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621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docx

《中考真题》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海南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温馨提示: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5分)

1.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请欣赏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

B.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

C.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

D.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

(2)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

(1)C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

(1)①篆书的笔法和结体有规可循。

篆字多横竖直画,写法两头都圆,中间粗细不变。

横竖连接的折笔,则用变形。

所以篆书变化,多用弧画。

弧有圆弧、方弧和不规则的弧。

初学篆书要弄清楚它的起笔、收笔和连接处。

运笔方法是回锋起笔,提笔运行,收笔略顿。

小圈可一笔或两笔,大圈可分三四笔,要求连接处无明显痕迹。

②隶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隶书的结体改篆书的形象化而为点划符号化;隶书的字形改篆书的圆长而为方扁;隶书的笔划有折无转,并有波挑。

方笔和圆笔兼用。

③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

④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始于汉初。

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等。

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笔画省变,有章法可循,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不拘章法,笔势秀丽流畅,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擅长今草;狂草亦称大草,笔意奔放,体势连绵,如唐朝张旭《千字文》、怀素《自叙帖》等,字字区别,不相连接,而笔意活泼、秀媚。

草书自狂草起开始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仔细观察书法作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几个字,根据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但点画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的痕迹,即可确定为行书。

所以选C项。

(2)首先要认准字形,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字形。

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

抄写汉字,要做到:

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正楷字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华文化(A.烟波浩渺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时代新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mù()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

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A.志同道合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节选自《语文报》2019年中考作文版,有删改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沧桑mù()浴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3)对文中加点的“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

外部条件。

B.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4)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答案】

(1)sāng沐

(2)BA

(3)B

(4)示例一:

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

示例二:

反思历史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

【解析】

【详解】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沧桑”:

沧海桑田的缩语。

桑田:

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读“cāngsāng”,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沐”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烟波浩渺:

指水波渺茫,像烟雾笼罩。

浩如烟海:

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

语境形容

是“中华文化”,自然选择“浩如烟海”。

所以选B。

志同道合: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齐心协力:

指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语境为“在精神世界里”的对话,所以自然选前者。

因此选A。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首先要分析上文的“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等句,这些谈的都是文化和精神。

所以“装备”一词可理解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所以选B项。

(4)仿句,要求有三:

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句式结构为两个动宾结构的短句。

内容要阐述“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且要与前两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3.“五·四”青年节前夕,龙鸣中学九年级(l)班在定安县母瑞山革命纪念园举办主题为“缅怀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的实践活动。

请你结合材料完成下面两题。

材料:

母瑞山位于定安县南部山区,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摇篮”。

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将士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意志,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和力量,为海南的解放和全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这次活动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有些同学认为,马上就要中考了,还举办这样的活动,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写在横线上,要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结束后,班委会决定编辑活动专刊。

下面是刘涛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一则征稿启事,请仔细阅读,按要求答题。

①正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则征稿启事内容不完整,请在横线上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我认为中考前夕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必要。

理由一:

举办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舒缓同学们考前的紧张情绪,调整状态,更好地投入后续的复习。

理由二:

可以学习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事迹,在复习备考中积蓄精神力量。

理由三:

户外实践活动可以欣赏优美的自然景观,叙写见闻感受,这本身也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2).

(2)①将“征集”改为“举办”或“举行”。

(3).②补写上征稿的截止日期,如“征稿截止日期5月30日”

【解析】

【详解】

(1)考查根据新闻现象提出看法的能力,就像写一篇短评。

首先要明确观点:

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必要。

然后给出理由,分析这样做对同学们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意义。

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而井然。

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如可从舒缓考前的紧张情绪、积蓄精神力量(传承革命精神)、培养语文能力等角度答理由。

注意联系“缅怀革命烈士,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

(2)①搭配不当,“征集”与“活动不搭配”。

将“征集”改为“举办”或“举行”即可。

②征稿启事内容中没有征稿的截止日期。

需要添加,征稿截止日期必须是2019年5月10日之后。

二、名著阅读(5分)

4.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1)请结合选文情节,将《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补充完整。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客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鲁达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林冲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李逵性情急躁,是《水浒传》中有勇无谋的典型。

D.吴用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莽刚烈的代表。

【答案】

(1).

(1)景阳冈武松打虎

(2).

(2)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阅读《水浒传》,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1)题干要求结合选文情节,将《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补充完整。

从形式上看,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第四,切忌合掌。

上联“横海郡柴进留客”中“横海郡”是地名,“柴进”是人名,“留客”为动宾结构。

从内容上看,要结合选文的情节,即武松在景阳冈奋起平生之力以双拳将虎打死。

所以下联可拟为“景阳冈武松打虎”。

(2)A项,“深沉”“难以捉摸”错,鲁达性格很豪爽。

B项,“足智多谋”“不可多得的智者”错。

林冲武艺高强,有委曲求全,救弱济贫,嫉恶如仇等性格。

D项,“桀骜不驯”“鲁莽刚烈”错。

吴用有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知人善用的性格。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5.

(1)__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2)日暮乡关何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5)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6)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庄子《北冥有鱼》中所说“___________”。

(7)李白《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奋发进取、高昂情绪、一往无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天接云涛连晓雾

(2).

(2)烟波江上使人愁(3).(3)念天地之悠悠(4).(4)夜泊秦淮近酒家(5).(5)非淡泊无以明志(6).(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7)长风破浪会有时(8).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抟”“扶”“沧”等字词的书写。

(二)古诗词阅读(5分)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_______________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答案】6.

(1).连三月

(2).对家乡和亲人强烈思念

7.国都沦陷而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荒草满目,这种反差强烈的景物描写手法,痛彻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解析】

【6题详解】

一空,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语的能力。

“烽火连三月”: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现在仍然没有结束。

所以“连三月”三个字,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二空,“抵万金”:

战火仍连续不断。

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强烈思念之情。

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7题详解】

赏析诗句。

可抓住重点词语赏析,也可分析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

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

“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

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和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与)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

8.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hé)

B.沉鳞竞跃(yào)

C.参差披拂(cī)

D.佁然不动(tái)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五色交辉___________

(2)四时俱备_______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4)俶尔远逝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

【答案】8.C9.

(1).

(1)交相辉映

(2).

(2)四季(3).(3)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4).(4)忽然

10.

(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11.清澈、透明、纯净

【解析】

【8题详解】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A项,晓雾将歇(xiē)。

B项,沉鳞竞跃(yuè)。

D项,佁然不动(yǐ)。

【9题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四时”:

四季。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同时注意双音节的词语,古汉语的一个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而古汉语的一个词语就对应一个现代汉语的词组,如“交辉”对应的是“交相、辉映”。

“翠蔓”对应的是“翠绿、藤蔓”。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欲界”:

这里指人间。

“仙都”:

仙境。

“可”:

大约。

“许”:

左右。

11题详解】

题干要求说说两文作者笔下的水的共同特点。

文言文要点的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可分析“清流见底”“水尤清冽”“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等句,通过正侧面描写,刻画出水清澈、透明、纯净的特点。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一)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二)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

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

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

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

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

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

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

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

稍远,是大片的菜地。

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

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

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

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

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

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

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

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

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

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巾常常汗湿得能撑出水来。

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

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

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

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

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

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

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

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

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

父亲一边抽旱烟,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

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

牛郎织女的故事,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

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

获得新生的蝉,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

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2019年第四期,有删改

1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简要概括。

13.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4.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握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15.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16.在横线上写几句话,将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要呼应前文,表达情感,点明主旨。

【答案】12.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3.文章首段对田园的环境进行浓墨重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14.示例:

(1)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刻画出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

(2)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15.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热爱邻里乡亲的性格特征。

16.示例:

父亲的园子,像一只美丽的摇篮,盛放着我无忧无虑的童年,继放着我对父亲的怀念,更盛放着我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

【解析】

【12题详解】

文章内容的概括。

,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事件的中心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特别要抓住文章抒情的语句分析),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

如文章通过回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表达对父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