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俗大辞典礼仪上.docx
《中国风俗大辞典礼仪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风俗大辞典礼仪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风俗大辞典礼仪上
中国风俗大辞典·礼仪(上)
七、礼仪
八拜 本是古代人对父辈亲友所行的礼节。
此词始见于宋代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据说李稷去谒见文彦博,因为李稷的父亲李绚是文彦博的门客,所以文彦博“著道服出,语之曰:
'汝父,吾客也。
只八拜。
’稷不得已,如数拜之。
”正因为世交子弟对相互间的长辈须行八拜之礼,故而,相互之间称八拜之交。
后世异姓之间结拜为兄弟、姊妹,也称为八拜之交。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
”明代许自昌《水浒记·召衅》:
“记得去年有个戴宗,曾到郓城来,与我为八拜之交。
”汤显祖《紫钗记·吹台避暑》:
“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
”清代李渔《意中缘·借兵》:
“与小弟有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也简称八拜交。
例如元代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他有个八拜交的姐姐是赵盼儿。
”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
“贤弟!
我与你是同乡人,又是从小里八拜交的兄弟。
”异姓结为兄弟时,相互间有时只须四拜。
如《水浒全传》二十九回:
施恩欲借重武松报仇,向武松“说道:
'义士如此英雄,谁不钦敬。
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科,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不期今被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这个去处。
非义士英雄,不能报仇雪恨。
义士不弃愚男,满饮此杯,受愚男四拜,拜为长兄,以表恭敬之心。
’武松答道:
'小人有何才学,如何敢受小管营之礼?
枉自折了武松的草料!
,当下饮过酒,施恩纳头便拜了四拜。
武松连忙答礼,结为兄弟。
”
三跪九叩 这是旧时最重的礼仪。
行礼时,须下跪三次,每次三叩首。
本来,古时以再拜作为朝会大典的常礼。
《通典》卷一百二十三《皇帝至正受群臣朝贺并会》称:
“乐止,群官客使等皆再拜,侍中前承诏,降,诣群官东北,西面称:
'有制。
’群官客使等皆再拜。
宣制曰:
'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_。
’(冬至云:
履长之庆,与公等同之。
)宣讫,群官客使等皆再拜,讫,舞蹈三,称万岁,讫,又再拜,侍中还侍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始改三拜为常礼。
《周书·宣帝纪》:
“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
”到了明代,据《明会典》:
臣见君行五拜礼。
这在《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一回中有具体描述:
“当下驾坐宝位,静鞭响罢,文武百官,九卿四相,秉简当胸,向丹墀五拜三叩头礼,进上表章。
已而有殿头官身穿紫窄衫,腰系金厢带,步着金阶,口传圣敕道:
'朕今即位,二十襈于兹矣。
艮岳告成,上天降瑞,今值履端之庆,与卿等共之。
’”
到了清代初年,改一跪三叩头为通制,朝会大典则三跪九叩首。
清·昭梿《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
“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按照清王朝的规定,皇帝举行朝会大典时,乘舆至保和殿,降舆后先到中和殿升座暂息,接受在典礼中的侍班、导从、纠仪、执事各官行三跪九叩礼。
到太和殿升座之后,在丹陛大乐声中,文武百官再行三跪九叩礼。
在元旦、冬至、万寿节这三大节日的朝会之后,皇帝还要到乾清官接受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人行六肃三跪三拜礼,然后再接受皇子皇孙的三跪九叩礼。
此外,在重大祭祀时,也行三跪九叩礼。
《清会典》载其行礼过程云:
“至少昊金天氏陵门前,降舆,由中门入,至殿内,诣香案前,三上瓣香,行三跪九拜礼。
仍由原进门出,升舆。
”
三跪九叩,在清代白话小说中也有描写。
《三侠五义》第六回,写包公奉旨进殿除邪时,“来至殿内,见正中设立宝座,连忙朝上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
辛亥革命以后,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三跪九叩礼也被废除了。
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以后,虽然由袁世凯窃居了总统职位,但鉴于形势,他也不得不宣布:
男子礼节为脱帽鞠躬,大礼三鞠躬,常礼一鞠躬。
不过,三跪九叩之礼在民间仍有极深的影响。
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
”旧历朔望,例须拜孔,行三跪九叩礼。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八:
“于是三支高香一盅酒,二尺红布挂枝头,俞文芊三跪九叩,拜了大柳树做干娘。
”
四拜 “四拜”之礼始见于《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苏秦相于赵,位尊而多金,以事路过家乡洛阳,他那位曾“不为炊”的嫂嫂“蛇行匍伏,四跪自拜而谢”。
但这并非古代的常礼,而是谢罪的加拜之礼。
古代的寻常礼节,只不过一拜或再拜,即使是人臣对于君主,也只须再拜即可。
如《孟子·万章下》:
“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说:
“古人未有四拜之礼,唐李涪刊误曰:
夫郊天祀地止于再拜,其礼至重,尚不可加。
”“自唐以下即有四拜。
《大明会典》:
'四拜者,百官见东宫亲王礼,见其父母亦行四拜。
其余官长及亲戚朋友相见,止行两拜礼。
’是四拜唯于父母得行之。
”“今代妇谒姑章,其拜必四,详其所自,初则再拜,次则跪献。
衣服文史承其筐篚则跪而受之。
常于此际授受多误,故四拜相属耳。
”赵翼《陔馀丛考》卷三十一,对这种现象解释说:
“如李涪说,是唐时郊庙尚只再拜。
前明《会典》:
臣见君行五拜礼,见亲王东宫四拜,子于父母亦四拜。
盖仪文度数久则习以为常,或上下通行之具。
故必须加隆以示差别,其风会之不得不然也。
”
关于“四拜”之礼,《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五回,有一段详细描述:
西门庆通过蔡府管家翟谦的门路,欲投在蔡太师门下做干儿子。
翟谦带他去见蔡太师,“西门庆朝上拜了四拜;蔡太师也起身,就羢单上回了个礼:
这是初相见了。
落后翟管家走近蔡太师耳边,暗暗说了几句话下来。
西门庆理会的是那话了,义朝上拜四拜;蔡太师便不答礼:
这四拜是认干爷了。
因受了四拜,后来都以父子相称。
”显然,西门庆初见蔡太师时的四拜是不合礼仪的僭越之举,纯粹是为了巴结讨好蔡太师,而后四拜才是拜父母之礼,因为蔡太师承认了这层干父子的关系,故而不须答礼。
展拜 即行跪拜之礼。
《宋史·礼志》:
宋真宗“又幸叔梁纥堂,命官分奠七十_二弟子,先儒泊叔梁纥、颜氏。
初有司定仪肃揖,帝特展拜,以表严师崇儒之意,亲制赞,刻石庙中。
”所谓“肃揖”,就是古代九拜之礼中的肃拜。
《周礼·春官·大祝》:
“九日肃拜。
”郑注:
“肃拜,但俯下手,今时撞(揖)是也。
”贾公彦疏:
“九日肃拜者,拜中最轻,惟军中有此肃拜,妇人亦以肃拜为正。
”另据《朱子语类》卷九十一《礼》八:
“问:
'古者妇人以肃拜为正,何谓肃拜?
’曰:
'两膝跪地,手至地而头不下为肃拜,拜手亦然。
’”但宋真宗的司仪官所定的肃揖之礼,显然就是汉代郑玄所谓的“撎”。
宋真宗为“表严师崇儒之意”,不肯对叔梁纥和颜氏行肃揖之礼,而特意要行展拜之礼,可知展拜要比肃揖隆重得多。
后世的白话通俗小说中,也有写到展拜之仪的。
如《金瓶梅》第七十一回,写西门庆初见何太监,“展拜四拜,请公公受礼。
何太监不肯,说道:
'使不的。
’西门庆道:
'学生与天泉同寅晚辈,老公公齿德俱尊,又系中贵,自然该受礼。
'讲了半日,何太监受了半礼”。
长跪 长跪即直身而跪。
古时人们不知桌椅为何物,无论是帝王还是平民都席地而坐。
《释名·释姿容》:
“坐,挫也。
骨节挫诎也。
”王先谦注:
“古人坐,以两膝向后,如今跪形,故骨节挫诎。
”即所谓“两膝著地以尻著腫而安者为坐。
”至于古代的跪,与坐仅有直身和不直身的区别。
《释名·释姿容》称:
“跪,危也。
两膝隐地,体危院也。
”毕沅注云:
“古人危坐乃跪也,故管宁坐榻当膝处皆穿。
”即所谓“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著地为拜。
”故而《说文解字》卷二下说:
“跪,拜也。
”可见,由坐的姿势改变为跪拜的姿势是十分方便的。
因为跪起来以后身长比坐时明显增高,故而又称长跪。
但是,同样是直身而跪的姿势,在不同的情况下,古代却又有不同的名称。
《说文解字》卷二下:
“跽,长跽也。
”段玉裁注:
“长跽,各本作长跪,今正。
案:
系于拜曰跪,不系于拜曰跽。
《范雎传》四言秦王跽,而后乃云秦王再拜是也。
长跽乃古语,长俗作。
人安坐则形弛,敬则小跪耸体若加长焉,故曰长跽。
《方言》:
东齐海岱北燕之郊,跪谓之。
郭曰:
今东郡人亦呼长跽。
《释名》:
跽,忌也,见所敬忌不敢自安也。
……《广雅》:
,跪拜也。
此统言之。
许跪、跽析言之。
”总之,那种长跪的姿势,在准备拜时称为跪,如果不拜则称之为跽。
“长跪”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颇多见。
《战国策·魏策四》:
唐且“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史记·留侯世家》:
张在圮上桥见到黄石公,“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后来,黄石公授给张良一部《太公兵法》,使他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
又褚少孙补《史记·梁孝王世家》:
“梁王西入朝,谒窦太后,燕见,与景帝俱侍坐于太后前,语言私说。
太后谓帝曰:
'吾闻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义一也。
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
’景帝跪席举身曰:
'诺。
’”景帝正是以长跪的姿势向窦太后表达了敬意。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写唐僧师徒“四众到大雄宝殿殿前,对如来倒身下拜。
拜罢,又向左右再拜。
各各三匝已遍,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
”同样,这也是为了表示对佛祖的无比崇敬。
拜手(手拜)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节。
《说文解字》卷十二上:
“,首至手也。
”段玉裁注:
“各本作首至地也。
今正。
首至地谓稽首,拜中之一,不可该九拜。
拜之名生于空首,故许言首至手。
《周礼》之空首,他经谓之拜手。
郑注曰:
'空首,拜头至手,所谓拜手也。
何注《公羊传》曰:
'头至手曰拜手。
’某氏注《尚书》大甲召诰曰:
'拜手,首至手也。
’何以谓之头至手?
足部曰:
'跪者,所以拜也。
’既跪而拱手,而头俯至于手,与心平,是之谓头至手。
荀卿子曰'平衡日拜’是也。
头不至于地,是以《周礼》谓之空首。
空首者,对稽首、顿首之头着地言也。
详言曰拜手,省言曰拜。
”据此可知,行拜手之礼,须在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地,而且拜手也称作空首(见《周礼·春官·大祝》)。
关于拜手之礼,《尚书》已有记载,如《益稷》:
“皋陶拜手稽首。
”《召诰》:
“拜手稽首,旅王若公。
”唐代王维《王右丞集》卷五《送陆员外》诗有句云:
'拜手辞上官,缓步出南宫。
”后世的白话通俗小说中,也可以见到这种礼仪,如《水浒全传》第八十二回:
宋江等从宿太尉口中得到赵宋皇帝诚意招安的消息之后,“众皆大喜,拜手称谢。
”
另外,《礼记·少仪》称:
“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
为尸坐则不手拜,肃拜。
”郑注:
“手拜,手至地也。
”孔疏:
“手拜之拜,但以手至地,则《周礼》空首。
案:
郑注《周礼》'空首’:
'拜,头至手。
’此云手至地,不同者,此手拜之法,先以手至地,而头来至手。
故两注不同,其实一也。
”据此可知,古代的拜手、空首、手拜是名异实同的跪拜之礼。
再拜 拜是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
关于如何行礼为拜,却众说纷纭。
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说:
“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则为长跪,首至手则为拜手,手至地则为拜,首至地则为稽首。
此礼之等也。
”《说文解字》卷十二上称:
“拜,首至手也。
”段玉裁注:
“足部曰:
'跪者,所以拜也。
’既跪而拱手,而头俯至于手,与心平,是之谓头至手。
荀卿子曰:
'平衡曰拜’是也。
”“拜”字在《说文解字》中本作“”,徐锴注称:
“从者,言进趋之疾。
”扬雄根据字形分析,认为“”字是两手下垂的意思。
《释名》卷三《释姿容》说:
“拜,于丈夫为跌跌然屈折下就地也。
”根据诸家的解释来看,大概古代人的拜,仅仅拱手弯腰而已,像现在的揖。
后来指拱手屈膝俯首至手,屈膝顿首,两手着地或叩头及地。
再拜就是拜了又拜,表示非常恭敬。
《论语·乡党》篇说: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
“坐者皆起,再拜。
”明代李长盛《过史公墓》诗云:
“途过丞相墓,再拜想仪型。
”古代人行跪拜之礼时,常常拜了又拜,叩头至地,以表示高度尊敬,称再拜稽首。
如《仪礼·觐礼》:
“王受之玉,侯氏降陛,东北面再拜稽首。
”《史记·周本纪》:
“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
”韩愈《平淮西碑序》:
“群臣请纪圣功,被之金石。
皇帝以命臣愈,臣愈再拜稽首而献文。
”此外,古代人也常常在书信的开头或结尾加上“再拜”两字表示敬意。
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开头便说: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韩愈《与华州李尚书》:
“谨奉状不宣,愈再拜。
”清代姚鼐《复曹云路书》:
“鼐再拜云路先生足下。
”
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写到“拜”这种礼节,多是跪拜。
如《水浒全传》八十二回,写宋江等人往济州迎接宿太尉接受招安时,“来馆驿中,参见宿太尉,拜罢,跪在面前。
宿太尉教平身起来,俱各命坐。
四个谦让,那里敢坐。
”宿太尉来到忠义堂上,“宋江、卢俊义等都跪在堂前。
裴宣喝拜。
拜罢,萧让开读诏文。
”“萧让读罢丹诏,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宿太尉取过金银牌面、红绿锦缎,令裴宣依次照名给散已罢,叫开御酒。
”再如一百○一回,写宋江等迎接侯蒙,“陈安抚及宋江以下诸将,整整齐齐,朝北跪着,裴宣喝拜。
”“侯蒙读罢丹诏,陈璀及宋江等山呼万岁,再拜谢恩已毕。
”
请安(打千) “请安”一词始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昭公“如齐,齐侯请飨之。
子家子曰:
'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飨焉?
其饮酒也!
’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
”杜预注称:
“请安,齐侯请自安,不在坐也。
”可见,此用为表示对昭公的轻慢。
显然,这和清代的请安礼节并不是一回事。
清代请安之礼,金梁《光宣小记》言之甚详,谓:
“请安者,俗礼屈膝致敬也。
有双腿、单腿之别。
屈双膝曰双腿安,凡臣见君、奴见主、卑属见尊亲行之。
屈一膝曰单腿安,凡寻常相见,不论尊卑皆行之。
清初,百官见王公贝勒,皆跪安,虽大学士不能免;其后,权臣如鳌拜等亦僭此礼。
始谕禁,禁双安也,而单安如故。
余总警务,谕阻员司不得屈膝,而习惯成俗,终亦不克尽禁也。
按《汉书·东夷传》:
'高勾骊,跪拜曳一脚’,与请安正相同,然则此俗由来久矣。
双安必沿于跪拜,然其形状实相异,跪拜以屈伏为敬,而双安仅屈双膝。
先左后右,垂手而直其躬。
惟必俟尊者颔受,始得起。
其谦下者或双手作相扶状,曰接安。
传闻德宗每人跪安,太后常置不理,乃长跪以待,往往至不能起立,困顿甚矣。
”事实上,不仅双腿安由来甚久,单腿安之俗也很久远,而且是满族人的传统礼仪。
《三朝北盟会编》第三卷(俗称“女真卷”)载女真人的相见之礼说:
“其礼则拱手退身为喏,跪右膝,蹲左膝着地,拱手摇肘,动止于三为拜。
”
清代人请安时的这一套左膝前屈、右腿后蹲,上身微俯、右手下垂的半跪之礼俗称“打千儿”,也称“打跧”。
《红楼梦》第八回有云:
“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
”这是介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一种礼节。
除了相见时的请安之礼,清代官场上还有特殊的规定,如官吏休假期满归京或考官试毕终了时,都必须向皇帝恭呈请安折,问皇帝安否。
正献·分献 祭祀时,向受祭者行献爵献帛之礼,称正献;向附属的配享者分别行献爵献帛之礼,称分献。
《旧唐书·礼仪志》载:
开元十二年,玄宗祭祀泰山时,“欲初献于山上坛行事,亚献、终献于山下坛行事。
”贺知章等人认为:
“吴天上帝君位,五方时帝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
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位于山下,诚足以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
”这应是正献、分献有别之始。
据《宋史·礼志》,宋真宗祭祀孔子时,也曾“命官分奠七十二弟子,先儒洎叔梁纥、颜氏”。
乾隆三十年版《济阳县志》卷五称:
“春秋仲月上丁日致祭先师孔子,知县为主祭官,在城文武为分献官。
届期儒学先祭崇圣祠毕,然后主祭官率分献官致祭。
知县祭先师及四配,分献官各献于东哲西哲。
”正献之礼必在正殿举行,而分献之礼则或在两序两庑、或在正殿。
《歧路灯》第五回道:
“且说过了些时,到了丁祭。
五更时,荆堂尊,周、陈两学师,汪典史俱各早到,合学生员齐集,各分任职事。
正献、分献已毕,周、陈同邀荆堂尊明伦堂一茶”。
《儒林外史》第三十七回:
“金东崖赞:
'分献者,就位。
’迟均、社仪出去引庄徵君,马纯上进来,立在丹墀里拜位左边。
”而庄徵君和马纯上二人正是亚献、终献者,其亚献、终献之礼也都是在正殿上举行的。
该回谓:
“迟衡山先请主祭的博士虞老先生,亚献的徵君庄老先生;请到三献的,众人推让,说道:
'不是迟先生,,就是杜先生。
’迟衡山道:
'我两人要做引赞。
马先生系浙江人,请马纯上先生三献。
’马二先生再三不敢当,众人扶住了马二先生,同二位老先生一处。
”在这里,初献即正献,而亚献、终献则均为分献。
折腰 折腰是见面时弓身弯腰之礼,以表示对对方的恭敬。
晋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吏告当柬带迎谒,潜叹曰: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晋书·陶潜传》)后演变为屈身事人称折腰。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诗《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
《歧路灯》第二回写谭孝移从祖籍丹徒修谱回来,街坊邻舍、亲朋好友纷纷来送盒酒为之接风洗尘,谭孝移看到娄绍、孔述经等五位挚友送来拜盒,便立即分付小厮到街上望着,另行接待。
说:
“五位爷到时,不必走前门,即邀到后书房内。
可以从东坍同过来,我在后门等候。
”不多一时,果见五位客从胡同过来,“谭孝移躬身前迎,五位逊让进门。
到轩上,宾主叙礼坐下,献茶毕,孝移躬身致谢道:
'诸长兄空来一望,已足铭感,何必赐贶!
”
《万花楼》第二十八回“报恩寺得遇高僧”,写狄青到了报恩寺内厢,“就有一位老和尚下阶相迎”,“狄青见他前来迎接,想他定是有德行高僧,不敢怠慢,先打了一躬。
那和尚只两手略略一拱”。
“狄青一想,本官深深打躬,这和尚只拱手而答,必然是个大来头的和尚了。
”
《水浒传》第八回“林冲棒打洪教头”,写林冲待人以礼。
柴进正陪林冲吃酒,教师洪教头来到,“林冲寻思道:
'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宫人的师父。
’急急躬身唱诺道:
'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
”第四十六回写杜兴到祝家庄送信,被祝氏三兄弟斥骂一顿,杜兴忍耐着,又“躬身禀道”:
“东人有书拜上。
”
《西湖佳话》中“西泠韵迹”,写名妓苏小小虽流落风尘,但并不自轻自贱,对权贵不阿谀奉承,不卑不亢,不屈身事人,拜见时也不用顿首之礼,仅折腰而已。
上江观察使孟浪“自诗当道官”,三次令吏卒呼唤苏小小,苏小小爱理不理,勉强去侍候,“不慌不忙,走到面前,也不屈膝,但深深一拜道:
'贱妾苏小小,愿相公万福。
’孟观察此时心已软了,说不出硬话来。
”
额手 以手加额表示敬礼或庆幸。
《宋史》卷三百三十六《司马光传》:
“帝崩,赴阙临,卫士望见,皆以手加额曰:
'此司马相公也。
’”可见,早在宋代已有此礼俗。
卫士们以手加额,是向司马光致敬,但有时额手则用为表示庆幸。
《元诗选》癸之戊上胡元采《大有年》诗有句云:
“童叟相观皆额手,从兹深愿屡丰年。
”成语“额手称庆”,也是这个意思。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周琼致贾政信中有云:
“正申燕贺,先蒙翰教,边帐光生,武夫额手。
”
叉手 叉手即拱手。
宋·毛晃《增韵》:
“叉,俗呼拱手曰叉手。
”早在汉代已有此礼俗。
《后汉书·马援传》:
“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腰咋舌,叉手从族乎?
”同书《灵帝纪》注:
“《献帝春伙》曰:
“(张)让等惶怖叉手,再拜叩头。
”《三国志·诸葛诞传》:
“叉手屈膝。
”同书《邓艾传》段灼疏:
“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
”又同书《公孙度传》注“《吴书》曰:
孙权亲叉手,北向稽颡。
”《晋书·天文志》:
“皆叉手低头。
”
在戏曲小说中,写到“叉手”的颇多。
《西厢记》二本二折《小梁州》:
“则见他叉手将礼数迎,我这里'万福,先生!
”《竹叶舟》三《黄钟尾》:
“你枉了告玄冥,礼河伯,频叉手。
”《水浒全传》第二回:
“高俅叉手跪复道:
'小的叫做高俅,胡乱踢得几脚。
’”《醒世恒言》卷三十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那后生叉手不离方寸”。
《警世通言》卷六《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只见门前上下首立着两个人,方顶样头巾,身穿紫衫,脚下丝鞋净袜,叉着手。
”《西湖二集》卷十八:
“吉二叉手不离方寸”。
“叉手不离方寸”是说叉手不离胸口,表现出更加恭敬的态度。
此外,“叉手”也写作“插手”。
如《荐福碑》二《滚绣球》:
“比及见这四方豪士频插手,我争如学五柳先生懒折腰,枉了徒劳。
”《秋胡戏妻》三《满庭芳》:
“我见他便躬身,插着手,陪言语。
”
对于佛家子弟来说,叉手即合掌,也称合掌叉手,谓合掌而交叉十指,用来表示已心专一。
密宗称为金刚合掌,也叫归命合掌;天竺称为叉手。
《观无量寿经》:
“合掌叉手,赞叹诸佛。
”宋·陈师道《寄滕县李奉仪》诗:
“曲躬叉手前致言,畜眼未见耳不闻。
暮年何以答此恩,请颂华严寿我君。
”
长揖 揖礼原是古代的拱手礼。
《公羊传》僖公二年:
“荀息进曰:
'虞郭见欤?
’献公揖而进之。
”何休解诂:
“以手通指曰揖。
”徐彦疏:
“盖谓揖而招之,言用拱揖并招引近己。
”长揖比一般的揖礼态度更恭敬,行礼时,不分尊卑,皆拱手高举,自上而至极下为礼。
但这种礼节比跪拜礼简慢。
《史记》九七《郦生传》称:
郦食其去见刘邦时,“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而不拜。
”又《后汉书》八十《赵壹传》:
“司徒袁逢受计,计吏数百人皆拜伏庭中,莫敢仰视,壹独长揖而已。
”这种礼节,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多有描述,《歧路灯》第六回:
“大家扫地一揖,各别而去。
”所写的就是长揖。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黛玉所作《红拂》诗有“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之句。
谓李靖以布衣见杨素,长揖不拜,仪态洒脱,言谈自若,因而被红拂看中。
《三侠五义》第六回,写丞相王芑往相国寺为国求贤,“包公隔窗一看,也不能回避了,只得上前一揖;道:
'废员参见了。
’”行揖礼也称作揖。
《歧路灯》第六回:
“大家团作了揖,序长幼坐下。
”第七回:
“见了两位老师,作揖,坐下。
”
顿首 顿首是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行礼时,顿首与稽首形式略同,惟稽首头至地时须停留片刻,而顿首则作短暂的接触,就立即举起。
因其头触地面的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后通用作下对上的敬礼。
《四库全书·辨定祭祀通俗谱》卷三至五:
“凡拜皆跪,无所谓立拜者,亦无不以手先至地而首下至手者,所谓拜手也。
……稽首者谓拜手而稽其首也,稽者,留也,以首至手稽留不即起也;顿首者,拜手而陡起也,顿者陟也。
……姚立方曰:
'顿首是急遽时所用大非常礼。
如左传晋穆赢顿首于赵宣子之门;楚申包胥乞秦师九顿首而坐皆狼狈有求仓卒致情之仪。
……’”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杨奉董承双救驾”一回中,献帝车驾到华阴县,郭汜追劫车驾,遇杨奉出来保驾,与郭汜之将崔勇大战,“两马与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杀人军中,砍死无数。
汜军大败,退走二十余里。
杨奉收军,来见天子。
帝下车执奉手,曰:
'卿救朕躬,当刻铭肺腑。
’奉顿首谢。
”在“董承密受衣带诏”一回中,写帝欲以人事托董承,密商之后,密授衣带诏,董承谢帝,“承顿首谢”。
顿首这种礼节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
《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大哭周瑜》一回中,写周瑜临死之前给孙权写遗书,开头就是“瑜伏楮泣血顿首百拜,致书于主君明公麾下”。
《金瓶梅》第七十回,写新升官的何干户下贴拜会西门庆,上面写着:
“谨具段帕二端,奉引贽敬,寅侍教生何永寿顿首寿。
”这种用法表示对受信人的尊敬。
自然这种称呼多用于下对上、卑对尊的人际关系中。
《禅真逸史》第三十六回,“双玉人重逢合卺,三义侠衣锦还乡”,写张善相初从杜伏威起兵造反,后为之帅段韶收伏。
在此之前,张善相因“走马踏死人命,弃马脱逃”,潜身人段府花园,暗与段之次女琳瑛订白首之约,段韶闻之此事,欣然允婚,并答应以婢女春香许之为妾,“张善相大喜,顿首致谢。
”
稽首 古代九拜之一。
《周礼·春官·大祝》:
“辨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郑玄注:
“稽首,拜头至地也。
”贾公彦疏:
“稽首,其稽,稽留之字。
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
……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古时诸侯对天子、大夫对诸侯,均行稽首之礼。
但《礼纪·郊特牲》则指出“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
”也就是说,因为稽首是臣拜君之礼,而一国之中不可有二君,故家臣不行此礼。
古代对稽首之礼非常看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当秦伯设宴招待晋公子重耳时,”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赵衰曰:
'重耳拜赐。
’公子降,拜,稽首。
公降一级而辞焉。
”襄公三年:
“公如晋,始朝也。
夏,盟于长樗,孟献子相公稽首。
知武子曰:
'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
’”二十四年:
郑伯携重礼到晋国去请求伐陈。
“郑伯稽首,宣子辞。
子西相曰:
'以陈国之斤,恃大国而陵虐於敝邑,寡君是以请罪焉。
敢不稽首。
’”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
齐侯稽首,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