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6124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docx

江苏专版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2017·江苏单科,T10)敌后抗日战争

1.命题重点是以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考查主干知识,选择题侧重微观现象的考查,主观题侧重宏观线索的考查

2.从具体内容看,日本侵华的原因、中国抗战的阶段特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等均为命题重点

(2015·江苏单科,T10)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2013·江苏单科,T22)两次国共合作及其结局

考点一 侵华日军的罪行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知识点一 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原因

(1)既定国策: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2)转嫁危机: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造成严重影响。

(3)可乘之机:

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

2.侵华罪行

(1)军事侵略:

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烧杀抢掠:

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殖民统治:

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汉奸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

知识点二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

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3)爱国民众:

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4)爱国学生:

1935年12月9日,发动一二·九运动。

(5)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1932年,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上海奋起抵抗。

②1933年,安德馨率全营300官兵在山海关力战殉国。

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喜峰口附近英勇抗击日军。

④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⑤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考法 日军的侵华罪行

『典例』(2017·南京摸底)《申报》刊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

“日来贵省沿京沪路密迩本市各县之居民,纷纷迁入我市,冀免战祸。

惟是本市人口膨胀……则粮食亦必发生恐慌。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卢沟桥事变爆发     B.南京沦陷

C.八一三事变爆发D.九一八事变爆发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

材料中上海抗敌后援会在致江苏省政府电文中,反映了江苏省大量居民为逃避战祸纷纷迁入上海,导致上海出现人口激增、粮食恐慌等问题。

此现象应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相关,日本全面侵华,平津等华北局势紧张,造成江苏大量百姓迁入上海,故选A。

南京沦陷在1937年底,是在淞沪会战上海失守后,故B项错误;1937年日本为占领上海、威胁南京发动“八一三”事变,上海战局紧张,百姓不可能为躲避战乱而迁入上海,故C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不会对华东地区的江苏、上海产生大震动,故D项错误。

答案 A

【方法突破】

★明考点 日军的侵华罪行

★抓关键 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内容。

★定方法 “结果—原因型”选择题:

基本结构为题干是结果,备选项是原因。

一般采用时间顺序的方法做出选择,离时间点越近的越正确;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相关原理,直接推导出答案。

【史论链接】日本侵华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方面的损失,直接掏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础。

(2)是人力资源的损失,直接瓦解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动力。

(3)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它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直接中断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考点二 抗战的胜利

知识点一 全民族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2.国共合作抗日

抗战史实

特点、结果(意义)

正面

战场

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徐州会战(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敌后

战场

①1937年8月,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②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

【图解历史】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的关系

知识点二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共“七大”:

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

(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3.胜利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归纳记忆】抗日战争可归纳为“一、二、三、三、四”

考法1 敌后抗日斗争

『典例』(2017·江苏单科,1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

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解析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是在193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37年8月,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强调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是针对日本的侵略,在敌后的战场实行游击战争,把敌后变为抗日的战场,故B项正确;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是在1936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题目中的游击战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方法突破】

★明考点 敌后抗日斗争

★抓关键 “1937年8月”“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反映了毛泽东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强调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是针对日本的侵略,在敌后的战场实行游击战争,把敌后变为抗日的战场。

★定方法 识记型选择题

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最后,运用排除法、正选法等方法解答。

【史论链接】抗日战争特点

(1)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后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3)两个战场并存,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

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最具持久性。

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考法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史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

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

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史料一信息“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愿意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和改编,体现了中共合作抗日的最大诚意。

2.史料二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量对比、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原因。

“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说明日本对中国实行速战速决的战争策略。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提示:

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

2.结合史料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有哪些?

并举例说明“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提示:

(1)错误估计:

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2)主要表现:

政治上:

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

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史论归纳]

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

(1)组织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随堂·演练预测

考点一 九一八事变与侵华日军的罪行

1.(2012·江苏单科,7)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

“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

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

”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解析 “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原因是“国家又濒于危亡”。

A、C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直接导致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D项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为日本侵略中国提供可乘之机,都反映的是国内矛盾,与国家危亡没有直接关系。

B项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符合题意。

答案 B

2.(2017·江苏苏北四市模拟)下图是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日本昭和12年(1937年)12月23日出版的《大阪每日新闻(奈良版)》。

其标题有:

《南京总攻击观战记》、《情思远飞故里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等。

这些报道(  )

①美化侵略行为 ②颠倒战争是非 ③否认屠杀暴行 ④助长侵略气焰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情思远飞故里举杯共忆苦战》、《悼念战友誓死杀敌》、《在夷为废墟的敌都迎接新年》反映了日本否认战争的侵略性,否认屠杀行为,助长侵略气焰,故①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考点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3.(2015·江苏单科,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A项错误。

题干时间表明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的初期,即防御阶段,而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是在抗战中后期,故B项错误。

抗日战争初期,虽然国民政府组织了多次重大战役,但国民党军队无力阻止日军进攻,故C项错误。

“新气象”指的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7·盐城模拟)蒋介石在1937年10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

“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

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

B.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开始转变

C.表达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

D.台儿庄战役增强了抗战信心

解析 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时间早于题干时间,故A项错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之中,其条件之一就是国民政府转变对日侵略政策,故B项错误;“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

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表明蒋介石期许在抗战中保全国格、保存中华民族,故C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时间晚于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苏州调研)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

“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

”这个纲领(  )

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时间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纵观整个抗日战争,国民党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故B项错误;《抗战建国纲领》说明国民政府表现出了比较积极的抗战决心和意志,故C项正确;“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在太平洋战争和入缅作战之后,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三 正面战场的抗战

6.(2018·扬州模拟)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

“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

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

”此处所言战事(  )

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序幕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捷

解析 材料“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表明是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长达三个多月,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故B项正确。

答案 B

7.(2018·扬州模拟)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

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独力抗战,抗击了在中国本土的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此外还有20万到70万的驻东北关东军。

在1945年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钉在了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4.5亿美元的矿石,向美国提供了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了价值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四 现代化的发展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在战争状态下,现代化的走向便不可能完全按照通常的经济规律运行。

由于中国大部分在战前较为发达的地区多处于日军的占领之下,被纳入了日本占领当局“以战养战”的战时轨道。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怎样的贡献。

这与材料一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

(3)材料四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贡献:

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中国为同盟国提供大量战略资源。

关系:

因果关系。

(3)影响:

日本侵华打断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4)理解:

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但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和代价。

课后·巩固检测

(时间:

45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5分,共75分)

考向一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与南京大屠杀

1.(2018·苏北四市联考)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

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

A.屠杀现场遗迹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解析 屠杀现场遗迹是第一手史料,可信度强,故A项正确;回忆带有主观色彩,故B项错误;历史文献记载往往带有个人主观意识可信度低,故C项错误;幸存者的控诉材料也会带有情感倾向的主观意识,故D项错误。

答案 A

2.“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级将领认识到,中国对日抗战是持久战,必须以空间换时间。

淞沪会战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

“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他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坚持既定的抗战国策。

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

A.民族立场

B.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C.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

D.战争的性质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永不忘”表明蒋介石等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坚持抗战的态度,故A项正确;根据“拒绝德国方面的斡旋”,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对中日双方的形势分析,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一场实现民族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战争,题目中并未提到,故D项错误。

答案 A

3.(2017·宿迁模拟)抗战全面爆发后的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竭尽全力论证满洲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论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性超强的民族,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多民族搭起来的积木。

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是(  )

A.批判排满兴汉主张B.揭露日本侵华野心

C.开启民众家国情怀D.激发国人守土抗战

解析 材料“论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性超强的民族,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多民族搭起来的积木”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抗战时期的时代意义就是动员全民族的力量维护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8·扬州模拟)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规定:

“中华民国领土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西康,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新疆,蒙古,西藏等固有之疆域。

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

”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反映国民政府有收复东北等失地的决心

B.从侧面反映当时国民政府对《马关条约》的态度

C.表明国民政府要维持国家领土完整,争取抗战胜利

D.国民大会是当时名义上的全国最高立法机关

解析 材料中中华民国领土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表现出了国民政府收复东北的决心,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国民政府没有将台湾归为领土一部分,说明其承认《马关条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出必复台湾,所以不能表明其维持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中华民国领土非经国民大会议决,不得变更”说明国民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考向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5.“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它描绘的是(  )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解析 材料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指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共同抗日,故C项正确。

A、B、D三项所处的时期,均不存在“整个民族……有着统一的指挥”这一现象,故均可排除。

答案 C

考向三 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

6.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

荣誉军人姓名:

王强

籍贯:

山东临沂   部队:

国民革命第3军

职务:

上尉     受伤日期:

民国二十七年7月1日

残疾状况:

左上膊上1/3切断  残疾等级:

一等残

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

解析 根据材料中“民国二十七年7月”可知为1938年,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2月至5月,故B项错误;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到10月,与题目相符,故C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故D项错误。

答案 C

7.1940年,中国共产党指出: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

”在此情况下中国方面采取的行动是(  )

A.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C.组织徐州会战,阻止日军疯狂攻势

D.发动百团大战,坚定抗战信心

解析 结合材料所给时间“194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此情况下中国方面采取的行动是发动百团大战,坚定抗战信心,故答案为D。

答案 D

8.(2018·江苏苏中四市模拟)下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

A.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

B.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C.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D.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

解析 根据地图信息,如“太原”“忻口”等,似与太原会战有关,但战场范围远超出山西,故A项错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是台儿庄大捷,但不在华北,故B项错误;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根据地图信息,可知是华北大范围的交通破袭战,故C项正确;1937年淞沪会战激战三个月,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故D项错误。

答案 C

9.蒋介石日记的摘录:

1938年3月24日:

“此时将到可和可战时期,不难转入主动地位。

戒之慎之,勿失战机。

”3月28日:

“视察沿路人民生活与行动之幼稚及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