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35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docx

真善人生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真善人生

——胡征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胡征善(

一、课题研究

 

【摘要】课题紧扣课标新课程实验,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激活学习主体的内在因素,培育学生多元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课标新课程的实验中,探究出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全省甚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良好的辐射作用和导向作用。

【关键词】课标新课程创新型教学模式多元学习方式课题研究成果

《坚持课标基本理念培育多元学习方式——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的确立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思考、论证,从多个涉及新课程教学实验的课题中经评价筛选最终确定的。

本课题于2006年4月申请立项,2006年7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立项[批文教科研(2006)1号]。

本课题自立项以来,课题组老师紧紧抓住新课程实验的契机,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教改实践,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培育学生的多元学习方式入手,寓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多层面的评价方式于学习方式的培养体系中。

经过近三年的探究与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标新课程为转变教育理念创造了空前好机遇

2003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此之后一直到新课程教科书出台,通过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结合《课程标准》自觉研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课程·教材·教法》和专业期刊《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刊载的各类有关《课程标准》的文章,以帮助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及其内涵,理解《课程标准》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研读,大大提高了在教学中执行《课程标准》的自觉性。

胡征善老师结合本人3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构建了如下系统教育理念,并多次在省级学术会上和全市教师教育讲座上阐释其观点。

1三维”目标间的联系

 

 

 

②教学点与“三维”目标间的关系:

 

③“教”之本在于“师”。

创新型教师的素质构成:

 

教学

调控

技能

 

④学生是教育系统中的主体:

 

二、课标新课程为构建教学模式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实践)中某一主题或达到某一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的总称,是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实践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目标与教学过程目标融合的具体运作方式。

新课程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个性差异,把握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特点,领会每个课程模块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势,讲究实效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创新型教学模式

 

概言之,在教学活动中,必须:

1.以激活学习主体内因、构建平等“教”“学”为宗旨,体现民主性;

2.以培养兴趣感悟愉悦体验成功为前提,诱发自主性;

3.以感受、经历、尝试、体验为过程,强化探究性;

4.以交流、讨论、参观、调查为渠道,养成合作性

5.以发展学习主体的心智情意能力为中心,培养创新性;

6.以联系实际、活动实践、走进社会为平台,凸现发展性;

7.以陶冶情感态度、形成学科价值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8.以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知识为目的,贯穿应用性。

认知需要情境,情境促进认知,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意向,从而达到养成勤学习肯钻研的习惯,挖掘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情境的作用及其创设的方式如下所示:

 

三、课标新课程为展示教学风采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高中新课程实验给高中教师无论是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教学行为上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因此,谁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把握机遇,不等不靠主动探究,谁就能把握课改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教育教学上出成效。

课题组的全体老师牢牢把握课标新课程实验的大好机遇,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在全国、省市各级教学教研活动中大显身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各级专家学者和听课老师的好评。

在课标新课程实验的这个大舞台上尽展风采。

例如:

章坤老师设计的《氨的性质探究》观摩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举办的《全国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研讨会》上进行观摩教学,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其ppt课件刊载于《安徽省化学教育网站》上;章坤老师2007年5月在黄山市高中化学“新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胡征善老师由安徽省志诚名师网校录制了三节按新课程《有机化学基础》设计的专题课刊载于《安徽省志诚名师网校》上;在民盟黄山市委、市教育局的组织指导下,在黄山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胡征善老师于2007年10月20日在黄山区进行一次教研活动,讲座专题是《教学中如何实施课程目标》,活动内容及其相关报道刊载于《安徽教育网》、《黄山日报》上;胡征善等老师指导王新春老师《离子反应》课题在全省高中化学新课程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

以上各项教学活动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培育学生多元学习方式为中心,弘扬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旋律,在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决定作用。

四、课标新课程为促进教育科研拓展了一个大空间——详见教研成果总结中的《主要成果内容》

五、课标新课程为培育多元学习方式营造了一方沃土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课标新课程为培育学生多元学习方式营造了一方沃土。

课题组老师紧紧抓住课题立项的中心思想,努力探究培育学生多元学习方式的各种方式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活动,组织学生自主命题,形成学生自主命题库,建立了厚实的学生学业档案,使学生的多元学习方式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1.学生自主学习材料汇编。

2.学生探究学习材料汇编。

3.学生合作学习材料汇编。

4.学生自主命题材料汇编。

课题研究大大提升了课题组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课题组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尤其是2006年以后进入课标课程实验的年级成绩更为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空前的提升。

例如,化学、物理竞赛呈现学校史上辉煌局面。

2009年高校招生有9人被录取到清华大学。

化学、物理学科竞赛成绩

年度

学科

省一等奖

省二等奖

省三等奖

指导教师

2006年

 

 

程智超

余孟楷、汪凯

陶海畅、汪其哲

胡征善

2007年

宋德珵、许建飞

刘建、戴煜

胡征善

2008年

谢诗航

焦浩超、马鸿、何皖杰、江永鑫、易鑫

胡骏、李望平、徐舟、钱沐琦

章坤

朱敏(高二)

金德民

2009年

朱敏

汪越、叶明

胡建玮、李兴、

杨翌光、徐耀东、洪振飞

金德民

2008年

物理

程鹏翔

(全国二等奖)

罗凯

陈涛、卢巍

周放中

附件:

一、GJ06172#省级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高中各科课程标准以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内容标准、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综合反映高中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体现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到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体系”向“多元能力”转变的基本思想。

高中化学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构建了全方位的科学教育体系。

●学科课程模块化——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差异及发展需要,重视课程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拓展课程选择空间,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目标多维化——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课程目标,促进人的学习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内容标准科学化——利用学科的主干知识,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与STSE(社会—科学—技术—环境)的联系,重视学科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学习方式多元化——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研究认知规律,培育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重点的多元化学习方式,拓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渠道与空间。

●评价方式多样化——倡导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多样化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勇于参与,敢于决策。

本课题抓住课标新课程实施的大好时机和教育改革的主要矛盾,从高中教育改革的核心——学习方式入手,以学生为本,以培育多元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和辐射源,寓课程的多维目标、多层面评价方法于学习方式的多元培养系统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培养,传承接受学习的优势,认识认知规律,研究认知规律,揭示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进而掌握认知方法和认知规律,形成科学思想。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亦是教学实践的核心,在各种版本的课标新课程的教材中都围绕多元学习方式精心设置了不同栏目予以呈现。

1.自主学习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自主学习贵在生疑质疑,但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漫无目的的学习,而是围绕学习目标有意义、有策略、有内力地学习。

自主学习的一般形式是: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习活动,通过生生互动互助协作、交流思想和研究成果,共同促进自己和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如下:

 

合作学习的一般程序是:

(1)选定课题或围绕命(主)题;

(2)设定目标,分工负责;

(3)各司其职,完成任务;

(4)讨论评价,交流结果;

(5)归纳整合,公示结果(结论)。

3.探究学习

探究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究学习是围绕学习主题或研究目标在教师指导下提出或发现问题、探究或分析问题、最终获得结论或结果的过程。

探究学习的基本程序是:

 

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焦点,在教学中要强化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问题的生成”。

解决问题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也是灵活运用知识和经验及相关信息的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结论(结果)。

反思(反馈)与拓展是归纳整合、统摄成规律、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升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生成新问题的创新过程,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归纳总结提炼拓展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准备阶段2006年4月——9月课题申请立项,课题组成员组织学习,参加省级新课程培训,学习《课程标准》,熟悉高中各种版本适用教科书

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7月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承担的任务和学生实际,完成各科实施方案;编写“学案”材料;建立学案、学生活动档案、学生学业档案;每学期结束课题组成员集中交流,进行总结汇报,展示学生的学业成果,形成教科研论文或经验总结(汇编或推荐发表)

2007年7月——2008年2月根据前期课题研究进程,适时修正研究偏向,汇总典型学生档案,形成完善系统的经验总结

结题阶段最终成果:

1、建立厚实的学生档案宗卷;

2、典型案例分析;

3、教科研论文(力争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或省级获奖论文)

4、结题报告及成果展示

5、在研究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在适当场合及时实践推广

三、成果主要内容

该课题研究成果获安徽省优秀成果三等奖。

其主要内容有:

课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科研内容非常丰富,要做的研究很多,教学模式的构建、“三维”课程目标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多元学习方式的培养、多层次评价方式的探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因此课标新课程为促进教育科研拓展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课题组成员在不断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的经验,形成一系列教育科研论文,在全国和省级刊物、《人教网》、《安徽教育网》、《安徽化学教育网》、《化学教育资源网》等网站上公开发表20余篇获全国、省级一、二等奖6人次;在认真领悟课程标准,深入学习新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适合学生使用“学案”材料。

(一)教育科研论文

1.胡征善老师根据化学新教材设计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发表于全国中等教育核心期刊华师大《化学教学》杂志(2007年第10期)和《安徽教育网》、《安徽决策支持网》上。

2.胡征善老师的教研论文《坚持化学课标基本理念培育学生多元学习方式》分别荣获省教科所、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颁发的优秀课题论文一等奖和省教科所颁发的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并公开刊载于《安徽教育网》上。

在全省高中化学新课程研修会议上作专题发言《有机化学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及备考复习之我见》,并发表于《安徽化学教育网》上。

3.胡征善老师的教研论文《认真处理好新课程教学中的多重关系》刊载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培训手册·高中化学》中和《安徽教育网》上;章坤老师的新教材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刊载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师培训手册·高中化学》上,供全国课标新课程实验区教师培训和全省高中教师参考借鉴。

4.章坤老师的教研论文《“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功能》发表于《安徽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上。

5.章坤老师在2007年7月安徽省化学教师新教材培训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的题目是《高一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6.金德民老师的教研论文《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2006年省教科所、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颁发的课题论文二等奖。

(二)创建《真善化学网》

为了适应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需要,年近花甲硬是攻克了“电脑盲”关,2007年9月创立了《真善化学网站》,在化学网站上开设了《化学科研》、《化学教学》、《实验化学》、《趣味化学》、《应用化学》、《高考化学》、《化学竞赛》等栏目,供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自主学习。

完成了近千万字的书稿和各种论文、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等电子文稿。

(三)编写“学案”材料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学案”资料,是尊重“学”开发“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构建“学案”的关键。

在编写“学案”过程中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多元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既关注知识的基础性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创设置了《学习指导》、《基础作业》、《拓展作业》、《知识归纳》、《典例分析》、《拓展阅读》等栏目。

正如《同步作业》说明中指出的那样“编写一套适合我省使用的《同步作业》”,本身就是“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中化学教学资料的编写要求,首先制定了编写的基本思路:

1.体现课标,兼顾多向性;2.依据教材,强调基础性;

3.反映学情,张扬个体性;4.联系实际,关注实用性;

5.结合特色,反映趣味性;6.转变方式,重视实践性;

7.题型呈现,坚持多样性;8.力求新颖,尝试开放性。

(1)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室编写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同步解析与测评》的指导方案,胡征善老师参加了由安徽省教科院统一组织、人教社化学室精心策划的《同步解析与测评·化学2》的编写工作和全书的初审工作(2008年5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在安徽省教科所和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统一组织和指导下,胡征善老师参加了编写新课程《化学1》和《化学2》两册的《同步作业》,主持编写了新课程《必修5·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和鲁科版两册《同步作业》、《高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册》,等等。

 

JG06172#省级课题成果一览表

表1.胡征善课题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出版社或杂志

出版(发表)

时间

备注

《同步解析与测评·化学2》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3月

10万字

《化学1·同步作业》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7月

5万余字

《化学2·同步作业》

2006年10月

5万余字

《必修5·同步作业》人教版

2007年3月

15万字

《必修5·同步作业》鲁科版

2007年3月

20万字

《高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册》

(必修2和选修5)

2008年7月

15万字

《必修5·焦点》

2008年5月

30万字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化学教学》杂志

安徽教育网

安徽决策支持网

2007年10月

认真处理好新课程教学中的多重

关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培训手册·高中化学》

安徽教育网

2006年10月

2007年8月

绿色化学化学的绿色

安徽教育网

2008年1月

关注醋酸学以致用

《中学生学习报》

2007年10月

石油及石油化工知多少

2007年9月

坚持化学课标基本理念

培育学生多元学习方式

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省优秀课题一等奖

2007年

2006年12月

有机化学必修与选修的关系

及备考复习之我见

安徽化学教育网

化学教育资源网

2008年9月

“教”“学”大舞台

师生展风采

课题省级交流论文

《安徽教育网》

2008年4月

课程改革给教学注入无限活力

安徽教育论坛

2008年3月

浅议教学中“三维”课程目标的融合

全国优秀论文二等奖

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人教网()

2009年3月

安徽省理科综合化学科

《考试说明》解读

 

人教网()

2009年3月

高考

改革

论文

有机化学基础专题复习

2009年5月

2009年高考安徽卷理综

化学试题评析

2009年6月

 

努力构建适应高中化学新课程的

教学模式

省优秀论文一等奖

安徽省学术年会交流

2007年4月

《有机化学基础》3节视频课

安徽志诚网校

2007年5月

教学中如何实施课程目标

盟市委烛光教育行动

《安徽教育网》报道

《黄山日报》报道

2007年10月

浅谈教学中“三维”课程目标的融合

新世纪学校专题讲座

《安徽教育网》

2008年3月

研究《考试说明》把握命题方向

市化学学科研讨会

《安徽教育网》

2009年3月

考改

论文

新课程新高考新思路新方法

——2010年《考试说明》解读和备考复习建议

在全省高考研讨会上和全市高中毕业班教学研讨会上的专题讲座

2010年3月

注:

表中有些研究成果的时间超出课题研究时间,但仍是该课题研究的延续与拓展或该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

表2.其他研究成员的研究成果

研究者

成果名称

出版社(杂志)或活动组织

时间

 

 

教学活动

氨的性质探究

人教社《全国高中化学研讨会》上的观摩教学(录像挂在《人教网》上)

2007年11月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全市高一化学观摩课

2006年11月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新课程优质课评比全市二等奖

2007年5月

论文

“科学探究”在化学新课程中的重要功能

《安徽教育科研》

2007年4月

教研

活动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培训手册·高中化学》

2007年7月

高一新课改的心得体会

全省新教材培训会的经验交流

2007年7月

金德民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题论文省级二等奖

2006年

坚持最新教育理念

探究多元学习方式

周放中

论文

探讨卫星运动时参考系的

选择问题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7年

力的合成

全市高一物理观摩课

2006年12月

摩擦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观摩和评比市二等奖

2007年

贾国华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其教学设计

华东片生物优质课一等奖

《屯中教研》

2006年

论文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成果实践效果

1、在省教科院的组织指导下完成化学科《同步作业》7册和《高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册》,从2006年9月起在全省推荐使用,得到一致好评。

2、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指导下参与编写的化学2《同步解析与检测》在全国推荐使用。

3、多次在全省学术年会上、省级新教材培训会上和全国特级教师论坛中进行专题发言,阐释课题研究成果和研究思想,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4、多次在本市教科研会议上、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和区(县)、学校作课标新课程专题讲座。

相关活动曾在《安徽教育网》、《黄山日报》作过报道。

市民盟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

发布日期:

2007-11-14下午06:

07:

06文章来源:

黄山政府网

【本报讯】近日,民盟黄山市委充分发挥教育人才集中的优势,组织盟内全国特级教师胡征善老师到黄山区汤口镇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为近百名当地中小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了专业教学指导、讲座和咨询,送去了最新的教学信息和资料,并帮助当地中小学教师解决了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受到教师们的热烈欢迎。

据了解,市民盟今后还将发动更多的骨干教师参与到助学支教的“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中,采取对口学科辅导、开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或培训活动,为农村教师提供一个提升教研能力与业务水平的平台,为构建和谐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出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殷元元)

全国优秀教师、黄山市民盟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胡征善老师作专题讲座

五、成果特色与创新

课题组成员全是一线教师,凭着对教学改革的一腔热情,在教学一线努力探索适应新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求真务实,默默奉献。

本课题的确立符合课标新课程的实施,符合高中教学实际,将有效的教育实践提升为创新型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尤其是创设的理科创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了参与研究老师的教育理念、教研水平,取得的经验对全国新课程实验区、全省、全市的新课程实验具有良好辐射作用和推广作用,对本校新课程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论文选登

1、师德与师艺

【该文获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举办的“金影视嘉”杯全国首届“师德”征文优秀作品一等奖,获奖名单公布于2002年12月《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

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迅速发展,其相对滞后因素如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逐次凸显出来,在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影响因素诸多,但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的素质。

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一、锤师德,铸师魂,身正为世范

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

“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充分体现了教书育人、身正为范的重要性。

教师一般不会有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