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035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人教部编版.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人教(部编版)

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想象作文。

想象家乡的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用情感去点燃学生的生活激情,以“变化”这个话题去激发学生的想象,教给学生表达的方法。

让学生在对家乡的美好憧憬中把自己对故乡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掌握大胆地进行想象的方法,想象出家乡的巨大变化。

2.学习列写作提纲,进一步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

3.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能够围绕习作要求大胆地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制作《回乡偶书》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

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课件出示《回乡偶书

(一)》和《回乡偶书

(二)》这两首诗,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导语: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小时候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得以重返故土。

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唯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读一读屏幕上的两首古诗,(出示《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近来人事半消磨。

离别家乡岁月多,其二》《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

识,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欣赏完这两首诗后的感受。

学生发言示例:

生:

我从古诗中知道诗人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直到老年才回来,他的心情是激动的、欣慰的。

生:

诗人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相貌变了。

孩子们看见诗人都不认识了,于是就笑着问诗人:

“客从何处来?

生:

贺知章的故居就在镜湖旁。

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但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

诗人独立镜湖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心头。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小结:

是啊,贺知章阔别家乡多年,家乡的变化很大,似乎只有家乡的镜湖没有变。

同学们,再过二十年,你们可能在远离家乡的大洋彼岸当电脑专家,也可能在国内某个城市当一名环保志愿者,也可能是一名时装设计师,还可能是在异地务工的普通人……。

不论你在哪个地方,也不论你在干什么,家乡一定会珍藏在你的记忆深处。

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大胆想象,放飞自己的心灵,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二、明确要求,交流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

(1)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

描写二十年后的家乡。

(2)教材中给出的说明性文字强调了什么?

明确:

要大胆想象,列出习作提纲。

(3)本次习作的要点是什么?

明确:

想象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习作可采用的写法。

明确:

(1)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家乡的变化。

(2)详细描述归乡见闻,这是习作的重点。

可以从家乡环境的变化,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和亲人、朋友久别重逢的场景,家乡人的精神生活这几个方面来选择写作的内容。

具体选择哪可以采用今在描写家乡的变化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构思而定。

几个方面来写,

昔对照的方法,突出家乡变化之大。

(3)注意把写景、叙事与抒发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表达那份浓浓的故乡情。

3.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构思,列写作提纲。

明确:

4.交流写作提纲,同学间进行评议。

5.教师总结归纳。

小结:

经过讨论和列写作提纲的练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本次习作的要领。

下面我们就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完成本次习作。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教师出示问题,启发思考。

(教师出示问题。

①你的家乡有哪些主要景致?

二十年后,家乡的景观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二十年后,你回家乡的途中会看到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充分展开想象,说一说二十年后家乡的环境会发生哪些改变。

③想象自己的亲人、朋友、师长会有什么变化。

你打算拜访哪些人?

你们久别重逢,见面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④你回家乡有什么趣事发生?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拓展材料。

交流范例:

生:

二十年后,我回到了家乡,人们都使用太阳能,都住上了太阳能环保房子。

生:

二十年后的家乡随处可见高楼大厦,也有许多人住进了别墅。

每座别墅都是由一种特殊材料打造而成的,坚固得很。

里面的一切物品都装有感应器,是通过人的思维来控制运行的。

生:

二十年后,我来到了家乡的公园。

公园的变化非常大,已经变成智能化管理的了。

生:

二十年后的家乡建起了许多漂亮的别墅。

我打开家门,跑出来一个机器人。

椭圆形的脸,两个大眼睛一眨一眨的,长方形的身体,胸前还有一个屏幕,显示的是一张家庭地图,可以看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爸爸妈妈还是那么年轻,坐在桌子前等着我回家呢。

生:

二十年后,我来到了母校门口,等待与同学见面。

忽然一阵狂风袭来,一艘庞大的飞船降落在学校的操场上,从里面走出刘大队长,现在他已经成为大科学家了。

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展开了奇妙的想象,述说着家乡各种各样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

那就请大家带着奇思妙想去大胆地畅想未来家乡的变化,把自己家乡的变化描绘得多姿多彩!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写好习作初稿。

4.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教师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评改。

点评重点:

(1)想象是否合理;

(2)中心是否突出;(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能尝试自己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处理想象不合理的地方;

(2)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3)改正不合逻辑和不通顺的语句;(4)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点评。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

范文一

二十年后的家乡

①年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2039清晨,一踏上故乡的土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环顾四周,青翠满目,到处是葱郁的树木。

空气清新甜润,不仅将我长途旅行的.

疲劳彻底消除,还让我浑身充满了活力。

原来狭窄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②高速公路,两旁高楼林立,路边还盛开着五彩斑斓的花朵,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不知不觉我回到了家,家人热情地迎接我。

刚迈进家门,映入眼帘的各种家用电器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等智能家电都是一键开关控制,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吃过午饭,我想去看看母校。

走出大门,坐上太阳能环保汽车,很快就来到了母校。

一下车,我不禁叫出声来。

这是原来那个简陋、矮小的学校吗?

现在变成一座大花园了。

校园里到处是花草树木,教学楼就坐落其中。

教室里每位同学都有一台电脑,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给同学们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同学们则通过网络听课、写作业、交作业。

原来那个简陋的操场已改建成了地下操场,里面有太阳能照明灯、各种运动设施。

同学们在这里锻炼、娱乐、玩耍,既舒适④又安全。

好久不见的故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巨大的变化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⑤记忆。

故乡啊故乡,愿您越来越美丽!

句段赏析

①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点明回故乡的时间。

②描写二十年后故乡的整体风貌。

③二十年后家用电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④通过对比,具体描绘了学校的变化。

⑤结尾抒情,表达对故乡的美好祝愿。

总评:

这篇文章行文自然,语言流畅。

从城区街道到自己的家,再到母校,寥寥数语就将二十年后的故乡勾勒出来。

文章简约而又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范文二

二十年后的家乡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许多中外小朋友聚集在我的家乡——上海,欢度我们自己的节日。

我邀请了几个外国小朋友,一起乘坐时间飞船参观家乡——未来的上①海。

我们通过“时光隧道”,乘着时间飞船来到了“二十年后的上海”。

宽阔的奇特的速度之快简直堪比飞机。

一辆辆新型汽车在我们眼前一掠而过,马路上,

是,这种新型汽车并没有轮子,而是气垫式的,这样既不污染空气,又能使车速②看着来往飞驶的车辆,非洲小朋友不禁担忧地问道:

“车加快,真是两全其美。

辆那么多,车速那么快,就不怕出事故吗?

”我笑了笑说:

“放心吧,你们看前面!

”大家顺着我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座座蜿蜒的立交桥纵横交错,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连绵远伸。

“噢!

在这样立体交织的马路上,车辆各行其道,事故自然就避免了。

”非洲小朋友看了看高兴地说。

“请你们再看看各个路口。

”我又指点道,只见整个城市的交通并不是由人指挥的。

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机器人警察在执勤。

这些机器人都有敏锐的“电子眼”,任何一个违章的小动作都逃③不出它们的“法眼”。

所以人们都称机器人警察是交通安全的保护神。

我们走在“二十年后的上海”的大街上,一边谈笑风生,一边观赏着马路两旁各式各样的新式建筑。

这些房子的造型各异,有的呈圆柱体,又高又大;有的呈圆锥体,仿佛一座金字塔;有的成扇形,气势非凡。

这些房子都用一种新型的塑料板建造,墙壁是半透明的,晚上一开灯,就好像走进了哈尔滨的冰城,美丽④美国小朋友看了连声赞叹:

“真是不夜城——连纽约也要自叹不如而又壮观。

了。

在市郊,我们参观了一个大型农厂。

刚看见“农厂”二字,一位南亚小朋友惊讶地误以为是把“农场”错写成“农厂”了,我神秘地笑而不答。

农厂可是一个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一朵朵葵花犹如遮阳的大伞,一粒粒葵花籽竟有拇指大小,吃起来又香又脆,美味无穷。

农厂里的西瓜更大,两个人也抱不过来。

我们几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个大西瓜滚到地上,拿斧子用力砍去一角,用大⑤农厂里还有青菜、萝卜、橘子、勺子一挖,啊,真好吃!

水分极多,瓜瓤特甜。

苹果等,都大得出奇。

这是农厂工人使用最新的植物生长剂才使植物长得这么大、这么好。

南亚小朋友终于恍然大悟:

“真是‘农场'变‘农厂'了。

“二十年后的上海”真是一个丰富多彩、无比先进的新世界,令人目不暇接。

⑥可惜天色已晚,我和外国小朋友只好依依不舍地乘时间飞船回去了。

句段赏析

①设想了六一儿童节这个“时间”来引入“未来的上海”。

②描写了二十年后汽车的变化:

既环保,速度也非常快。

想象合理。

③由非洲小朋友担忧的问题引入对未来上海交通的变化的介绍,自然贴切;

机器人警察的出现,想象大胆,新颖有趣。

④生动地描写了上海未来的城市建筑。

排比句的运用充分展现出新式建筑的奇特造型,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⑤“农场”变成了“农厂”,“我”神秘地笑而不答,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往下一探究竟;葵花如“遮阳的大伞”,葵花籽有“拇指大小”,用斧子砍西瓜,用大勺子挖西瓜,说法夸张,想象丰富,视角奇特。

⑥“丰富多彩、无比先进”高度概括了“二十年后的上海”的特点。

最后回到现实,首尾圆合。

总评:

本篇习作中,小作者大胆想象,以六一儿童节邀外国小朋友参观访问的形式把二十年后上海的交通、大街、农厂等景象有机组合在一起,井然有序,充满童趣,描绘出了家乡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也不禁徜徉在对未来现代化生活的憧憬之中。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写“二十年后的家乡”,就是要写出家乡的变化。

教材中给出了一个习作提纲范例,我们通过品读,掌握了这次习作的要领。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多方探讨,也都想象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自己的情思。

在这节课上,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你们通过想象家乡二十年后的变化,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生动地展示给了其他同学,尤其是同学,

他。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在这次习作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用词诀窍、修改作文的方法等,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预设:

想象作文的写作技巧有:

想象要大胆,想象要合理,想象的内容要具体,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等。

通过这次习作教学我不禁感叹:

我们永远追不上孩子们的想象力!

只有老师和家长想不到的,没有孩子们写不出来的!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想象家乡人、家乡景和家乡物质、精神生活的变化,他们把未来的家乡想象得神奇、美好,大大.

超出我的想象!

我借势引导他们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加进适当的修辞,恰当地使用借景抒情等写法,因此,本次习作是到目前为止得到“良好”人数最多的一次。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即景人教(部编版)

习作即景

活动分析:

本单元习作的主题是“即景”,其训练要点可分解如下:

①切合本单元课文主题(本单元的一组课文都是以写景为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习作训练进一步去感受“四时景物皆成趣”;②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抓住特征,描绘出景物的变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③这次习作是半命题式作文,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学习所得和生活积累,经过再创造完成本次作文训练,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另外,习作写好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点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突出其动态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本单元课文中写景的优美句段,阅读其他写景的文章。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展示有关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特点,

进而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

同学们,看了上面的图片,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的大自然特别美丽、神奇呢?

的确如此,在这个丰富的大千世界里,春、夏、秋、冬四季有序地更迭,带来四时不同的奇景;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循着规律随机降临,带来不同的惊喜;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在大地上繁衍生息,带来无限活力;还有那数不胜数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更是将它装点得如诗如画。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有千万种方式去接触它,并了解、观察、感受它,当我们用笔将它加以描绘,把这些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是景物描写。

“即景”就是就眼前的景物作文的意思。

今天,我们将一起

来学习景物描写作文的写作方法。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

1.学生自由读习作要求。

2.明确本次习作内容。

(教师课件出示。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3.明确具体习作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写作内容。

(2)写作的对象是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三、回顾课文,学习技法

过渡:

同学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是写景作文。

其实呀,写景作文就是用文字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并借以抒发我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类作文。

本单元的三篇现代文都属于写景类的文章,请同学们回顾所学,了解一些写好景物的方法。

1.学生分组阅读本单元的写景课文,找出写景的句段,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指导写作技法。

2.

过渡:

同学们的交流很精彩,这说明大家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呢?

现在老师教给大家三大法宝,看看会不会对我们的本次习作有用。

(1)认真观察,抓住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一定要先想好要写些什么,然后注意观察它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把自己想到的词语写在旁边,以免忘记。

再者,景物那么多,总不能一一描述,只要选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事物加以重点描写就可以了。

比如写校园的景色,可能里面的小花园最有特色了,小花园里面的石雕或者盆景又很有代表性,那么,写作时就要重点写小花园,写小花园又重点写其中的盆景或者石雕。

(2)借助想象和联想,将自己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记叙下来。

学生观察好之后也不要急着动笔,先想想该从何写起,要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才会比较有条理。

比如,写小花园里的石雕,是从上往下写,还是先写前面再写后面?

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描写顺序。

具体来说,描写景物时,有以下三大顺序。

(教师课件出示。

①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由前到后,等等);②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

③按时间顺序写(可以写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按景物形成的过程介绍)。

(3)善用修辞点缀语言,借景抒发自我情感。

在描写景物的时候,有很多景物的美都很抽象,这个时候可以用上一些贴切的形容词或者修辞手法来加以描述,表达效果会很好,所描写的景物也将更加生动形象,如所学课文中的语言。

此外,学生在写作时要积极思考自己描述景物的美是为了什么,千万别忘了在描述景物的同时要抒发自己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预设:

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所学课文中相关句子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四、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观察过的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景物。

过渡:

同学们,总有一处景物让你流连忘返,让你难以忘怀。

请大家仔细回想这处景物的特点,把它的动态变化记录下来,推荐给其他同学。

2.同桌互读对方选取的景物,评一评这处景物的特点是否突出,其动态变化是否明显。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读自己的写作片段,并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原因。

示例:

刚回教室,天空就灰暗起来,狂风席卷,发出恶魔般的嘶吼声。

树摇晃着,好像无助的人的手,在这大风中想抓住什么来停止摇晃。

透过窗户,我们只见窗外一片混乱,许多看不真切的东西从空中飞过,一次又一次地拍打着窗户。

大家都惊呼起来,望着窗外,呆了。

解说:

这个片段成功地将大雨到来前教室外的景物变化描绘得活灵活现,突出了窗户外风大的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好像真切感受到了大雨即将到来的变化。

4.练习写草稿。

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和教师的点评,按照习作的要求,打好草稿。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过渡:

说太多理论都没用,关键是要同学们能灵活运用,那现在就到了大家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老师再提醒一遍,看到题目不要急着下笔,一定要先想清楚,确定要写的内容以及描写的顺序再动笔哦!

1.学生完成习作,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

范文一

雨中即景

今天天气十分闷热。

没有一丝风,树木一动不动,湖水也静得像一面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白光。

这一刻,整个大地仿佛都沉睡了,出奇地安静。

空气①似乎也凝固了,让人感到十分不舒服,连呼吸也觉得困难。

突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美妙而优雅的“沙、沙、沙”的声音,宛如一曲配着节奏的乐曲。

原来是起风了!

树木应和着曲子翩翩起舞,各自表演着精彩的节”“你们的表演可真棒!

直赞叹:

它们忘情地拍着手,风儿就成了热情的观众,目,

慢慢地,太阳被堆积起来的黑云遮掩了,光线暗淡下去。

这一定是太阳公公③顿时,天上划了粗心大意,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所以天幕上染了一层黑色。

一条闪线,这该是闪电爷爷的“杰作”吧,它应该在学画画。

过后,传来了“轰隆轰隆”震耳欲聋的雷声,雷公公连续批评了闪电爷爷几下。

它之所以大发雷霆,是因为闪电爷爷的作品不合格,不应该展示给人间。

不过,雷公公的火气也太大④不久,天庭好像接到了紧急任务了,那训斥声噼里啪啦的,比鞭炮声还猛啊!

似的,慌慌张张地向人间泼水,拼命地泼个不停。

“嘀嗒嘀嗒”“咚咚”“哗哗”……,那雨时大时小,时粗时细,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总是捉弄人们。

那雨声更是奇妙无比,各种各样的,一点也不单调。

有时像海浪翻滚不息,有时又像乐队在演⑤雨水砸在地上溅起了无数像黄豆大小奏浪漫的小曲,有时就如小孩子的哭泣。

⑥的水泡,路旁的野花在风雨中摇晃,有些已趴在了地上……不知不觉雨停了。

大地恢复了平静,人们也高高兴兴地走出来散步。

花儿上的“珍珠”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公鸡也得意扬扬地“喔喔”大叫,青蛙在田⑦野里不时地哈哈大笑……句段赏析

①从多方面着笔写雨来临之前天气的特点:

闷热,空气凝固。

②树木在风的吹动下,好像是在演奏、跳舞,比喻生动形象。

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写活了,恰当地表现出了天气的变化。

④想象丰富、神奇而又恰当,能引起读者的联想,留下深刻的形象。

⑤运用排比句表现了雨声的奇妙无比。

⑥本段描写雨来临时景物的变化:

乌云、太阳、雷声、闪电,以及雨形、雨声。

条理清晰,特征鲜明。

⑦再写雨后情状,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总评:

这篇习作很有特点,首先小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雨来临前各种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其次描写有序,大体上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而又详写了雨中的景物变化。

文章最鲜明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想象大胆;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景物写得有生命、有情感。

这篇《雨中即景》可真是有景有情也有意啊!

范文二

月夜即景

听新闻说今天晚上有月食,晚上我们早早吃完饭,就到院子里等待观看月食。

这时,一轮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灰色的天空中。

我漫步在院子里,只见天色越来越暗,一轮圆月越来越明亮了。

18点48分,一线阴影悄悄地从下边爬上了月亮。

慢慢地,阴影越来越大,月亮就像被咬了一口的圆饼。

阴影越变越大,②月亮像一条弯弯的小船。

“咦,月亮刚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缺了这么一大口呢?

是不是奶奶说的那③我和爸爸听了哈哈大笑,爸只天狗把它吃了?

”一旁的小弟弟惊奇地叫起来。

爸向弟弟解释道:

“以前科学不发达,人们不懂得月食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天狗吃了月亮。

人们担心天狗吞掉月亮,就拿着盆,拎着锣,跑到外边用木棒敲敲打打,想把天狗吓跑。

其实,月食是太阳、地球、月亮三个天体恰好或几乎处在④同一条直线时,太阳到月球的光逐渐被地球的影子遮蔽而形成的现象。

”说话间,月亮像一条细眉了。

不一会儿,只剩下一条线。

渐渐地,细线的光越来越淡,月亮只剩下一个古铜色的影子了。

又过了一会儿,月亮被黑暗吞没了,⑤整个夜空一片黑暗。

19点54分,在黑暗中爬高了一些的月亮,左侧露出了一张细弓似的光芒。

慢慢地,月亮渐渐大起来,像一叶细柳,又像一把镰刀,又像一只侧放的白碗。

⑥20点23分,我隐隐约约看见了古铜色的月亮,而且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月亮终于复圆了。

句段赏析

①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简洁明了。

②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句,写出了月亮由圆变缺的过程。

③小弟弟的话富有童趣,体现了孩子的天真。

④借爸爸的话介绍了天狗吃月的故事和月食形成的科学原因。

⑤按时间顺序描写了月亮消失的经过。

⑥一组比喻句形象贴切,写出了月亮逐渐变化的形态。

又运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月食形成的原因,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总评:

用了大量的比喻句,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月食全过程中月亮的不同形态。

文章值得称道的是小作者对月亮的观察非常细致,将不同时间段月亮的不同形态都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3.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过渡:

“美玉是琢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你的习作写好以后通过修改也可以锦上添花。

(1)学生自改习作。

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写出景物的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2)同桌相互传阅习作,与对方讨论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合理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