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649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初中语文】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知识与技能

1.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掌握部分实、虚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2.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及文章所寓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墨子的反侵略主张,理解人物智勇兼备的特点。

重点

1.积累文言语汇,掌握文言句式用法。

2.体会文章高超的劝说艺术。

难点

了解墨子的反侵略思想,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练习法。

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读磁带。

2课时

鲁班是我国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但在庄子的文章中,他是一位顽固狡诈、阴险狠毒的人。

然而这一次,他的面前却站着一位英勇无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主张“非攻”(反对掠夺性战争)、“兼爱”(主张人人平等相爱)等。

1.时代背景。

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严重破坏生产,甚至使下层人民被迫“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墨子希望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这是他提出“非攻”“兼爱”等政治主张的思想基础。

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

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

楚任用公输盘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又准备攻宋的时候,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鲁国赶到楚国去制止楚攻宋。

《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2.《墨子》简介。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墨家后学的作品。

《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激烈、紧张的气氛。

2.教师指导朗读。

示例:

(1)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加点词须重读,显示墨子焦急的心态,他为了阻止楚宋之战而不辞劳苦

(2)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公输盘恭敬请教之意

(3)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读出祈使语气,显示蓄意提出无理要求之意

(4)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义”字须重读,显示公输盘以“义”装点自己的味道,要读出他一本正经而又傲慢的语气

(5)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

”读出疑问语气,显示质问、责备、催促之意。

(6)公输盘曰:

“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在无言以对的情况下,只好虚晃一枪,把矛盾的焦点转移到楚王身上。

要读出他狡猾推脱而又仗势欺人的语气

(7)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注意“善哉”一词蕴涵的虚伪。

“虽然……”则体现了一个霸气十足的诸侯的强硬与蛮横

(8)公输盘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公输盘在心里做着阴险的盘算,要读出阴险并带有威胁意味的语气。

墨子敏锐地揭穿这一阴谋,显示了他的胸有成竹、镇定沉着

3.选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余同学评点。

4.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

主要人物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5.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开头先介绍事情的缘由,中间详细叙述了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可分为三个步骤:

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说明楚国攻打宋国不会有好结果,促使楚王放弃攻宋,全文脉络清晰。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共同解决。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荆之地方五千里(方圆,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巧妙的方式。

现代汉语中“机变”为“随机应变”之意。

云梯之械(之,代词,这。

将以攻宋(即“将以之攻宋”,介词“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夫子何命焉为(夫子,对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称,等于说“老先生”。

命,命令,自谦而把对方的意见说成命令,这里引申为“指教”,这句话的意思是:

“老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

请献十金(请,和下文“请说之”,“吾请无攻宋矣”的“请”都是敬辞,犹言“让我,请允许”。

吾义固不杀人(义,道义,名词用作动词,遵循道义。

固,可以作“本来”讲,引申为“决”。

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

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特别敬意。

义不杀少而杀众(少,指北方欺侮墨子的人。

众,是指将要在楚宋战争中送命的士卒。

(2)一词多义。

公输盘不说(高兴)

请说之(解释)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见公输盘(拜见)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不可谓知类(事理)

为与此同类(类别)

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

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

(3)特殊句式例解。

“宋何罪之有?

”应翻译为:

“宋国有什么罪呢?

”在古汉语中,表疑问的疑问代词要提前,现代汉语的语序是“宋有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子何命焉为”,应翻译为:

“您(有)什么见教呢?

”本句中,本来没有谓语,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来。

“焉为”表示疑问语气。

“胡不见我于王”应翻译为:

“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大王呢?

”“见我”,理解为“(把)我引见”。

4.为什么墨子从得到楚国攻宋的消息到见公输盘,中间只用“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十二字来表达?

因为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墨子一路上的经历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

5.哪句话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

哪句话表现了墨子见义勇为和不辞劳苦的品质?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6.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屈服,这三次对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设诱——“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激将——“请献十金”;追击——“请说之……不可谓知类”。

7.公输盘的观点是什么?

墨子怎样给予致命一击的?

公输盘观点是“吾义固不杀人”,他是既要攻宋,又要表示有“义”,于是便自相矛盾。

墨子正是抓住了公输盘的言语中的矛盾,以“义不杀少而杀多,不可谓知类”这致命的一击使他理屈辞穷。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疏通,对文章大意有了了解。

墨子在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面前是如何巧妙说服对方,最终使宋国化险为夷的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墨子的劝说艺术。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

主要人物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主要人物是墨子。

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结构如何划分?

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

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3.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

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

“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

然后,墨子从“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等几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

“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

4.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无话可说,把责任推到楚王身上,那么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墨子采取了和对付公输盘相同的策略,先引他入彀,然后让他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

他先用一个假设,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问楚王“此为何若人”,使楚王承认并说出此人“必为有窃疾矣”。

既然承认这种人“有窃疾”,那么楚以富有之国而攻伐贫穷之宋,正“与此同类”。

在墨子强有力的论据面前,楚王理屈词穷,不得不诺诺称是。

5.墨子是如何对付公输盘与楚王的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

墨子明白仅靠道义是无法真正战胜强大而顽固的敌人的。

墨子与公输盘演练攻守战术,公输盘九攻,墨子九距,公输盘攻械尽,墨予守城器械仍有余,公输盘起杀心,墨子预先已防备。

“虽杀臣,不能绝也”,镇定沉着的墨子扑灭了楚王与公输盘的嚣张气焰,迫使他们放弃了攻打宋国的打算。

教师总结:

墨子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反驳方式,揭穿了公输盘“义”的谎言,使楚王陷入“窃疾”的泥淖;通过纸上谈兵式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说明楚攻宋并不会有好结果,迫使楚王就范。

6.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1)说理巧妙。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②逻辑性强。

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③先发制人,保持主动。

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2)机智善辩。

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

(3)语言富于表现力。

他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

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这一段话,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的勇敢无畏、镇定自若。

7.本文塑造了哪些鲜明的人物形象?

墨子:

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

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

虚荣、愚蠢、阴险、狡诈。

8.本文在写法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抓住矛盾,步步深入。

攻宋、反攻宋是贯穿全文的矛盾。

文章记述了这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一波三折,悬念迭生。

墨子千里迢迢跑到楚都见公输盘,没有开始就劝阻,而是请其杀人;见楚王,不言其事,而说偷窃病。

公输盘服、楚王称善均未解决楚攻宋的问题,接下来波澜迭起、九攻九距、杀机四伏,让人不禁为墨子担忧,墨子一眼看穿公输盘的杀心并严正警告,在实力对比和威慑之下,迫使楚王放弃攻宋,文章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写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3)人物形象鲜明。

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墨子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公输盘顽固、阴险、狡诈;楚王虚荣、愚蠢、狡猾。

(4)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9.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做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所证明,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

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只有增强实力,敢于斗争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0.假如让你对墨子说几句话,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可以夸赞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称其为和平的使者;可以称赞其机智、勇敢;也可以盛赞墨子敢于挑战强国,誓死保卫宋国等等。

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充分感受墨子的人格魅力。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先交代事件的起因:

楚国即将攻打宋国,接着便写墨子日夜兼程到楚国去劝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至全文结束),写墨子劝阻楚国攻宋的具体经过,详细记载了墨子与公输盘及楚王的三次论辩。

本文通过记述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气和反对攻伐的精神,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制止侵略的道理。

1.《公输》记叙的论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波澜,于情节发展转换上饶有趣味。

如:

墨子与公输盘论辩时,墨子首先向公输盘提出“借子杀之”的事,而公输盘则坚持“义固不杀人”,通过论辩之后,读者方知,墨子“借子杀之”是假,劝说公输盘停止帮助楚国攻宋才是真;公输盘口称“义固不杀人”是假,而“义不杀少而杀众”才是真,其结果是“公输盘服”。

这是论辩中的一折。

墨子与楚惠王论辩,楚惠王承认“三舍三窃”之举是有“窃疾”,是一折;而坚持“必取宋”又是一折;公输盘与墨子“攻城”与“距城”的较量是一折,最后楚王决定“无攻宋”结束了这场论辩。

《公输》虽为记叙论辩之事,然而其间波澜迭起、引人入胜,毫无呆板的说教之感。

2.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辩术。

如:

墨子说服公输盘,并不是开门见山、径言直说的,而是采取了迂回战术,巧设比喻诱使对方说出同攻宋目的自相矛盾的话,先说服了公输盘。

再如:

墨子规劝楚惠王远比规劝公输盘艰难得多,从而也就更突出了墨子的论辩才能。

墨子首先巧设了三个生动的比喻:

舍文轩而窃敝舆、舍锦绣而窃短褐、舍粱肉而窃糠糟。

之后,诱使楚惠王对“此为何若人”这个问题作出回答。

问者有心而答者无意。

于是楚惠王不假思索地回答:

“必为有窃疾矣。

”这就诱使楚惠王入了彀。

接着,墨子穷追不舍,又通过三组对比,从道理上使楚惠王纳善言。

纵观整个《公输》教学过程,有以下启示:

1.兴趣在合作中提高,能力在合作中成长。

《公输》教学活动中,我几次都较好地抓住了“一闪即逝”的机会,洞察到学生的兴趣,适时点拨,推波助澜,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而这一连串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于对“合作”环节的艺术把握;学生的思想火花因合作而产生,综合实践活动又因合作而展开、因合作而发展。

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了合作,加深了体会,语文素养得到综合性的提高。

2.资源在学生中发现,自主在活动中升华。

学生也是教育资源,而且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学生的认识基础、情感体验,都是重要资源,极为珍贵。

离开学生,教育、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公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动起来,正是把教学活动推向深入的因素。

而学生在合作活动中互相争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的过程,又正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18 《孟子》两章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诵,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想及结构。

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

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

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讨论点拨法。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

2课时

自古以来,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的以武治为主,有的以文治见长,其效果往往也有所不同。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所向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对这个问题的论述。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现在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

当时,七个大国的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君贵民轻,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就深刻地揭露了这种“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不平等的悲惨现实。

面对这种情况,孟子对不义战争提出了质疑,主张以“仁政”一统天下;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

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结果是“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课文论证方式如下:

中心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论证:

战例一(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

总结:

得出主旨: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教师释疑、点拨。

(1)重点讲解下列词语及句子。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

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

“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

“固国”:

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

“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

“之”,动词,作“到”讲。

“畔”:

“叛”的通假字,背叛。

“故”:

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可解释为“所以……”

(2)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③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3.齐读课文。

4.“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道”即指仁政。

“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5.文章的“城非不高也……米粟非不多也”运用什么句式?

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

6.文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什么句式?

将“得道者”与“失道者”作比较有什么效果?

①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

②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自学第1自然段。

(1)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

起,被任用。

举:

被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

“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

“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

2.学习第2自然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是”:

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

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拂”:

违背、受阻挠。

“乱”:

动词,扰乱。

(注意:

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

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

与“增”通假。

“恒”:

常常。

“过”:

过错。

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

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

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

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

“拂”,通“弼”,辅佐。

(2)师生共同订正、释疑。

3.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

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

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种田的、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炼,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被统治者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4.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做铺垫。

5.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物与后面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有什么关系?

从列举出的六个人物,推断归纳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艰难的环境给人以磨炼,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

使这六个人的成功成为有力的论据,进一步增强了说理的力度。

6.“人恒过然后能改……国恒亡”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