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110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docx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

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

2.宫廷文化属于(    )

A.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中层文化

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  )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

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   )

A.南夷 B.南蛮 C.西南蛮  D.西南夷

5.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 )

A.农业及牧业经济B.农业及狩猎经济C.牧业及狩猎经济D.农业经济

6.《尧典》载于(  )

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D《尚书》

7.老子认为,取法“自然”B.“治人” C.“治心” D.“治学”

8.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   )

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

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

9.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

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

10.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

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

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

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

12.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

A.唐   B.宋  C元   D 明

1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昭穆制

14.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

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

沟通天神

15.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

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

16.《礼记·曲礼》说:

“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  )

A。

规范性  B.调和性  C等级性  D延续性

17.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属于(   )

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18《老子·五十八章》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    )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

19.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20.周代,人们按四时祭祀祖先,夏祭叫(    )

A.   B 禘   C尝    D.

21.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著名道士是(   )

 A.寇谦之  B.陶弘景  C.孙思邈   D.葛洪

22.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

A。

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

2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运用的汉语汉字修辞格是(   )

 A回文  B.顶真  C 对偶 D析字

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

 A.秦汉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 明清时期

25.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

A.孙中山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章太炎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   )

A.农具  B.陶器  C雕塑 D.绘画  E.典籍

27.后期法家的主张有(    )

A.以杀去杀  B.以乐去乐  C以仁去仁  D.以刑去刑  E.以礼去礼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居住用房的主要方式的有(      )

A.半穴式   B.干栏式 C塔楼式 D.井干式  E.哥特式

29.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三省”包括(    )

A.中书   B.门下  C尚书  D.内阁   E.枢密院

30.20世纪30、4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有(    )

A.贺麟  B.冯友兰 C余英时 D.刘述先 E.胡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思潮

32.墨家学派

33.毕昇

34.《法经》

35.知行合一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

37.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

38.简述印刷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39.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

40.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42.简述儒家的义利观。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D 2.A 3.B 4.D 5C 6.D 7.C8.C 9.A10B 11.D12.B13.C 14.D 15A 16.C 17.D 18.C 9.B20B21.C 22.C 23.A 24.B25C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ABCDE 27.AD  28.ABD  29ABC 30AB

三、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定的背景下,

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32.该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是墨翟。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

到了战国时期,该学派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发明创造。

33.毕异,宋仁宗时期(11世纪中叶)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既节省工料,又提高了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发展。

34.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在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35.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

(1)岭南籼稻自然生长,四季不缺;

(2)岭南原始居民没有改良籼稻品种之必要;(3)与上述两点相反的长江中下游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籼稻才得以改良,从而形成了中国稻作农业。

37.

(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

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从而引发了各国的变法大思考,构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部分。

(2)民力大发展。

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

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

38.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公元11世纪中叶),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人日本;14—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术并行欧洲。

39.

(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40.

(1)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提出言辞应该诚信;

(2)特别注重语言的传达效果;(3)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分寸;(4)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与华美这一矛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

(1)正面影响:

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2)负面影响:

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42.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利”就是物质利益,“义”是行为原则,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以义为前提。

孔、孟、荀、董等都主此,体现了儒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念。

当然,儒家在强调义的重要性时,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

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_______的典礼。

2.西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_______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

3.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_______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

4.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_。

5.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6.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______。

7.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_______两大类。

8.朱熹认为客观精神的“理”是世界的本源,陆九渊认为主观意识的“_______”是世界的本源。

9.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______。

10.古代通称棋艺为“博奕”。

“奕”是_______。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姨诀称姨夫,自己与姨夫关系为妯娌。

(   )

2.江西庐山的岳麓书院是北宋著名书院。

(    )

3.自秦始皇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式,直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

(   )

4.韩愈以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开创了诗坛的新局面。

(    )

5.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70种剧本,留存下来的有18种。

(    )

6.农民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者也是它的主人公。

(     )

7.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题中有“判”,即判决书。

(   )

8.住持是一寺之首,又称方丈。

(      )

9.明末清初一些杰出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科举制的强烈批判者。

(    )

10.敦煌文书大致可分为宗教文书和世俗文书两大类,其中世俗文书数量较多。

(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     )、《礼记》。

A.《仪礼》B.《家礼》 C.《小戴礼》  D.《大戴礼》

2.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   ),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

3.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了私人办的学校,(    )是其首创者。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4.唐时科举考试(    )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