12进制小时计数器提供时钟脉冲。

秒、分和时计数器的输出分别接到各自的译码器的输入端,驱动数码管显示。

图1多功能数字钟系统框图

5、可选元器件

与非门:

74LS004片;计数器:

74LS905片、74LS922片、74LS1912片;

译码器:

74LS476片;数码管4只;555定时器:

NE5552片;

发光二极管4只;触发器:

74LS742片;

逻辑门:

74LS03(OC)2片、74LS042片、74LS202片。

三、自己所负责的单元电路设计

在最初的小组分工中,本人主要负责整个电子电路第一步的振荡器与分频器的设计工作。

(一)单元实现的功能

振荡器的功能为提供一个频率为1000Hz的稳定脉冲

分频器的功能为将振荡器输出的1000Hz的脉冲转变为1Hz的单位脉冲,以便下一步的秒计时器进行计时工作。

(二)电路形式、元器件的选择

数字钟是常用的电子电路,在查阅了相关的书籍资料后,本人了解到,实际的精确电路中,振荡器主要由石英晶体与电容元件构成,这是利用了石英晶体的天然振荡的稳定性,可以让时钟运行的更为精确。

考虑到实验室提供的电子元件条件限制,在设计实验时,本人选用555定时器与电阻构成多谐振荡器,提供与石英振荡器相似的1kHz脉冲,电路如下图所示。

接通电路后,电容

被充电,当

上升到

时,使输出为低电平,同时NE555芯片中的放电三极管导通,此时电容

通过

和三极管放电,

下降。

下降到

时,输出信号翻转为高电平。

电容所需的放电时间为

当放电结束时,三极管截止,

将通过

向电容器

充电,

上升到

所需的时间为:

上升到

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如此周而复始,从而在电路的输出端就可得到一个周期性的矩形板,其振荡频率为

如电路中所示,

为一可调电阻,故在实际电路或仿真中,可通过调节该电阻以达到输出1kHz频率脉冲的目的。

分频器一般都是由计数芯片组合而成,在本电子电路中,由于需要将1000Hz频率的脉冲转变为1Hz,进行1000倍的分频,故本人选择用三块74LS90芯片组合进行三次10倍次的分频,从而达到目的。

具体电路如下所示:

74LS90电路为一“二进制-十进制计数器”,如上图中,由INA中输入的信号在QA中输出结果,进行二进制计数;由INB中输入的信号,在QB、QC、QD中进行五进制计数。

本电路将QA输出的信号接入INB中,随着脉冲信号在INA输入端输入,输出的QD、QC、QB、QA分别显示为

,如此循环往复。

如只看其QD一输出端的输出情况则为:

如此往复。

可见,在输入端INA输入10个脉冲后,QD输出端上只输出了一个脉冲,实现了10倍的分频。

本电路中三块74LS90芯片组合将上一块芯片输出的QD信号接入下一芯片的INA输入端,经过三次10倍分频之后,由振荡器输出的1kHz的脉冲信号即可转变为1Hz的单位脉冲。

(三)

Multisim的仿真测试

对上述的单元电路进行仿真测试,将示波器接在振荡器输出端,经调节

可得如下波形:

由波形可以看出,通过调节1、2两个标杆移动可以测出此时的脉冲周期约为1.004ms,由于在仿真软件中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只能以最小为1%大小进行,故很难调节到整好1ms,在实际的电路中则可以无限接近这一标准。

脉冲的占空比则由

三个电阻的大小比例决定。

单独测试分频器的功能,输入1kHz的脉冲观察其第一、第二级分频后的波形进行比较,可见第一级分频后每10个周期第二级分频输出一个脉冲,同时第二级脉冲的周期已达到100ms,即在第二级分频后,脉冲的频率已经降低了100倍,由于multisim仿真软件的计算周期很短,所以想看到数秒之后的最终输出的1Hz频率的脉冲很难,但我们从前两级分频输出的信号来看,实现该功能是完全可以的。

如将振荡器和分频器和在一起进行仿真则进一步加大了软件的运算量,传递函数进一步减小,想看到最终输出的脉冲将更为困难。

如要加快传递函数,则需调大交互式仿真设置中的最大时间步长,但这样一来,由于仿真计算时间间隔的增大,仿真实验的失真现象会愈发严重,难以达到仿真的目的。

(四)

单元电路的测试结果、工作过程的分析

在拿到面包板等元器件之后,进行实际实验,组装的实体振荡器与分屏器电路如上所示:

由于实验室中没有找到设计中大小的电阻,所以

用一个可变电阻来代替,这一改变并不会影响到最终输出的脉冲。

在实际的测试中,利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的信号,由示波器输出波形可看出,输出确是一频率为1Hz的方波脉冲,观察每一级分频后的脉冲可发现,由振荡器以及第一级分频后的信号都比较强,从示波器很好观察,然而从第二级分频后输出的信号较弱,最终输出的信号必须由手动调节示波器才可看到,如利用其自动功能则只看到一乱波。

后经过分析并查阅资料可知,在分频电路中信号脉冲逐渐减弱,是分频电路的一个特点,在实际精确测试中还可发现,不仅脉冲信号会变弱,同时输入的脉冲信号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失真。

其实NE555芯片接成多谐振荡器时受后续电路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实际的数字钟应用电路中均采用十分稳定的石英晶体振荡器。

同时,通过调节555多谐振荡器的电容以及电阻大小,可以使其直接输出一频率为1Hz的方波脉冲,本电子电路设计中仍然使用分频电路是为了尽量的模仿真实电路的情况,因为石英振荡器输出的脉冲均为kHz级别的,此信号必须分过分频才可使用。

四、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实际的电路板的组装及随后的电路测试中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而理论上的管脚接线错误很少出现。

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错误,在接线时应尽量将线头剪长,将面包板插到底以防止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

另外在布线时应尽量合理安排所有芯片在面包板上的排列,布线尽量做到整齐、不交叉,以方便自己对电路的检查,同时也是为了看起来美观。

在实际的整体电路的测试中,可以不让分频器的输出脉冲正好为1Hz,只需证明其输出脉冲可以稳定在1s的周期即可。

为方便测试可通过振荡器上的可变电阻将脉冲调快,以方便整个电路的进位等功能的测试。

如若实验室中没有74LS90芯片,本分频电路也可利用其他计数芯片实现,如利用熟悉的74LS161芯片,只需将其QB与QD输出信号接入一双输入与非门电路(74LS00),再将与非门电路输出的信号接入161的清零端,这样在161芯片输出为10即1010时,与非门输出为0,161立即清零重新由0000开始计数,从而使161芯片实现了十进制计数,其输出信号也同样由QD引出即可,原理与上述的74LS90芯片相同。

在初步分工完成最初的数字钟电子电路并拼接各部分电路之后,由指导老师于艾清验收,并对我们提出了改进意见,为此我们小组又一同对一些功能进行了改进。

1、清零电路的设计

由于计数电路在开始计数时往往不是从0开始,故需要一清零电路使数字钟从0时间开始运行。

为了以最少的开关实现清零,最终改进后的清零电路如下所示(图中深色连线部分)

图中J15开关闭合时74LS161的清零端为低电平,输出端清零。

由于由与非门输出的反馈清零信号长期状态为1,当满足清零条件其为0时输出端立即清零,此时便已经不再满足清零条件,与非门输出又变回为1,故与非门电路输出的信号为0的时间极短,所以我们可以近似的认为,它输出的信号始终为1。

当我们清零时,开关闭合线路接地,如没有图中的

电阻,那么161清零端的电位状况将很难判断,所以在这里加以电阻

,使得高电平加在电阻上,而清零端则为低电平,实现了清零功能。

同理,

也是为了这样的目的而设计的。

在正常的运行工作中,为了防止74LS161芯片清零信号的相互干扰,我们在电路上增加了电阻

,同样是利用其的分压功能,防止其他信号的干扰。

2、校时电路的设计改进

校时电路为本数字钟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初的电路中,我们设计的是依靠手动脉冲依次拨数校时的模式,这也是目前大多是电子手表所采用的校时方法,同时也较为简单。

在电路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将其改进为一次脉冲直接显示预置数“一步到位”的方便操作的电路连接,这一改进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改进后的电路如右图所示。

该电路利用四合一开关J10预置预置数,正常工作状态下,脉冲信号(上一级74LS161芯片的清零信号提供)由线72引入双输入与非门U10A的一个管脚,开关J5断开,该与非门的另一输入信号为1(同时保证了~LOAD端输入为1),所以此时最终输入161芯片的脉冲便与线72上的信号始终保持反向。

当需要进行置数时,首先用J10设置好希望预置的数字,闭合电键J5,由于

的分压作用,输入与非门U10A一管脚的信号变为0,此时无论线72上的输入信号为何,该与非门的输出始终为1,此举屏蔽了正常的脉冲信号,同时也让161芯片的~LOAD端输入变为0,芯片处于准备被预置的状态。

预置所需的脉冲由J9提供,该电键在按动时迅速与另一侧接触,随后弹回,由于另一次接地,所以在按动开关时,161的输入脉冲信号由1变为0又迅速变回1,这样便为预置预置数提供了最后一个脉冲的条件,预置成功。

在前面已经分析过,161芯片的清零信号绝大部分状态为1,而后一级161计数芯片的脉冲信号由前一级清零信号提供,则在正常状态下,由于与非门U10A的作用,161芯片CLK端输入信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0,而在准备预置时,J5闭合,CLK端输入信号为1。

预置完成后,断开J5,由于与非门U10A有一定的延时作用,芯片~LOAD端输入先由0变为1,而这个时候CLK端的输入信号仍然为预置时的常态1,随即很短的时间后该输入信号变为0,这就相当于给正常工作中的161芯片输入了一个下降沿(161芯片为下降沿触发),芯片的输入信号随即会往后跳一位。

这会导致整个预置系统的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用到了U18C这个与非门电路,事先将上一级传来的脉冲信号翻转一次,使线72上的信号的常态为0,于是在正常工作时,CLK端的输入信号的常态也为1,与准备预置时一致,这样就避免了在断开开关J5时芯片输出信号后跳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最后的实体电路的连接调试中,由于这种反馈预置法实现校时功能的电路十分繁杂,使得电路板故障连连,最终我们小组仍是使用了起初的外加脉冲逐个跳数的方法来实现该功能。

这一点是整个实验中的一个小小的遗憾。

3、拓展电路的设计

拓展电路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整点报时电路,二是闹钟定时电路。

对于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我们在理论设计上使用了最简单的方法,如图:

以开关J16控制是否启动整点报时功能,直接由翻转后的分钟计数十位的清零信号驱动灯闪烁,当分钟显示的十位清零时,必然为一整点时刻,其翻转后的清零信号会出现一正脉冲,可用其驱动LED灯亮。

在电路仿真时,该功能便难以实现,因为清零信号的脉冲是很短暂的,只有百分之乃至千分之几秒,这样短的信号难以驱动LED灯亮起,即使亮了,凭借肉眼我们也不可能观测的到。

在后来的讨论中,我们认为,如需进一步改进电路,该功能可以用反相器将分秒的十六个输出信号反向,然后利用74LS20四输入与非门电路判断其是否全为0,将结果反相之后在进行一次与非,最终将输出结果再次反向接LED灯。

这样一来该灯在理论上可亮1秒钟左右,便可以观测得到。

在闹钟定时器电路的设计上,我们主要依靠了4077B这一芯片。

该芯片为异或非门,即为同或门电路。

设计电路如下:

利用四块四合一开关预置闹钟时间,随后用4077B芯片将预置时间的8421码与从74LS161芯片输出端引来的时间显示信号进行同或比较,将比较结果接入74LS20四输入与非门,只有当时间符合时,同或门全部出1,此时与非门出0,将四个与非门的输出信号反向后再一次与非,将输出信号再做一次反向后结扬声器。

只有当时间全部符合时最终输出为高电平,可驱动扬声器发声,该扬声器发声时间为1分钟,当时间不在满足预设条件时停止发声。

在实际电路中,利用试验台上的16个高低电平开关代替四合一开关。

同时由于扬声器需要另接三极管将信号放大,故该三极管用LED灯代替,经验证电路运行时可以实现预期功能。

五、所选用集成电路的逻辑符号图、引脚排列图、功能表

NE555定时器

74LS20:

74LS00

74LS161:

74LS90

74LS04由4069UB代替:

4077B:

 

六、总体电路和Multisim的仿真测试

总体电路见附图。

预设闹钟为11点整,可见红色LED灯亮

七、成品照片

实验运行中的电子电路:

基本功能电路面包板:

拓展功能电路面包板:

八、实验小结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数字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本次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我们组研究的是数字钟。

像这种电路设计的课程实践死相当重要的环节,光是看着原理和电路图是没用的,一定要亲手使用Multism软件仿真和亲手连过线,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原理以及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从而去想办法解决,也能更深入的去理解电路的实质。

通过这个设计,加强了自己对电路的调试能力,学到了更多关于改错的技能,犯错时难免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改正并且做出改进。

通过这次对数字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让我了解了谁及电路的程序,也让我了解了数字钟的基本原理与谁及理念,仿真成功之后把线在面包板上接好,但是最后的成品却不一定与仿真时完全一样,比如利用清零信号脉冲进行整点报时功能的问题,比如利用反馈预置一步到位的校时电路。

因为,在实际接线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条件制约着,实际线路的连接不可能像软件中那样状态一样。

而且,在仿真中无法成功的电路解法,在实际中因为芯片本身的特性而能够成功,比如单刀双掷开关连接的问题。

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两者的差异。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对各种电路,特别是经典常用的电子电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所以说,坐而言不如行而立,对于这些电路还是应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九、致谢

这次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的帮助,其中我们的老师于艾清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尤为重要,每当我们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难题,我门最先做的就是向于老师寻求帮助,而于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帮助我们,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

另外,感谢校方给予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个实验,并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予我们各种方便,使我们在即将放假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能够更多学习一些实践应用知识,增强了我们实践操作和动手应用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一次对学校表示感谢。

感谢在整个实践期间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学,和曾经在各个方面给予过我帮助的伙伴们,在这几天里,我们团结合作,把一个庞大的,从来没有上手的实验,圆满地完成了。

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帮助,才让我不仅学到了本次数字钟实验所涉及的新知识,更让我感觉到了知识以外的东西,那就是团结的力量。

最后,感谢所有在这次毕业设计中给予过我帮助的人。

对上述朋友,再一次真诚地表示感谢!

十、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数字电子技术学习方法与解题指导》,施政一张建伟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赵春华张家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1IC中国电子网

 

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