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501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魏家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

“训有之:

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

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

“为乐非也。

”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

“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

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

1.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庄子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C.如果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①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

结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

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

“一第慁①子耳,有司得子是赖!

”果擢上第。

复举制科。

会天下乱,沉浮人间。

国子司业苏源明见肃宗,问天下士,荐结可用。

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欲言。

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悉情,乃上《时议》三篇。

帝悦曰:

“卿能破朕忧。

”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

募义士于唐、邓、汝、蔡,降剧贼五千,瘗战死露胔于泌南,名曰哀丘。

②史思明乱,帝将亲征,结建言:

“贼锐不可与争,宜折以谋。

”帝善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五城。

以讨贼功迁监察御史里行。

又参山南东道来瑱府,时有父母随子在军者,结说瑱曰:

“孝而仁者,可与言忠;信而勇者,可以全义。

渠有责其忠信义勇而不劝之孝慈邪?

将士父母,宜给以衣食,则义有所存矣。

”瑱纳之。

瑱诛,结摄领.府事。

会代宗立,固辞,丐侍亲归樊上。

③久之,拜道州刺史。

初,西原蛮掠居人数万去,遗户裁四千,诸使调发符牒二百函,结以人困甚,不忍加赋,即上言:

“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

岭南诸州,寇盗不尽,得守捉候望四十馀屯,一有不靖,湖南且乱。

请免百姓所负租税及租庸使②和市杂物十三万缗。

”帝许之。

明年,租庸使③索上供十万缗,结又奏:

“岁正租庸外,所率宜以时增减。

”诏可。

结为民营舍给田,免徭役,流亡归者万馀。

进授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绥定八州。

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加左金吾卫将军。

民乐其教,至立石颂德。

罢还京师,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

注:

①慁:

hùn辱没。

②租庸使:

官名,主持国家的税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果擢上第上第:

考取名次

B.一有不靖不靖:

不安定

C.十七乃折节向学折节:

改变志向

D.结摄领府事摄领:

暂时代理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

B.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

C.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

D.臣州为贼焚破/粮储屋宅/男女牛马/几尽/今百姓十不一在/耄孺骚离未有所安/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结颇有军事才华。

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参谋期间,广募义士,降服强贼五千人;史思明叛乱,他建议皇帝不要与贼兵精锐直接交锋,用计谋取胜。

B.元结深得百姓的爱戴,其母亲去世时,当地百姓因担心他离开都到节度府请他留任;百姓也乐于接受他的教化,还立碑刻石歌其功绩。

C.元结深受朝官推崇。

天宝十二年参加进士考试,礼部侍郎阳浚见到他的文章,给予高度评价;肃宗询问天下人才时,国子司业苏源明推荐了元结。

D.元结关心民生疾苦。

道州刺史任上,他两次上书请求减免当地多种赋税杂役,还为百姓建房分地,亲自晓谕蛮人首领,使万余名流亡者重返故里。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欲言。

(5分)

(2)帝善之,因命发宛、叶军挫贼南锋,结屯泌阳守险,全十五城。

(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泊平江百花洲①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②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平江百花洲:

平江,府名,

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②王程:

为王事(公事)而奔走的旅程。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9.后人在评价这首诗的颈联时说它“无理却有趣”,结合该联,谈谈你对“无理却有趣”这一评价的理解。

(6分)

10.名句填空(5分)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并通过夸张性地描写人在天上走,“手可摘星辰”的主观感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音乐效果的描绘往往能从另一个角度上更好地表现乐声之美,技巧之高。

如《琵琶

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又如《赤壁赋》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洗手间里的晚餐

一位母亲,白天在富人家里做女佣,晚上回家与4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主人得知女佣的情况后,曾邀请她和孩子一起住过来,给她们腾出一个房间,一切免费。

母亲谢绝了。

其实母亲知道,主人家,光洗手间就十几个,最小的洗手间,也比她家的房子大,她不知道在贫穷与富有的巨大落差前,对一个4岁的孩子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有一天,主人要在家里请好多客人。

就与女佣商量说,今天您能不能晚点回家,我这里缺人手,现找来不及,只好麻烦您了。

女佣说,行啊,就是有点担心我的儿子,他晚上一个人见不到我会害怕的。

主人说,这好办,您现在就去把他接过来,晚饭和客人一起吃就行了。

女佣把儿子接过来时,客人正陆续抵达,她没领儿子从正门进来,走侧门把他藏在一间主人不大光顾的洗手间里。

她从主人厨房里拿来一个盘子,从自己口袋里掏出香肠和面包,这是她在回家路上特意给儿子买的。

孩子从来没见过这么气派和华丽的房间,他不认识抽水马桶,不认识大理石洗漱台上摆放的那些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瓶瓶罐罐,屋里好闻的气味让他幸福到简直要晕倒了。

女佣告诉儿子说,妈妈带你来参加宴会,你是小孩,不能和大人一起吃,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你一个人准备的单间。

孩子想把餐盘放到洗漱台上,但他个头太矮,够不着,只好放到了马桶盖上,他坐在飘亮瓷砖铺就的地面上,一边唱歌,一边吃着这些平时很难吃到的美味佳肴。

很快,在富丽堂皇的宴会大厅里,主人没发现孩子的身影,就去问女佣。

女佣支支吾吾地说,我一直在忙着,没时间照看他,也许,他是在外面的草坪上自己玩吧。

主人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离开宴会大厅,把整幢房子的所有房间都找遍了,最后在一个位于角落的洗手间里,找到了孩子。

主人问,你怎么能在这里吃东西呀,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孩子答,妈妈说,这是宴会主人特意为我准备的单间,今天的香肠太好吃了,我好久没吃过了,对了,你是谁呀,你愿意陪我在这里吃这些美味吗?

主人强忍泪水点了点头。

此刻,他想起了当初随父母来纽约的经历,那时他们也很贫寒,也经历过十分艰辛的时期。

回到宴会大厅,主人对客人们说,很抱歉,朋友们,我现在必须得去陪一位特殊的客人,请大家慢慢享用吧,我不能和你们共进晚餐了。

说完,他装了满满两大盘子孩子爱吃的佳肴,端到洗手间里,他模仿孩子的样子,也把餐盘放到马桶盖上,也坐在地上,然后对孩子说,这么好的一个单间和美食,你一个人独享就可惜了,来来来,让我们一起吃晚餐。

主人和孩子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唱歌,也聊了很多话题,他让这个4岁的孩子坚信,他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勤劳、最伟大的母亲,他不但应该为她感到骄傲,长大以后还要为她做些事情,而孩子直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母亲是佣人。

客人们发现主人端走两大盘子食物后,再也没回来,觉得蹊跷,便去寻找,当他们看到情同父子的两个人坐在地上,围着马桶盖吃东西的场面,被深深震撼了。

大家纷纷端着酒杯和美味赶过来,很快把洗手间挤满了,大家给孩子唱了好多好听的歌曲,表达了太多美好的祝愿,这些都让这个孩子确信,他的母亲是最令人尊敬的母亲,而他,则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很多年后,这个孩子不但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也买下了拥有几间洗手间的大房子,进入上流社会。

每年,他都会以匿名的方式捐很多钱给穷人,但从不举行捐赠仪式或接受采访,他对始终不理解的朋友们说,我永远忘不了在很多年前的某一天有一位富人和太多的富人,用他们的诚恳与良知,维护了一个4岁孩子的自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写女佣谢绝了主人的邀请,没有和孩子住在主人家里,是因为女佣嫌主人家的洗手间太多了也太大了。

B.这篇小说前半部分以女佣为主,后半部分以主人为主,但他们都围绕着孩子。

这样的结构安排,对主题的表现起着微妙的作用。

C.这篇小说虽然在语言叙述上较为平实朴质,但读来却很感人心,甚至叫人心酸落泪,细究来,叫人感动不已的是女佣那颗做母亲的心。

D.主人在洗手间里和孩子吃东西唱歌,还聊了许多话题。

那些话,都是主人编述的善意的谎言,包括对孩子母亲的评价。

E.女佣把孩子藏在洗手间里,为了让孩子不乱跑影响主人宴客,就从主人厨房里拿来餐盘、香肠和面包让孩子吃。

(2)“洗手间里吃晚餐“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的“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简要分析。

(6分)

(4)有人说文中那个孩子多年后的成功源于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也有人说源于那位“主人”,请结合文本,探究下孩子成功的原因以及给你的启发(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霍达:

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1988年11月2日,江苏某县发生了一起由于乡干部催粮引起农民喝农药自杀身亡的事件。

霍达从一份文件中得知此事,春节前夕,她与人民日报记者高宁一起赶赴事件发生地采访。

到村子时天已黑了,当地干部没让她们进村。

在村外一间废弃的空房里,她们终于见到了死者的妻子,一个普通农妇。

她的丈夫因为不配合纳粮,遭干部捆绑,不堪受辱,服毒自尽。

农妇不善言辞,只会哭:

“我的男人死了,我没得用了!

”当地干部口中的“那个男劳力”是她的全部,死了男人,她就真的“没得用了”,谁来为她伸冤呢?

霍达把这呐喊写进了报告文学《民以食为天》。

《民以食为天》发表在《中国作家》1989年第4期,《报告文学选刊》1989年第6期转载。

文章关注的是粮食问题。

1984年我国粮食大丰收,使高层过高地估计了农村的经济形势,过高地估计了“包产到户”的威力,农业投入逐年减少。

此后连续4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

一些地方干部为了完成粮食订购任务,甚至上门抢粮,干群关系紧张。

与此同时,许多国家粮食减产,全世界面临粮荒。

霍达以沉重的笔写道:

“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

”“未来的10年、20年,如果再出现‘失误’,我们连纠正的机会都没有了!

”文章面世,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霍达另一部反响巨大的报告文学,是描写中年知识分子生存与死亡状况的《国殇》。

促使霍这关注这一问题的人,是与她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高建民。

高建民是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程师,他以首创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一反沿用百年的西方传统,独辟蹊径,设计出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大直径与特大直径的无缝钢管轧机。

1986年,高建民的这一创造发明已申请了国内外专利,一旦得以确认,我国在无缝钢管的轧制理论和应用上都将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当他准备最后的答辩之际,却查出患有脑部胶质瘤。

手术前医生问他:

“你是要生存质量,还是要生存期?

”高建民毫不犹豫地回答:

“要生存质量!

这一答案让霍达震动。

她亲眼看见手术后的高建民戴着个帽子匆匆奔走,为他的无缝钢管进行最后的冲刺。

没等到《国殇》发表,高建民就辞世了,年仅45岁。

与高建民接踵而去的,还有著名数学家张广厚、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王振泰、农大讲师谢以铨、北师大讲师徐志英,一个又一个,英年早逝。

据当年统计,我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远远高于老年人,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寿命比全国人均寿命要短十年。

在祖国经济腾飞的时候,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窘况让她悲愤,对此,霍达大声疾呼:

“为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抢救我们的国宝!

”《国殇》发表后,《新华文摘》立即转载,当年88岁高龄的冰心老人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部作品。

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这激起了霍达为香港写史的念头。

霍达初到香港时,十分艰苦。

她早晨8点起床,有时走访到深夜12点才搭上地铁末班车回到住处。

香港有谚:

“有钱到香港,没钱没话讲。

”住在那里,步步要花钱。

一次,丈夫来电:

“钱还够吗?

“还够一张机票钱,我得回北京了。

“你箱子旁边的袋子里,我还放了一万块钱。

就这样,又可以多采访几天了。

不是没有“借水行舟”的机会。

有关部门曾介绍霍达给一位香港富豪写传记,不但可以轻松解决在港的房、车问题,还付给天价稿酬:

500万港币,霍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为写这部香港史,霍达让自己成了不折不扣的港史专家。

在中共双方的档案馆、图书馆,她查阅了近千万字的文献资料。

她对资料的爱护到了“强迫症”的地步:

每份资料都要复印三份,一份传真回家,一份用快递寄回家,还有一份随身携带。

“即使我飞机失事了,这些史料也不会丢失。

她靠两只脚踏遍港岛的街头巷尾,走访各界人士数百人次。

经历漫长而艰苦的三年,1997年春,《补天裂》终于脱稿。

霍达毫不掩饰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因为它记载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以文学形式再现这段历史,在我之前没有人写”。

霍达说:

“无论社会怎么变迁,作为知识分子,都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弃对祖国和民族命运的忧思,对时代走向的认知把握,对人生和人类前途的关注,这就是‘士’的本质。

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

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摘编自2011年10月20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村干部不让前往采访农民服毒自杀事件的霍达进村,是为了保护她们的人身安全。

这一方面表现了她采访的不易,一方面反映了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现实。

B.“神农氏的子孙在寻找出路,我们已经不再具备‘失误’的资格。

”霍达以沉重的语调引导读者反思我国的粮食问题,警醒人们关注我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粮荒。

C.在无缝钢管轧制理论和应用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师高建民,在他的“负特征角斜轧理论”专利申请即将得到确认之际撒手人寰,令人无比痛惜。

D.在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知识分子英年早逝。

霍达的大声疾呼源于她对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生存窘况的悲愤和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切。

E.本文介绍了霍达的几部反映现实、关注时代的作品及其创作情况,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有着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女作家形象。

(2)霍达的《民以食为天》和《国殇》两部报告文学在创作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请简要

概括。

(6分)

(3)从《补天裂》一书的创作过程中,可以看出霍达的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概括,并结

合文本加以分析。

(6分)

(4)霍达说:

“无论到了什么时代,写作毕竟不只是一个谋生手段,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给自己的定位应该是:

社会的良心,时代的秘书。

”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近年来,明代宣德炉的收藏达到了高潮,然而存世的明代宣德炉真品_____,弥足珍贵。

②为了挖掘和发扬民乐演奏技艺,文联通过层层选拔,______,选出了36名高水平民乐爱好者,成立“乐谷之声民乐团”。

③作为全球第五大钚储备国,日本将向美国和英国退回330公斤钚。

不过外媒指出,日本的姿态只是作秀,因为与其庞大的储量和年产量相比,这些返还的核材料只是______。

A.百里挑一九牛一毛凤毛麟角

B.凤毛麟角百里挑一九牛一毛

C.九牛一毛百里挑一凤毛麟角

D.凤毛麟角九牛一毛百里挑一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

C.作为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王洛宾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民歌,创作出能赢得观众喜爱的富有民族风味的歌曲。

D.“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结构,

另一方面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

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

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

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

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

A.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B.游历虽然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但是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C.行万里路是必须的,通过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让游历成为绘画资料的源泉。

D.游历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因为游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

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三点主要信息。

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每点不超过30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