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599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忆鲁迅先生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回忆鲁迅先生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回忆鲁迅先生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回忆鲁迅先生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回忆鲁迅先生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忆鲁迅先生2.docx

《回忆鲁迅先生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忆鲁迅先生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忆鲁迅先生2.docx

回忆鲁迅先生2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回忆鲁迅先生》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伟岸人格”的第二篇主读课文。

本单元选文通过多种文体展示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思想家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各有的感人言语,独特个性,辉煌成就;其中比较分析日常锁事表现伟人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及品味文中感人之处、点睛之笔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

节选自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十八个片断,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读者眼前可以浮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活的鲁迅”作为“人之子”的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

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评价任务】

1.通过“加小标题”“我眼中的鲁迅先生”的活动,感受鲁迅的日常生活及人格魅力。

2.通过“争做小小批注家”活动,学习作者细腻的笔法。

【课程标准】

1.“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一面和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爱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课前预习】

本篇文章较长,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我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

1.自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

咳嗽筵会紊乱肋膜掠夺窘抽屉解剖

遭殃阖踌躇虔诚抹杀紊乱唠叨隔三差五

2.学生上网查找关于萧红的资料。

3.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步感知体悟)

一、漫步一曲文坛佳话——感受鲁萧师徒情深

1.观其貌,赏其词

幻灯片播放鲁迅先生照片及《自题小像》诗,让学生观其貌,赏其人。

教师:

以前,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伟大、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那么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走进一个更为真实、更有血有肉的鲁迅。

(板书: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设计意图】鲁迅这个名字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概念而零散的,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实际上,鲁迅先生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让学生认识伟人的平凡之处,于平凡中彰显伟岸人格。

这样导入与本文的学习形成一个反差,在此教师不必纠正学生的认识偏差,让学生在反差中更深刻地感受一个立体的鲁迅形象。

2.读其作,阅其历

过渡语:

本篇文章的作者萧红和鲁迅师徒情深,已成为一曲文坛佳话。

正是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才成就了萧红不朽的文学成就,关于萧红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漫步这曲文坛佳话,走进作者萧红,相信同学们课下一定搜集了很多资料,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板书:

漫步一曲文坛佳话)

◆学生1: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学生2: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结识鲁迅,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

《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教师点评:

萧红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经历了由反叛、觉醒到抗争的心路历程。

在萧红极端困苦的情况下,鲁迅先生指导萧红进行文学创作,使其在文坛上拥有一席之地,并名列“民国四大才女”。

两人师徒情谊深厚,先生去世后,萧红悲痛万分创作了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

【设计意图】在本文中,由于作者作者跟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鲁迅充满着崇敬缅怀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作品真实感人。

介绍萧红的生平事迹,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更清晰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鲁迅,既让学生了解作者萧红的文学常识,又为下文探究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一面和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作铺垫。

二、回眸一段生活往事——感知文本主要内容

过渡语:

郑振铎曾说,鲁迅先生的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这样“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他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追随作者萧红来整体感知鲁迅先生临终前的这段生活往事吧!

(板书:

感知一段生活往事)

教师投影生字词,学生根据要求展示。

1.预习展示一:

学生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咳嗽(késòu)筵会(yán)紊乱(wěn)肋膜lèi)掠夺lüè)

窘(jiǒng)抽屉(ti)解剖pōu遭殃yāng阖(hé)

踌躇(chóuchú)虔诚(qián)抹杀(mǒ)肋膜(lèi)

紊乱(wěn)唠叨(láodao)隔三差五(chà)

2.预习展示二:

学生理解并识记下列词语的意义。

◆鉴赏:

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筵(yán)会:

即“宴会”,指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比较隆重的)。

◆窘(jiǒng):

难堪

◆旷代:

当代没有人比得上。

◆听子:

用镀锡或镀锌的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踌(chóu)躇(chú):

犹豫。

◆抹(mǒ)杀:

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也作“抹煞”。

◆紊(wěn)乱:

杂乱;纷乱。

3.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过渡语:

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鲁迅先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我们来谈谈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与以前的认识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1:

以前感觉鲁迅先生非常冷酷,他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让我想起到一个钢铁战士的形象,读了萧红的文章我才知道,原来鲁迅先生还是一位温和的长者,可亲的父亲。

◆学生2:

以前我认为鲁迅先生非常严肃,像一个古板的私塾先生,总会批评责骂别人,读了萧红的作品我才知道,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智者,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教师点评: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

在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另一真实写照。

三、领略一种人格魅力——走进先生磊落心灵

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平平凡凡,但这平凡中却彰显着不平凡的人格魅力,下面就让我们仔细品读课文,在平平凡凡的生活中领略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

(板书:

领略一种人格魅力)

1.撷取生活花絮

问题:

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

请在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比赛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具体步骤: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拓展思维;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教师整合集体智慧,归纳总结,以幻灯片的形式提供参考。

(以填写表格的形式完成)

成果展示:

(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八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序号

事件

序号

事件

序号

事件

1

鲁迅的笑

7

休息

13

明朝会(详)

2

鲁迅走路的姿态

8

工作时间(详)

14

病好起来了(详)

3

穿衣裳的评论(详)

9

踢鬼、谈鬼(详)

15

木刻画

4

不游公园

10

吃鱼丸(详)

16

“若没有我呢”

5

看电影的路上

11

病中(详)

17

病“好”了

6

纸烟

12

海婴的夸耀

18

他“休息”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同时,从整体阅读的思路出发,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利于后面进入细节的阅读理解和分析把握。

2.展现人物性格

问题: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八件小事,这十八件小事各突出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

具体步骤: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拓展思维;

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教师整合集体智慧,归纳总结,以幻灯片的形式明确。

小标题

突出内容

人物性格特征

1.鲁迅的笑

突出“明朗”发自内心欢喜

表现鲁迅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2.走路的姿态

突出“轻捷”,快

干练敏捷、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3.穿衣评论(详)

突出“全智者”

表现鲁迅先生独到的审美观;

4.不游公园

住在上海十年没有游过公园

暗示鲁迅先生工作的繁忙;

5.看电影路上

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

表现他人对亲人的爱;

6.纸烟

突出“贵”“贱”的分类

鲁迅对来客尊敬和对自己吝啬;

7.休息

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

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8.工作时间(详)

突出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

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9.踢鬼谈鬼(详)

突出诙谐有趣

表现鲁迅幽默风趣、大胆、智慧;

10.吃鱼丸(详)

突出“周先生的做人,……哪怕一点点小事”

表现鲁迅先生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11.病中(详)

突出鲁迅病情的严重

为工作不顾疾病的奉献精神;

12.海婴的夸耀:

突出“夸耀”

用尚不懂事的孩子的细节反衬鲁迅病情之严重;

13.明朝会(详)

突出“明朝会”

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14.病好起来了(详)

写鲁迅的病“好了一点”“又好些”

突出鲁迅的朗朗的笑声,表现鲁迅的乐观精神;

15.木刻画

写病中鲁迅的一幅木刻画

暗示鲁迅顽强的生命毅力;

16.“若没有我呢”

写鲁迅的希望

希望青年一代可以独立地走正确的道路;

17.病“好”了

突出“觉得做事要多做”、“以为”“准备”

表现鲁迅的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18.他“休息”了

写鲁迅生命的结束,突出“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表现鲁迅“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彻底的奉献精神。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两个问题环环相扣:

撷取生活花絮——展现人物性格,让学生学会就事论人,既锻炼了学生检索材料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还能让学生学会互动沟通,汇集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接人待物、读书、写作、养病等生活细节的描述,从平凡地小事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思想和高尚人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如实地再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感人、可敬可亲的鲁迅形象。

五、布置作业

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漫步一曲文坛佳话

感知一段生活往事

领略一种人格魅力

第二课时(深入研读赏析)

一、总结导入

教师: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回忆鲁迅先生》的文本内容,初步领略了一个鲜活生动、立体感人、可敬可亲的鲁迅形象。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感受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探究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

(板书课题: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二、巡礼一泓心灵港湾——剖析先生细腻的情感世界

【活动设计一】——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过渡语:

2009年9月10号,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活动中,鲁迅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毛泽东也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可谓知言。

那么同学们,你眼中的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漫步一处心灵港湾,剖析先生细腻的情感世界!

(板书:

漫步一处心灵港湾)

活动内容:

本文有许多让人感动的细节,请同学们结合具体文本内容,谈谈“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活动步骤:

·这一环节首先请学生在学习小组中检索文本信息,畅谈自己的见解;

·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集体中展示自己小组的探讨成果;

·最后教师归纳,以幻灯片的形式提供参考。

◆小组1: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小组2: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小组3: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

◆小组4: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小组5:

“明朝会”中,应答海婴,之后就不停的咳嗽;在病中,却还同“我”开玩笑,而且“笑声是朗朗的”都表现了鲁迅的坚毅。

◆小组6:

在“说鬼”中,“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

’”可以看出鲁迅非常富有幽默,而且是饱含智慧和哲理的。

◆小组7:

在鲁迅对海婴的日常小事上,体现了鲁迅的慈爱。

◆小组8:

在“吃鱼丸”一事上,可以看出他的严谨。

用许广平先生的话说是,“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

一是对上一课时“采撷生活花絮,展现人物性格”的深入探究,使学生在初步领悟先生人格魅力之后,再深入探究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平凡朴实的生活中更深入地领悟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二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形成对于鲁迅先生的自我认知。

三、学习一种表达风格——鉴赏萧红高超的语言艺术

【活动设计二】——争做小小批注家

过渡语:

本文通篇写的都是作者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感,看似写得漫不经心、不动声色,却又字字含情、句句千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种语言魅力,鉴赏萧红高超的语言艺术!

(板书:

领略一种语言魅力)

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对幻灯片出示的语段,进行批注。

方法指导:

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阅读时的即时感受,也可以从炼字、修辞、写作手法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语段的写作技巧。

活动步骤:

·首先学生在文中圈划出相关语句,并写下批注;

·然后,请学生在集体中自由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营造一个良好的探讨氛围。

教师适时对学生回答给予相应点评。

·最后,评选“最佳小小批注家”!

语段出示一: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学生1: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用汽车的有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以窗户和灯泡的光衬托鲁迅乌黑色的背影。

◆学生2: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用人们的动衬托鲁迅的静。

◆教师补充: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习惯,话虽平淡,情感却十分深挚,一个“才”字透露了玄机。

语段出示二: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学生1:

这段景物描写得很温馨,很美好,也很富有生活气息。

◆教师补充:

这是本篇中比较少见的景物的描写。

虽然十分简单,却很有象征意味。

太阳是明亮的,照着隔院子的人家,照着夹竹桃,也是明亮亮的,景色朴实平常而又十分温馨和谐,成为鲁迅先生的“睡”的背景和衬托。

◆学生2:

这里的“太阳”和“夹竹桃”不仅给人以温馨、鲜活的感觉,好像还有更深更远的意味。

◆教师补充:

是的,从本文的“回忆”和“悼念”的特点看,这样的景物描写又别有深意:

在奋斗终身的鲁迅先生身后,我们一定会有光明的世界,一定会有明亮亮的未来。

语段出示三: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学生1:

我感觉这里鲁迅的“笑”,富有人情味,也很感人。

◆教师补充:

鲁迅的话更富深意和哲理。

同学们细细领会一下,其实,这里的“鬼”与“人”都有了象征意义。

联想到鲁迅先生战斗的一生,呐喊的一生,又有多少“鬼”被踢成了“人”!

这就是鲁迅的力量。

◆学生2:

我认为,鲁迅先生谈鬼的故事,而且还充满了“笑声”,说明鲁迅不仅严肃,而且也很幽默。

◆师补充:

文章到这里写得富有诙谐意味和幽默感。

幽默而深刻,这是更为可贵的思想深度。

语段出示四:

他的保姆在前边往楼上拖他,说是爸爸睡了,不要喊了。

可是他怎么能够听呢,仍旧喊。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像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

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的说出:

“明朝会,明朝会。

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来了,不住的训斥着海婴。

海婴一边笑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

“爸爸是个聋人哪!

鲁迅先生没有听到海婴的话,还在那里咳嗽着。

◆学生:

我感觉这个片段写得最动人,海婴十分不理解父亲的听觉失灵,而鲁迅却以顽强的毅力来拼命回答孩子的问题,从这里我感觉到的不是“伟大”的鲁迅,二是一个充满生活味,富有爱心的慈父。

语段出示五:

鲁迅先生大概看出了我的不安来了,便说:

“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

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

“多吃就胖了,那么周先生为什么不多吃点?

鲁迅先生听了这话就笑了,笑声是朗朗的。

◆学生1:

鲁迅在病中,却还那么细心,还“大概看出了我的不安”,还说“玩笑话”,这是他的对“我”的独特的关心和爱护。

◆学生2:

又一次写到先生的“笑声”,“笑声是朗朗的”,无私无畏的战士,乐观积极的精神。

语段出示六: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学生1:

两个“以为”连用,说明鲁迅很坚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向往。

◆教师补充:

言浅意深,词轻情重。

两个“以为”,与鲁迅病情的实际相对立。

鲁迅先生“以为”,是因为他一贯的不畏惧疾病,一贯的乐观自信;别人——热爱他的人“以为”,是因为对他的身体健康抱有太强烈的热望。

然而不幸的是,这都是错觉——真是悲从中来。

◆学生2:

“准备冬天要庆祝”,因为都“以为”鲁迅先生病好了;特别提到“冬天”,从此可以看出,亲人的心里还是比较虚妄的,对鲁迅先生的病愈没有太大的把握。

◆教师补充:

理解的很好,因为,鲁迅先生在10月17日逝世,人们的热望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悲伤之情更深。

【设计意图】《回忆鲁迅先生》洋洋洒洒近两万字,读者却毫无冗长之感,原因就在于全文字字句句都熔铸着一种敏感细腻、纯洁率真的女作家满腔至爱之情,都打上了作者本人诚实美好人格的烙印,所以在本环节安排学生细细品味语言背后的丰富内涵,一方面真切感受萧红的诚挚深情,另一方面更深刻领略先生的人格魅力!

四、开拓一种叙事视角——探究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

过渡语: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怀人”散文,这篇文章的写法有些特别,全文似乎随意写来,有点像是流水账,似乎犯了写文章的大忌。

历来写人散文佳作不多,精品就更少,而《回忆鲁迅先生》却堪称写伟人散文的佼佼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本篇文章独特的写作方式,开拓一种叙事视角!

(板书:

开拓一种叙事视角)

【视角一】——琐事蕴含人物本色。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并以幻灯片的形式明确:

教师出示:

1.更真实。

伟人和凡人一样,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存在。

2.更直观。

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不少特点,跃然纸上,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中来的。

3.更有趣味。

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可以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视角二】——琐记成就经典篇章。

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类长文为什么不是流水账,反而能成为刻画鲁迅的经典之作?

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能面面俱到地考虑到,加之问题不是特别重要,教师不必花费过多时间,学生能有自己的见解就可以。

最后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参考答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价值。

1.记载鲁迅最后岁月的日常琐事,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2.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

3.信笔所至,无雕琢之痕,有自然之趣的更高层次的化境散文。

4.适应琐记特点,形成短小自然段为主、不断重现“鲁迅先生”的句段开头、叙述与抒情交错的独特文风。

5.通篇为白描细节,几乎无一褒词,而鲁迅神貌跃然纸上。

五、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回忆鲁迅先生》既无溢美隐恶之嫌,又无矫情之态,更无攀附伟人以显示自己之心,通篇写的都是作者真实的所见所思所感,看似写得漫不经心、不动声色,却又字字含情、句句千钧。

这篇散文不仅提供了有关鲁迅先生的许多真实可靠、生动具体、鲜为人知的史料,而且成为许多回忆鲁迅先生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耐读耐看、最具有审美价值的杰作。

美好诚实的个性和人格,注重表现自我的真情实感与鲜明艺术个性,刻意追求散文的真实美、自然美、本色美,这就是萧红散文的独特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漫步一处心灵港湾

领略一种语言魅力

开拓一种叙事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