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4639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docx

第三版新教材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考前押题绝密

2014年11月一级人力考前冲刺必看

  

[第三场综合评审总复习]

(一)采分点遵循原则

1、“回复方式”必答

即可以用电子邮件、电话录音、通知、信函等,根据来件事件及要求的轻重缓急而判定,电子邮件的方式较多,但凡容得出时间的均可用电子邮件的方式。

2、回答条目至少10条以上,范围角度为主

即不是单纯的条目,如:

原文问题直接追溯或调查、解决方案,涉及关联方面的广度,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突破点等角度。

3、已知原文问题的优先观察、分析和处理

即从原文中找出问题点,可以调查、分析、处理,并再延伸分析和追溯。

4、思路优先在一般、必然和正常逻辑

即按照事务本身的正常发展及其关联方向延伸、分立展开。

5、关联教程内容

即联想原文现象所辐射和关联到教程的内容落脚点。

6、提升对于问题高度、深度的根本性解决思路

即体现战略性思想,注意多角度组合,如:

专题与该章内容的其他问题的关联,与其他章问题的关联、与人力资源基础工作的关联、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关联、与整体企业发展中战略或文化等的关联、与企业外界环境问题的关联等。

 

▲【概括方法】

1、初级模板结构:

(1)调查(4-6个角度或条):

注意全面性,用词“授权下属调查”;

(2)处理(4-6个角度或条):

注意假设性,用词“如果”(从好的假设到不好的甚至于极度的恶情及风险);

(3)预防(1-2个角度或条):

注意制度化。

2、中级模板结构:

(1)战略性(1-2个角度或条):

注意高度;

(2)专题本身(4-6个角度或条):

注意章内相关;

(3)专题相关(4-6个角度或条):

注意章外相关。

3、高级模板要点:

(1)代表单位的回复:

从集团的、战略性的、沟通过的、总体的、方案的单位的回复,不是个人或职位的回复。

(2)针对各方来信中的客观缺点而弥补:

对于下属弥补其片面性,提高其全局性、战略性;对于外部门弥补其非专业性和战略性;对于上级领导弥补去专业化相关及落实;对于外单位弥补其立场、观点的差异及内部情况的衔接。

(3)注意考量衡量维度:

个人自信心、组织领导能力、计划安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风险态度、信息敏感性,还包括创新性、工作方法的合理性。

 

(二)总复习重点——预测专题(18个专题)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专题一:

企业转型的问题

情况:

如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兼并或收购、集团组成结构变化等

答题:

关注人力资源战略(即策略),关注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匹配,关注在具体的各模块的应用及匹配。

专题二:

企业发展中战略提升问题

情况:

如从小型企业提升为中型或大型集团、引进新的技术、加入新的股份结构等。

答题:

关注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匹配(含企业文化),关注企业创新战略(如技术开发型与人力开发型)、关注企业组织变化(如依托型与独立型),关注企业发展阶段中关键的环节及对于人力资源模块的着重辐射(如薪酬战略等)。

专题三:

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对外综合性问题

情况:

如外界人力资源专项会议、对外人力资源发包招标等。

答题:

注意与人力资源策略的吻合程度或指导辐射范围,注意涉及的各个模块内容、注意风险防范等。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专题四:

员工流失问题

情况:

一般骨干流失较多、伴随企业发展阶段下滑较多、伴随企业资金紧张和产品开发匮乏较多等。

答题:

寻找真正原因,分析解决办法,寻求突破点,上升到人力资源策略等大问题追溯。

专题五:

招不到人的难题

情况:

各类人员不好招聘问题

答题:

分析原因,寻找突破点,建立储备及机制。

专题六:

建立胜任特征模型问题

情况:

通过现象反映需要建立模型的需求。

答题:

建模背景分析,建模程序,建模其他相关问题。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专题七:

培训需求问题

情况:

某一个方面的培训需求。

答题:

从组织、文化、规划、模式、效果等多方面分析、处理,提升关联其他方面(包括战略)。

专题八:

培训管理体制问题(其他模块的管理体制问题亦应该关注)

情况:

即集团与分公司的管理权限问题。

答题:

联系规划的管理体制或集团管控,特别是集权与分权,必要时注意相关逻辑的联系(如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等),注意培训规划中相关问题,注意与绩效相关问题等。

专题九:

培训成果转化问题

情况:

以一些现象反映出该问题,即不是“学”的问题,而是“用”的问题。

答题:

从狭义的培训成果转化的特征、方法、技巧等方面分析,注意整体培训系统设计的要求,包括企业培训文化的要求,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需求等,联系绩效方面问题。

 

第四章  绩效管理

专题十:

BSC(平衡计分卡)问题

情况:

即在实践工作中反映的需求。

答题:

既从BSC本身全面回答,也应该在之前分析整体绩效战略性问题,同时设置其后辅助性工作(如培训)等。

专题十一:

绩效考评体系存在的问题

情况:

以某部门绩效缺陷为例展开。

答题:

紧紧抓住绩效棱镜和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注意绩效整体诊断,注意基础性工作,注意环境工作等。

专题十二:

多策略的绩效管理模式问题

情况:

即集团下不同人力资源策略的分公司如何开展工作。

答题:

分析背景,找到异同的契合点,分析契合点中的不同背景和环境的趋向,落实契合点的具体涉及的模块发展,找出合适的策略等。

 

第五章  薪酬管理

专题十三:

薪酬设计问题

情况:

渗透薪酬战略问题

答题:

以薪酬战略为指导,联系薪酬制度设计,联系绩效管理和工作评价等。

专题十四:

专业人员薪酬设计问题

情况:

技术人员薪酬问题。

答题:

从薪酬政策、策略、模式、制度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从外部联系展开。

专题十五:

福利组合问题

情况:

各类各级人员福利问题。

答题:

从弹性福利计划角度展开、联系整体薪酬战略、联系相关问题。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专题十六:

工作压力问题

情况:

各种相关人员遇到的工作压力情况。

答题:

既从工作压力本身分析(特别是组织方面角度),提升注意采用EAP方法解决,注意劳动关系相关问题。

专题十七:

劳动纠纷问题

情况:

劳动纠纷的激化问题

答题:

既从劳动争议本身分析(调节、仲裁、诉讼),也联系社会关怀的积极解决方式,深入分析背景和原因,对重大问题作出预防机制,包括风险机制等。

专题十八:

突发事件问题

情况:

各类突发事件情况。

答题:

在各类本身解决办法的基础上,注意社会责任问题,注意预防机制的建立。

 

[第二场专业能力总复习]

(一)采分点遵循原则

1、各章常规重点考点不放松

即抓住范围、准备充分。

2、注意规划部分的辐射

即人力资源策略、管理体制、人力资本等对于各章的辐射,要从各章的现象中发现、提炼出来。

3、注意常见问题的深入准备(简答题)

即如原来考过的绩效棱镜、关键绩效指标原则等。

4、注意前沿性问题

即如团队问题(各章组合),如企业大学,如社会责任等。

5、注意经常出偏题的区域

即如第三章第三节第二单元(方法创新)、第四章第一节第二单元(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等。

(二)总复习重点——预测专题(24 个问题)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策略问题

教材:

(1)P21“

(二)”-P22倒数第三段;

(2)P24“表1-1”;

(3)P29“表1-3”。

 

2、管理体制问题(集权与分权)

教材重点:

(1)P49“(五)”;

(2)P80第四段。

 

3、集团管控问题

教材:

(1)P50-54“七”;

(2)P67-70“二”。

 

4、组织结构模式问题(M型)

教材:

(1)P55“

(二)3”;

(2)P57“2”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

5、人才测评工作方案问题

教材:

(1)种类与方法:

P147-150“三”;

(2)标准与要求:

P151-152“一”;

(3)计划与措施:

P152-153“二”;

(4)注意与预防:

P158“五”。

 

6、稀缺人才、骨干人才招聘问题

教材:

(1)流程:

P173“图2-10”;

(2)评估:

P188“

(二)”

(3)内容:

申请表、行为面试设计、背景审查。

 

7、晋升问题

教材:

(1)策略:

P193-195“一”;

(2)管理:

P196-197“三”;

(3)措施:

P195-196“二”。

 

8、人员流失问题

教材:

(1)分析:

P206-209“三”;

(2)方法:

P209-211“四”;

(3)因素:

P204-205“【知识要求】。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

9、企业大学问题(含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等)

教材:

(1)定位:

P223-224“三标题之(三)”、P228“(三)、”;

(2)指导:

企业文化,P228-229,“二”、“一”;

(3)方式:

学习型组织【内:

构建,(再内:

学习力),特征】P233-234“一”“二”、P230-232“

(二)”;

(4)目标:

P229最下一行。

 

10、学以致用问题(即培训成果转化问题)

教材:

(1)策略:

P244-249;

(2)机制:

P242-244;

(3)因素:

P239-242。

 

11、管理人员思维方式问题

教材:

(1)障碍:

P251-252;

(2)方式:

P252-258;

(3)方法:

P269“第二单元”。

 

12、职业生涯问题(容易出现的是早、中期问题等)

教材:

(1)阶段:

P309-318,早、中期(【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2)职业锚:

P319-320“四”;

(3)职业人格测试表:

P149-150霍兰德及“表2-7”。

 

第四章  绩效管理

13、绩效指标设置问题

教材:

(1)P328-347,“第二单元(尤其是P345第一段)”;

(2)P356-361“二”。

 

14、绩效反馈问题

教材:

(1)P368-369“一”;

 

15、BSC(平衡计分卡)问题

教材:

(1)内容:

P382-385“二”;

(2)程序:

P391-397“二”(特别是其中“

(二)”)。

 

16、激励问题

旧教材:

(见附件)

 

第五章  薪酬管理

17、薪酬制度完善问题

教材:

(1)完善与创新:

P438-440“二”;

(2)步骤:

P437-438 “一”;

(3)评价:

P437“四”。

 

18、团队薪酬问题(实际出题是一个整体的团队问题,在此基础上联系“团队绩效”)

教材:

(1)团队基本问题:

P351-354“四”、P461-464“【知识要求】”;

(2)团队薪酬:

P464-466“【能力要求】”;

(3)团队绩效:

P360-365“三——六”。

 

19、专业人员薪酬问题

教材:

(1)P435-436“三

(一)”;

(2)P485-490“第六单元”(特别是P487“3”);

(3)“17、薪酬制度完善问题”。

 

20、福利组合问题(即弹性福利计划)

教材:

(1)P505-508“五”;

(2)P511-512“三”。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21、突发事件问题

教材:

(1)表现:

P534-536“二”;

(2)对策:

P539-541“一”、P546-549“四”。

 

22、劳动争议问题(重点是“工伤问题”)

教材:

(1)P564-571“(六)及案例”。

 

23、工作压力问题

教材:

(1)P577-580“【能力要求】”(重点是“

(二)”);

(2)P581-583“四”、“【能力要求】”。

 

24、工会问题或社会责任问题

教材:

(1)措施:

P595-597“【能力要求】”;

(2)影响:

P593-595“六”;

(3)意义:

P592-593“五”;

(4)条件:

P587-589“三”;

(5)标准:

P589-591“四”。

 

[第一场理论知识总复习]

(一)采分点遵循原则

1、第二、三场重点均为本场重点

2、注意关键词

3、注意维度对比和确认

4、对于历年真题重点关注同期与近期的题目并在相应的范围内扩展。

5、对于真题重复频率高的考点要非常重视。

 

(二)总复习重点——预测专题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共28题)

1、P2第2、6段

2、P3-4“2”、“3”

3、P6-7“2”

4、P8“2”

5、P10-11“

(2)”

6、P18-19“四”

7、P20-25“一”(特别是表1-1)

8、P25最下一段(波特五个因素)

9、P28-30“

(二)”(特别是“1”)

10、P33-31“五”

11、P37-38“一”

12、P38-40“二”

13、P40-43“三”“四”“五”

14、P46-48“(三)”

15、P50-54“七”(特别是P51“2”、P52-53“(三)”)

16、P54—65“八”(特别是P55“3.M”、P57“2”、P61-63“(五)”)

17、P67-70“二”

18、76-77“2”

19、P79“五”

20、P81-83“二”

21、P89-90“四”

22、P93-94“七”

23、P97-99“一”

24、P99-100“二”

25、P100-101“三”

26、P102-103“

(一)”

27、P107-109“

(一)”

28、P110-111“三”

第二章  招聘与配置(共19题)

1、P114”一”

2、P117“二”

3、P123“一”

4、P147“三”

5、P163“二”

6、P164【注意事项】

7、P171“一”

8、P172“二”

9、P173图2-10

10、P180“五”

11、P187“二”

12、P189“一”

13、P190“2”

14、P191“

(二)”

15、P193“一”

16、P197“四”

17、P205“【知识要求】”

18、P206“三”

19、P209“四”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共37题)

1、P212“一”

2、P212“二”

3、P218“(五)”

4、P218“(六)”

5、P219“一”

6、P220“三”

7、P225“

(二)”

8、P226“二”

9、P229“二”

10、P230“三”

11、P233“一”

12、P235“二”

13、P239“3”

14、P245“表3-5”

15、P247“表3-6”

16、P250“

(二)”

17、P251“三”

18、P253“

(二)”

19、P253“1”

20、P254“抑制想象思维的障碍主要有”

21、P270“

(一)”

22、P271“

(二)”

23、P273“

(一)”

24、P274“

(二)”

25、P279“四”

26、P285“三”

27、P287“三”

28、P293“一”

29、P293“二”

30、P298“组织通过职业生涯年度评审达到的目的”

31、P300“三”

32、P302“

(一)”

33、P310“一”

34、P312“一”

35、P315“二”

36、P316“(三)”

37、P319“四”

第四章  绩效管理(共12题)

1、P322“一”

2、P328“第二单元”

3、P348“

(二)”

4、P351“四”

5、P356“二”

6、P361“四”

7、P362“五”

8、P363“六”

9、P365“一”

10、P368“一”

11、P382“二”

12、P389“一”

第五章  薪酬管理(共35题)

1、P406“

(二)”

2、P409“图5-1”

3、P409“

(二)”

4、P411“(三)”

5、P417“表5-1”

6、P422“一”

7、P426“二”

8、P431【能力要求】

9、P433“一”

10、P435“三”

11、P437“四”

12、P437“一”

13、P438“二”

14、P450“二”

15、P450“三”

16、P453“四”

17、P459“六”

18、P460“第二单元”

19、P469“二”

20、P470“一”

21、P471“三”

22、P473“六”

24、P475“二”

25、P476“三”

26、P476“四”

27、P477“七”

28、P479“三”

29、P482“五”

30、P484“三”

31、P485“第六单元”

32、P494“三”

33、P505“五”

34、P508“一”

35、P511“三”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共27题)

1、P516“二”

2、P517“集体谈判双方坚持点的确定取决的因素”

3、P528“(三)”

4、P534“二”

5、P536“三”

6、P539“一”

7、P546“四”

8、P550“二”

9、P552“三”

10、P552【能力要求】“一”

11、P554“

(一)”

12、P563“2”

13、P564“(六)”

14、P572“

(二)”

15、P573“二”

16、P576“2”

17、P572“

(一)”

18、P578“

(二)”

19、P580“二”

20、P581“三”

21、P580【能力要求】

22、P583“一”

22、P587“三”

23、P590“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 8000)的主要内容”

24、P592“五”

25、P593“六”

26、P595【能力要求】

27、P600“五”

 

 

附:

第二场 第16题参考资料

即第二版教程:

三、企业激励措施 P354

    根据企业人员的需要特点,对企业人员可采取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的措施。

    

(一)内部激励

    内部激励的三个特征为:

    1.人的内在动机,人的行为完全取决于自身,并没有外界刺激迫使他

采取行动。

    2.内部激励是人为了自我实现而采取的行动,无须外力驱使。

    3.内部激励使人在行动中获得愉悦和满足。

    对企业人员产生内部激励作用的因素有:

工作本身,如喜欢的工作、工作具有挑战性、工作内容丰富化、工作自主性、工作稳定性、工作交流与反馈、学习与成长机会等;工作结果,如业务成就、创新、团结、参与等;个人因素,如个人目标设定、个体发展、自我实现、帮助他人的欲望等;另外,闲暇时间、与上级的良好关系也能产生内部激励作用。

    

(二)外部激励

    与内部激励的概念相对应,外部激励是指由外在动机引起的人的行为。

    外部激励的特征有:

    1.外部激励是在外界的需求和外力作用下人的行为。

    2.需要外力驱使。

3.外部激励通过将行为结果和渴望的回报联系起来达到刺激人采取行动的目的。

外部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社会感情激励。

物质激励通常是指那些由工资、奖金、其他各种福利待遇等物质性的资源来满足员工的需要。

社会感情激励通常要用友谊、温暖、特殊的亲密关系、信任、认可、表扬、尊重、荣誉等社会感情性的资源来满足,与物质需要相比,社会感情激励是较高层次的。

    对企业人员产生外部激励作用的因素有:

物质报酬激励,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分享系数等;非物质报酬激励,如赏识、荣誉、地位、培训、晋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另外,惩罚与监督也能起到外部激励作用。

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外部激励可以提升内部激励的激励力度。

因此,制定企业人员有效的激励措施时,既要包括内部激励,又要包括外部激励。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