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4331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docx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

  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法:

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及形状的改变,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法:

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教具准备

  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两辆、旱冰鞋、弹簧、钢尺(或钢锯片)、投影仪等.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图片: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押加。

  教师讲解:

押加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袋互拉,以决胜负,引出力的概念。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力

  1、力的概念

  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实例:

  人推车,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人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推土机推土,推土机对土施力;

  磁铁吸引铁定时,磁铁对铁钉施力。

  归纳: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两一个是受力物体。

  2、分析实例:

  人推车——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

  双手拉弹簧——人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

  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磁铁吸引铁定——磁铁是施力物体,铁钉是受力物体。

  3、力的单位

  教师介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力的符号:

F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演示

  

(1)、甲图用力捏橡皮泥,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2)、乙图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

  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

  了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

  让学生再举些例子然后自己根据上述事件概括力作用的效果。

  例如:

1、射箭运动员拉弓射箭。

(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用力捏充过气的气球。

(气球形状发生了变化)

  结论: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演示图7.1-2所示的实验:

小铁球受到磁体的作用

  分析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

弹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橡皮条、钢尺、弹簧、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投影图片:

撑杆跳、拉弓射箭等体育活动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以上动作的完成有一个共同特点:

弯曲时都产生了一种作用力,引出—

  —弹力。

  二、新课教学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

  弹簧产生弹力时,弹力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是否遵循一定的规律呢?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1、制作原理

  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

  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明确分度值: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

  3、探究: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4、教师介绍其他几种测力计。

  (三)、阅读科学世界

  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

  分作课外练习。

  五、作业布置:

  练习:

物理课本的部分内容。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物理教案:

重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的产生;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白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探索与研究而取得的。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

  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钩码、弹簧测力计、重垂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投影图片:

  1、水从高处落下

  2、渔网落到水中

  二、新课教学

  

(一)、重力的概念

  让学生看课文第9页图7.3-1下落的物体。

  问题:

  1、为什么水总是向低处流?

  2、抛出去的渔网为什么会下落到水中?

  引导学生分析:

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渔网落到水中,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肯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这种力就是重力,因为这些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教师介绍:

人们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

由于地球对地球上物体的吸引产生的。

  符号:

G

  

(二)、重力的大小

  前面学习我们知道力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有关。

下面我们就对重力的三个要素进行研究。

  1、重力有大小

  人们通常把重力说成重量。

平时说的大人比小孩重,一杯水比一桶水轻等,实际上就是大人受的重力比小孩受的重力大,一杯水受的重力比一桶水受的重力小。

  2、重力大小的测量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观察,告诉学生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3、探究:

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1)学生做出关猜想,说明理由并与同学交流。

  

(2)研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书上表格中。

  (3)让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用实验测量的数据描点。

连接这些点,看看这些点分布在一条什么样的曲线上?

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要求学生将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像和对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分析意见与其他同学交流。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并用语言表述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

  (4)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大约是9.8N/kg。

用g表示这个比值,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Gg或G=mgm

  介绍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说明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例题:

p11内容

  教师分析讲解。

  (5)用质量相同密度(或体积)不同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其受重力,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密度(体积)无关;用橡皮泥改变形状来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形状无关;将铁环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用酒精灯加热使其温度变化,来验证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温度无关……

  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简单介绍)

  (三)、重力的方向

  1、实验: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挂在铁架台上。

  分析:

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致,就是我们常说 “竖直向下”的方向。

  2、由此可知: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3、想想议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五、作业布置:

  练习:

物理课本的部分内容。

  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