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6276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docx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

  第一篇:

  测量实习心得

  7月11日,我们迎来了大学第一次的实践周。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测量实习,第一天上午听了老师讲的一些重点而注意事项后,下午我们便每个小组选了地点测量,我们小组选得是主五楼前的一块地。

首先要做的是选点,我们进过讨论,又经过老师的指导,选了4的点作为控制点。

接下来就是测量角度了,我们是由两个人测角度的,忙活了一下午,要收工了,才发现他们把读数读多了,一下午基本白忙了。

但我们也从中吸取了教训,相信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第二天,我们便早早起来去测量,有了昨天的经验,早上的进度明显快了许多。

但,我们每次都是先把角度测完,而没有角度与距离一起测,最后又要摆仪器,进行定线测量距离,这又浪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

而测量距离时,我们有一段要测的距离是在草坪上,两个控制点之间有草坪有高差,很不好测,一开始我们选择的是悬空测量,但是回去计算以后,发现误差太大,超出了误差范围,经过请教老师后,重新测量以后才完成。

  而碎步的测量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由于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只要测半测回就可以了,问题不大。

不过也加深了我们对仪器的使用,也巩固了一些知识。

画图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难,但也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比如,角度会量错,导致图无法附和,还有就是有些地方的忘记了,例如一些树,最后又要跑一趟,不过总的来说问题还是不大的。

  这一周的测量实习还是收获很大的,不仅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提高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很多是在课堂是无法学到的。

  第二篇:

  学习土木工程这一专业已经一年半了,我们都从大一刚进来时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慢慢成长了,不仅是年龄长了,知识当然也长了不少。

今年9月份开始我们就是大二的学生了,从一进入大二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很多关于专业的课程,大家都学的很开心也都学得很认真。

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任何东西纸上得来的总觉浅,所以我们大二结束课程后老师还为我们安排了为期一周的测量实训。

  从元旦开始,我们进行了一星期的测量实训,在12月31号那天,老师为我们安排了测量任务,分发了测量任务书并为我们讲解了一系列关于实训时需注意的事情。

大家都很兴奋,很期待,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知识好好展现一番,把自己从纸上从老师那学来的东西自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测量的第一天,我们小组的人员都准时到齐了,首先我按照老师的指示找到属于我们小组的测量地点,我们先大致定出了我们需要测定的范围,很麻烦的是我们需要测量的地方竟然跑到学校外面去了。

由于这一事情,小组成员马上进行讨论,很快大家一致决定把起点往回拉,决定完后每个人又开始行动了,经过半个小时后,整个地方就定出来了。

然后大家先了解了我们的仪器和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我们领到的仪器有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全站仪,我们测量实训需完成的内容有:

控制点的布置即控制点位置,高程,角度;闭合导线水准路线测量计算;碎步点的坐标;圆曲线的测设和建筑物的放样等。

了解之后我们首先决定定出控制点和闭合导线水准路线测量,我们将小组11人分为两分队,一队进行全站仪的控制点高程,角度,距离的测量,另一队进行水准仪高差的测量。

  第一天大家都很忙,两个人分别用水准仪和全站仪,两个人计数据,两个人立尺,两个人拉皮尺量距离,一个人立棱镜,还有两个人分别为两小组递东西和画草图。

第一天大家怀着兴奋,开心的心情测量了一天,虽然很累但大家都很开心。

晚上大家把白天的数据都算了一遍,结果令人有点失望,数据都不正确,大家都有点小受打击,不过每个人都没有放弃。

第二天大家还是早早的到地方开始工作,经过大家的讨论和计算,我们又开始了对第一天错误数据的重新测量,但让我们还是很失望,数据仍然是错误的。

大家都有点不怎么开心,大冬天冻得手脚都麻木了还是没有成果,老师来时大家都有点小抱怨,但是老师却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一次性完成的,测量就是要经过一次次测,一次次计算的,失败是正常的。

听了老师的话后,大家都信心重燃。

下午我们又满怀激情的开始测量,中间段天气有点不给力,下起了零星小雨,大家一直都没有抱怨,努力把工作做完才回去。

晚上一算,数据都对了,这时的这份心情不是用开心就能形容的,这是对我们的一种肯定,一种认可。

  数据对了以后我们就开始了测碎步点,我们先讨论了该如何测,该怎样分工。

大家齐齐的坐在草坪上商量讨论,每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但没有人停下工作,中途有很多老师经过,看到我们都对我们表示了认可,老师也很关心我们,让我们注意保暖。

有了老师们的鼓励,我们的信心大增,第三天下午我们开始了所有碎步点的测量,一点一点把碎步测出来,两天后我们把所有碎步点测完,草图也全部完成,这时大家都已经很累了,但还不是我们休息的时候,我们将所有数据都清清楚楚的算好,抄好,再把所有的点都画在正图上,期间大家都不言辛苦,吃着外卖,干着活。

最后一天男生们去完成最后的放样工作,女生们都留在建工楼画图,当一切都完成时大家都有种说不出的心情。

  测量实习让我们每个人都学到很多,收获很多,既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又加

  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也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重点掌握内业外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掌握了控制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水平测量等等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掌握角度计算,坐标计算,导线计算等。

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施工放样工作的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更好的熟悉了水准仪和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不仅是关于学习上的收获,还有团队间的团结,师生间的关系都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

  在测量期间,我想要感谢每一位队友,没有我们的共同团结,我们任何人都无法完成这次的测量实训任务,感谢有你们,我还要感谢关心,照顾我们的老师们,没有你们的指导和鼓励我们也无法完成这次的实训。

总之,这一次的测量实训让我们每个人都长大了许多,学会了很多更是得到了很多。

  第三篇:

  这周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一次测量实习,实习前老师给我们开动员会布置了实习任务和注意事项,不知道别人感觉如何,反正我听着特别有压力。

  我是实际操作型的选手,对于那些理论的东西明显力不从心,所以当迎来第一个实习任务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始。

  还好,我们组组员有12个人,经过短暂的商议,我们从整平仪器到使用仪器,从测量到计算,都有非常明确的分工,配合起来相当默契成熟,我们各司其职,效率极其高。

  为了不出现那一点点错误的数据导致返工,每当在测量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问题时,我们组总是会停下来进行激烈的讨论,实在不会的就问老师。

  俺们朱老师也是一位比较和善有学识的老师,各种仪器和测量方案都非常精通,而且每天还会骑着自行车游荡在各个测量地点之间,检查和指正,让我们很有安全感,不怕出现什么比较大的错误。

  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可是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更使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懂得了团结的力量。

  成功一起分享,困难一起担当,我不敢说我们小组是最优秀的小组,但确是最成功的一个小组,看着其他组三番两次的返工,而我们每次全然一遍成型,回头想想,虽然一站在烈日底下就长达几个小时,但我们擦掉的汗水却是幸福的。

  我敢这么说,我们组哪怕少一个人,实习的难度都会大大加强一度,正是我们找准了自己擅长的位置默契的配合,才让整个流程简单和顺利。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上课时完全陌生的水准仪、全站仪,在实习过程中竟然也灵活的掌握了,实在让我感觉兴奋。

  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我弄清了各种测量误差的,大概有三个方面吧:

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影响误差。

  为了减少误差,我们的做工精度就必须严厉加强,每次架仪器时,都要严格的进行整平,差些没把粗略整平当精确整平对待了。

还有就是想办法补充知识,以提高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降低误差。

  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和减少措施,我还掌握了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

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

  通过老师的提点以及我们的认真地对待,很多问题我们都迎刃而解,非常感谢这一次实习。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合作完成一项项目的机会,使我受益匪浅。

  工程测量事关重大,而且并不如许多人所想的,手里操作着个全站仪就是工程测量的全部,测量人员的水平高低,其实更体现在预见能力和谋划能力上。

进场后,第一步工作就是联测导线,此时应该先问清楚,设计院的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斯坐标。

高程的获得是用什么方法,是水准还是gps。

第二步工作一般是复核,补充征地线。

设计中往往有改线发生,而中国的国情是,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有时候是改线之前的,这在低等级公路,地形复杂的公路尤其多见,而你进场后,设计院一般是不会再来放线了。

所以,必须首先和设计院沟通,问清楚设计院放的征地线是否是最终征地线,如果不是,要问清楚设计院哪些路段是改过的,要设计院提供改线后的征地线和原来征地线的对比图表。

中国乡村民情复杂,因为征地纠缠不清,严重影响工期的事情比比皆是。

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征地放线就关系到老百姓的征地补偿情况,哪怕只是区区几百元,一样可以叫你开不了工。

没有设计院的参照资料,不但测量人员会对自己的放样成果产生怀疑,和老百姓也解释不清。

第三步工作复测地面线。

这步工作变化很多。

我想说的是,虽然一般要求是施工单位要测地面线,但是测量人员最好不要贸然动手,因为一旦贸然动手,不但意味着辛辛苦苦的大量工作全部白做,甚至意味着工程量的损失,一定要把各种因素权衡好再下决定,一旦动手,全线的地面外业,原地面复测资料,横断面绘图,土石方工程数量表就必不可少,工作量极大。

在工作开展前,我们要综合考虑这么几个元素:

1。

公路等级,工程量大小。

2。

业主的实力,业主的意思。

3。

本单位人员配备情况。

4。

估算设计院地面线的准确情况。

先看第一个因素-工程量,如果工程量不大,但是线路长,地形又复杂,那么地面线测量工作量很大,价值却不大。

再看第二个因素,业主实力,业主的意思:

业主如果实力不强,那么很可能不调整设计方量,换句话说,穷业主你就别做梦他会补你钱了。

业主如果对施工单位关于超出设计多少百分比才调整方量的咨询含糊其词,那么也希望渺茫,因为这个百分比他也许永远不会先告诉你。

其后果就是,你超出的百分比永远达不到业主的要求。

别受业主和监理的唬弄,他们也许会说的很好听,说什么你们只要数据属实,方量是可以考虑的,其实他们真正的想法是:

拿到书面的资料备档,并避免以后的纠纷,让施工单位没话说。

哪个业主不贪婪?

谁不会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

  再看第三个因素,人员配备:

大型国企可能人员充足,中小企业则人手严重不足,搞测量的人辛苦,所以我劝告大家,无论企业大小,只要是方量不能调整,这步工作走个过场,应付过去就算了。

断面图可以复印设计院的,稍微改改。

原地面测量结果从设计院图上量就可以了,然后可以发动施工队的人一起弄。

至于监理,当路线长地形复杂时,我认为大部分监理是不会全程旁站的,他要旁站,那就先带他去地形最复杂的,最难爬的地方,搞一二次估计他就在旁边吹风了。

当然,监理也觉得走走过程就行了那最好。

当然,监理那份抽检资料你得给他弄掉。

第四个因素:

估算设计院地面线的准确情况:

虽然说尽量要避免无谓的劳动,不过我们还是要考虑设计是否会发生巨大错误的。

那就是原地面数据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设计院在填方区的地面还是较为准确的,但是在挖方区,尤其是等高线很密,地形很陡的的地形上,设计出错是有的,而且有些错误很大。

这一点,我们应该在放征地线的时候来验证,虽然征地线放的只是两条线,但一般来说,一个断面的两个口卡住了,这个断面发生错误的可能就很小了。

放征地线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每个点的原地面高全部记下来,回去和图纸校对。

本人曾经做过的两个工地,一个工地方量极大,业主也是国家级的,但是业主的

  要求是:

施工单位测地面必须全测,不能只报局部。

  然后业主再下来全程检查。

这样一来,业主的意思很明显,你根本耗不起这个时间,你就认了设计数量吧。

那么我们就认了吧。

第二个工地,方量没多少,业主也穷,可地形复杂,和业主见面的时候,业主对超出多少百分比才补方量含糊其词。

本人经过权衡,决定放弃复测,承认设计数量,把资料补齐就算完事。

一开始监理还奇怪,说从没见过主动放弃的。

相邻的合同段测得正火,信誓旦旦说设计院错误很大,又说业主,设代就快认可了,但最后的结果是:

全部否定。

外业算白做了,内业就当交差。

这步工作工作量极大,如果操作不得法,劳民伤财,对测量人员士气的打击是非常大的。

第四步工作:

线路复核,尤其是结构坐标高程复核,这一步必须预先进行,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的大设计院投下标以后,往往把设计工作分包,而分包单位的实力不敢恭维。

结构上位置,高程的大片出错并非没有,本人就经历过。

如果你到结构开工之前才复核,那么一旦发现错误,自己又不敢确定,必然要上报,现在设计单位工作效率大家也都知道,非常低,当然,这和业主的低效率,业主和设计院沟通不力也有关系。

一旦结构位置高程大面积错误,就只有干等设计去复核,而施工单位的工期就这样耽误了,施工队只有干坐在工地上晒太阳。

其实,进场后测量人员还是有富裕时间的,应该趁此富裕时间提前复核,此时尚未开工,即使上报,设计批复下来后可能正好结构开工,也可能超过结构预期开工时间还不多。

工期就省下来了。

第五步工作:

资料格式的确定。

测量有各种资料,最多的就是报验资料了,开工后资料不要埋着头一股脑只管做,因为做了很可能白做。

首先,你的资料很可能是应用本单位原来的格式。

其次,即使是业主下发的,也可能错,所以还是要合同人员把表格格式核对一下,业主的表错了,但资料返工他可不会帮你改。

第六步工作:

全线踏勘,重点观察涵洞位置,以及函长。

设计院的涵洞位置的设计通常是不准的,角度偏差,桩号偏差,高程不准时有发生,估计他们的涵洞设计很多是不到现场,而是在图上定位置的。

如果涵洞要开工才放样发现要变更,那么和结构坐标高程错误又一样了,要干等设计去复核变更,出变更图。

有时候,一段路基的工期往往取决于这段路基上的涵洞能否及时完工,涵长也要提前验算,尤其是在有匝道的时候,一个涵洞同时穿越主线和匝道,还是斜交的,还是在弯道上的,这种情况涵长最难计算,设计院常错,最好的计算方法是在dbd里模拟计算。

第七步施工测量中应该预先考虑和谋划的东西。

首先,要规划好全线的水准点和导线点。

不要梦想控制点可以从头用到尾,因为随着填高挖深,以及控制点的破坏,某些点也许后面就不能用了,所以一开始就要观察地形,联系断面图在大脑里进行空间想象,以决定加密导线点的位置,让这些导线点能尽可能的用久一点。

施工单位进场后的导线复测通常和加密导线点的过程集成为一个过程,在复测之前必须理解“施工单位导线复测的含义”。

施工单位的导线复测,是以标段为单位的,而且标段内一般是没有更高级的已知点的,这使得复测过程和设计院测量导线的过程含义不同。

施工单位只需保证两点即可:

  1。

本标段内各导线点相对位置的正确性。

也就是说,任意取四点假设为两条已知边,两条边之间的点进行联测满足规范要求。

2。

和相邻标段的起始边能闭合。

只要满足这两点,那么在本标段内,导线系统是一个精密的整体,而放出的路线也是光滑,顺接的。

然后又能和相邻标段闭合,这样,每个标段的精密的导线系统和其他标段精密的导线系统可以衔接,从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导线整体系统。

不要去想导线的绝对坐标如何,因为没有已知点,你永远无法证明绝对坐标的正确性。

理解了上面的含义,在进行导线复测和加密时,就不必把整个标段的导线作为一条导线来测。

因为导线太长,导线点太多的话,只要中间某些点出现测角的稍微大点的误差,就会使得整条长导线发生扭曲,变形,从而出现和设计成果之间较大的误差,而且难以查出错误根源何在。

所以,不妨把整个标段看成若干个小标段,以6-7个导线点为一组,组和组之间设一条公共边,这样,某点的测角误差只会影响本组,不但导线成果精度高,而且容易查出错误所在。

这样,外业测量精度不变,却不会发生长导线误差过大的

  情况。

水准点的布设原则上是讲究规范,严密的,对于某些大型国企尤其如此。

但是,施工单位的人手通常不足,况且本人不喜欢做无用功。

我们完全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变通。

比如,在路基施工中,中间的高程要求是极低的,全站仪粗测就够了。

再比如,在山区施工中,你去将设计院在高山的点引下来,站数多得吓人,而且往往徒劳无功,因为站数越多,出错的可能越大。

那么,我就假设在一条复杂的山区公路中,如何进行水准点总体布设的规划呢?

首先,布设我肯定是以全站仪为主的,但要用水准仪辅助,工作以后我基本就没用过水准仪去进行全线联测,工作量太大了,相比工作量带来的那点精度没太大意义。

第一步,将导线联测和水准联测合为一体,用全站仪测水准,需要注意的环节是:

水准气泡的精确调平,这一点极为重要,要最大限度的调平,最好是仪器有电子水泡的。

仪器的严密踩实。

不但要锁死脚架,地面也要踩实。

第三,仪器的高度精确测量,最好能把倾斜导致的误差计入,一般取仪高1.6米,用勾股定理算就行了。

目标棱镜高也是如此。

棱镜高一般量到棱镜横向螺丝中心。

第四。

视线位置和棱镜螺丝中心重合,有时距离较远的时候,可能棱镜边的螺丝中心看不清,这时可以叫对方用一只笔点在螺丝中心,用视线去切分笔即可。

第五,对向观测。

一定要对向观测。

第六,尽量在天气阴的时候。

不过在工地上难以保证,我就经常出太阳测,但是因为前五个环节把握的好,影响也不是很大。

只要把每个环节都把牢,最后的成果一般是让人满意的,本人测过的若干工地,其结果和设计成果几乎相差无几。

而它的工作量相比水准仪测量来说,又何止是十分之一。

第二步当初始水准点具备后,要做的线路控制了,在公路中,居于控制地位的是桥,刚开工时路基的高程要求是非常低的。

那么,规划方法就是:

用全站仪从导线点打转点到桥头,此时,再用水准仪将打下来的转点进行细部加密。

桥和桥之间的路基由这些转点控制。

此时,转点已在工地现场,水准仪加密工作量很小。

这个方法的原理和导线复测是一样的,不要担心转点的绝对高程,关键是:

标段内部的转点之间能衔接,整个导线系统的高程和相邻标段能衔接。

由于转点都是用全站仪从导线点打下来的,只要做好我说的六个环节,转点之间的高程衔接不成问题,尤其是从一个导线点打下来的两个转点。

而且,转点之间还可以用水准仪来验证,验证的工作量也并不大。

而且,随着工程的进展,可以随时用全站仪从导线点打转点下来补充。

这个方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全站仪完成总体规划布设,用水准仪进行辅助性的细部加密验证。

施工测量中应该预先考虑注意的问题:

  1。

桥梁方面:

越小的桥XX测量越容易错,尤其是单跨扩大基础u型桥台的小桥。

这类小桥多半是斜弯的,由此情况又更加复杂了,所以,以下的例子就是以斜弯小桥为例。

首先,在测量之前就要对桥梁的总体工序在脑子里有个数。

第一步,斜弯小桥一般是平行布置的,,所以要搞清楚,桥台横向方向到底是以桥梁哪个位置的路线切线为基准的。

第二步,做扩大基础时可以暂时不考虑各种复杂因素,但是从扩大基础上面的台身开始,就要仔细预先谋划了。

首先,要提前计算好台帽的左右长度,在斜弯情况下,台帽左右长度是不等的。

而不同桥台的台帽

  左右长也不是对称的。

最好,最直观的计算方法也许还是在cad里,但是,最好用常规计算方法复核,常规的计算方法一般一次不能完成,需要试算若干次。

这还不算完,当桥梁左右分幅时,台帽偏长的一侧按计算结果,但台帽偏短的一侧还得取正常结果,因为左右梁板的数量是一样多的,且梁板不是变宽的,必须保证能放下梁板。

其次,要提前把台帽的投影放在基础顶面上。

为什么呢?

因为桥台的台帽是有横坡的,尤其是左右幅同坡的情况,左右边点的高程基本要差40-50厘米,假设台身按照统一坡率1:

6做,那么左右边点做到最上面的时候,会导致高的一边跨径偏大,而矮的一边跨径偏小,差异大概有8,9厘米。

即使

  将台帽位置调整过来,也会照成一侧台帽悬出台身过多,而另一侧却又缩进过多,极为难看。

所以,必须将台帽投影放在基础顶面,用台帽的位置来控制台身坡率,这样,中左右三点的台身坡率不一致,但是能保证台帽位置的正确。

第三步,做台身时,前墙位置定好了,还要考虑侧墙,当半径较小时,侧墙的每一点路基宽度都要正好,这样,侧墙就是弧形的,和路线一致。

第四步,台身先考虑好了的话,做台帽自然水到渠成。

第五步,架梁板时,测量人员要在一边观察,和架梁人员形成有效沟通,要让架梁人员务必把两侧的梁板架准,如果边板架的靠内,那么翼缘钢筋就离中线太近,为了保证桥面净宽,施工人员只能去扭曲,剪断翼缘钢筋,非常困难。

第六步,做桥面护栏时,护栏和路线一致,均为弧形,这点就不多说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斜弯小桥所体现的问题都是典型问题,只要把这种斜弯小桥的测量流程搞清楚,其他各种类型的桥都可以融会贯通,一通百通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斯坐标。

高程的获得是用什么方法,是水准还是gps。

请教是为什么啊?

目前都是高斯84坐标吧,高程是从gps测下来的,然后再水准加点。

坐标也同理方法。

给出来的点与点一般是200~500米内。

断面的两个口卡住了,这个断面发生错误的可能就很小了。

放征地线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每个点的原地面高全部记下来,回去和图纸校对。

路线较长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路线、地形复杂的基本上不符的。

按图肯定要少了土方量。

第三,仪器的高度精确测量,最好能把倾斜导致的误差计入,一般取仪高1。

6米,用勾股定理算就行了。

目标棱镜高也是如此。

棱镜高一般量到棱镜横向螺丝中心。

在证地线的上破口和下坡口工作切实很大。

还有难度大的涵洞,例如,斜交弧形的涵洞。

第一理清图纸的尺寸和设计涵意。

第二要紧密跟踪现场施工。

“导线是平面坐标还是高斯坐标。

高程的获得是用什么方法,是水准还是gps。

请教是为什么啊?

目前都是高斯84坐标吧,高程是从gps测下来的,然后再水准加点。

坐标也同理方法。

给出来的点与点一般是200~500米内。

现在设计院的导线成果有时候给你的是高斯坐标;有时候则是平面坐标,没有考虑投影,不一定肯定是高斯坐标的。

我个人很喜欢平面坐标。

另外补充一点,哪怕设计成果是高斯坐标,但设计院可能忽略了桥的问题,桥本身一定要用平面坐标系统。

水准点也是这样,在一个标段内,可能同时混杂了三四等水准点和gps水准点。

”“断面的两个口卡住了,这个断面发生错误的可能就很小了。

放征地线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每个点的原地面高全部记下来,回去和图纸校对。

路线较长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路线、地形复杂的基本上不符的。

按图肯定要少了土方量。

”这一点是我提出的要考虑的四个因素的其中一个:

当我们决定是否要正式复测地面时,要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再决定是否去做。

当前三个因素已经决定能补方量的可能性非常小时,此时就要权衡是否要全线复测地面了,假设全线复测地面,比设计成果多3%,,但是这3%本来就属于正常范围,设计数量是不会调整的。

那么,我们就要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来粗略估算,全线的地面线是否值得我们去复测。

我提出的这种方式就是记下左右征地线的高程。

当左右征地线高程和设计差异不大时,整个断面的两个开口就定死了,此时只要把整个断面地面线型和断面图对照一下,如果线型也差异不多,那么这个断面基本不会错。

即使有差异,也要看看差异会导致土石数量有多大变化,再决定是否对差异大的少数断面进行详细复测。

在工程中,土石数量差异在正负5%之间非常正常,我做过的三个工地,都属于山区公路,局部有差异的有,有多也有少,但做完以后,对地面的准确性心里就有底了,设计院的总方量还是控制得较准的。

再由于业主的强权和手腕,即使你大于5%,也未必能补。

路线长的山区公路复测时间是非常长的,这将影响工期。

这点也要考虑。

因为按照道理,是不可能局部复测的,防止你只报多得路段,不报少的路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