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871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docx

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参考教案

10这个规矩不能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纳闷”、“辩解”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

3、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题,以感情朗读为主,着重读好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彭德怀同志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学习部分生字。

(一)出示课题,引导提问。

1、板书课题(随机指导“规、矩”的读音:

这两个字组成词时读:

guīju;书写,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2、读题质疑。

同学们,谁查了字典知道“规矩”是什么意思?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我们知道每一篇文章的题目也叫“题眼”,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

问题预设:

这个“规矩”是谁定的?

“这个规矩不能有!

”是谁说的?

这“规矩”指什么?

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2、检测生字词。

一类字:

规矩、彭德怀、司令、职务、称呼、按照、搞、返身

二类字:

彭德怀、将领、警卫员、逛公园、纳闷、冲着、奉命

多音字:

将jiāng(将来)jiàng(将领)

       闷 mēn(闷热)  mèn(纳闷)

       冲chōng(冲洗)chòng(冲劲)

3、指名读课文,要求:

正确、流利。

思考:

在文中找出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A同学们刚才提出的这些问题,通过初读课文,你能回答哪个问题呢?

请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再说你的答案。

B看来大家读文章的时候很认真,边读文章边思考问题已经初步读懂了文章的一些内容,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用简洁通顺的语句概括地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填空:

一天傍晚,彭总想(       ),因为工作人员(               ),彭总(         )。

(一天,彭总想游览北海公园,因为工作人员奉上级指示关闭北海公园,专门接待他,彭总拒绝游览公园。

4、“彭德怀”究竟是谁?

能从文中找到介绍他的内容吗?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随机理解:

职务

               解放战争:

副总司令

彭德怀:

 

(著名将领)   新中国成立:

副总理 国防部长

2、这些就是他所担任过的“职务”,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从“仍然”“亲切地”“彭总”体会彭德怀的随和、平易近人。

“称呼”就是“叫”的意思,是一种“叫”的正规的书面用语。

小结:

这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彭总的身份和人们对他的称呼,体现出人物的品质,也为后文作了铺垫。

究竟彭总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规矩为什么不能有?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生字练写:

、职、司、务、

1观察:

规、矩、怀、称、职,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前四个字左边的最后一笔都是点,都写的左窄右宽。

职左右写的一样大。

司:

大横折钩:

竖画垂直。

务:

上面的折文儿要写舒展。

2练习书写。

(五)课后作业:

1在文中勾画出描写彭总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

2了解彭总的感人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情感体会。

教学过程:

(一)抓住文中描写彭总的语言,感悟彭总的品质。

1、文中有许多描写彭总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大家找出来吗?

(1)一天,听说北海公园很热闹,游人很多,彭总很高兴:

“好,今天我们也去看看。

学习设问:

读了这句话,问一问:

彭总想去看什么?

为什么想去看?

彭总是怎么说的呢?

练读这句话。

(2)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

读这句话,你会提什么问题?

如:

为什么穿便衣?

为什么把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

你怎么回答呢?

就这样边提问,边自己回答,和同座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文章内容,感悟人物的品质。

(3)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人员:

“你们搞的什么鬼?

(4)“休息?

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

”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5)“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

这个规矩不能有!

(6)彭总返身走出了公园。

2、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你对课文的主人公彭德怀同志还有哪些了解?

[培养学生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3、讲解彭德怀同志生活工作片段。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彭德怀,加深对彭德怀同志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的体会。

4、朗读课文。

[通过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共鸣,体会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格。

(二)课堂小结,深化感情。

(三)作业设置

了解伟人感人的故事,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

 

                   “这个规矩不能有”

                   规矩——闭园接待首长

                   为什么——不搞特殊化

 

11一条大鱼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句子,学习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遵守社会公德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

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

当你钓到一条大鱼的时候心情怎样?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让我们去看看汤姆和他爸爸钓到了一条怎样的鱼,结果有怎样啦?

(板书:

11一条大鱼)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喜、得意、乞求、慢吞吞、依依不舍、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4、讨论: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2、分组学习,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分“钓鱼”和“放鱼”两部分写的。

3、全班学习交流。

4、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爸爸为什么坚持要汤姆把这条大鱼放回湖中?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左右结构:

暗私语报攻

上下结构:

官否

半包围结构:

速迅退

(3)重点指导书写“退”字。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

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11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了解大海深处是怎样的。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想:

从哪里可以看出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鱼。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鱼竿猛地抖动了一下。

     那条鱼想挣脱鱼钩,不停地蹦跳着,甩动着尾巴,水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响声,溅起点点水花。

(2)汤姆是怎么钓起那条大鱼的。

找出描写汤姆钓鱼的动作词语,说说他钓鱼的全过程。

(3)体会汤姆从开始钓鱼到钓到大鱼,心理有什么变化?

 

2、学习课文6—12自然段。

(1)讨论:

要放掉这样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汤姆是多么舍不得呀!

请你为汤姆可以不放掉那条难得的大鱼找一些理由,替他求一求爸爸。

(2)分角色朗读6—12自然段。

(3)想象父子对话,进行表演。

3、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练习朗读,思考:

汤姆为什么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为什么永远也忘不了爸爸那坚定的话语?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课文的感受。

 12诚实和信任

教材分析:

   故事很简单,但极富特色。

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但人物“诚实”的品质跃然纸上,的确让人感动。

平平淡淡的描写,极少的气氛渲染,淡淡的人物刻画,白描化的语言,使文章感人至深。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故事所表达的不正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为人根本——诚信吗?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处世态度。

4、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

教学重点:

读懂人物对话,感受主人公“诚实”的品质。

教学难点:

  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诚信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吗。

说说:

宋庆龄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诚实和信任的课文,第12课诚实和信任。

2、板书课题,读课题,学生质疑:

谁诚实?

谁信任谁?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故障毕竟环顾歉意知晓费用宝贵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在谁?

作者是怎样做的?

你是怎样看待作者的做法的?

 3、全班交流讨论:

(1)事故发生的原因:

    天黑 有雾 能见度很差

    红色小车车身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2)责任在谁?

     双方都有责任。

(3)作者是怎样做的?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车的雨刷下。

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理解词语:

环顾

(4)你怎样看待作者的做法?

4、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书写“毕、货、贵”字。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

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八12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了解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4—11自然段,边读边想:

作者和红色小车的主人有几次对话,都说了些什么?

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明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从他们的第一次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车子的反光镜碰坏了;车主自己换上了;车主向作者表示感谢。

(3)从他们的这次对话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讨论:

反光镜是怎么碰坏的?

车主为什么要向作者表示感谢?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习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对话。

(2)“无人知晓的情况”是指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况?

(3)对作者的这一举动,你又怎么看?

(4)当车主发现这一字条时,心里会怎么想?

(5)小结:

正是由于作者的诚实和信任,使车主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深深地被感动了!

(6)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对话:

(1)指名朗读对话。

(2)交流:

你想说什么?

(3)出示句子: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4)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诚实和信任的理解。

四、拓展学习。

收集关于诚信的故事,全班交流。

 

古诗诵读:

大林寺桃花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  

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

   寺 菲 觅

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

  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

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

不,岂只是有脚而已?

你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语文乐园(四)

教材分析:

   语文乐园(四)共有“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和“口语交际”三大板块。

其中“我来试试”包括:

认一认,读一读;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背一背;读一则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探究与发现”是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探究不同语言形式所表达的不同的效果。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下雨算什么”。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说地意思,合理、巧妙、有礼貌地说服别人。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知道意思相同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2、学习认识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

3、学习名言警句。

4、读成语故事,弄清成语意思,能讲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

理解短文,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来试试。

(一)认一认,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请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读一读,了解每组词语的意思,思考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规律。

3、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指导理解词义。

5、教师小结:

每一组词都是表示“第一”的意思,第二组词表示“取得第一”或“领先”的意思。

6、拓展学习:

试着说说类似词语。

(二)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朗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

2、思考:

句子前一部分和侯一部分说的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完整的读句子,说说作者想重点强调的是哪个部分。

4、小组交流。

5、全班反馈。

6、拓展学习:

试着用“可是”、“但”造句。

(三)写一写,背一背。

1、请同学自读句子,感受句子内容。

2、交流:

读句子的感受。

3、用多种形式朗读。

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

5、指导抄写名言。

(四)读一读。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自由朗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

4、思考:

孙权为什么很不高兴,他是怎样批评吕蒙的?

5、全班交流:

吕蒙为什么能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6、学生自读故事,互相讲一讲。

 

第二课时

一、探究与发现。

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背诵古诗。

3、再读金波的《蝴蝶飞》。

4、思考:

发现了什么?

5、小组讨论。

6、全班反馈。

     《蝴蝶飞》是一首现代诗,共六行,每行的字数不一,节奏欢快,很有动感,很有童趣,像一首歌谣,琅琅上口。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行,每行的字数相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节奏平稳。

一、口语交际。

1读一读口语交际的内容。

2书展的最后一天,下起了雨,乐乐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发生了小小的争执,他们三人会说些什么呢?

3演一演,乐乐是如何说服爸爸妈妈的?

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4联系实际说说如何更好地说服别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指导《我想……》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有梦想,你心中的梦想是什么呢?

(或听歌曲《种太阳》)。

一、 读课本中习作要求,思考:

你心中的梦想是什么?

1、 同桌交流,明确自己本次习作的主题。

2、 梦想是美好的,要把自己的梦想进行具体的描述,要求语句通顺,用此形象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白。

二、 学生试说,补充交流。

三、 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 范文引路。

2、 学生习作,不拘形式,淡化文体,可以用诗歌的形式表达。

四、 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 小组评析。

2、 集体评议。

3、 总结:

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美丽的梦想,把自己的梦想用文字写下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把美的事物、美的愿望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寻找身边的美,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让课堂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