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034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Word版含答案

1.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2.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3.PCR反应需要DNA模板、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等条件。

4.PCR原理:

DNA热变性的原理。

5.PCR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

6.PCR扩增DNA片段可以使目的片段呈指数增长。

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PCR扩增的原理和过程

[自读教材·夯基础]

1.细胞内DNA复制的条件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模板

2条DNA母链 

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引物

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PCR扩增的原理及条件

(1)PCR技术:

即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它能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在短时间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

(2)引物: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

(3)扩增方向:

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4)原理:

DNA的热变性原理,即:

双链DNA单链DNA

(5)条件

3.PCR的反应过程

(1)过程:

(2)结果:

DNA聚合酶只能特异地复制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呈指数扩增。

1.DNA复制时为什么需要引物?

提示: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2.PCR扩增DNA过程中是否还需要解旋酶?

提示:

不需要。

3.PCR缓冲液相当于细胞内的什么成分?

提示:

因为缓冲液为DNA的复制提供场所,相当于细胞内DNA复制的场所,所以缓冲液相当于核基质。

4.PCR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预变性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预变性的目的是增加大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

5.利用PCR技术扩增1个DNA分子n次,所得DNA分子中,不含引物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含引物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提示:

1/2n;100%。

[跟随名师·解疑难]

1.细胞内DNA复制与体外DNA扩增(PCR技术)的比较

项目

细胞内DNA复制

PCR

不同点

解旋

解旋酶,边解旋边复制

80~100℃高温解旋,双链完全分开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

TaqDNA聚合酶

引物

RNA

DNA或RNA

温度

体内温和条件

高温

子链合成

一条链连续(先导链),另一条链不连续,先合成片段,再由DNA连接酶连接(滞后链)

两条子链均连续合成

相同点

①提供DNA模板

②四种脱氧核苷酸作原料

③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从5′端到3′端

2.PCR反应过程

(1)变性:

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如图:

(2)复性:

系统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如下图:

(3)延伸:

当系统温度上升至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G、C)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如下图:

[特别提醒]PCR反应的结果

①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都包括变性、复性、延伸三步。

②两引物之间的固定长度的DNA序列呈指数扩增。

实验操作及DNA含量的测定

[自读教材·夯基础]

1.实验操作程序

2.DNA含量的测定

(1)原理:

利用DNA在260_nm的紫外线波段的吸收峰曲线来测定相应含量。

(2)计算公式:

DNA含量(μg/mL)=50×(260nm的读数)×稀释倍数。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实验中使用的一些用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2)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20℃储存。

(3)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枪头必须更换。

所有成分都加入后,通过手指轻轻弹击管的侧壁,使反应液混合均匀。

2.结果分析与评价

DNA在260nm的紫外线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可以利用DNA的这一特点进行DNA含量的测定,以判断DNA片段的扩增是否成功。

具体方法如下:

(1)稀释:

取2μLPCR反应液,加入98μL蒸馏水,即将样品进行50倍稀释。

(2)对照调零:

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260nm处,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读数调节至零。

(3)测定:

取DNA稀释液100μL至比色杯中,测定260nm处的光吸收值。

(4)计算:

检测DNA片段的扩增情况,可以通过计算DNA含量来评价扩增的效果,计算公式为:

DNA含量(μg/mL)=50×(260nm的读数)×稀释倍数

如果扩增不成功,则要分析失败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

漏加了PCR的反应成分,各反应成分的用量不当,PCR程序设置不当等。

[特别提醒] 公式中的50代表在波长260nm紫外波段照射下,吸收峰为1时,DNA含量为50μg/mL。

PCR技术的原理

[例1]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

95℃下变性(使模板DNA解旋)→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生物体内复制时是通过解旋酶实现的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和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解析] 变性是为了使DNA内部的氢键断裂,双螺旋打开,体内复制时借助解旋酶来实现;借助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物可与DNA模板链结合;延伸时是形成新的DNA分子,需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PCR过程的温度高,会导致一般的DNA聚合酶失活,需特定的耐高温DNA聚合酶。

[答案] C

归纳拓展

(1)DNA母链的3′端对应着子链的5′端,即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

(2)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两条链的氢键断开,而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都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的。

(3)DNA聚合酶是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单链片段的3′端上,需要模板;而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DNA片段的缺口,不需要模板。

PCR反应过程及产物

[例2]在遗传病及刑侦破案中常需要对样品DNA进行分析,PCR技术能快速扩增DNA片段,在几个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

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a链5′-G-G……T-C-3′ 5′-G-G-OH(引物Ⅰ)

b链3′-C-C……A-G-5′       (引物Ⅱ)

        95℃↓

5′-G-G……T-C-3′  3′-C-C……A-G-5′

        55℃↓

5′-G-G……T-C-3′  3′-C-C……A-G-5′

            5′-G-G-OH

       72℃↓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引物Ⅱ,并在复性这一步骤中将引物Ⅱ置于合适的位置。

(2)在相应的横线上写出循环一次后生成的DNA分子。

(3)若将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用32P标记,请分析循环一次后生成的DNA分子的特点是______;循环n次后生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放射性的单链占总单链的比例为______。

[解析] 

(1)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引物就提供了3′端。

子链延伸方向为5′→3′,引物Ⅰ与b链部分碱基互补,引物Ⅱ则与a链部分碱基互补,且连接到a链的3′端,故引物Ⅱ的结构为5′-G-A-OH,复性结果为:

 HO-A-G-5′

5′-G-G……T-C-3′。

(2)经过一次循环后,产生的两个DNA分子分别含有引物Ⅰ和引物Ⅱ。

(3)由于作为原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所以新合成的子链均含有放射性,一次循环后的两个DNA各有一条链含32P,若复制n次,产生子链共2n×2,其中只有亲本的两条母链不含32P,则其所占比例为2/(2n·2)=1/2n。

[答案] 

(1)5′-G-A-OH

a链5′-G-G……T-C-3′

    HO-A-G-5′

(2)5′-G-G……T-C-3′ 3′-C-C……A-G-5′

 3′-C-C……A-G-5′ 5′-G-G……T-C-3′

(3)每个DNA分子各有一条链含32P标记 1/2n

[随堂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条DNA母链只有一个3′端,即羟基末端

B.DNA的两个3′端位于相反的两端

C.TaqDNA聚合酶只能与引物的3′端结合并延伸子链

D.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3′端向5′端延伸的

解析:

选D 我们通常将DNA单链的羟基(—OH)末端称为3′端,而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5′端,一个DNA分子有两个3′端和两个5′端,它们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即每一端都有一个3′端和一个5′端。

TaqDNA聚合酶只能与引物的3′端结合并开始延伸DNA链,即子链总是从5′端向3′端延伸。

2.标准的PCR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步需要的温度依次是(  )

A.92℃、50℃、72℃  B.72℃、50℃、92℃

C.50℃、92℃、72℃D.80℃、50℃、72℃

解析:

选A 当温度上升到90℃(90~96℃)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称之为变性;当温度下降到50℃(40~60℃)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称为复性;当温度上升到72℃左右(70~75℃)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称为延伸。

3.使用PCR仪的具体实验操作顺序应为(  )

①设计好PCR仪的循环程序

②按配方准备好各组分

③用微量移液器在微量离心管中依次加入各组分

④进行PCR反应

⑤离心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

A.②③⑤④①D.①⑤③②④

C.②③⑤①④D.④②⑤③①

解析:

选C PCR反应的操作步骤一般分为准备(包括配制配方及将各配方放于实验台上)―→移液―→混合―→离心―→反应。

因PCR仪是一种自动控制温度的仪器,设计好循环程序就可以进行反应了。

4.下列对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CR反应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B.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20℃储存

C.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从冰箱拿出之后,迅速融化

D.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吸液枪头都必须更换

解析:

选C 为了防止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反应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所用的缓冲液及酶应分装成小份保存,并使用一次性吸液枪头,即A、B、D均正确。

在冰箱中放置的缓冲液和酶取出后应放在冰块上缓慢融化,而不能迅速融化,故C错误。

5.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下图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聚,对该过程原理的叙述,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