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617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docx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章)

二、研究前期准备------(第二章、第三章)

三、量的研究-------(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四、质的研究------(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五、行动研究------(第十四章)

 

第一章学前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含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研究

1、科学研究是指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获取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其核心是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2、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3、学前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

在我国,学前教育通常是指针对0-6岁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根据教育场所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托儿所教育(3岁前)和幼儿园教育(3-6岁)等。

不论广义或狭义,学前教育研究都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体改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过程。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

教育研究的特征:

1、规范性

2、系统性

3、创造性

4、历史性

5、经验性

6、有效性

7、可靠性。

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

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

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目的与原则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

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孩子

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寻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

1、描述

2、解释

3、解决问题

三、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

2、伦理性

3、实用性

4、可行性

5、适宜性

第三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

三、收集研究资料1、保持客观性2、注意系统性

四、整理和分析资料

五、形成研究结论

六、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节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指向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是指研究的目的具有普遍性,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内容的研究。

应用研究是指那些以解决当下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的研究。

二、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三、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

四、质的研究、定性研究和量的研究

 

第二章研究问题的确立

第一节确立研究问题的含义

一、确立研究问题的含义

1、问题、研究问题

2、教育研究问题以及具有的特点

3、确立研究问题

二、确立研究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确立研究问题是教育研究的首要环节

2、确立研究问题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

第二节研究问题的范围和来源

一、教育研究问题的选择范围

1、教育本质

2、教育功能

3、教育组织

4、教育政策

5、教育内容

6、教育方法与教育技术

7、受教育者

8、教育者

二、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

1、教育实践2、教育理论3、科研规划分别从哪些方面入手?

第三节确立研究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意义性原则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

二、可行性原则1、主观条件2、客观条件

三、创新性原则1、内容的创新2、方法或科研角度的创新3、问题具有生长点

第四节研究问题确立的过程

一、界定研究现象

二、初选研究问题

三、初探研究问题

四、界定研究问题

五、陈述研究问题

六、论证研究问题

七、修改确立问题

第三章查阅文献

第一节查阅文献的目的和意义

查阅文献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包括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检索、查阅,对有价值信息与资料的记录、归纳、解释及撰写文献综述。

1、界定研究问题

2、寻找研究的新思路

3、获得研究方法的指导

4、识别有关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寻找新的理论支持

第二节查阅文献的步骤和原则

一、查阅文献的主要步骤

1、确定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内容

2、查阅文献

3、整理和筛选资料

4、写文献综述

二、查阅文献的基本原则

1、查阅文献要“全”

2、查阅文献要“准”

3、查阅文献要“真”

4、查阅文献要“勤”

5、查阅文献要“思”

第三节查阅文献的具体办法

一、传统手工查询

1、书籍的查询2、期刊的查询

查阅期刊的方法:

顺序查找法倒查法回溯查找法循环查找法即期累积法

二、运用计算机检索

第四节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就是在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有关的信息综合起来,并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范围内已有的文献写出评述。

1、研究者挑选文献和撰写综述的原则

第四章什么是量的研究

第一节量的研究综述

一、量的研究的含义量的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二、量的研究特点

1、研究结论的可重复验证性

2、研究结论的推广性

3、借助统计数据说话

三、量的研究有点与局限性

优点:

1、量的研究的标准化、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比较严谨,研究结论更为客观准确。

2、量的研究的结论具有推广性

3、量的研究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上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

4、量的研究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尽量做到价值中立。

局限性:

1、只能对社会现象的比较表层的、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很难获得深层的信息,容易忽略深层的原因和具体的细节。

2、不能描述社会活动的所有方面,也不是所有社会活动的任何方面都可以像物理学元素那样得到精确的测量。

3、实际操作的艰难性。

第二节量的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抽样是指从一个特定的群体中选择一个样本的过程,目的是使该样本准确的代表总体。

(一)、抽样的要求

1、界定总体界限

2、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3、合理的样本容量

4、适宜的抽样方法

(二)、抽样的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多级抽样

5、整体抽样

6、有意抽样

7、方便抽样

二、变量是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或与所要研究与测量的特性有关的那些随条件和背景变化而在质与量上会起变化的那些方面。

(一)、变量的分类

1、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连续变量和间断变量

3、定量变量与定性变量

三、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事件或物体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数量化的过程,也就是对测量对象的某一方面属性给出一个可资比较的数值。

(一)、测量量表的分类

1、类别量表2、等级量表3、等距量表4、等比量表5、模糊量表

(二)测量的基本类型1、常模参照测量2、效标参照测量

(三)教育与心理测量的特点1、间接地2、社会性3、近似性

四、误差是与测量目标无关的任何一种变量或多次测量结果不一致所造成的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一)误差的分类1、系统误差2、取样误差3、测量误差

五、概念定义与操作定义

六、效度与信度

(一)效度指的是测验或其他工具能测得的特质或功能的程度。

1、效度的种类:

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内容效度表面效度效标关联效度

(二)信度指研究所测得的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亦指对同一事物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测量,其结果的相似程度。

种类1、重测信度2、复本信度3、内部一致性信度4、评分者信度

(三)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第三节量的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设计

一、量的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的问题

2、在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理论,充分发挥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研究假设

3、对研究假设涉及的抽象命题进行操作化定义,形成可观察和测量的具体变量;

4、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究等方法收集资料;

5、分析和研究资料,概括和检验假设研究。

二、研究设计的目的

1、提供有效的研究问题的答案

2、控制差异

三、控制差异的方法

1、随机化

2、设计中建立一些条件或因素作为自变量

3、保持条件或因素的不变

4、统计调节

四、量的研究收集数据的方法

第五章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第一节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的含义

一、实验研究就是通过对某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加以控制,有系统的操纵某些实验条件,然后观测与这些实验条件相伴随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的优点和局限

二、准实验研究是指一个实验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的安排被试进行试验处理。

第二节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与设计标准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

1、实验假设

2、实验被试

3、实验变量

4、实验控制

5、实验步骤

6、实验结果

7、结论

二、实验研究的设计标准

1、充分的实验控制:

指对实验条件有足够的控制,以便研究者能够解释结果。

2、不加人为修饰:

决定着实验结果能不能推广到非实验设定的情景。

3、比较的基础:

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有实验效果。

4、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

数据必须能充分检验实验假设,应有对假设做出判断的足够精确度。

5、真实有效的数据:

数据应充分反映实验效应,不应被实验的误差所影响。

6、无相关变量间的干扰:

这一准则与充分的实验控制密切相关。

7、有代表性:

我们常常希望将实验结果进行推广。

8、省力原则:

如果其他特征相同,我们更倾向于采用比较简单的设计而不是复杂的设计。

第三节准实验设计

一、单因素实验设计1

、仅施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前测—后后测、非对等控制组设计

3、索罗门三组设计

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1、实验时仅操纵其中一个自变量

2、试验时操纵多个变量

三、时间系列设计

1、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2、多组时间系列设计

四、单个被试设计

1、A-B设计

2、A-B-A设计

3、A-B-A-B设计

第六章调查研究

第一节调查研究的特点与类型

一、调查研究的特点

1、间接性

2、广泛性

3、现实性

4、难控制性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

1、现状调查

2、关系调查

3、发展变化调查

4、原因调查

第二节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文献法

二、历史法

三、抽样法

四、重点法

五、典型法

六、普查法

七、内容分析法

八、访谈法

第三节问卷设计

一、编制原则

1、适宜原则

2、简明原则

3、整齐原则

4、礼貌原则

5、诱导原则

二、编制程序

1、草拟问题

2、归类分组

3、写出简函和填答说明

4、列出基本资料填答栏

5、结语

三、编织形式1、开放型2、封闭型3、半定案型

四、题目的呈现形式

1、题目的排列顺序

2、题目与答案的空间位置

3、指示语的呈现

五、其他注意事项

第四节评定与报表

第七章量的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特征

1、正确性

2、客观性

3、公正性

4、可读性

第二节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与撰写技巧

一、量的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包含标题、署名(作者和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问题、假设、研究方法与过程、结果、讨论、结论、小结、参考文献等

二、各部分的撰写技巧与注意事项

1、标题2、署名3、摘要4、关键词5、文献综述6、研究问题7、研究假设8、研究方法9、研究结果10、讨论11、结论12、附录与参考资料目录

第八章什么是质的研究

第一节质的研究概述

一、什么是质的研究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的特点:

1、在研究的情景上,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进行的。

2、在研究过程上,质的研究讲究开放和灵活。

3、在资料类型上,质的研究的资料多事文字形式的描述的资料。

4、在研究目的上,质的研究重视对意义的阐释性理解。

5、在研究结果的呈现上,值得研究结果具有现象描述的特征。

6、在结论和理论的形成方式上,质的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归纳法。

7、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上,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不同P181

第二节质的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界定研究现象,确立研究问题

1、界定研究现象

2、提出研究问题

3、对研究作出界定

4、对研究问题作出陈述

5、陈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了解背景知识,建构概念框架

1、了解背景知识2、建构概念框架

三、选择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

1、选择研究对象2、进入现场3、收集资料

四、分析资料,建构理论

1、整理和分析资料2、建构理论3、理论检测

五、撰写研究报告

第三节质的研究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适宜性

一、质的研究取向与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相适应

1、学前儿童发展具有独特性

2、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整体性

3、学前儿童发展具有动态性

二、质的研究的思路与学前教育学科相契合

1、质的研究对价值的认可符合学前教育的特点

2、质的研究的整体性符合学前教育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3、质的研究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使其特别适合学前教育研究

三、“质的研究”的平民性和互动性使“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可能

第九章观察法

第一节观察法概述

一、观察法的含义和构成要素

1、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直接观察,并进行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最后获得对研究问题的认识。

2、观察法包括四个要素:

观察者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观察对象的状态

二、观察法的特征

1、目的性与计划性2、直接性3、情境性4、情感性5、及时性6、纵贯性7、普适性

三、观察法的优缺点

优点:

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

缺点:

1、受观察对象的限制

2、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

3、受观察情境的限制

4、受观察范围的限制

5、受无关变量的干扰,缺乏控制。

四、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观察法的类型

一、根据观察的目的,可分为探索性观察和验证性观察

二、根据观察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观察和局部观察

三、根据观察者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与否,可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四、根据观察对象的范围和广度,可分为全面观察和抽样观察

五、根据观察是否通过中介,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六、根据观察者和观察事物的状态,可分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

七、根据观察的情景与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八、根据公开程度,可分为隐蔽性观察和公开性观察。

九、根据观察是否有严格的设计,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十、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分为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

十一、根据观察的准备程度,可分为封闭式观察和开放式观察

十二、根据对所观察行为的选择控制程度,可分为描述性观察、推论性观察和评估性观察。

第三节观察法基本程序

一、量的研究中观察法

(一)观察前进行严格系统的组织和计划

1、界定观察的变量

2、确定观察记录方式

3、选择观察记录工具

4、做理论准备

(二)进行预备性的观察

1、挑选和培训观察者

2、确定观察信度

(三)选择观察方法

1、时间取样观察法

2、事件取样法

(四)在观察时避免干扰

1、观察者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2、观察者个人偏见与观察者污染

3、观察者遗漏

4、观察者倾向

二、质的研究中观察法

(一)观察的目的和原则

(二)观察的实施

1、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观察者及其角色;确定观察问题;制定观察计划,设计观察提纲;

2、实施观察:

开放式观察;逐步聚焦;回应式互动;选择观察内容;观察的记录方式;观察者的反思

第四节观察的记录方式

一、观察记录方法的分类

1、根据记录的时间或频率不同,可以分为:

频率计算记录、间隔记录、连续记录

2、根据记录的手段形式,可以分为:

文字描述记录、表格(图示)记录或符号记录、仪器设备记录

二、量的研究中常用的观察记录方法1、观察评定法2、清单法3、轶事记录法

第十章实物分析

第一节实物分析的含义及价值

一、实物分析的含义及特点

1、实物分析主要是研究者从自己的角度解释自己所看到的物品的意义的过程。

2、实物分析的特点:

a、以实物为证据,让实物自己说话;

b、强调研究者与实物制作者之间相互交流,实现对事物的意义建构;

c、研究者自身的“倾向性”影响实物分析的视角和结果。

二、实物分析的价值

1、作为质的研究的一种资料形式,实物可以扩大我们的意识范围,增加多种研究手段和分析视角。

2、实物通常是自然情境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为我们提供被研究者言行的背景知识。

3、由于观察或访谈所得的资料不一定可靠,实物分析还可以用来进行补充和相关检验。

第二章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实物类别

一、作品样本1、园长的作品样本2、教师的作品样本3、幼儿的作品样本

二、文字资料1、园长的文字资料2、教师的文字资料

3、家长的文字记录4、家园联系册

三、影像资料

四、各种测验和调差结果

第三节如何收集和分析实物

一、如何收集实物资料

二、实物分析的原则

1、考察资料本身的“倾向性”

2、审视研究者自己的“倾向性”

3、借助专业知识对实物进行分析

第四节关于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

一、建立成长档案的价值

1、描述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2、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动态评估

3、支持以“幼儿为主”的学习

二、如何创建成长档案

1、创建成长档案的原则

a、成长档案的建立需要一定的计划性

b、撰写说明与评语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c、成长档案的创建从开始到作品收集都应该重视幼儿的参与

d、整个过程应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

2、成长档案的内容

a、幼儿的作品

b、教师、家长的文字记录

c、照片d、录音带和录像带记录

e、各种测验和调查结果

3、资料的保存

三、创建成长档案的步骤

1、准备

a、做一个简单的计划

b、利用一个已经做好的成长档案,向幼儿解释什么是成长档案

c、邀请家长的参与

2、收集幼儿的作品

a、收集作品

b、让幼儿针对自己作品口述简短的意见

3、拍摄、

4、为幼儿做记录

a、与幼儿的面谈记录

b、幼儿的观察记录

 

第十一章访谈法

第一节访谈法的类别与价值

一、访谈的含义访谈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研究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二、访谈的类别

1、按结构分类:

结构性、无结构性、半结构性

2、按对象范围分类:

个别访谈、集体访谈

3、其他分类方式:

一次性访谈和多次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三、访谈法的优势与局限

第二节访谈的程序与技巧

一、访谈前的准备

1、编制访谈提纲

a、质的访谈提纲设计

b、量的访谈设计

2、选择访谈对象、协商有关事宜

a、选取适合的访谈对象

b、选择访谈的时间地点

c、准备好访谈所需的工具

二、进去访谈现场

1、与访谈对象建立融洽的关系

2、访谈开始前的谈话

三、正式访谈

1、提问2、倾听3、追问4、回应5、访谈中的非言语行为

6、访谈中的记录7、访谈结束

第二节焦点小组访谈

一、焦点小组访谈的含义与特点

1、焦点小组访谈是与一个团体的受访者针对某一主题所作的访谈,访谈中所围绕的主题即是访谈的“焦点”。

2、特点

a、交叉信息激发与验证

b、访谈本身成为研究对象

c、同伴压力和集体性思维

二、焦点小组访谈的组织

1、明确研究目的,设计访谈提纲

2、抽取访谈对象

3、决定访谈的数量

4、选择访谈场所、安排访谈座位

5、访谈中记录

三、焦点小组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明确自己的角色,推动多元互动场景的形成

2、创造一个轻松、安全、平等的氛围

(二)焦点小组访谈的访谈者应具备的关键素质

1、亲切且具坚定性

2、敏感与警觉

3、接入和推动介入

4、善于表现求知意向

5、转移与激励

6、灵活性

7、掌控

四、焦点小组访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策略

1、委婉转移策略

2、积极鼓励策略

第四节访谈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一、访谈法的应用范围

二、如何对幼儿进行访谈

1、注意谈话技巧

2、处理好幼儿与成人的关系

3、创设访谈情景

第十二章资料分析与理论建构

第一节资料分析的思路与思维方式

一、资料分析的基本思路

1、线性模式2、互动模式

二、资料分析的思维方式

1、因果分析

2、“整—分—合”的循环论证

3、运用直觉和想象

三、资料分析的具体手段

1、写备忘录

2、写日志、总结和内容摘要

3、画图表

4、与外界交流

第二节资料的整理与初步分析

一、阅读原始资料

二、登录

1、选择思考单位

2、设立号码

三、寻找“本土概念”

四、建立编码和归档系统

1、编码本及其作用

2、编码系统的内容和结构

3、编码系统的调整

4、原始资料的登录方式与研究报告撰写方式之间的联系

第三节资料的归类与深入分析

一、类属分析

1、类属与号码的区别

2、类属分析指的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一个过程。

3、设定类属的标准

二、情景分析

1、情景分析指的是:

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经行描述性的分析。

2、情景分析的具体步骤

a、寻找核心叙事和故事线

b、按照已设立的编码系统为资料设码,寻找叙事结构

c、将资料进行归类并整合成一个具有情景的整体

三、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的利弊和结合P320

1、类属分析的长处和短处

2、情景分析的长处和短处

3、类属分析和情景分析之结合

第四节质的研究中的扎根理论

一、扎根理论的宗旨和建构理论的方法

二、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

1、从资料产生理论

2、理论敏感性

3、不管比较的方法

4、理论抽样的方法

5、文献运用的方法和准则

6、检核和评价

三、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

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扎根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环,包括以下三个级别:

1、一级编码(开放式登录)

2、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或轴心式登录)

3、三级编码(核心是登录或选择式登录)

 

第十三章质的研究报告的撰写

第一节质的研究报告的特点

一、质的研究报告与量的研究报告的比较P343

二、质的研究报告的写作特点

1、写作本身就是思考

2、写作就是对现实的建构

第二节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原则

一、深描(质的研究报告的的特点之一)

1、为何要深描:

研究的结论必须有足够的资料支持

2、如何深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