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421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约空袭利比亚.docx

北约空袭利比亚

 非洲的乱局自3月19日波及利比亚以来,至今日整整10天。

10天里,战争态势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出乎意料的改变,看客们更加关注的是战争背后的事实:

本次军事行动与伊拉克战争从战术上讲究竟有何具体区别,此次军事行动能否速战速决,都有哪些先进武器运用于行动中,法国为什么派出“阵风”战机和“戴高乐”航母一起参战……科技日报特约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军事专家,解读这些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8年前的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响了伊拉克战争,8年后几乎是同一日,以法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又开始了打击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

美军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

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强国。

此次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就是希望能够像伊拉克战争那样,通过空袭,大规模的施压,速战速决,使得卡扎菲政权迅速倒台。

然而,两场军事行动虽具有相当突出的类似之处,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全新作战理论是速战速决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够速战速决,除了整体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外,得益于新的作战理论、高技术武器装备和良好的战备训练。

美军在这场战争中自始至终贯彻“精确闪击战”和一体化作战战法,力求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根据美军新的战法,对伊作战主要依赖压倒性的空中力量、情报信息、特种部队和常规地面部队的快速行动,并且大量依托非直接的战争手段,如心理战、宣传战、政治战等,从而使整个作战行动的效果成倍扩大。

战争爆发后,美军采取“擒贼先擒王”策略,在2003年3月20日和4月7日两次实施“斩首行动”,地面部队则直取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在3月20日的第一轮空袭仅16小时后,美军第3机步师、英军第7装甲旅等地面部队便挺进伊拉克境内,兵分两路发起地面攻势。

进攻中,美军一改常态,不是步步为营以保证后方和供应线绝对安全,而是尽量不同沿途城镇的伊军纠缠,采取二战时期的“越岛”战术,绕过伊南部多座城市,直奔巴格达。

其中第3机步师第一天就飞奔160千米,进到纳西里耶城外。

虽然美军这一战法在战争初期使世界为之惊讶,3月底也因一度受挫而使美军内部对其表示怀疑,但事实上,美军凭借空中兵力的绝对优势,调整兵力后直捣巴格达,并充分运用“联合城市战法”,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利用伊拉克战争一开始便出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并且一路狂奔占领了巴格达。

空、天、地多种侦察手段对城市实施全天候监视,当摸清守军布防后,便在4月11日一举控制了巴格达。

这一速战速决的胜利使世界一片愕然。

  反观美欧联军此次对利比亚发动的“非接触性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极为类似:

由巡航导弹和战斗机构成的远程打击火力,全面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地面部队,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军事打击行动刚开始,美国和英国海军就向利比亚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瘫痪了其防空系统。

与此同时,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战斗机和英国的“狂风”“台风”战斗机担负起空中打击和空中威慑任务,极力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装甲部队和炮兵力量,以减轻利比亚反对派受到的军事压力。

西方的军事行动重点放在空中打击上,打击的重点仍然是在黎波里、米苏拉塔和班加西这几个方向。

打击强度与伊拉克战争相比,比较有限。

从战斗机出动架次来讲,大体维持在60架次到100架次之间,这个水平与伊拉克战争空袭的强度相比不是很大。

在前几次行动取得成效,基本摧毁利比亚空防系统后,联军出动战机架次有减少的趋势。

多国联军在不出动地面部队的条件下,即便将空中打击和远程精确打击常态化,重点打击其地面武装,但想要彻底打垮卡扎菲的军力也是不太实际的,很难取得速战速决的效果。

  多种先进武器轮番上阵,“阵风”“戴高乐”出尽风头,这次利比亚军事行动中,多种先进武器轮番上阵,让看客大饱眼福。

其中,法国可谓出尽风头,特别是“阵风”战机和“戴高乐”航母的参战。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设计开发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用途战斗机,可携带多种空空和空地武器。

“阵风”战斗机机长14.99米,机高5.1米,最大起飞重量18200千克,最大速度M2,作战半径556—926公里,武器装备:

装1门机炮,最多可带6500千克武器,包括14个挂架(机身下4个,进气道下2个,翼下6个,翼尖2个),正常载弹量6000千克,最大载弹量8000千克。

在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挂8枚马特拉“米卡”空对空导弹和2个副油箱;对地攻击时可带16颗227千克炸弹、2枚“米卡”导弹和2个1300升副油箱。

在这次行动中,“阵风”战机出尽风头,发挥了极佳的作用,“阵风”战机先是执行了侦察任务,在3月22日利比亚领空巡飞未遇任何阻力,然后出动打击利比亚政府军攻打班加西的地面部队,保住反对派的大本营,多次轰炸首都的黎波里,严重打击了政府军的士气。

“阵风”战机是这次法国军事行动的主打机型,但法国本土距利比亚2000公里以上,不在“阵风”战机攻击范围内。

由于目前法国战机中只有“阵风”拥有海军型,可以部署在航空母舰上,于是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派上了用场,这也是法国大量使用“阵风”战机的原因。

3月20日,由“戴高乐”号航母、3艘军舰、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的法军舰队从法国南部土伦军港出发,前往利比亚参与军事打击行动。

此外,航母的运用也有其经济上的考虑,有了这个“巨无霸”作战平台,作战机可就近起降、加油,省去远程奔袭的费用。

“戴高乐”号是法国海军首艘核动力中型航空母舰,是法国海军的旗舰,正式成军于2001年5月18日。

该舰长261.5米,宽31.5米,飞行甲板最宽64.4米,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35500吨,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能以27节航速行进,核反应堆加一次燃料可工作5年以上。

该舰全员编制1700人,戴高乐号舰载机的上限约为40架,主要包括海基版本的阵风式战斗机与超级军旗攻击机两款法制战机,以及美制的E-2C鹰眼式空中预警机。

此外,戴高乐号还是史上第一艘在设计时加入隐身性能考虑的航空母舰。

除“阵风”和“戴高乐”外,亮相最多的要算是“战斧”导弹了。

“战斧”式巡航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可以从水面作战舰艇或潜艇上发射,攻击舰艇或陆上目标,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区域的目标实施精确攻击。

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

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

每枚“战斧”巡航导弹的价格为56.9万美元,被不少西方国家视为“经济型”武器。

也正因如此,此次利比亚军事行动中,“战斧”被大量使用。

其他在这次军事行动被大量使用的还有“幻影-2000”战斗机和B-2隐形轰炸机。

“幻影-2000”是法国达索公司生产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83年开始装备法国空军,是法国空军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主力战斗机。

它的主要任务是截击和制空,也可执行对地攻击,还可担任战术核攻击任务。

B-2是美国空军重型隐形轰炸机,它能从美国本土或前沿基地起飞,在无需支援飞机护航的情况下,穿透敌方复杂的防空系统,攻击高价值、强防御、最急迫的目标。

  8年前的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响了伊拉克战争,8年后几乎是同一日,以法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又开始了打击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

美军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

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强国。

此次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就是希望能够像伊拉克战争那样,通过空袭,大规模的施压,速战速决,使得卡扎菲政权迅速倒台。

然而,两场军事行动虽具有相当突出的类似之处,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全新作战理论是速战速决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够速战速决,除了整体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外,得益于新的作战理论、高技术武器装备和良好的战备训练。

美军在这场战争中自始至终贯彻“精确闪击战”和一体化作战战法,力求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根据美军新的战法,对伊作战主要依赖压倒性的空中力量、情报信息、特种部队和常规地面部队的快速行动,并且大量依托非直接的战争手段,如心理战、宣传战、政治战等,从而使整个作战行动的效果成倍扩大。

战争爆发后,美军采取“擒贼先擒王”策略,在2003年3月20日和4月7日两次实施“斩首行动”,地面部队则直取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在3月20日的第一轮空袭仅16小时后,美军第3机步师、英军第7装甲旅等地面部队便挺进伊拉克境内,兵分两路发起地面攻势。

进攻中,美军一改常态,不是步步为营以保证后方和供应线绝对安全,而是尽量不同沿途城镇的伊军纠缠,采取二战时期的“越岛”战术,绕过伊南部多座城市,直奔巴格达。

其中第3机步师第一天就飞奔160千米,进到纳西里耶城外。

虽然美军这一战法在战争初期使世界为之惊讶,3月底也因一度受挫而使美军内部对其表示怀疑,但事实上,美军凭借空中兵力的绝对优势,调整兵力后直捣巴格达,并充分运用“联合城市战法”,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利用伊拉克战争一开始便出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并且一路狂奔占领了巴格达。

空、天、地多种侦察手段对城市实施全天候监视,当摸清守军布防后,便在4月11日一举控制了巴格达。

这一速战速决的胜利使世界一片愕然。

  反观美欧联军此次对利比亚发动的“非接触性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极为类似:

由巡航导弹和战斗机构成的远程打击火力,全面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地面部队,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军事打击行动刚开始,美国和英国海军就向利比亚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瘫痪了其防空系统。

与此同时,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战斗机和英国的“狂风”“台风”战斗机担负起空中打击和空中威慑任务,极力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装甲部队和炮兵力量,以减轻利比亚反对派受到的军事压力。

西方的军事行动重点放在空中打击上,打击的重点仍然是在黎波里、米苏拉塔和班加西这几个方向。

打击强度与伊拉克战争相比,比较有限。

从战斗机出动架次来讲,大体维持在60架次到100架次之间,这个水平与伊拉克战争空袭的强度相比不是很大。

在前几次行动取得成效,基本摧毁利比亚空防系统后,联军出动战机架次有减少的趋势。

多国联军在不出动地面部队的条件下,即便将空中打击和远程精确打击常态化,重点打击其地面武装,但想要彻底打垮卡扎菲的军力也是不太实际的,很难取得速战速决的效果。

  多种先进武器轮番上阵,“阵风”“戴高乐”出尽风头,这次利比亚军事行动中,多种先进武器轮番上阵,让看客大饱眼福。

其中,法国可谓出尽风头,特别是“阵风”战机和“戴高乐”航母的参战。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设计开发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用途战斗机,可携带多种空空和空地武器。

“阵风”战斗机机长14.99米,机高5.1米,最大起飞重量18200千克,最大速度M2,作战半径556—926公里,武器装备:

装1门机炮,最多可带6500千克武器,包括14个挂架(机身下4个,进气道下2个,翼下6个,翼尖2个),正常载弹量6000千克,最大载弹量8000千克。

在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挂8枚马特拉“米卡”空对空导弹和2个副油箱;对地攻击时可带16颗227千克炸弹、2枚“米卡”导弹和2个1300升副油箱。

在这次行动中,“阵风”战机出尽风头,发挥了极佳的作用,“阵风”战机先是执行了侦察任务,在3月22日利比亚领空巡飞未遇任何阻力,然后出动打击利比亚政府军攻打班加西的地面部队,保住反对派的大本营,多次轰炸首都的黎波里,严重打击了政府军的士气。

“阵风”战机是这次法国军事行动的主打机型,但法国本土距利比亚2000公里以上,不在“阵风”战机攻击范围内。

由于目前法国战机中只有“阵风”拥有海军型,可以部署在航空母舰上,于是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派上了用场,这也是法国大量使用“阵风”战机的原因。

3月20日,由“戴高乐”号航母、3艘军舰、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的法军舰队从法国南部土伦军港出发,前往利比亚参与军事打击行动。

此外,航母的运用也有其经济上的考虑,有了这个“巨无霸”作战平台,作战机可就近起降、加油,省去远程奔袭的费用。

“戴高乐”号是法国海军首艘核动力中型航空母舰,是法国海军的旗舰,正式成军于2001年5月18日。

该舰长261.5米,宽31.5米,飞行甲板最宽64.4米,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35500吨,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能以27节航速行进,核反应堆加一次燃料可工作5年以上。

该舰全员编制1700人,戴高乐号舰载机的上限约为40架,主要包括海基版本的阵风式战斗机与超级军旗攻击机两款法制战机,以及美制的E-2C鹰眼式空中预警机。

此外,戴高乐号还是史上第一艘在设计时加入隐身性能考虑的航空母舰。

除“阵风”和“戴高乐”外,亮相最多的要算是“战斧”导弹了。

“战斧”式巡航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可以从水面作战舰艇或潜艇上发射,攻击舰艇或陆上目标,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区域的目标实施精确攻击。

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

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

每枚“战斧”巡航导弹的价格为56.9万美元,被不少西方国家视为“经济型”武器。

也正因如此,此次利比亚军事行动中,“战斧”被大量使用。

其他在这次军事行动被大量使用的还有“幻影-2000”战斗机和B-2隐形轰炸机。

“幻影-2000”是法国达索公司生产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83年开始装备法国空军,是法国空军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主力战斗机。

它的主要任务是截击和制空,也可执行对地攻击,还可担任战术核攻击任务。

B-2是美国空军重型隐形轰炸机,它能从美国本土或前沿基地起飞,在无需支援飞机护航的情况下,穿透敌方复杂的防空系统,攻击高价值、强防御、最急迫的目标。

  8年前的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响了伊拉克战争,8年后几乎是同一日,以法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又开始了打击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

美军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

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强国。

此次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就是希望能够像伊拉克战争那样,通过空袭,大规模的施压,速战速决,使得卡扎菲政权迅速倒台。

然而,两场军事行动虽具有相当突出的类似之处,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全新作战理论是速战速决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够速战速决,除了整体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外,得益于新的作战理论、高技术武器装备和良好的战备训练。

美军在这场战争中自始至终贯彻“精确闪击战”和一体化作战战法,力求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根据美军新的战法,对伊作战主要依赖压倒性的空中力量、情报信息、特种部队和常规地面部队的快速行动,并且大量依托非直接的战争手段,如心理战、宣传战、政治战等,从而使整个作战行动的效果成倍扩大。

战争爆发后,美军采取“擒贼先擒王”策略,在2003年3月20日和4月7日两次实施“斩首行动”,地面部队则直取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在3月20日的第一轮空袭仅16小时后,美军第3机步师、英军第7装甲旅等地面部队便挺进伊拉克境内,兵分两路发起地面攻势。

进攻中,美军一改常态,不是步步为营以保证后方和供应线绝对安全,而是尽量不同沿途城镇的伊军纠缠,采取二战时期的“越岛”战术,绕过伊南部多座城市,直奔巴格达。

其中第3机步师第一天就飞奔160千米,进到纳西里耶城外。

虽然美军这一战法在战争初期使世界为之惊讶,3月底也因一度受挫而使美军内部对其表示怀疑,但事实上,美军凭借空中兵力的绝对优势,调整兵力后直捣巴格达,并充分运用“联合城市战法”,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利用伊拉克战争一开始便出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并且一路狂奔占领了巴格达。

空、天、地多种侦察手段对城市实施全天候监视,当摸清守军布防后,便在4月11日一举控制了巴格达。

这一速战速决的胜利使世界一片愕然。

  反观美欧联军此次对利比亚发动的“非接触性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极为类似:

由巡航导弹和战斗机构成的远程打击火力,全面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地面部队,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军事打击行动刚开始,美国和英国海军就向利比亚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瘫痪了其防空系统。

与此同时,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战斗机和英国的“狂风”“台风”战斗机担负起空中打击和空中威慑任务,极力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装甲部队和炮兵力量,以减轻利比亚反对派受到的军事压力。

西方的军事行动重点放在空中打击上,打击的重点仍然是在黎波里、米苏拉塔和班加西这几个方向。

打击强度与伊拉克战争相比,比较有限。

从战斗机出动架次来讲,大体维持在60架次到100架次之间,这个水平与伊拉克战争空袭的强度相比不是很大。

在前几次行动取得成效,基本摧毁利比亚空防系统后,联军出动战机架次有减少的趋势。

多国联军在不出动地面部队的条件下,即便将空中打击和远程精确打击常态化,重点打击其地面武装,但想要彻底打垮卡扎菲的军力也是不太实际的,很难取得速战速决的效果。

  多种先进武器轮番上阵,“阵风”“戴高乐”出尽风头,这次利比亚军事行动中,多种先进武器轮番上阵,让看客大饱眼福。

其中,法国可谓出尽风头,特别是“阵风”战机和“戴高乐”航母的参战。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达索飞机公司设计开发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用途战斗机,可携带多种空空和空地武器。

“阵风”战斗机机长14.99米,机高5.1米,最大起飞重量18200千克,最大速度M2,作战半径556—926公里,武器装备:

装1门机炮,最多可带6500千克武器,包括14个挂架(机身下4个,进气道下2个,翼下6个,翼尖2个),正常载弹量6000千克,最大载弹量8000千克。

在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挂8枚马特拉“米卡”空对空导弹和2个副油箱;对地攻击时可带16颗227千克炸弹、2枚“米卡”导弹和2个1300升副油箱。

在这次行动中,“阵风”战机出尽风头,发挥了极佳的作用,“阵风”战机先是执行了侦察任务,在3月22日利比亚领空巡飞未遇任何阻力,然后出动打击利比亚政府军攻打班加西的地面部队,保住反对派的大本营,多次轰炸首都的黎波里,严重打击了政府军的士气。

“阵风”战机是这次法国军事行动的主打机型,但法国本土距利比亚2000公里以上,不在“阵风”战机攻击范围内。

由于目前法国战机中只有“阵风”拥有海军型,可以部署在航空母舰上,于是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派上了用场,这也是法国大量使用“阵风”战机的原因。

3月20日,由“戴高乐”号航母、3艘军舰、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组成的法军舰队从法国南部土伦军港出发,前往利比亚参与军事打击行动。

此外,航母的运用也有其经济上的考虑,有了这个“巨无霸”作战平台,作战机可就近起降、加油,省去远程奔袭的费用。

“戴高乐”号是法国海军首艘核动力中型航空母舰,是法国海军的旗舰,正式成军于2001年5月18日。

该舰长261.5米,宽31.5米,飞行甲板最宽64.4米,吃水8.5米,标准排水量35500吨,满载排水量近4万吨,能以27节航速行进,核反应堆加一次燃料可工作5年以上。

该舰全员编制1700人,戴高乐号舰载机的上限约为40架,主要包括海基版本的阵风式战斗机与超级军旗攻击机两款法制战机,以及美制的E-2C鹰眼式空中预警机。

此外,戴高乐号还是史上第一艘在设计时加入隐身性能考虑的航空母舰。

除“阵风”和“戴高乐”外,亮相最多的要算是“战斧”导弹了。

“战斧”式巡航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投射的纵深打击武器,可以从水面作战舰艇或潜艇上发射,攻击舰艇或陆上目标,主要用于对严密设防区域的目标实施精确攻击。

该导弹飞行速度快,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可以自动调整高度和速度进行高速攻击。

导弹表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具有隐身飞行性能,是美国军械库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区外发射”导弹。

每枚“战斧”巡航导弹的价格为56.9万美元,被不少西方国家视为“经济型”武器。

也正因如此,此次利比亚军事行动中,“战斧”被大量使用。

其他在这次军事行动被大量使用的还有“幻影-2000”战斗机和B-2隐形轰炸机。

“幻影-2000”是法国达索公司生产的轻型超音速战斗机,1983年开始装备法国空军,是法国空军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主力战斗机。

它的主要任务是截击和制空,也可执行对地攻击,还可担任战术核攻击任务。

B-2是美国空军重型隐形轰炸机,它能从美国本土或前沿基地起飞,在无需支援飞机护航的情况下,穿透敌方复杂的防空系统,攻击高价值、强防御、最急迫的目标。

  8年前的3月20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打响了伊拉克战争,8年后几乎是同一日,以法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又开始了打击利比亚的“奥德赛黎明”军事行动。

美军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

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强国。

此次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就是希望能够像伊拉克战争那样,通过空袭,大规模的施压,速战速决,使得卡扎菲政权迅速倒台。

然而,两场军事行动虽具有相当突出的类似之处,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全新作战理论是速战速决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之所以能够速战速决,除了整体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外,得益于新的作战理论、高技术武器装备和良好的战备训练。

美军在这场战争中自始至终贯彻“精确闪击战”和一体化作战战法,力求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

根据美军新的战法,对伊作战主要依赖压倒性的空中力量、情报信息、特种部队和常规地面部队的快速行动,并且大量依托非直接的战争手段,如心理战、宣传战、政治战等,从而使整个作战行动的效果成倍扩大。

战争爆发后,美军采取“擒贼先擒王”策略,在2003年3月20日和4月7日两次实施“斩首行动”,地面部队则直取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在3月20日的第一轮空袭仅16小时后,美军第3机步师、英军第7装甲旅等地面部队便挺进伊拉克境内,兵分两路发起地面攻势。

进攻中,美军一改常态,不是步步为营以保证后方和供应线绝对安全,而是尽量不同沿途城镇的伊军纠缠,采取二战时期的“越岛”战术,绕过伊南部多座城市,直奔巴格达。

其中第3机步师第一天就飞奔160千米,进到纳西里耶城外。

虽然美军这一战法在战争初期使世界为之惊讶,3月底也因一度受挫而使美军内部对其表示怀疑,但事实上,美军凭借空中兵力的绝对优势,调整兵力后直捣巴格达,并充分运用“联合城市战法”,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利用伊拉克战争一开始便出动大规模的地面部队,并且一路狂奔占领了巴格达。

空、天、地多种侦察手段对城市实施全天候监视,当摸清守军布防后,便在4月11日一举控制了巴格达。

这一速战速决的胜利使世界一片愕然。

  反观美欧联军此次对利比亚发动的“非接触性战争”,与伊拉克战争极为类似:

由巡航导弹和战斗机构成的远程打击火力,全面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防空系统、地面部队,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军事打击行动刚开始,美国和英国海军就向利比亚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瘫痪了其防空系统。

与此同时,法国的“幻影2000”“阵风”战斗机和英国的“狂风”“台风”战斗机担负起空中打击和空中威慑任务,极力压制利比亚政府军的装甲部队和炮兵力量,以减轻利比亚反对派受到的军事压力。

西方的军事行动重点放在空中打击上,打击的重点仍然是在黎波里、米苏拉塔和班加西这几个方向。

打击强度与伊拉克战争相比,比较有限。

从战斗机出动架次来讲,大体维持在60架次到100架次之间,这个水平与伊拉克战争空袭的强度相比不是很大。

在前几次行动取得成效,基本摧毁利比亚空防系统后,联军出动战机架次有减少的趋势。

多国联军在不出动地面部队的条件下,即便将空中打击和远程精确打击常态化,重点打击其地面武装,但想要彻底打垮卡扎菲的军力也是不太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