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1207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docx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

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科目「历史」课程纲要

普通高級中學體育班

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草案)

壹、課程目標

一、認識現代台灣、中國及世界的演變及其互動關係。

二、激發對於歷史的興趣,充實生活的內涵。

三、培養人文氣質,提升歷史思維的能力。

貳、核心能力

高中生學習歷史應以歷史思維(historicalthinking)為核心能力,並由此能力達成其他幾項基本目標。

所謂歷史思維,也可以稱為歷史意識(historicalconsciousness),是指:

「人們自我察覺到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總是不斷流動的,而且在這種過程中每件事物都一直變遷中。

」簡單地說,歷史意識其實就是「變遷的意識」(senseofchange)。

一般而言,歷史思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及認知能力的發展而日漸提升。

從「歷史記憶」到「專業史學」之間,歷史思維又可區分為多種進階的理想類型。

高中歷史教育應超越「歷史記憶」、「過去的意識」等初級階段,學習靈活運用

(一)時序觀念、

(二)歷史理解、(三)歷史解釋、(四)史料證據等四項能力。

一、時序觀念

時序不僅指客觀時間的順序,也指主觀上對時間秩序的表述。

時序觀念是理解歷史的基礎,也是歷史學科的特質。

歷史事件及人物應放置在時間架構下,才可能顯現意義與價值。

發展學生時序觀念,建構事件之間的關連性,進而理解歷史的變遷、延續或斷裂等觀念。

時序觀念大致可區分為兩個層面:

(一)運用各種時間術語及歷史分期

時間術語與歷史分期都是人為的建構、約定成俗的用法。

學生必須運用適當的時間術語、分期方式來描述過去,並且在歷史的脈絡下觀察和理解。

1.熟悉各種計量時間單位的術語(例如:

日、月、年、世紀)。

2.熟悉歷史大敘述中的分期方式(例如:

上古、近代、先秦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大航海時代、西元前、西元)。

3.使用不同的時間術語描述某一特定時段(例如:

1910年代、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等用語的交替使用)。

(二)區別過去與現在的不同,並建立過去與現在的關連性

學生藉由史事排序,建立時間架構,觀察時代差異,理解歷史變遷。

1.說明過去與現在的差異與類似之處。

2.說明不同時代間的差異,並依特質將過去區分為幾個不同的時期。

3.根據資料、圖片,建立具有時間性的架構(如年表、時間軸)。

4.以時間性的架構說明某個歷史事件的演變或現象(例如:

法國大革命的發生)。

5.根據學習內容,掌握某個時代中變遷與延續的因素。

二、歷史理解

指學生能夠對史實的歷史脈絡與意義加以掌握。

歷史理解可區分為二個層面:

(一)能夠認知與掌握歷史文本的內容與意義

1.經由閱讀或討論,能掌握歷史敘述中的論點。

2.能以個人的敘述形式重新表達原本的中心意涵。

3.能經由文本中的歷史敘述,理解作者的立場。

(二)能夠就一歷史事件,進行設身處地的認知

歷史理解基本上要求學生學習「設身處地認識過去」。

然而,身為歷史理解的主體,純粹客觀只是一種高貴的理想而已,學生應嘗試學習有意義的理解。

1.在時代脈絡下的意涵掌握重要的歷史性名詞。

2.以當時的時序、空間、用語、概念、價值觀等為基礎,解說相關的歷史事件或情境。

3.參照既有的歷史敘述檢視自己原有的認知,重新認識某一歷史事件或情境。

4.設想當時人物的經驗及其看法,並且避免只用現在的價值或規範從事評斷。

三、歷史解釋

已逝的過去無法「如實再現」,歷史只能透過史料證據來重新建構,因此,所有的歷史在本質上都是對過去的一種解釋。

「歷史理解」著重在設身處地認知過去,目的在儘可能接近無法全然再現的過去;而「歷史解釋」則以史料證據、與歷史理解為基礎,有意識地對過去提出合理合情的、系統性的、因果關係式的說法。

歷史解釋可區分為兩個層面:

(一)分辨不同的歷史解釋

不同的史料證據、時代關懷、作者身份、想法都可能導致不同的解釋,歷史解釋因而總是呈現多元的面貌。

1.辨識對過去不同的解釋,並比較不同解釋的差異所在。

2.依史料選擇差異與史料多寡,說明對過去為何有不同的解釋。

(二)對歷史事件的原因與影響提出解釋

歷史解釋旨在建構事件前因(背景、原因)後果(結果、影響)之間的關連性。

1.體認歷史的因果關係不具有必然性,而是人為的分析與解釋。

2.能辨識出某一歷史解釋中作者所認為的幾項重要原因。

四、史料證據

史料必須置於歷史脈絡中,轉化為證據,方具有價值。

學生必須學習在史料中發現線索,並且經由一番思考、討論或推理,而能判斷其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史料證據可區分三個層面:

(一)直接從史料中找出關鍵的線索,例如態度、意見、動機等。

(二)依據某一探討主題,評估個別史料作為證據的適當性。

(三)理解因解釋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立場的不同,各種史料的判斷及取捨,會導致差異。

 

參、時間分配

本課程之必修科目共計四學分,四學期,分二學年於高一及高二講授。

肆、教材綱要

一、高中歷史:

台灣史

單元

主題

重點

一、日本統治時期

1.回顧日治前台灣歷史發展概況

˙早期台灣

˙清代的統治

2.殖民統治前期的特色

˙統治政策與臺民反應

˙基礎建設與經濟發展

3.社會與文化的變遷

˙殖民地的社會與文化

4.戰爭期的台灣社會

˙皇民化運動等措施

˙太平洋戰爭與戰時體制

1.政治:

從戒嚴到解嚴

˙國民政府的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民主政治的道路

˙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2.經濟:

成長與挑戰

˙經濟發展的挑戰

3.社會:

變遷與多元

˙生活形態的改變

4.文化:

中國化、本土化與全球化

˙教育文化發展的大勢

※課綱之指引功能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都已涵括在依據新修訂課綱編寫的教科書之中。

2.歷史課程之教學,台灣史以西元1895年為分期,總計13個重點。

其中西元1895年之前的歷史脈絡,宜以2週的進度予以概述。

※建議的單元:

1.所謂「建議的單元」或者稱之為「歷史的留白」,旨在讓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權,並彌補課綱中未受充分注意,但卻重要的特定課題。

2.具體而言,建議的單元可包括:

如「原住民之『走鑣』」、「公制學校運動會與學校體育」、「棒球的發端與發展」、「運動會與職業運動的出現與發展」、「體育與社交功能」等課題。

教師應珍惜此項設計之理念,多加彈性運用。

3.教師亦可以利用該時段,另行安排分組討論、報告寫作、資料研讀……等活動,或者補充課程。

該時段宜進行與本歷史課程相關之活動,而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二、高中歷史:

中國史

單元

主題

重點

一、近代西力的衝擊(晚清)

1.回顧晚清之前的中國史

˙從遠古時代到秦漢

˙從魏晉到晚清

2.帝國體制的傾頹

˙西力衝擊與西風東漸

3.巨變下的救亡與圖存

˙興洋務以自強

˙圖變法以保國

二、中華民國的建立與發展

1.民國的成立與民主的頓挫

˙民初的政局

2.舊社會與新文化

˙民初的城與鄉

3.國民政府的成立與挑戰

˙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動亂下的經濟與民生

三、共產中國的成立與變遷

1.共產中國的成立

˙走向極權政治

2.近期的經濟與社會變革

˙改革開放

˙區域發展與人口問題

※課綱之指引功能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都已涵括在依據新修訂課綱編寫的教科書之中。

2.歷史課程之教學,中國史以晚清為分期,著重現代史,總計12個重點。

其中現代史之前的歷史脈絡,宜以2週的進度予以概述。

※建議的單元:

1.所謂「建議的單元」或者稱之為「歷史的留白」,旨在讓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權,並彌補課綱中未受充分注意,但卻重要的特定課題。

2.具體而言,建議的單元可包括:

「少林武功」、「民俗體育活動」、「學校裡的體育課」、「體育名人」、「國際體育的參與」等單元。

教師可視主客觀條件自編教材,進行教學。

3.教師亦可以利用該時段,另行安排分組討論、報告寫作、資料研讀……等活動,或者補充課程。

該時段宜進行與本歷史課程相關之活動,而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三、高中歷史:

世界史

單元

主題

重點

一、歷史的轉折

1.回顧19世紀末之前的世界史

˙從遠古時代到西元1500年

˙從西元1500年到19世紀末

2.西方世界的迷失、改革、激進和大戰

˙「世紀末」的心態

˙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間期西方的政治、社會和文化思想

3.俄國大革命和共產黨的極權統治

˙俄國大革命

˙共產黨的極權統治及赤化世界

4.亞洲的反殖民化運動

˙20世紀上半葉,民族主義、社會主義與中國、東亞地區的社會運動

˙蒙兀兒帝國、鄂圖曼土耳其的結局及轉變

二、世界霸權的爭奪

1.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的形成及東亞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

˙初期冷戰時代的世界

˙東亞世界的轉變

2.「六○年代」的政治和社會

˙越戰與反戰

˙激情和叛逆的年代

三、我們生長的時代

1.日常生活和大眾文化的變遷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現代化

˙教育的普及

˙大眾文化的變遷

2.世界新秩序

˙(1980年代)新保守主義的抬頭

˙(1990年以來)後冷戰時期的世界

˙全球化現象

˙台灣與多元文化的世界

※課綱之指引功能

1.本課綱中之「單元」、「主題」及「重點」,都已涵括在依據新修訂課綱編寫的教科書之中。

2.歷史課程之教學,世界史以19世紀末為分期,著重現代史,總計21個重點。

原則上採兩個學期之教學進度,其中19世紀末之前的歷史脈絡,宜以2週的進度予以概述。

 

※建議的單元:

1.所謂「建議的單元」或者稱之為「歷史的留白」,旨在讓教師發揮教學自主權,並彌補課綱中未受充分注意,但卻重要的特定課題。

2.具體而言,建議的單元可包括:

「古典與現代的奧林匹克」、「體育專業教育及職業化的形成」、「運動的大眾化及日常生活」、「體育公共空間及社會功能」、「體育與政治」、「體育商品化」等單元。

教師可視主客觀條件自編教材,進行教學。

3.教師亦可以利用該時段,另行安排分組討論、報告寫作、資料研讀……等活動,或者補充課程。

該時段宜進行與本歷史課程相關之活動,而不可移作其他用途。

伍、實施要點

一、教材編選

(一)高中一年級以台灣歷史與中國歷史為內容,二年級以世界史為內容。

基本考慮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歷史的態度與方法應與國中時期有所不同。

(二)台灣史之主題在於讓學生從自己成長的地方培養自主的歷史思維。

中國史的主題在於讓學生瞭解晚清以來中國政治、社會、經濟的結構性轉變,以及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高二世界史的主題在呈現現代世界史架構。

有關東西世界之間的交流、影響與對比都不可忽略,尤其不宜將東西世界的歷史完全孤立。

(三)教材應能反映當今歷史學界的研究成果,亦即選取在學界取得共識的觀點,或大致贊同的說法。

屬學者個人之見而尚未獲得學界共識者不宜採用,尤其帶有濃厚黨派色彩的觀點亦應避免。

(四)文字敘述應力求流暢明白,易於閱讀。

所附文字資料,若嫌艱深,可加以改寫。

圖片、表格等各種資料,亦應儘量與課文內容相配合。

(五)每一節課內容,應考慮到實際講授以及各種教法運用所需時間,而做適當安排,以免講述不完。

(六)教材所用年代以歷代紀元為主,重要年代下附註西元。

(七)外國人、地、物譯名,以教育部頒之統一譯名為準;無統一譯名者,以最適當、最通行者為準,均須於初現時附註英文、羅馬拚音或原文。

(八)教師手冊應配合教科書,提供補充資料與相關文獻等,以利教師教學參考之用。

教師手冊應與教科書同時出版,俾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教學方法

(一)教學時需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經驗(包括誤解、成見、特定立場、生長背景等),預先擬定適切之教學計畫,提供適當之教材,並根據教學實際狀況修正、調整。

不同學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提供學生個別表達、陳述的機會以瞭解學生,有利於教學目標與核心能力的達成。

(二)綱要內容與核心能力相輔相成,綱要內容是理解過去的基礎與材料,核心能力是學生理解過去的方法與歷程,學生能力必須透過內容方可落實,教師需時時檢驗教學是否能將能力落實於內容之中。

(三)學習歷史必須要理解過去、提升學生理解過去的能力,核心能力中「歷史理解」是其他三個部分的基礎。

學生理解歷史首先得建立時間架構,所以需要「時序觀念」;理解歷史所形成的觀點、說法是一種「歷史解釋」;理解過去必須遵守「史料證據」。

這四個部分環環相扣,而以「歷史理解」為依歸。

(四)單一歷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學習,容易淪為純粹的記憶;反之,事件與事件之間的聯繫、事件前因後果的分析、歷史人物及其時空脈絡的結合,有助於展開有意義的學習,建構歷史的關連性,亦較能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教科書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學時應以課程綱要的目標、內容、核心能力為基礎,靈活運用講述、課堂討論、角色扮演、參觀訪問、史料判讀等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之精神。

(六)講述法雖然有益於教師描繪歷史情境,卻是一種單向式的教學法;教師為營造具啟發性之學習環境,應適時在課堂搭配指導、發問與討論,協助學生掌握核心能力,並引導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究,嘗試從不同的史料證據檢視問題,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七)小組討論法是發展學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師應就教學單元設計適當的「歷史問題」,由學生(3至5人一組,以3人一組最佳)探究答案,鼓勵學生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看法,並與同組成員交換意見。

教師無須立即導正學生的看法,學生將會在討論中逐漸檢驗、澄清與修正看法,由實際經驗理解歷史概念、熟悉史料證據的運用。

(八)教學應充分運用各種視聽媒體,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學的效果。

視聽媒體是教學的方法而非目的,運用時應注意與教學目標、大綱內容、核心能力之間的關連性。

三、教學評量

(一)教學評量的主要目的在瞭解教學成效。

(二)教學評量應配合教學目標、核心能力、大綱內容之要求,考量學生之認知與語文能力,選用適當的評量方式。

(三)教學評量應採多元評量方式,除紙筆測驗外,包括課堂的發問與討論、定期考察、撰寫心得報告、專題報告、口頭報告、分組討論、辯論比賽、歷史話劇表演等。

(四)教學評量應包括總結性與形成性評量,以瞭解學生的行為起點、學習過程、學習成果、學習態度和個別進步情形。

(五)學生在歷史的能力表現差距甚大,教師可採取檔案評量的方式,將學生之各項學習活動表現詳加記錄,並將相關作品整理成個人檔案,作為評量之參考。

四、教學資源

為提升教學品質與教學效果,各校宜成立歷史科專科教室,其教學之軟、硬體設備宜包含下列各項:

(一)歷史掛圖。

(二)重大歷史事件演進歷程表。

(三)古代器物、遺址、傳統建築、園林、都城之模型。

(四)歷史教學的多媒體製作相關的軟硬體設備等。

(五)視聽教學設備:

電腦、單槍投影機、電視機、音響、幻燈機等。

(六)相關參考文獻及書籍資料。

(七)歷代碑帖、名畫之影本、拓片或圖片。

五、教學相關配合事項

(一)培養學生善用學校及社區圖書館資源,經由閱讀史學著作,活用歷史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建立邏輯思維能力。

(二)善用網路資源與資料庫,蒐集資料,吸取史學研究之新資訊。

(三)宜應用資訊科技融入歷史科教學,使授課教材資訊化、活潑化,立體呈現歷史演進之脈絡。

(四)師生共同建置歷史教學網站,提供教材大綱、考題分析、腦力激盪園地,提供互動、多元的教學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