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4842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ocx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中国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姓名:

张博艺准考证号:

院系:

专业:

指导老师:

职称:

评阅人:

职称:

 

年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毕业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

张博艺日期:

2012年12月31日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连锁经营呈现出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连锁经营这一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指在商业活动中,若干同行业的店铺,共同进货,统一经营战术,经营相同的商品,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

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地研究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零售业连锁经营经营管理

 

 

 

 

 

 

 

 

 

 

 

 

 

 

 

 

ABSTRACT

Inrecentyears,ChinabusinesschainoperationtookonafasterdevelopmentmomentumChainstorethisnewwaysofdoingbusinessandorganizationarecommercialactivities,numberofshopsinthesameindustry,commonstock,unifiedmanagementtactics,operatingthesamecommodity,achievethepurposeofimprovingeconomiesofscale.Intheprocessofrapiddevelopment,howevertherehavebeenmanyquestions.Inordertofurther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China'scommercialchainmanagementrequiresustocarefullystudytheseissuesandseekstrategiesandmeasurestoaddress.

Keywords:

RetailchainOperationsManagement

 

1中国商业连锁经营概述

1.1商业连锁经营的涵义

商业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采取以总部为主要核心,以分部作为销售点,以类似的管理模式和共同的销售目标进行的经营模式。

而商业的连锁经营的本质就是利用了当代大工业、大生产、大工程等的组织管理原理,更改传统采购和销售合为一体的经营模式。

通过对品牌名的统一,店面的装修、商品的检验和服务的规范来建立一系列标准化体制,再将采购材料,配送货物、宣传广告、培训工作人员,组织管理规范化和统一化,把纷繁复杂的商业分解成像大生产、大工业的流程那样“分条分款”,显得分工明确化、简单化,增强企业的运作能力。

从1859年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建立第一家连锁商业企业开始到现在,经过近150年的发展,零售业的各种经营模式中,连锁经营模式被证明是发展最快,最有活力及潜力的经营模式,被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普遍采用。

连锁经营的关键是高效率的管理,实施网络化经营的连锁组织,依靠标准化、规范化的系统进行管理。

整个连锁经营管理体系由高层战略管理、中层督导管理、基层作业管理组成。

目前,世界各国对连锁经营的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的划分方式而有所不同。

在美国习惯上把连锁经营都称为特许连锁,而实际运行中有公司拥有的连锁门店和特许经营的连锁门店之分。

因此,我国连锁经营研究理论界基本上采纳了美国的划分方式,将连锁经营划分为以下的三种形式:

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

1.2中国商业连锁经营产生的背景

中国引入连锁商店经营形式是在80年代中期,主要是合资的餐饮业。

当时也有少数零售企业试办连锁店,经营状况一般。

到了90年代前后,国内市场疲软,零售企业普遍陷入经营困境。

一些中小企业在经历了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之后,却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

在大企业发展集团化经营的同时,中小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开始起步。

近几年中国的连锁商店发展迅速,尤其是原有区街综合食杂店、商业公司等,为了摆脱困境,各企业纷纷改造,匆匆连锁,一时间大中城市的中小商业企业几乎都在走连锁经营之路。

中国的连锁商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目前我国的连锁商业在各地的发展不均衡,东南沿海一带和大城市发展比较快,管理也比较规范。

上海的联华超市公司1991年开办,到1995年末共开业46家连锁超市,到了2003年末,已经发展到4930家连锁门店,并且步入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

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共有1150家连锁公司,约69100个门店。

1.3中国商业连锁经营发展状况及特点

我国连锁经营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1993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发展连锁经营提升为带有方向性的流通体制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连锁企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国家统计局于2002年建立了连锁零售企业统计(半年报)。

从已有的统计资料看,连锁经营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生命力强劲,发展潜力很大。

1.3.1锁零售企业逐年递增,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连锁零售企业经过初期开创,中期酝酿之后,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这不仅表现在连锁法人企业(集团)的逐年增加,更突出表现在连锁门店和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上。

2004年6月末,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比2003年末增长6.7%,而连锁门店的个数则比2003年末增长了20.2%,比2002年末增长52.8%。

由此而形成的营业面积也分别比2003年末和2002年来增长了25.8%和56.1%。

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销售额,2004年仅在上半年就已达到了2490.5亿元,分别相当于2003年和2002年的72.5%和93.7%。

总体上看,自正式建立连锁零售企业统计的近三年来,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门店和销售额的年平均增速分别高达23.6%和30%,十分惊人,表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

连锁零售企业不仅在整体规模上扩大,而且单体规模也在增大。

其中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超过100个的由2002年的55家、2003年的73家增至2004年6月末的92家。

这些企业2004年上半年销售额,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销售额的近1/2。

1.3.2连锁企业在整个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稳步增长,在特大城市更明显

200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达2050.9亿元,同比增长25.8%,其增幅超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达3倍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5.2%、2003年6.3%增至2004年上半年的8.1%。

北京、上海等地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已占到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

1.3.3连锁零售企业涵盖了现阶段的各种商业业态

连锁零售企业在构成上,不同的业态各有侧重,总体上以专业店和超级市场为主。

从企业门店数看,2004年上半年末,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所属门店中,业态为专业店的达20924个,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的44.6%。

业态为超级市场的为15266个,占32.5%。

其它业态的企业和门店数,所占比例均不超过10%。

专卖店的数量构成虽然不及超级市场,但增长很快,2004年上半年比2003年末增长了32.8%,低于专业店的35.8%,但远远超过超级市场的13.1%。

从企业零售额看,2004年上半年零售额最多的是超级市场达956.9亿元,已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46.7%,专业店683.5亿元,占33.3%。

两者合计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零售额的80%。

1.3.4连锁经营以内资企业为主,但外资型扩张速度加快,成长性更好

内资企业在连锁零售企业中占主体,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私营企业表现突出。

2004年6月末,我国限额以上内资连锁零售企业955家,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92.3%。

其所属门店为43686个,占全部连锁零售企业门店的93%。

2004年上半年,内资连锁零售企业的零售额为1673.7亿元,占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的81.6%。

以上均表明,内资企业仍是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的主体,但外资连锁企业近几年的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内资企业,而且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2现阶段中国商业连锁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连锁业从无到有,发展规模迅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8年,中国连锁行业销售额与店铺数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幅。

“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1999亿元,“连锁百强”门店总数达到120775个。

但总的来说,我国的连锁商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又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加之受经济体制、市场环境、经济实力及经营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还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2.1宏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1管理体制的制约

旧的管理体制束缚了商业连锁经营的扩展。

我国的连锁经营是在旧的商业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开展的,由于旧的行业管理体制并没有完全解除,连锁经营跨行业、跨区域发展并非易事。

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导致了“你也进不来.我也出不去,谁也长不高”的尴尬局面。

这方面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地区封锁与条块分割使连锁超市难以按市场规律优化设置,难以跨地区、跨系统发展,使得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地域上局限于总部所在的行政区域内,在所有制关系上局限于改造前的原所有制企业内,形成了近亲繁殖、就地联姻的封闭式连锁系统,使连锁商业发展的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低,规模效益难以实现。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很多地方的商业主管部门宁愿引进外资零售企业,也不愿兄弟省市的连锁企业到自己的地盘抢占风头。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的零售企业在国内跨区域发展比外国零售企业在中国跨区域发展还难。

其次表现在体制分割增加了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

以纳税为例,按照连锁经营统一核算的要求,连锁企业的所得税都在总部统一缴纳。

但统一在总部纳税就意味着地方政府无法从外地企业在当地开办的连锁店获得所得税收人,因此地方政府对外来连锁企业采取抵制或不支持的态度普遍存在。

很多连锁企业被迫把在外地设立的连锁店注册为独立法人企业,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管理难度和其它费用。

企业跨区域发展越快,面临的税收问题就越突出。

另外就是体制分割使连锁企业面临重复监管的问题,耗时耗力。

连锁企业每开一间分店,要分别向工商、城管、卫生、消防、公安、劳动、环保局等主管部门申办手续,开设一家分店所花时间太长,手续繁琐,常年还有各级部门类同的各种检查、抽查,使得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外耗费不少精力。

此外还表现在连锁企业面临经营专营商品的限制问题。

在国内,香烟、酒、药品、书报、邮票等均带有专营性质。

其中,药品销售经营的排他性更为明显。

这不仅与国内原有的生产流通体制过于死板有关,而且与国内现有的商品管理制度有关,如特定的销售许可证等。

如果这种一个部门管一个行业的旧体制不改革.各行各业都难以发展更多店铺,大的连锁公司就难以形成。

真正意义的名牌连锁企业集团更难以成长起来。

2.1.2社会配套设施的落后

连锁店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POS系统(时点管理系统)和EOS系统(定货系统),否则庞大的连锁网络无法科学和高效地运行。

要支持以上两个信息系统的运作,商品必须有条码。

而我国工业企业中条形码制度还没有普遍实行,一些超市进货的商品只有70%左右采用了条形码,这就阻碍了连锁经营现代化进程。

另外,由于我国城市交通状况落后,运输力严重不足,使得连锁店配送中心难以适时适地将所集中采购的商品送到各分店,影响了配送效率的发挥。

2.2中国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规范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许多连锁企业的经营形式不是很规范。

许多所谓连锁企业,实际上都是“连

而不锁”。

有些企业虽挂着连锁经营的牌子.但其内部仍然实行的是食品杂货店式的传统管理方式。

整个连锁公司也没有实现统一经营,仍然是各自为战。

没能真正发挥出连锁经营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优势。

再加上缺乏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使得总店对各连锁分店的监管非常乏力。

有的分店在各种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常常自行进货,导致产品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得到保障.严重地影响了整个连锁企业的声誉。

连锁经营一般来说,必须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商店标示、统一经营策略、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广告宣传和统一销售价格等,这些统一的目的有利于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采购、配送、销售、决策、经营的专业化,商品销售、债务处理、广告宣传、职工培训、管理规范一致化。

而我国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权威的理论指导和在实践中的育目求进,或搞“拉郎配”式的强行连锁,或搞只图虚名,不讲实质的连锁,其结果是普遍存在着标准化低、规范性差的问题。

许多连锁企业做不到统一进货,没有独立的配送中心和服务方式,甚至有些连锁企业总部与分店之间没有建立任何经济业务联系。

其结果,当然无法取得连锁经营所特有的批量大、价格低的优势,更谈不上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经营。

2.2.2连锁经营规模太小,效益不佳

连锁经营的本质在于通过将多个独立企业高度组织起来,进行规范的专业化经营,实现流通领域的规模效益,这种规模效益又是连锁经营得以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

因此连锁商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现规模经营,连锁经营是规模优势的具体体现,它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更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根本性优势是规模大、费用低、成本少、价格廉,这是连锁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连锁经营规模太小、网点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趋同化、效益不佳是当前连锁商业主要问题之所在。

现在多数连锁企业只有几家分店,形成了“家家都有连锁店,个个都不大”的畸形现象。

规模过小,致使统一进货带来的价格折扣和成本降低有限,无法产生明显的规模优势。

许多企业陷入了要上规模没资金,不上规模没效益的两难境地。

集中促销的优势也无从谈起。

2.2.3管理水平落后,竞争力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连锁企业的经营形式不是很规范。

建立连锁店时,未作知识化的详细周密的调查,使得店面设立位置不合理。

许多所谓连锁企业,实际上都是“连而不锁”。

有些企业虽挂着连锁经营的牌子,但其内部仍然实行的是食品杂货店式的传统管理方式。

整个连锁公司也没有实现统一经营,仍然是各自为战。

没能真正发挥出连锁经营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优势。

再加上缺乏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使得总店对各连锁分店的监管非常乏力。

有的分店在各种不正当利益的驱动下,常常自行进货,导致产品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使企业的名誉受损,又由于连锁经营的连锁效应,严重时会导致整个连锁体系的崩溃。

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优秀商业人才,如高级工商管理人才、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投资咨询人才、企业策划人才、广告设计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研究消费者心理的人才等。

由于待遇、地域、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连锁经营企业很难招聘到这些优秀商业人才。

另一方面,连锁经营企业原有的一些商业人才常常因为待遇方面的不满意而跳槽,这就使得连锁经营企业的人才更加不足。

导致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不高,缺乏“知识化”的人才。

而且很多上了规模的企业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人员培训机构,也没有聘请专职人员来从事培训业务,归根究底是没有认识到新经济下的市场竞争是人员素质的竞争,结果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效率低下。

2.2.4品牌建设滞后

品牌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是连锁商业企业的无形资产,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企业扩大规模的基础,没有卓越品牌连锁经营将失去一半优势。

目前,我国连锁商业企业也大都采取了品牌化经营,拥有自己的品牌,但面对国外连锁商业企业的挑战,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品牌建设投入低。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规范,企业追求市场行为的短期性,导致连锁商业企业经营上较少有高品牌权益的品牌出现。

二是品牌建设能力低。

我国连锁商业企业管理者品牌建设能力低,往往认为品牌建设就是单纯提高知名度,因此建设的品牌特性是不完整的.目前国际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都具备大量的自有品牌.沃尔玛30%的销售额中有50%以上的利润来自它的自有品牌。

家乐福也是自有品牌的先导者,自有品牌商品在其商品经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为其获得了较高的利润,也为其实施低价策略奠定了利润基础。

自有品牌实现了人无我有的产品独特性,通过生产、供应、销售和产品四个终端的控制,牢牢的掌控着市场主动权。

另外自有品牌的广告成本低、采购规模大,可与其他品牌拉开25%--30%的价差。

目前,我国连锁商业有了空前的发展,市场秩序日益规范,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市场环境不断优化,为实施连锁商业自有品牌战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然而自有品牌在我国连锁商业企业整体的销售产品中所占比例很小,仅占1%左右,与国外连锁业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实施自有品牌战略已是大势所趋。

2.2.5配送中心设施落后、配送效率低

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的硬件设施,其功能是否全面.运转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整个连锁企业的营运效率和效益。

国外成功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大多都实现了集采购、进货、库存、分货、加工、集配、运输、送货等一系列标准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生产流程。

这对降低商品进货成本,降低物流费用,对控制商品质量、减少分店库存以及提高经营效率等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纵观目前我国的连锁企业。

其配送中心的建设大多都非常滞后。

突出表现在:

一是许多连锁企业的配送规模偏小。

据调查,有些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还不足60%;二是许多配送中心的配送技术落后,效率低.甚至有的所谓连锁企业连集中进货也做不到。

配送中心的这种滞后状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极大障碍。

商品配送被看作“第三利润来源”,是连锁商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目前,许多连锁店统一配送率低,有些即使建有配送中心,但配送中心机制不健全,规模较小,而且采购、配送、分装、加工、仓储、调运功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

另一方面,一些连锁企业又纷纷各起炉灶,重复建设,企业规模与配送中心不相适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2.2.6物流配送信息化程度不够

多数连锁商业企业缺乏现代物流配送的观念,物流工作缺乏规范,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低,计算机应用不普及。

不少配送中心的运作和管理还是主要以表单为主,许多工作,如盘点、制单、核算和传递信息等,本来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现在还是由人工来完成的,整个作业过程都是手工管理,有关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容易发生帐货不符、商品货位不清、错发货物以及缺货率高等现象。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连锁商业企业配送中心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比例在400:

6左右,这一系统基本上覆盖进销存的管理过程,只有少数企业为提高管理水平,还引入了商业分析智能管理以及与供应商进行数据共享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更加完善的连锁商业企业物流信息系统。

还应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与供应商进行数据交换系统或电子订货系统,而采用这一类型的信息系统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

而国际知名大型连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则非常成功。

例如沃尔玛的卫星系统可以监控到全集团的所有店铺、配送中心,每天发生的一切与经营有关的购销调存等信息。

沃尔玛在建立卫星系统后,其物流程序发生了质的变化。

以卫星控制台为核心,沃尔玛利用一种统一的产品代码upc代码对货品管理。

经理们选择一件商品,扫描一下该商品的upc代码,不仅可以知道商场目前有多少这种商品、订货量是多少,而且知道有多少这种产品正在运输到商店的途中,会在什么时候运到。

这些数据都通过主干网和通信卫星传递到数据中心。

管理人员不但能实时地对销售情况、物流情况等进行监控,还可知道当天回收多少张失窃的信用卡、信息卡认可体系是否正常工作,并监督每日的交易数目。

沃尔玛的数据中心也与供应商建立了联系,从而实现了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

厂商通过运营系统可以进入沃尔玛的电脑分销系统和数据中心,直接从系统中得到某供应商的商品流通动态信息,如不同店铺及不同商品的销售统计数据、沃尔玛各仓库的调配状态、销售预测、电子邮件与付款通知等等,以此作为安排生产、供货和送货的依据。

整个运作过程协调有序,减少无效的程序,提高效率。

通过这个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掌握到第一手的资料,并对日常运营与企业战略做出分析和决策。

3进一步发展中国连锁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3.1宏观方面的对策

3.1.1打破地域限制,改革旧体制

打破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改革旧的税收体制,取消专营商品的限制,在用地、贷款、税收、立法及办理程序等方面制定出保护连锁经营的法律条款和制度,使连锁经营的发展有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

部分地方政府已先行一步,上海市政府提出千店改造计划,把政策扶持的重点放在现有的数千家夫妻店的改造上,预见到了零售业集团化发展对传统中小企业的生存所带来的压力,从市场培育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抓核心环节,发挥单个企业所不能发挥的宏观指导作用,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北京市政府从培育大型连锁集团着眼,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对现有的中等规模的连锁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并吸纳相关产业加盟,于2001年11月成立“首都商业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北京新燕莎集团、物美集团、中国商业服务网等13家企业组成,该集团的成立说明北京的商业企业终于携手作战,打造自己的商业航母。

深圳市政府从当前困扰连锁企业规模扩张的政策问题人手,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连锁商业发展的措施,让企业在一个宽松公平的市场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做大做强,这是当地政府一贯采取的市场化政策的延伸。

3.1.2正确引导外资,完善市场结构

政府需要正确引导外资进入流通领域,加强薄弱环节,完善市场结构。

首先是利用外资,加强大型仓储、加工、码头、专用线等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是利用外资,大力发展集加工、整理、分装、配送、储存、输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业的配送中心;三是发展群众急需而又薄弱的连锁业态,如便利店。

再次,资产重组,调整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重组要提倡双重取向,既要有政府取向,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消除不必要的制度性的障碍,更重要的是重视市场取向,规范企业行为;重组要结合改革,重在转化机制,要立足资产重组,组织重构,机制转换,形象重塑,进行商业制度创新,做大要以做强为基础,不从强做起,任何大的都是虚的;重组要结合结构调整,商业结构调整有进有退,有退有进,以退保进,达到保证重点、规模经营的目的。

政府主管部门要掌握发展规律与节奏。

我国进行经济建设、搞改革有一哄而上的陋习,导致了资金分散、点多面广,产生主而不导、导而不利,这也是发展连锁业必须引以为戒的问题。

连锁业的发展是与消费者的收入及购买力的形成直接相关的,不能脱离消费者的购买力水平盲目追随国外大型连锁业的发展。

因此调整就必须有舍有弃,促进国有企业能够在一个层次上重点经营,保证它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

3.1.3大力促进民营资本进入流通领域

目前,我国民营商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零星分散,小本经营,档次较低,随意性大,投机性强,抗风险能力差,需要国家政策的倾斜,在信贷、税收上予以大力支持,鼓励民营资本、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进入流通,特别要重点发展民营连锁商业,与国有连锁、外资连锁形成互相促进又互相竞争的良性循环的市场态势。

3.2企业本身对策

3.2.1立足规范化运作

规范是连锁经营的精髓,要想进一步获取连锁经营所能带来的各种优势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