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1018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docx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第二章西汉辞赋

第一节骚体赋及“九体”

  一、贾谊的骚体赋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前278(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176(文帝四年)

《吊屈原赋》并序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

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

“已矣哉!

国无人兮,莫我知也。

”遂自投汨罗而死。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

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

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

逢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

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

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

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

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

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

已矣!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

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蚓?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

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

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案语】

 悼人亦自悼:

作者描写出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现出对屈原深深的同情。

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对自己无辜遭贬的愤慨。

贾谊同情屈原,但他和屈原的价值观、人生观是不同的(司马迁承其意曰: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体现了汉人对屈原的一般看法。

祖述屈骚:

贾谊赋在精神和体制上对屈原作品多有借鉴,辞情风貌与屈骚极其相似。

●在思想内容上,抒情言志:

《吊屈原赋》就是屈原苦闷心灵与哀怨情感的再现,名为吊屈原,实则自怜自伤,抒写对现实中清浊不分,贤愚颠倒的愤慨以及不与丑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显现出一种倔强傲然骨气。

●在体制上,采用楚辞“美人香草”的象征手法,以善鸟香草比喻贤人,以恶鸟臭草比喻小人。

●在结构上,《吊屈原赋》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多用排比句,后一部分多用反问和感叹,上承《九章》而来。

(《鵩鸟赋》主客问答的形式,更是继承《离骚》的结构方式。

二、汉代其他骚体赋

淮南小山《招隐士赋》

董仲舒《士不遇赋》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

司马相如《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

扬雄《太玄赋》

(一)淮南小山《招隐士》简说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

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白鹿麔麚兮,或腾或倚。

状貌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猕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注】王孙:

古代对贵族子弟和一般男子的尊称。

《史记·淮阴侯列传》:

“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司马贞《索引》:

“言王孙公子,尊之也。

”这里指所招和思念的人。

有学者认为:

“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

……称刘安为王孙,身份极为适当”(见马茂元《楚辞选》)。

1、创作意图

(1)招屈原说:

王逸《楚辞章句》:

“《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

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土。

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

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

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之有《小雅》、《大雅》也。

小山之徒闵伤屈原……怪其文升天乘云,役使百神,似若仙者。

虽身沉没,名德显闻,与隐处山泽无异,故作《招隐士》之赋,以章其志”(参看教材P167注释【3】)

【案】“淮南小山”并不是某个诗人的名号,而是淮南王幕下文人集团的类别或所作诗赋类别的名称。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

”也只说“群臣”所作,其姓名在班固时代已不可考知了。

赋题既曰《招隐士》,那么,所招的“隐士”是谁?

王逸说是小山之徒“闵伤屈原之作”。

但屈原与隐士并无联系,这种说法不兔牵强附会,故信奉者不多。

(2)招山谷潜伏之士说:

王夫之《楚辞通释》说:

“今按此篇,义尽于招隐,为淮南召致山谷潜伏之士。

绝无闵屈子而章之之意。

”然而,细绎其意,诗中“王孙”并非泛指“山谷潜伏之士”,而是针对某个具体对象说的。

而诗中急切、焦虑,预示大祸将临的口吻,更与怀才不遇、隐居山水之间贤者的身份不相契合。

故近人对王夫之的话亦表示怀疑。

(3)招刘安说

金秬香《汉代词赋之发达》一文说:

“小山《招隐》,何为而作也?

详其词意,当是武帝猜忌骨肉,适淮南王安入朝,小山之徒,知谗衅已深,祸变将及,乃作此以劝王亟谋返国之作。

”据《史记》记载:

“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淮南王入朝,对当时皇上无太子而自己为高皇帝孙日后当君临天下充满了幻想和信心,故滞留朝中,“团结宾客,拊循百姓”。

而不知黄雀之在后,最后终于在刘氏宗室统治集团内部残酷激烈的矛盾斗争中死于非命。

也许就在刘安滞留朝中,团结宾客之际,门客小山之徒以山中景物之惊心可怖暗示朝中政治形势的复杂和淮南王处境的危险,并以淮南王喜爱的楚辞形式予以规劝,这样的揣测应该是比较合乎情理的。

2、结构

第一部分从篇首至“蟪蛄鸣兮啾啾”。

主要描写为追慕桂枝芬芳(象征美德)的王孙在虎豹出没、猿猨哀鸣的深山幽壑间淹留,引起人们的焦虑与不安,并以春草、秋螀写我萦回之思和怊张之情。

第二部分从“坱兮轧”始至篇末,以山石之荤确,雾岚之郁结,虎豹之奔突,林木之幽深,极力渲染山中之阴森可怕,并以离群禽兽失其类的奔走呼叫,规劝王孙之归来。

3、深邃幽远的《山鬼》、《涉江》意境

读《招隐士》,立即给人一种森然可怖,魂悸魄动的特殊感受。

作者以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通过对山水、溪谷、巉岩以及奔突吼叫在深林幽谷间的虎豹熊罴的描绘,以将山水景物经过浓缩、夸张、变形处理,使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和真山真水变成艺术形象的方法,渲染出一种幽深、怪异、可饰的环境气氛,弥漫着郁结、悲怆、而又缠绵悱恻的情思,表现了王孙不可久留的主题思想。

让人们仿佛听到一声声回荡在崖谷间“王孙兮归来!

”——那招魂般凄厉哀怨的呼唤。

《山鬼》对山中之神所处幽深昧险的环境描写是: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描写以雷声、雨声、风声、木声、猨狖鸣声,组成萧瑟而令人怵目惊心的山中夜半: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

《涉江》对屈原独处深山幽昧环境的描写同样慑人心魄:

“入溆浦余佪兮,迷不知吾之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4、离愁别恨的警策语及其影响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煜《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二)司马相如《长门赋》简说

1、本事

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

“儿欲得妇否?

”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

指其女曰:

“阿娇好否?

”笑对曰:

“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长主大悦。

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汉武故事》)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文选·长门赋序》)

2、真伪

《史记》司马贞索隐:

“作颂信有之,复亲幸之,恐非实也。

顾炎武《日知录》:

“按陈皇后无复幸之事,此文盖后人拟作,然亦汉人之笔也。

司马相如《长门赋》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翡翠协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嗷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肠。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眇而复扬。

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昂。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愆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茞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3、层次

首先写陈皇后幽居独处深宫中对汉武帝忠贞之情与期盼之意;

其次写陈皇后登兰台遥望的急盼之情与恍惚之状;

最后写陈皇后抚琴托意、颓然入寝,梦魂得伴君王,惊醒之后的怅惘之情。

4、地位与影响

●骚体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之作

●宫怨、闺情诗词的先驱

李白诗《妾薄命》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重难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辛弃疾《摸鱼儿》下片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三、“九体”

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如庄忌《哀时命》、东方朔《七谏》、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

尤其是后三篇,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形成了骚体赋中一种独特的体制。

 

第二节枚乘与“七体”

——骚体赋向大赋的过渡形态

一、梁园文人群体

梁孝王刘武与汉景帝刘启同为窦太后所生,封地梁国居天下膏腴之地,平息吴、楚七国之乱有功,于是,孝王广筑苑囿,招延四方豪杰文士。

一时俊逸之士如枚乘、公孙诡、邹阳、庄忌、羊胜、司马相如等从孝王游于梁园,形成以善于创作辞赋著称的文学群体,枚乘尤为杰出。

【附录】

梁国,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

班固《汉书》曰:

“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长十里。

”葛洪《西京杂记》云: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

”东苑,也叫菟园,后人称为梁园,几媲美于京师皇宫。

文人雅士纷纷投奔,彬彬之盛。

狩猎斗鸡、饮酒作赋是梁园生活的主要内容。

枚乘在此作《梁王菟园赋》、《忘忧馆柳赋》和《七发》。

南北朝谢惠连,唐朝李白、杜甫、高适、王昌龄、岑参、李贺,宋朝的秦观,明朝的王廷相、李梦阳、侯方域等都曾慕名前来梁园,尤其是李白的《梁园吟》更成为千古名诗。

二、梁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枚乘及其《七发》

《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9篇,以《七发》最为著名。

(一)《七发》的结构与主旨

1、开端:

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往探病。

吴客指出,太子的病是“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造成的,是“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的结果。

此病虽令扁鹊、巫咸共同医治,也不可能见效。

只有请博闻强识的君子经常启发诱导,改变其贪恋佚乐的情志,才可以救治。

2、铺陈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六事启发诱导太子,未能奏效。

(1)欣赏音乐:

以特殊的材料制成琴,请最有名的琴师、乐师,唱出“天下至悲”之歌;

(2)品尝饮食:

选最鲜美的肉、菜,令最知味的人作出“天下之至美”的菜肴;

(3)乘坚车、驾良马:

使最著名的御手和勇士驾车;

(4)宫苑游乐遣兴:

登台纵目,置酒高会,既有博辩之士撰文,又有美女侍御。

以上四个方面生活实际是楚太子日常享乐生活的极境,不论吴客如何渲染,还是无法激发太子的兴趣。

于是吴客引导太子越过宫墙,走出去,以较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启发太子:

(5)田猎:

“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纵火逐兽,兵车雷运;猎获物的众多,酒宴的丰盛,均为宫苑所罕见。

(6)曲江观涛:

波涛未起时,可以澡溉胸怀;波涌涛起的不同阶段,鸟不及飞,鱼不及回,以吞噬一切的气势和力量构成“天下怪异诡观”。

后两方面生活,太子有兴趣,有起色,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但却为身体所限,不能参与。

3、最后,吴客建议为太子请“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致“天下要言妙道”,太子据几而起,霍然病已。

 【主旨】讽喻的意图——逸豫亡身(精神健康之重要性)

《文选》李善注所称:

“《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

”(《文选》卷三十四)这是劝戒膏梁子弟的一篇成功之作。

前四方面的内容是作者所否定的(假托吴客之口渲染,将其所否定的方面推向极端,以警世人)。

后两个方面田猎和观涛同太子平常的生活有较大的差别,太子病情稍有起色。

最后听了“天下要言妙道”,“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

‘涣乎一听圣人辩士之言。

’,涊(niǎn)然汗出,霍然病已。

巴赫金:

“为了完成自我,必须创造一个他者。

(二)、《七发》的继承与创新

1、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

 

(1)思想内容上的借鉴

吴客在陈述贵族子弟腐化享乐生活的害处时,有如下一段精彩的概括:

   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吕氏春秋·本生》篇也有极为相似的养生理论:

    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2)体制上的沿袭与创新

《七发》大肆铺排饮食、歌舞之乐、女色之美以及宫室游观鸟兽之事,明显沿袭《楚辞》中的《招魂》和《大招》,区别在于:

《招魂》和《大招》的上述铺排对象都是作为正面事物出现,以此诱导游魂的回归;

《七发》则把上述铺排对象作为否定性因素加以处理,是对贵族公子养尊处优生活方式的批判。

(3)场面上的沿袭与创新

《七发》一文以观涛的描写最为精彩,宋玉《高唐赋》也有对于山洪暴发场面生动逼真的描写,二者的描写对象相似,而且都铺陈得非常充分。

然而,枚乘成功地突破了宋玉所采用的客观的描写手法,而把潮水写成一支声势显赫的军阵。

他从形貌、动态、气势、声威各方面加以比较,多角度展现潮水与军阵之间近乎神似的相通之处。

枚乘对潮水的描写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人的主观精神贯注于自然,使自然的再现闪耀着人的生命的光辉,因而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

《七发·观涛》

客曰:

“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

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汨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 ,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怳兮忽兮,聊兮慓兮,混汩汩兮。

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瀁兮,慌旷旷兮。

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涯涘。

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汩乘流而下降兮 ,或不知其所止。

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

……

太子曰:

“善!

然则涛何气哉 ?

 ”

客曰:

“不记也。

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

疾雷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出山内云,日夜不止。

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 ,若白鹭之下翔。

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

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

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

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浩蜺,前后骆驿。

颙颙卬卬,椐椐彊彊;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

訇陷匈瓂,轧盘涌裔,原不可当。

观其两傍,则傍渤怫郁,誾漠感突,上击下律。

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隅,逾岸出追。

遇者死,当者坏。

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

……此天下怪异诡观也。

太子能彊起观之乎?

太子曰:

“仆病,未能也。

2、逐步盘升手法的运用(汉大赋惯用的技巧)

3、移步换形和铺陈夸饰手法的运用

4、《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首先,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韵散结合的句法;

主客问答的结构;

铺陈夸饰、辞藻繁富的语言;

体物写志,劝百讽一。

其次,标志着汉赋创作由以地方诸侯王为中心向以京都为中心的转移。

三、“七体”

《文选》和《文心雕龙》于赋体之外,别立“七体”为一种专门文体,指称以七段成篇的赋。

后世各朝作家时有摹拟。

以汉代为例,就有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等。

 

第三节司马相如的大赋

 一、司马相如及其创作情况

1、司马相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

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

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

“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於是相如往,舍都亭。

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见之,後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

“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

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

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

“窃闻长卿好之,原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间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

卓王孙大怒曰:

“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

文君久之不乐,曰:

“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相如身自著犊鼻裈(kūn裤子。

长不过膝的围裙),与保庸杂作,涤器於市中。

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

“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

今文君已失身於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柰何相辱如此!

”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侍上。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

“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得意曰:

“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上惊,乃召问相如。

相如曰:

“有是。

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

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

”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

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

其卒章归之於节俭,因以风谏。

奏之天子,天

子大说。

其辞曰:

……

【案】

(1)、“以文传人”—《史记》最长之文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下》)

记述了相如一生游梁、娶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简练生动,而与此有关的文和赋却全文收录,“连篇累牍,不厌其繁”(李景星《史记评议》),计有《子虚赋》、《上林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上书谏猎》、《哀二世赋》、《大人赋》、《封禅文》等八篇,文字之多,远超司马迁自己的记述,足见作者“特爱其文赋”(茅坤《史记钞》),“心折长卿之至”(牛运震《史记评注》)。

司马迁肯定《子虚赋》、《上林赋》倡言节俭的主旨,高度评价相如作品的讽谏作用与《诗经》无异,反映了作者重视作品教化作用的文学观念。

司马迁借传主之文反映了自己的文学思想,正所谓“驱相如之文以为己文,而不露其痕迹”(李景星《史记评议》)。

(2)、“唐人传奇小说之祖”

记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事,宛转浓丽,极富新奇的故事趣味,颇似小说,所以清人吴见思在其《史记论文》里,称其为“唐人传奇小说之祖”。

它给后世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和原始的素材。

(3)、葛洪《西京杂记·相如死渴》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

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

“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

”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

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

王孙果以为病,乃厚给文君。

文君遂为富人。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

长卿素有消渴疾(糖尿病),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

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讽刺警戒),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

文君为诔,传于世。

2、司马相如的创作

《汉书·艺文志》著录相如赋29篇,今存5篇:

《子虚赋》、《上林赋》(合一篇)、《大人赋》、《美人赋》、《长门赋》、《哀二世赋》。

另有《喻巴蜀檄》、《难蜀父老》。

    司马相如生活在汉代初期走向鼎盛之时,具有纵横家的精神气质:

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谏说论事,宗旨严正;文学创作,讽喻针砭。

二、《子虚赋》和《上林赋》(《史记》和《汉书》合称“天子游猎赋”)

《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的典范。

这两篇作品不作于一时。

《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去十年。

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

1、《子虚赋》简介

《子虚赋》写楚臣子虚使于齐,齐王盛待子虚,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猎。

畋罢,子虚访问乌有先生,遇亡是公在座。

首先是子虚讲述齐王畋猎之盛,而自己则在齐王面前夸耀楚王游猎云梦的盛况。

在子虚看来,齐王对他的盛情接待中流露出大国君主的自豪、自炫,这无异于表明其他诸侯国都不如自己。

他作为楚国使臣,感到这是对自己国家和君主的轻慢。

使臣的首要任务是不辱君命,于是,他以维护国家和君主尊严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