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三章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新人教版必修2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梳理+深化探究+试题调研第三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新人教版必修21
第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最新考纲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
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等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
(1)含义:
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实质: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区位因素
发展变化
自然因素
气候(光、热、水)、地形、水源、土壤
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地价、资金
发展变化较快
科技因素
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
3.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区位因素
(1)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2)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垂直农业(地形因素)。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变迁(市场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方法技巧] 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方法
(1)商品率高低——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市场(市场距离的远近影响农业生产的商品经营)、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区域,促进农业的商品经营)等。
(2)机械化程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如美国的小麦区、玉米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地势起伏大,地块小,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水平低。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读图判断
(1)~
(2)题。
(1)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
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温较高。
(√)
解析 与美国相比,哥伦比亚纬度位置较低,属于热带气候,2月份气温条件可以满足鲜花生长。
(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品种全。
(×)
解析 墨西哥与美国是邻国,距离近,具有运费成本低的优势,而其热量条件不如哥伦比亚(纬度比哥伦比亚高),哥伦比亚是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技术水平更高,品种更齐全。
(2013·大纲全国文综)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5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判断(3)~(4)题。
(3)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市场需求大。
(×)
解析 海南岛纬度较低,水热充足,西瓜成熟早,上市早,而其他地区西瓜还没上市时,属于反季节销售,海南西瓜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利润高。
(4)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期间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
解析 5~8月全国各地的西瓜相继成熟上市,而且北方西瓜由于光照强,日较差大,质量优于海南西瓜。
海南距离全国大部分地区市场距离较远,运输费用较高,竞争力较弱。
(2013·海南地理)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
武都(位置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据此完成2~3题。
2.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 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 2.A 3.B
解析 第2题,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根据题目中的叙述:
花椒的生长特征为:
喜光,耐寒,耐旱。
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
而武都根据图示:
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
第3题,根据题目叙述:
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
4.(2013·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图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________。
你是依据图中哪些信息判断的?
请列举两条并说明。
答案 乙地 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
解析 图中显示,甲地位于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乙地位于淮河以南的山前丘陵,根据材料提供的茶树生长条件,显然乙地更适合茶树生长。
5.(2012·大纲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
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
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答案
(1)分布规律:
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
(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解析 本题以区域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据经纬网及区域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农场应沿河流布局,分布在绿洲地带。
该地区光照条件好,灌溉水源稳定,砂质土壤等,均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新疆长绒棉质优易储存,主要消费市场是我国东部地区,陇海—兰新铁路连接棉花产区与消费市场,便于棉花外运。
(3)制约该地区商品棉生产的因素包括气候干旱、水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等。
(4)干旱地区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将导致河流断流、水资源短缺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等环境问题产生。
6.(2010·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
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
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
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
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2)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
你是否赞成?
简述理由。
答案
(1)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2)赞成。
理由:
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
理由:
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解析 第
(1)题,文字材料中说明了桑蚕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对广西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可以描述其优势自然条件。
不可忽视的是材料中还有“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这句话,由产业转移的知识我们知道,产业移出地区距移入地区近,可为产业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第
(2)题,依据发展桑蚕养殖业需要的条件,将贵州和广西进行对比,分析贵州具备的优势条件或不利条件,然后做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
例如:
下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A、C、D、E四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B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
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示例1】试题调研第5题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塔里木盆地商品棉销售的原因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综合分析。
自然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优势显著,棉花品质优良;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分析。
2.关键因素法
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1)主要因素:
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示例2】试题调研第6题
(1),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就要列举广西发展桑蚕业所需的主要因素,自然优势主要是纬度低,热量充足;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市场距离等。
(2)限制性因素: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示例3】试题调研第5题(3),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短缺;根据文字材料可以推断,新疆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3)主导因素: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突出的优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典型农业(农作物)
热量
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水源
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
地形
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
土壤
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市场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交通
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
技术
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
3.发展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示例4】试题调研第1题(3)、(4),温州瓜农在海南种植西瓜的时间选择体现了气候资源优势的时间变化:
海南纬度低,热量充足,上市时间早是其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优势;但5~8月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西瓜品质更优,海南西瓜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
试题调研第3题,劳动力价格的提高是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1.形成: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2.实质: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4.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分布:
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
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暖湿,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
市场广阔;地广人稀
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
耕作业与畜牧业结合(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
家庭农场,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机械化水平高
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或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2)图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
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3.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评价
(2011·浙江文综)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主要从事混合农业生产,生产的谷物和畜产品在经济收入结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并且都面向市场,符合这一条件的是③和④。
混合农业发展畜牧业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天然草地,同时也依靠种植人工牧草及豆类植物作为饲料,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④图。
第2题,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会造成河流流量减少;湿地萎缩,牧草因缺少水源而生长不良,水生动植物大量减少;由于墨累—达令盆地气候干旱,大量引用河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3.(2013·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范围图。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 技术装备等
解析 我国新疆棉花产区位于冲积扇上的绿洲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的棉花带位于密西西比平原的亚热带地区,光照、地形和生长期三方面具有相似性。
新疆的交通运输和技术条件较美国差。
4.(2011·大纲全国文综)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下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答案 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解析 解答本题应从影响牧场的条件入手。
从图中经纬度及山脉和城市分布可以判断出甲区域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开阔平坦,受山地抬升,云雨较其他地区多,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再加上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比较丰富而成为广阔的绿洲。
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1.将地形、气候因素叠加起来,初步确定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做出判断
根据图例获取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例如,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如何布局花卉种植业、乳牛业、小麦种植业、林果业。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结论:
①—小麦种植业;②—花卉种植业;③—乳牛业;④—林果业。
【示例1】试题调研第3题,美国棉花带形成的自然因素分析:
地处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生长期长;纬度较低,光照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高,地区生产专门化,生产规模大。
【示例2】试题调研第4题,草场广阔是甲区域形成优良牧场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穷尽一切图文信息”,从地形地势、气候(气温、降水)、水源等方面分析甲区域适宜牧草生长的优势条件:
地处祁连山山麓地带,平坦开阔,面积广大;地势较高,气温低;因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的最北限,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纬度最高限。
该地区地广人稀,每个劳动力平均有近2.67公顷耕地。
这里曾是种稻禁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禁区不仅可以种稻,还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
据此完成1~2题。
1.黑河市曾是种稻禁区,其主要的制约条件是( )
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B.劳动力缺乏
C.灌溉水源缺乏D.热量不足
2.由“种稻禁区”到“能够持续获得高产、稳产”,促使其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C.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D.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黑河纬度高,热量不足。
第2题,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引进优良品种是黑河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原因。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回答3~4题。
3.下列因素与发展家庭农场关系不大的是( )
A.农业机械化B.劳动力数量
C.国家政策D.农业科技
4.下列地区适宜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是( )
A.华北平原B.江南丘陵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从材料中“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可判断与劳动力数量关系不大。
第4题,华北地区是我国的小麦、玉米主产区。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地形C.技术D.劳动力
6.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②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③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从图中看出苹果主要产地地处纬度35°~55°,说明苹果性喜低温。
而特殊产地位于纬度0°~20°,由此可推断应为地势高,气温低。
第6题,与山东半岛相比,黄土高原气候大陆性更显著,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劳动力价格更低。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该省区(最)可能是( )
A.辽宁B.山东C.上海D.广东
8.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
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
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由“甘蔗、水稻”等信息推断该省区为广东。
第8题,市场需求是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到第三阶段呈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特点。
我国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海南岛和台湾南部。
其中海南岛热带作物的种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热带种植园相似,但规模、质量、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
下图为“我国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形成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不同适生区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降水C.地形D.土壤
10.进一步发展海南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大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 ②加大产业保护力度,抵御国外品牌的竞争 ③抓好优势热带经济作物产业的发展 ④减少热带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产品质量 ⑤适度扩大热带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9题,从图中看出热量差异是形成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不同适生区的主要因素。
第10题,海南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应从科技、优势产品、规模生产等方面寻求突破。
读“我国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图”,完成11~13题。
11.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单产最高的是甘肃新疆主产区
B.土壤最肥沃的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C.光热条件最好的是长江流域主产区
D.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华南主产区
12.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产区的意义是( )
①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推进规模化经营 ③提高专业化水平 ④改善主产区农田生态环境
A.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3.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各主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
A.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B.华南主产区要控制非农业用地的规模
C.河套灌区主产区要大力引黄灌溉,扩大灌区面积
D.甘肃新疆主产区要加大农业投入,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 11.D 12.B 13.B
解析 第11题,甘肃新疆主产区水源短缺,单产较低;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长江流域光热条件没有华南好。
第12题,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产区可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13题,黄淮海平原水源短缺,不适宜发展水稻生产;华南主产区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需保护有限耕地;河套灌区应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甘肃新疆地区应发展绿洲农业。
二、综合题
14.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对带动我国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分析:
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
限制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和京津沪都是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东北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