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763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docx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探究题专题训练

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

一、探究题(共12题)

1、

(1)该实验通过图___________(填字母)消耗掉叶片内的有机物。

(2)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光,然后把该叶片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e所示。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其目的是见光部分与遮光部分___________。

(3)在“酒精脱色”这一步骤中。

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

(4)经过图c所示的步骤处理后,叶片变成蓝色的是__________(填“遮光”或“未遮光”)的部分,该过程中滴加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

2、亚里士多德认为,植物体是由“土壤汁”构成的,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这一观点统治西方将近2000年。

1648年,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证明,构成植物体的物质来自水,土壤只供给极少量的物质。

1771年,普利斯特里证明,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污浊的空气。

1864年,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合作用时形成淀粉。

下面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A所示的处理的目的是______,使实验更为准确。

(2)为了让绿叶成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株放在______数小时。

(3)图D中将经处理的叶片浸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叶片______。

(4)图E的实验步骤叫______。

(5)图G实验结果显示,叶片______(遮光/不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3、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

这样收集的数据如下表,请结合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分组

植物

温度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

金鱼藻

25℃

10

60

2

金鱼藻

25℃

20

25

3

金鱼藻

25℃

30

10

4

金鱼藻

25℃

40

5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根据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的关系,由此得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________。

(2)如果关闭白炽灯,这个装置将处在黑暗环境中,此时该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

该生理活动产生的气体可用通入________的方法进行检测。

(3)若要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某同学提议要将金鱼藻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处理一昼夜,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常用方法。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图一所示处理,图二为叶片甲的放大图。

光照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丙三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说明:

透明塑料袋内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________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

(2)叶片乙与叶片丙对照,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

(3)经过染色处理后,叶片甲上的A与C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是______,两者能否形成对照?

______,原因是_____。

(4)通过甲叶片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同时对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有重要作用。

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装置(提示:

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

请分析作答:

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实验步骤如下:

(1)将图示中的三个实验装置密封后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再一起移到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同一环境中照射一段时间;

(2)分别从甲、乙、丙装置中绿色植物的相同部位取下一片绿叶,编号A、B、C,将取下的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清水冲洗、碘液染色,稍等片刻再用清水冲掉叶片上多余的碘液;

(3)观察记录叶片颜色的变化。

①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为确保只有一个变量,在装置的选取,装置中溶液的量及绿色植物的种类、大小、生长状况等方面都要尽量保持____。

②步骤

(1)“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③本实验的预期是:

A叶片___,B叶片___,C叶片变蓝。

该兴趣小组初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6、某生物实验小组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图二是小组同学们集思广益,将实验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换成银边天竺葵并进行有关创新实验。

(1)图一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按实验的先后顺序排序___________。

(2)图一B步骤中,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图一C步骤中小烧杯内的液体是___________,能溶解叶绿素。

(4)图一D步骤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图二中,经按正确实验步骤操作后,分别向叶片A、叶片B滴加碘液,现象是:

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非绿色部分不变蓝;叶片B的绿色部分不变蓝。

通过以上现象能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与___________有关。

7、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一)图甲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

图乙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

(1)图甲中A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乙图中参与的结构有___________。

(2)图甲中B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_(填数字)。

(二)为了更全面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实验小组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上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_______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若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

a、c叶中其它绿色部分都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b叶和d叶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

根据本组实验,请你提出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

___________

8、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人们更加关注空气质量,而空气质量与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密切相关。

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某较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分析作答:

(1)若A液为澄清石灰水,将装置甲置于_________环境中一定时间后,发现A变浑浊,如果换成死亡的植物重做上述实验,则A液________(填“变”或“不变”)浑浊,据此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液为碳酸氢钠溶液(可释放二氧化碳)。

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光合作用时将银边天竺葵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银边部分进行对照,你认为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检测实验结果时,在对实验叶片滴加碘液处理前要先用____________脱色。

(3)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装置甲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A液为清水),并绘制了图乙所示曲线,分析曲线可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据此请你写出一条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人们很早就就认识到了绿叶在光下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量来自于光能。

在这一过程中,光能去哪儿了?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了。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如下科学探究过程:

(1)探究过程

Ⅰ提出问题

光能转换成的化学能,储存于________?

Ⅱ作出假设

光能转换成的化学能,储存于淀粉中。

Ⅲ设计实验

一、材料:

盆栽天竺葵,黑纸片,酒精,碘液等。

二、原理:

①植物通过_______作用消耗淀粉,释放能量;

②绿叶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③叶绿素易溶于酒精中;④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三、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到_____________处一昼夜

②如图甲处理叶片后,光下照射4小时,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__________;

③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用_______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检测观察;

⑤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检测;

⑥观察结果:

如图乙,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

IV得出结论

①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②绿叶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制造淀粉;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拓展实验

从上述实验叶片的变蓝部分撕下一块表皮,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气孔保卫细胞里只有叶绿体变成了蓝色颗粒,这个事实证明: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

10、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

然后进行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后,去掉叶片上的遮光纸片。

(2)图②所示,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3)如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___________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_。

(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

请据图回答:

(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____,作为对照。

在乙组的A瓶中注入____,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理论上分析:

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那么,他应在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______________

(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A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

影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在____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

12、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再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

这样收集的数据如下表,请结合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分组

植物

温度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1

金鱼藻

25℃

10

60

2

金鱼藻

25℃

20

25

3

金鱼藻

25℃

30

10

4

金鱼藻

25℃

40

5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根据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的关系,由此得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________。

(2)如果关闭白炽灯,这个装置将处在黑暗环境中,此时该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________。

该生理活动产生的气体可用通入________的方法进行检测。

(3)若要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了淀粉,某同学提议要将金鱼藻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处理一昼夜,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探究题

1、

(2)光照形成对照

(3)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未遮光碘酒##碘液

(5)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解析】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该实验通过图a消耗掉叶片内的有机物。

(2)

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这样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因此实验的变量是光照,见光部分与遮光部分形成对照。

(3)

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

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在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其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

通过实验,未遮光的叶片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遮光的叶片缺少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溶液不变蓝色。

因此,经过图c所示的步骤处理后,叶片变成蓝色的是未遮光的部分,该过程中滴加的指示剂是碘酒(或“碘液”)。

(5)

通过实验,未遮光的叶片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遮光的叶片缺少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溶液不变蓝色。

本实验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

(1)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光下

(3)脱色(或叶片中的叶绿素被酒精溶解,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4)漂洗

(5)不遮光

【解析】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A暗处理→B部分遮光、光照→C摘下叶片→D酒精脱色→E漂洗→F加碘→G观察颜色。

(2)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1)

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使实验更为准确。

(2)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可见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所以,为了让绿叶成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株放在光下数小时。

(3)

D步骤是酒精脱色: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在叶片脱色过程中,酒精要隔水加热,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隔水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

“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所以,图E的实验步骤叫漂洗。

(5)

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这说明: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比较叶片的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所以图G实验结果显示,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3、叶绿体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呼吸作用澄清石灰水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分析】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在叶绿体,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实验原理:

光照强度可以用光源与金鱼藻的距离来控制,距离越远,光照强度越弱。

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气体,所以可以通过产生的气泡数来判断光合作用强度。

【详解】

(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里面有能吸收光能的叶绿素。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远,金鱼藻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越少。

由此得出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

光照强度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

(2)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黑暗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如果关闭白炽灯,这个装置将处在黑暗环境中,此时该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所以可以通过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来检测二氧化碳。

(3)选作实验的植物在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要将金鱼藻放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处理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点睛】

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相关实验。

4、

(1)   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酒精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A没有叶绿体、C缺少光照   不能   变量不唯一

(4)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碳氧平衡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详解】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

(2)叶片乙与叶片丙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实验结果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经过染色处理后,叶片甲上的A与C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是A没有叶绿体、C缺少光照,因为两者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变量不唯一。

(4)通过甲叶片相关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制造有机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

5、二氧化碳相同(或答“一致”、“一样均可得分)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转运完毕   不变蓝   变蓝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①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变量,所以为确保只有一个变量,在装置的选取,装置中溶液的量及绿色植物的种类、大小、生长状况等方面都要尽量保持相同(或“一致”、“一样”)。

②步骤

(1)“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转运完毕,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③甲装置内有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这样装置内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乙装置内有碳酸氢钠能释放二氧化碳,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成蓝色。

所以,本实验的预期是:

A叶片不变蓝,B叶片变蓝,C叶片变蓝。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6、D、B、C、A形成对照   酒精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叶绿体(叶绿素)、光

【分析】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

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该实验的步骤是:

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