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1159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docx

试论卢照邻之文学理论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

試論盧照鄰之文學理論

周宜香*

摘要

盧照鄰為「初唐四傑」之一,其所處的初唐時期,詩的格調與內容仍承襲齊、梁宮體華靡虛弱的文風,文人受到聲律的嚴格限制,只注意配合聲律,而忽略了文章中最重要的真實情感與思想。

盧照鄰起而對這種文風加以革新,提出自己的文學理論,在聲律的運用上,他主張打破聲律論的限制,以表達情感與思想為第一要務,聲律的使用則成為寫作文章的輔助工具;在內容的探討上,盧照鄰比較注意創作者本身的涵養及與時代的互動,本文擬探討盧照鄰的文學理論,並探究其傳承關係。

 

關鍵字:

盧照鄰、初唐四傑、初唐文學、文心雕龍

 

1、前言

盧照鄰,字昇之,幽州范陽人。

約生於唐太宗貞觀九年(西元635年),卒於武后天冊萬歲元年(西元695年),是初唐著名作家,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章齊名天下,世稱「初唐四傑」。

盧照鄰少年時代生活比較優裕,常以出身「衣冕之族」而感到自豪,十餘歲

時,到外地遊學,向當時著名文字學家曹憲、經史專家王羲方拜師學習,是才華洋溢的文人,但盧照鄰在仕途上一直未受重用,四十歲左右時,疾病纏身,後來因病情惡化不堪其苦,六十歲左右時,自沉穎水而死。

明崇禎十三年張燮輯《初唐四子集》,裡面收錄《幽憂子集》七卷,是今日所見最早盧照鄰的詩文合集本,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幽憂子集》即據此本影印。

本文主要以李雲逸點校的《盧照鄰集校注》來進行研究,該書以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幽憂子集》為底本,以《唐文粹》、《文苑英華》、《樂府詩集》、《全唐文》等總集校勘,共蒐集九十八首詩、二十二篇文。

盧照鄰的文學理論大都集中在〈南陽公集序〉、〈樂府雜詩序〉、〈駙馬都尉喬君集序〉三篇序中,以下就盧照鄰之文章,探究盧照鄰之文學理論與傳承關係。

2、盧照鄰之文學理論

以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盧照鄰所關切的,是六朝遺風與形式是否有革新的必要,除了繼續討論聲律存廢問題,另一方面,又走向另一個革新發展的空間。

游國恩在《中國文學史》提到:

   更值得重視的是唐代作家對文學遺產所採取的批判繼承、推陳出新的態

度,隋及初唐時期,齊梁形式主義詩風雖然還佔統治地位,但初唐四傑已

開始對它表示反對,到了陳子昂,更大力掃蕩齊梁詩風,標榜「風雅比興」、

  「漢魏風骨」的傳統,在復古之中實現革新。

游國恩指出,初唐四傑已開始對齊梁形式主義詩風表示反對,盧照鄰此時已開始對文學作品做出批評和反省,並且對文學提出新的指引和建樹。

本文將論盧照鄰的文學理論,並與《文心雕龍》博大精神的文學思想作一個系統性的聯結,以下依其文學理論分類探討:

(一)、脫離聲律論的窠臼

盧照鄰在〈南陽公集序〉提到:

八病爰起,沈隱侯永作拘囚;四聲未分,梁武帝長為聾俗。

後生莫曉,更恨文律繁苛;知音者稀,常恐詞林交喪。

盧照鄰認為,沈約提出聲律論,只是將自己關在聲律論的牢籠裡,讓聲律論將自己綁手綁腳,來限制自己自由的思想,他肯定聲律上和諧的重要性,但太介意聲律瑣碎的戒條,是不可取的。

盧照鄰一方面重視詩體格律的完成,一方面又希望能避免掉入浮靡雕琢的文風中,在〈南陽公集序〉提到:

含今古之制,扣宫徵之聲。

細則出入無間,麤則彌綸區宇。

逶迤綽約,如玉女之千嬌,突兀崢嶸,似靈龜之孤朴。

盧照鄰認為,從古至今一切的優秀作品,都有注意到聲律的運用,有些是屬於柔美婉轉的風格,有些是雄放剛健的風格,這些優秀作品絕對不會是為了配合聲律的規條,或是迎合上級的喜愛而作,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盧照鄰在初唐聲律論盛行的時代,跳脫出聲律論的窠臼,不再一味配合聲律使用華美辭藻,其作的七言歌行〈長安古意〉,便是最著名的代表作—「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此種質樸但具氣魄的詩句,跳脫出聲律論的限制,極寫出愛戀的狂熱與痛苦,比起「相看氣息望君憐,誰能含羞不肯前」(簡文帝〈烏棲曲〉)之類虛弱的感情,無疑是具有起死回生的力量。

(二)、文學應與時並進,反映社會

盧照鄰認為各時代有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故文學應要能隨著各朝代的變遷,來反映不同的社會背景,這個觀念在之前劉勰《文心雕龍.時序篇》就曾提出:

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

有虞

繼作,政阜民暇,「熏風」詩於元后,「爛雲」歌於列臣。

盡其美者何?

心樂而聲泰也!

至大禹敷土,九序詠功;成湯聖敬,「猗歟」作頌。

逮姬

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太王之化淳,《邠風》樂而不淫。

劉勰指出唐堯時代,道德隆盛,教化廣佈,老農說出「帝力於我何有哉」的言論,村童唱出「不識之歌」。

虞舜繼之而起,政治清明,人民安閑,舜帝詠唱〈南風歌〉,群臣百官也詠唱〈卿雲歌〉,這些詩歌之所以很完美,是因為作者心情歡樂而歌聲和諧。

到大禹治平水土,作出九項有益民生的善政,功德受到歌頌。

商湯聖明恭敬,後人作出「猗歟」的頌辭。

到了周文王姬昌,德行盛大,《詩經.周南》表達人民勞而不怨的心聲。

周太王教化淳厚,《詩經.豳風》的民歌快樂而不放縱。

但反面來說,政治腐敗時,可從文學感受到人民的哀怨和憤怒,故劉勰接著說到:

「幽厲昏而〈板〉〈蕩〉怒,平王微而〈黍離〉哀。

」舉例說周幽王、厲王昏亂,所以《詩經.大雅》中〈板〉、〈蕩〉二詩滿含憤怒;周平王時王室衰微,所以《詩經.王風.黍離》情調悲哀。

故劉勰下了一個結論:

「故知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于上,而波震於下者也。

」劉勰認為,文學會隨著時代發展而變遷,故文學能反映社會,不同的社會背景就會出現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

盧照鄰上承劉勰的論點,在〈南陽公集序〉第一段提到:

聖人方士之行,亦各異時而並宜;謳歌玉帛之書,何必同條而共貫?

文質

再而復,殷周之損益足徵;驪翰三而改,虞夏之興亡可及。

美哉煥乎,斯

文之功大矣!

盧照鄰認為,怎樣的時代就會產生怎樣的人才,只要是符合當時社會所需,不論是這些人處在哪個時代,都是優秀的人才。

除此之外,謳歌玉帛之書也應該要能反映當時社會,不應該全部套進聲律論的框格裡。

接著,盧照鄰又舉例「文質再而復,殷周之損益足徵」,政治社會制度會隨著朝代而改變,後面朝代可以清楚的觀察前朝社會制度的優點及缺點;「驪翰三而改,虞夏之興亡可及」,每個朝代都有自己所崇尚的顏色,朝代一再更迭,所崇尚的顏色也會隨之改變,從所尚服色的改變,就可以知道虞和夏的興亡。

盧照鄰在評論各代詩文時,充分肯定各個時代的成就,在<南陽公集序>言:

游、夏之門,時有荀卿、孟子;屈、宋之後,直至賈誼、相如。

兩班敘事,

得丘明之風骨;二陸裁詩,含公幹之奇偉。

鄴中新體,共許音韻天成;江左諸人,咸好瓌姿豔發。

精博爽麗,顔延之急病於江、鮑之間;疎散風流,謝宣城緩步於向、劉之上。

北方重濁,獨盧黃門往往髙飛;南國輕清,惟庾中丞時時不墜。

從文中,可知盧照鄰對於每個時代所呈現的不同文學成就,都抱持著肯定的態度,即使是齊梁詩歌,也沒有排斥與否定。

另外,盧照鄰在〈南陽公集序〉中,還提到「作龜作鏡,聽歌曲而知亡;為龍為光,觀禮容而識大。

」龜是古代占卜吉凶的器具,鏡子是鑑別美醜的物品,兩者都是鑑別的工具,盧照鄰認為,歌曲也可以當作鑑別的工具,從歌曲裡,可以聽出一國的興盛或衰亡;遠國的君主來向皇帝朝拜,受到皇帝的寵愛而感到光榮,觀看朝廷的禮節法度就可以了解該國是否強盛。

盧照鄰舉這些例子,主要是在說明不論是人才、政治社會制度、崇尚的顏色等,都應該反映當時社會,尤其是文學,應該要能與時並進,符合時勢需要。

盧照鄰除了在〈南陽公集序〉裡,提到文學應反映社會,在〈樂府雜詩序〉中也提出同樣的觀點:

是以叔譽聞詩,驗同盟之成敗;延陵聽樂,知列國之典彝。

王澤竭而頌聲

寢,伯功衰而詩道缺。

叔譽從詩裡即可看出結盟的成功或失敗;延陵可從音樂了解該國的禮儀制度,當國家走向衰敗的時候,詩道也蕩然無存,盧照鄰在這裡肯定了文學與音樂反映社會現實的功用,接著並言:

王風國詠,共驪翰而升沉;里頌途歌,隨質文而沿革。

盧照鄰提到王朝及諸國之風詠,皆隨時代之興亡而盛衰;鄉里、道路上傳唱的歌曲,都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不同,可見盧照鄰在個別作品的討論上,給予其時代的意義。

徐明霞在《盧照鄰集楊炯集》前言中,認為盧照鄰的詩文力求評價現實、表現社會生活:

他們與初唐的陳、隋餘風迥乎不同,不是把詩歌視為對帝王貴族的歌功頌

德,或者甚至於用來表現當時統治者腐朽淫靡的生活,他們不滿現實,有

理想抱負,用詩歌抨擊統治者的浮豔奢華,表現自己不隨波逐流的高潔情

操,激勵人們去立功邊疆、建立功勳。

盧照鄰認為創作要跟著時代改變,因此對於當時文人的文章因循前朝文風感到不滿,在〈南陽公集序〉提到「古今之士,遞相毀譽,至有操我戈矛,啟其墨守。

」文章的功用貴於能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如果文人彼此抄襲,這些抄襲的文章是毫無價值可言,這樣的想法,開啟了陳子昂寫實文學的先河。

陳子昂具體有力的發揚了盧照鄰文學反映社會的革新思想,主張文學應該關注社會現實,以現實社會為出發點,參與生活,此種現實主義精神無異也給盛唐詩人帶來深遠的影響。

(三)、文以適意為宗

盧照鄰認為,作文應該是以抒發真性情為依歸,這觀點其實上承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篇》中的想法:

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

源也。

劉勰指出寫作的基本原理,就是情理確定後辭采才能通暢,故在本文末下一個結論:

夫能設模以位理,擬地以置心,心定而後結音,理正而後摛藻,使文不滅

質,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藍,間色屏於紅紫,乃可謂雕琢其章,彬彬君

子矣。

劉勰認為要能夠設定規範以安置所要闡明的情道,擬好場景來抒發心情,感情內涵確定了再安排聲律,思想內容端正了再鋪陳辭藻,使文采不致於損害內容,繁富的辭藻不致於淹沒情感,才稱得上是文質兼備的君子。

盧照鄰與劉勰有相同的觀點,認為寫作文章應優先考量情志的抒發,再考慮聲律及辭藻,楊炯在〈王子安集序〉中,曾對盧照鄰之文提出看法:

龍朔初載,文場變體,徵構纖微,競為雕刻。

揉之以金玉龍鳳,亂之以朱

紫青黃,影帶以徇其功,假對以稱其美,骨氣都盡,剛健不聞。

思革其弊,

用光志業。

薛令公朝右文宗,托末契而推一變,盧照鄰人間才傑,覽清規

而輟九攻。

當時詩壇是流行「徵構纖微,競為雕刻」的上官體,為詩講求綺麗華美,內容大都描寫宮廷生活場面和帝苑風光,都是表現較微弱虛假的個人情感,結果造成文章「骨氣都盡,剛健不聞」。

盧照鄰在題材和主題上,從宮廷的淫靡,轉趨為都市的繁華和男女之間偉大的愛情,甚至擴大至邊塞之情,重視詩歌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反對一味的藻飾雕刻,在〈駙馬都尉喬君集序〉中,提出自己的論點:

凡所著述,多以適意為宗;雅愛清靈,不以繁詞為貴。

盧照鄰強調文章應該呈現真實自然的情感,語言要清新活潑,不要矯揉造作,雕章麗句,這在當時文學界一片艷靡之風中,無疑是一股清新的活泉,為文學界開啟革新的精神。

(四)、提倡樂府新題

初唐詩人寫樂府詩,多數襲用樂府舊題,盧照鄰有鑑於此而提出革新思想,其革新思想上承劉勰的文學理論,劉勰在《文心雕龍.通變篇》曾提出文章從內容到形式都要求新求變,才能長久傳承下去:

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

故能騁無窮之路,

飲不竭之源。

然綆短者銜渴,足疲者輟塗,非文理之數盡,乃通變之術疎

   耳。

劉勰認為,寫作文章如果題目和創作規格固定,那麼作者一定要借鑑過去的作品,如法炮製,如此模擬古題的結果,就是文章了無新意,所以寫作文章勢必要有變化,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反映社會的題材當作題目,自創新題,才能在沒有窮盡的創作路上奔馳。

盧照鄰承繼了這種思考模式,認為互相沿襲舊題,模擬古辭的結果,最終只會變成追逐形式主義的文字遊戲。

主張樂府題目應隨時代不同而有所改變,提倡樂府新題,在〈樂府雜詩序〉中感嘆的說:

「落梅芳樹,共體千篇;隴水巫山,殊名一意。

」「落梅」即〈梅花落〉,與「芳樹」皆是樂府舊題。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十四〈橫吹曲辭.梅花落〉中,以〈梅花落〉為題的作家,包括鮑照、吳均、陳後主、徐陵、蘇子卿、張正見、江總等人,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十七〈鼓吹曲辭.芳樹〉中,以〈芳樹〉為題的作家,包括謝朓、王融、梁武帝、梁元帝、沈約、邱遲、李爽、顧野王、張正見等人,故盧照鄰言「共體千篇」。

「隴水」,即〈隴頭水〉,又名〈隴頭吟〉,「巫山」,即〈巫山高〉,皆是樂府舊題。

在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十一〈橫吹曲辭.隴頭水〉中,光是以〈隴頭水〉為題的作家,就有梁元帝、劉孝威、陳後主、徐陵、顧野王、張正見、江總等人,在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十七〈橫吹曲辭.巫山高〉中,以〈巫山高〉為題的作家,就有虞羲、王融、劉繪、梁元帝、范雲、王泰、陳後主、蕭詮等人,故盧照鄰言各家文人作的題目雖然不一樣,但作意是相同的。

盧照鄰認為這些文章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故提倡樂府新題:

其有發揮新題,孤飛百代之前;開鑿古人,獨步九流之上,自我作古,粵

在茲乎!

盧照鄰針對此弊病提出應「發揮新題」、「開鑿古人」、「自我作古」,不要拘泥於前例,即使在沒有人附和他主張的情形下,他仍然執意自立新題,強調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諭功能,一直到中唐白居易大張旗鼓提倡新樂府運動,才將他的文學理論發揚光大,所以盧照鄰對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是有實質的影響與貢獻的。

(五)、博覽群書

盧照鄰認為應該要博覽群書,眼界開闊,文章內容才能充實有內涵,這個觀點劉勰在《文心雕龍.諸子篇》早已提出:

昔東平求諸子《史記》,而漢朝不與;蓋以《史記》多兵謀,而諸子雜詭

術也。

然洽聞之士,宜搓綱要,覽華而食實,棄邪而採正,極睇參差,亦

學家之壯觀也。

劉勰提到東平王向漢成帝索取諸子之書和《史記》,漢平王不給他,大概是因為《史記》記載很多軍事謀略,而諸子著作又夾雜許多怪異方術。

但是見識廣博的人,應該要掌握書中的綱領,擷取精華,拋棄邪說吸收正論,盡量觀看諸子百家不同的學說。

劉勰除了在《文心雕龍.諸子篇》中提出博覽群書的重要外,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提出如果要使文章的構思達到預期的效果,需注意平時的修養及學識的累積,博學多見、洞察事理:

是以臨篇綴慮,必有二患:

理鬱者苦貧,辭溺者傷亂。

然則博見為饋貧之

糧,貫一為拯亂之藥,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劉勰認為,在寫作文章時,必會有兩種毛病,一種是思路不暢的人苦於內容貧乏,一種是濫用辭采而苦於文思雜亂。

所以,見識廣博就是補救內容貧乏者的糧食,文氣一貫是拯救文思雜亂的良藥,故劉勰是非常強調博學的重要性。

另外,劉勰在《文心雕龍.通變篇》中同樣也強調博學的重要性:

是以規略文統,宜宏大體,先博覽以精閱,總綱紀而攝契;然後拓衢路,

置關鍵,長轡遠馭,從容按節,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采如宛虹之奮

鬐,光若長離之振翼,乃穎脫之文矣。

若乃齷齪於偏解,矜激乎一致,此

庭間之迴驟,豈萬里之逸步哉!

  

劉勰認為作家謀篇構思,規劃全局,除了要廣博的瀏覽書籍之外,還要精細地研讀,掌握綱領,加以吸收;然後拓寬思路,就像拉著長長的馬繮繩駕著馬跑遠路,順著節奏慢慢前進,憑著真實情感來會通,才能創作出卓越的作品。

倘使只侷限在片面的理解,激動而誇耀自己的偏見,這好比在院子裡騎馬繞圈,而無法體會萬里的遼闊,自然也寫不出登大雅之堂的作品了。

盧照鄰吸收了劉勰的觀點,在〈悲才難〉篇中主張應博覽群書:

近有魏郡王君曰方,華陰楊氏曰亨,咸能博達奇偉,覃思研精;徵孔門之

禮樂,吞鬼谷之縱橫;岳秀泉澄,如川如陵;高談則龍騰豹變,下筆則煙

飛霧凝。

大約在貞觀二十三年前後,盧照鄰被授為鄧王府典簽,鄧王有非常多的書籍,這給盧照鄰博覽群書的機會,使他學問淵博。

盧照鄰除了肯定諸子百家的文章以外,他認為除了儒家學說以外,縱橫家鬼谷子的文章,皆是入道見志之書,因此盧照鄰的文章常可看出儒、釋、道三教合流的觀點,以及諸子散文的精華,盧照鄰認為只要能博覽群書,注意內容的正確性,在學術及散文上都可以得到輝煌的成就。

盧照鄰除了在〈悲才難〉中,提出博覽群書的重要性,在〈南陽公集序〉言:

   變風變雅,立體不拘於一塗;既博既精,為學遍遊於百氏。

盧照鄰並非將自己侷限在經書的角落裡,他認為除了閱讀六經之外,諸子百家的書也要博覽且精細的閱讀,才能讓自己的文章識見廣博,內容豐富。

  盧照鄰閱讀的書籍不只侷限在儒家經典,他也廣泛地閱讀諸子散文的文章,使自己的學識更為豐富,因此在寫作文章時,能旁徵博引各種事例讓辭藻華麗,充實自己文章的內容,這都是他做到了博覽群書的成果。

(六)、詩文應陳禮樂、以六經為本

儒家把常道、常法、經世的意義賦予六本經典中,因此經書不但規範人間處事原則,也是萬物秩序的依歸,劉勰在《文心雕龍.宗經篇》篇中,定義出「經」的意義:

「經」也者,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也。

故象天地,效鬼神,參物序,

制人紀,洞性靈之奧區,極文章之骨髓者也。

劉勰認為「經」是恆久不變的真理,是不可改變的偉大教化,經書取象於天地,效法於鬼神,參究萬物秩序,制訂人倫綱紀,洞察性靈奧秘,窮盡文章精髓的著作,故劉勰提出以經書為立言為文的依據,在《文心雕龍.宗經篇》篇中提出:

夫文以行立,行以文傳,四教所先,符采相濟,勵德樹聲,莫不師聖;而

建言修辭,鮮克宗經。

是以楚豔漢侈,流弊不還,正末歸本,不其懿歟?

劉勰主張文章靠德行來樹立,德行靠文章來流傳,所以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方面來實施教育。

劉勰感嘆人們在修身立名方面,無不以聖人為師,但是立言為文,卻很少能效法經書,因此楚辭豔麗,漢賦侈靡,難以克服的弊病愈來愈多。

劉勰的宗經思想,是回應當時文人為文宗法楚騷的風潮,在劉勰看來,辭賦之鉅作雖為不朽奇文,但畢竟不是正統,正確的學文態度,實應宗經而酌學楚騷,才能兼得其正。

故劉勰在《文心雕龍.宗經篇》中下一個結論:

故文能宗經,體有六義:

一則情深而不詭,二則風清而不雜,三則事信而

不誕,四則義直而不回,五則體約而不蕪,六則文麗而不淫:

揚子比雕玉

以作器,謂五經之含文也。

   

劉勰認為,為文如果能以經書為學習的榜樣,則所作之文可具備六個優點:

一是情感深摯而不虛妄;二是風格純正而不雜亂;三是記事真實而不荒誕;四是義理正直而不邪曲;五是體制簡約而不繁冗;六是文辭華麗而不浮藻,故劉勰主張文學應以儒家經典為依歸,劉勰在《文心雕龍.序志篇》言:

唯文章之用,實經典枝條;五禮資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

煥,軍國所以昭明;詳其本源,莫非經典。

劉勰認為文章的應用,好比經典的枝條,五禮藉助它來完成,六典依靠它來盡其所用,君臣之道得以顯耀,軍國大事得以分明,故劉勰主張文章的根源皆是從經典中來的。

盧照鄰承繼了劉勰《文心雕龍.宗經篇》的文學理論,認為文學應與經學融合在一起,尤其推重禮樂之道,在〈南陽公集序〉言:

昔者龍蹲東魯,陳禮樂而救蒼生;虎據西秦,焚《詩》《書》以愚黔首。

盧照鄰在文中提及孔子以禮樂之道教化人民,拯救蒼生;而秦始皇為了統一大業,限制人民的思想,故將經書通通焚燒掉,以愚弄人民。

盧照鄰認為詩文應當陳禮樂,繼承六經之業,肯定文章經世教化的作用。

盧照鄰針對當時華而無實的駢文,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駙馬都尉喬君集序〉中指出當時文章的弊病:

禮樂之道,已顛墜於斯文;雅頌之風,猶綿聯於季葉。

盧照鄰站在宗經雅正的儒家傳統立場,感嘆當時文人專作雕章麗句之事,文章淪為文人競相較勁麗辭雅句的工具,缺乏經世致用的思想,他認為文學創作不管從文義內容、形式結構、遣詞造句,都可從經典得到啟示,在〈駙馬都尉喬君集序〉中指出:

衣冠禮樂,重聞三代之風;玉帛謳歌,無墜六經之業。

鬱其興詠,大雅於

是為群。

盧照鄰認為,衣冠禮樂制度應恢復像夏、商、周時代,以六經為依據,而文學也應以六經為依歸。

其實,盧照鄰主張復古,只是在陳禮樂、行教化的意義上,主張詩歌應該承繼經書傳統,並非退到夏、商、周那個時代。

盧照鄰有感於當時文人所做的文章承襲前朝宮體餘風,重視辭藻、對偶、聲韻之美,缺乏現實生活的體驗和感受,作品內容空虛,因此認為寫作文章應以經典為取法的榜樣,要考慮思想內容和其對政治教化的積極作用。

3、結論

初唐時期,文壇還是受到齊梁餘風的影響,文人皆競相追逐辭藻的華美,盧照鄰站在初唐時期豔麗辭藻的洪流中,並不隨波逐流,而是秉持己見,屹立在這片洪流中。

他上承劉勰《文心雕龍》的文學理論,提出六項文學理論,包括脫離聲律論的窠臼、文學反映社會、文質並重、提倡樂府新題、博覽群書、詩文應陳禮樂、以六經為本,成為文學理論革新的重要文人,而他在創作的探討上,比較注意創作者本身的涵養及與時代的關係,雖然他創作上仍未脫綺麗之風,使他的文學理論常與他的眾多作品自相矛盾,但不可否認的是,盧照鄰在文學革新的過程中,扮演著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在一片麗辭文海之中,與王勃一起走出另外一條文學革新的路,所以應該抱持肯定的態度來看待盧照鄰的文學革新理論。

參考文獻

1、專書

唐‧盧照鄰著,任國緒箋注:

《盧照鄰集編年箋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8月

李生龍:

《道家及其對文學的影響》,湖南:

岳麓書社,1998年3月

李炳海:

《道家與道家文學》,高雄:

麗文文化,1994年5月

李振華:

《大唐六典》,台北:

文海出版社,1974年6月

唐‧盧照鄰著,李雲逸校注:

《盧照鄰集校注》,北京:

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杜曉勤:

《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台北:

商鼎文化,1996年8月

杜曉勤:

《初盛唐詩歌的文化闡釋》,北京:

東方出版社,1997年7月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釋:

《文心雕龍注釋》,台北:

里仁書局,1984年5月

梁‧劉勰著,林其錟、陳鳳金校編:

《元至正刊本《文心雕龍》集校》,台南:

南出版社,2002年6月

計有功:

《唐詩紀事》第一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唐‧盧照鄰著,祝尚書笺注:

《盧照鄰集笺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12月

徐明霞點校:

《盧照鄰集楊炯集》,台北:

源流文化,1983年4月

張志烈:

《初唐四傑年譜》,成都市:

巴蜀書社,1993年4月

許總:

《唐詩體派論》,台北:

文津出版社,1994年10月

陶敏、易淑瓊注:

《沈佺期宋之問集校注》,台北:

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斯蒂芬‧歐文著,賈普華譯:

《初唐詩》,南京:

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

喬象鍾、陳鐵民主編:

《唐代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7月

游國恩:

《中國文學史》,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11月

傅璇琮、羅聯添主編:

《唐代文學研究論著集成》,西安:

三秦出版社,2004年

10月

駱祥發:

《初唐四傑研究》,北京:

東方出版社,1993年9月

薛天績:

《唐代歌行論》,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8月

龔鵬程:

《初唐前期詩歌研究》,台北: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

2、期刊論文

丹楓:

〈初唐詩演進軌跡尋蹤〉,《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任國緒:

〈初唐四傑非浮躁淺陋之才辨〉,《北方論叢》,1984年第2期

任國緒:

〈盧照鄰生平事蹟新考〉,《文學遺產期刊》,1985年第2期

杜曉勤:

〈初唐四傑與儒道思想〉,《文學評論期刊》,1995年第5期

吳功正:

〈初唐四傑的文學審美成就〉,《求是學刊》,2002 年第3期

呂雙偉:

〈論盧照鄰詩文創作中的騷怨精神〉,《雲夢學刊》,2002 年第9期

吳邦江:

〈初唐詩歌的漸進式格新〉,《常州人文社科學院月刊》,2009年第2期

周來光、鍾乃元:

〈儒道思想與盧照鄰的文學創作〉,《江淮論壇》,2002 年第4期

高光复:

〈論四傑辭賦與初唐文風〉,《文史哲》,1990年第5期

唐春生:

〈為初唐四傑浮躁淺陋辯誣〉,《重慶師院學報》,1994年第2期

袁行霈:

〈百年徘徊—初唐詩歌的創作趨勢〉,《北京大學學報》,1994年第6期

莫山洪:

〈論初唐四傑對駢文的革新〉,《柳州師專學報》,1998年第6期

陶紹清:

〈試論初唐駢賦的哲理内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