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52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docx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

第六单元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四篇精读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除了《古诗三首》介绍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三处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了一处景色,分别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

这些都是我国有名的景点,其山水、阴晴无不令人着迷;其丰富的物产,迷人的景色无不令我们叹为观止。

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河山壮美。

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3个字,会写51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潋滟、空蒙、西子、相宜、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三首》。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

4.初步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

了解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物产和景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学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技巧。

3.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美河山。

三、教法与学法

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

如《望天门山》要看到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则知道西湖在阴、晴天气中的不同风姿。

品《望洞庭湖》则要看到洞庭湖的湖面风光,学习其他三篇文章,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认识各个地方的物产。

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我国山河风光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17.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境。

三、课前准备:

1.积累李白的诗歌,预习古诗。

(学生)

2.制作《望天门山》课件。

(教师)

四、激趣导入:

1.复习学过的有关祖国山河的古诗,出示天门山图片。

2.板书课题和作者。

五、了解作者,初识古诗:

1.老师介绍李白。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3.指导学生书写:

断、楚、至、孤、帆。

4.学生听范读,画出节奏,比赛朗读。

5.初步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在书上做好批注。

2.想一想每句诗里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小组交流。

七、交流分析,理解悟情:

1.课件出示第一句思考:

(1)这句写了什么山,哪里的水?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从画面中你感受到天门山怎样?

又感受到水怎么样?

(3)哪些字给你感受最深?

2.课件出示第二句,思考:

这一句主要写了什么?

水流到这里发生了什么?

通过“回”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朗读,结合注释和教师展示的课件体会每句诗的意思。

4.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四句。

5.学生自主交流,体会和感受。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背诵古诗。

二、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

四、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和作者。

五、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3.提出学习要求,课件展示:

(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

(2)借助字典,资料理解诗句。

(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小组进行讨论。

(5)提出疑问,合作解决。

六、欣赏古诗,体会意境:

1.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二句,感受晴天和雨天的美。

2.指导学生学习第三、四两句,感受西湖的人性美。

3.指导朗读,思考:

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1、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洞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学习重点:

感悟古诗的意境,背诵古诗。

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

四、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指名学生说自己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练习朗读。

五、理解美,洞察美:

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读诗,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以及课件,发挥想象述说古诗的意思。

4.教师演示:

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思考:

①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②诗中的“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是指什么?

5.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6.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

 

18.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

1、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三、课前准备:

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和资料、PPT课件。

四、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和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其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审题: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

(西沙群岛)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西沙群岛是一个富饶的地方)

五、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指导熟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师生交流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西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4.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六、细读课文,体验美景:

1.指名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海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通过理解“五光十色”来感受海水的美。

3.设疑:

这么美的海水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的句子。

4.当堂反馈,小组交流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并汇报。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概括本节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学习目标:

1.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二、学习重点:

从不同方面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三、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出示“五光十色”,提问:

“五光十色”在课文中指什么?

2.引导学生在文中发现:

西沙群岛不但美丽,而且富饶。

四、整体突破,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

这个自然段介绍什么?

海底有哪些动物?

有什么特点?

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2.课件出示海底动物图画,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动作、形态等特点。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鱼的?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鱼多,哪些地方看出鱼的总类多?

(从“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句体会到鱼的种类多、数量多。

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三)学习第5、6自然段,思考:

1.每段写什么?

写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多)

2.课文是怎样介绍鸟的?

(课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写树多——鸟多——蛋多——粪多。

3.齐读第6自然段,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首尾呼应)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自主积累,写法练习:

1.背诵第2~4自然段。

2.海底有多美呀,从下列图中选一幅写一写。

(课后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9.海滨小城

第一课时

1、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熟读课文,质疑。

3.理清课文的段落。

二、学习重点:

质疑,理清课文的段落。

三、课前准备:

收集海滨风光的图片资料、PPT课件。

四、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播放海浪的声音,同学们,你们听出是什么声音吗?

对,是海浪翻滚的声音,你见过大海吗?

大海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展示你们收集的图片、资料。

3.导入课题,板书并理解课题(海滨:

靠近大海的地方。

五、读文识字:

1.自读课文,把生字圈起来,给自然段标序号。

2.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指出哪些字是形声字:

滨、胳、睬、渔、遍、靠、摆。

3.指导识字、读词语,理解词语:

喧闹、寂寞。

六、熟读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一段(1~3):

写海面和海滩的美景。

第二段(4):

写小城的树多。

第三段(5):

写小城的公园美。

第四段(6):

写小城的街道干净。

第五段(7):

总结全文。

2.在文中画出每个地方描写的景物。

8、读文质疑:

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画出来。

1.回答问题:

(1)“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为什么用“寂寞”这个词?

(2)为什么说凤凰树开花是“热闹”的?

九、课堂小结:

1.引导回顾本节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学习目标:

1.逐段理解课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引读1~3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课件出示)

写海面:

天、海、机帆船、军舰、云、渔民、战士、海鸥。

写海滩:

贝壳、孩子、鱼、虾、蟹、海螺。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顺序,先写海面,再写海滩。

3.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物。

4.体会“寂寞、喧闹”的意思。

“寂寞”说明沙滩上贝壳太多了,“喧闹”是因为船队满载而归,人们高兴得大声呼喊,异常活跃。

四、研读4~6自然段:

1.自读第4~6自然段,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每个自然段第一句话)

2.分别画出这三个地方描写的景物,理解重点词语。

庭院:

树的种类、数量多(形象美);桉树叶味道香、浓(味道美);凤凰花多、红(颜色美);“热闹”“一片红云”写出了凤凰花开得多、颜色红。

花园:

榕树多、美。

街道:

体会街道的独特和洁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5、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齐读最后一段,回顾前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2.总结写法,学习写法。

课文前三自然段分别写海面、海滩的景色,后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庭院、公园、街道,都是描写小城,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就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的家乡。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1、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词语。

三、课前准备:

查找小兴安岭相关图片和资料、PPT课件。

四、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2.播放小兴安岭风景的视频资料,欣赏视频内容并谈谈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介绍小兴安岭。

五、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字词,重点读准“侧、嫩、临”的字音。

六、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的印象,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2.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按照四季的先后顺序)

3.引导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的意思。

七、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并在总结的基础上谈收获。

2.布置作业,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学习目标:

1.理解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学习写法,小练笔。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景色美、物产丰富。

三、复习词语,回顾课文: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考查学生掌握情况。

2.回顾上节内容。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

1.默读思考: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抓重点词语体会。

①“数不清”一词说明数多。

②“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树占的面积大。

③“……”省略了其他列举的树木,说明树的品种多。

2.课件出示林海图片,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1.读第2段,思考:

小兴安岭的“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小兴安岭的树多而绿,仿佛就像绿色的海洋。

2.课件出示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学生边读边感受春天的美。

3.用这种方法学习第3~5自然段。

读文——画词句——欣赏图片——读文。

4.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漫、封、飞舞、刮”等词语。

封:

写出了树木的茂盛,生机勃勃。

浸:

说明早晨的雾很大。

刮:

说明了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风很大。

5.学生读自己喜爱的部分,试着背诵。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布置小练笔,引导学生任选一题写话训练。

1.写一写小鹿来到溪边看到的美景。

2.我的家乡也很美,写一处家乡的景点。

六、板书设计:

6、教学反思:

 

习作·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ABB式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认读生字,发现汉字与偏旁部首的关系。

4.熟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5.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习作。

2.难点:

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产生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大自然的图画。

第一课时

(习作:

这儿真美)

一、游戏导入。

1.在习作之前,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搜集的关于写景的词语。

2.比一比谁搜集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

二、明确要求。

1.小组交流:

请学生展示图画,将自己身边的美景讲给小组同学听。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文中的图,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引导学生看课件出示的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

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随机板书:

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请一名同学讲述,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明白描写果园时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3)教师抓住学生的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

(例如,描写果园的文章里还可以写果园里的事情以及秋天的果园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学生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老师的提示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佳作展示:

迷人的秋色

秋天多么迷人啊!

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不过最美的当数田野和果园。

秋天,田野里的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地金子。

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像是在向人们招手,高粱也熟了,火红的一片,直伸向远方,像是给大地镶了一层花边;大豆荚咧开了嘴,露出圆圆的金灿灿的大豆,更像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豆娃娃……这边菜畦里,番茄红、茄子紫、冬瓜绿,嫩生生、水灵灵的……地里,辛勤的农民一边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仿佛在说:

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啊!

田野里丰收在望,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

你瞧,果树上,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桔子、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

农民伯伯正满怀喜悦,或是踩在树上,或是站在凳子上,采摘着浸透了他们辛勤汗水的果实。

箩筐里、菜篮子里、农用车上,都堆满了各种水果。

他们想趁着这大好季节,把他们的劳动果实送到城市里,让城里的人也和他们一起品尝这丰收的果实,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啊!

我爱秋天,更爱这迷人的秋色!

习作评析:

作文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地方的场景:

丰收的田野、热闹的果园。

语言生动、具体、想象丰富。

可见,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3.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段落,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教师总结:

以后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抓住一句话,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样可以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二、识字加油站。

1.结合图读一读这些词,注意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学生读后交流:

第一行的加点字,都是“虫”字旁,第二行的加点字都是“鱼”字旁。

3.说说“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

4.你还能再写出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吗?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语,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①读了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请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②学生小组内交流。

③指名说句子。

2.课件出示语句,请同学们试着说一段话。

要求围绕这个意思来说。

①同学们看到句子后,小组内互相交流。

②指名汇报“车站的人可真多……”

③学生听后评价,也可进行补充。

④再试着用“我喜欢夏天的夜晚……”说一段话。

四、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读第1、2句,说一说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云,那里有多远,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读后交流。

2.再读第3、4句,说一说沿路诗人听到了什么?

体会行船之情,以及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指导朗读,比赛背诵。

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五、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