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34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docx

中国地理第四章华中师大考研笔记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人口及其问题

一、人口过程和发展类型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

人口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是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人口机械变动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迁入和迁出,变动结果是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变化,发生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

社会变动是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

(二)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

二、中国人口的发展

(一)中国人口的增长概况

人口增长具有继承性和惯性作用。

2000年,全国人口12.95亿人。

(二)新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

人口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二高(高潮期)一低(低谷期)一下降四个阶段。

第1次人口增长高潮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1个五年计划时期(1949—1957年)。

人口出生率在30‰以上,平均每年净增1311万人。

主要原因是解放后人民生活温饱而安定,受“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影响。

1958—1961年,是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策的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人民生活困难,出生率18.02‰。

而死亡率却开始回升,1960年高达25.43‰,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6‰。

1962—1973年在我国产生了长达12年之久的第2个生育高潮。

人口从6.7亿增到8.9亿,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达到25.6‰,1962—1965年的出生高峰是对三年困难时期人口下降的补偿,而1966—1973年人口增长高潮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人口失控的必然恶果。

1973年以后,明确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人口自然增长率进入下降时期,1974—1984年10年中,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69‰。

(三)中国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具有强大的惯性。

我国控制人口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所造成的惯性有关。

其一,中国人口基数大,目前处于建国以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

其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城市人口的总和生育率远低于农村。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

1949年中国人口数量为5.4亿,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1/4。

新中国人口是在相当庞大的基数上开始的,且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

总和生育率居高不下,是我国人口总量增长迅速的直接原因。

(二)增长型的年龄结构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已出现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的趋势。

(三)日趋平衡的性别比

我国人口的性别比呈现一种逐渐平衡的趋势。

中国当前不存在总体意义的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调问题,但由于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局部失调问题是存在的。

(四)不均衡的人口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人口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

如果从东北黑龙江的黑河市,向西南云南腾冲县作一直线(胡焕庸线),可将中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

(五)正在发展的人口城镇化

人口城镇化过程是指农村人口不断移向城镇使城镇人口在人口总数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

(六)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人口数量不等,相差极大。

1949年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迅速上升,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

(七)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人口素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教育因素。

(八)计划生育的成绩巨大而任务艰巨

(1)人口基数过大,即使坚持计划生育,由于人口惯性推动,人口总数也将继续增长

(2)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念的束缚,农村人口短期内不可能很快下降

(3)人口素质差的局面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

(4)控制人口增长的副作用过早到来,致使我国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四、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巨大压力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有关概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二、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最能体现自然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是区域性分布规律。

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

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

旱耕地则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

林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与耕地分布成交错互补状态,即耕地在平地,林地在山地。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半部内陆区,即大约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地区。

裸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高原的西部、青海的西部,与荒漠区相一致;其次也有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及沿海一带的。

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与西北地区高山带。

三、土地利用现状

(一)已利用和可利用土地

我国现有耕地约1.33×108hm2,加上已耕用的牧场约2.2×108hm2,人工营造和更新的林地约0.8×108hm2,经济林、竹林和果园地等约0.11×108hm2,包括水库在内的内陆水域约0.27×108hm2,城镇道路和工矿用地约0.67×108hm2,以及不合理开垦而引起的沙漠化土地和荒山草坡地约0.27×108hm2,共计约5.65×108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72.2%,相当于全国总土地面积的58.8%。

耕地的障碍因素

存在各种障碍因素的耕地约占1/3,其中涝洼地约0.07×108hm2,风沙干旱地约0.09×108hm2,水土流失耕地约0.07×108hm2,红黄壤低产田约为0.12×108hm2。

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

土壤肥力下降,次生盐渍化有所发展。

南方一些水田地区,土壤耕作层变浅,次生潜育化严重。

在耕地的开发利用中复种指数增长不快。

国家各项基本建设占用耕地的比重日趋扩大。

(二)目前尚难以利用的土地

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地可分为沙漠、戈壁、石山、珊瑚礁等,沙化土地因要恢复过去的自然属性需要相当长的演替过程,目前也难以开发利用。

我国沙漠面积0.6×108hm2,戈壁面积0.56×108hm2,分别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3%和5.8%。

石山面积0.46×108h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8%。

主要分布在干旱的西北部和高寒的青藏高原的高山和极高山的冰川和永久积雪下缘冰碛石带。

珊瑚礁是其他土地类型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南海海域,总数量约200多个,虽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

岛上富有鸟粪,估计储量达200×104t以上,但多数珊瑚礁,由于面积小、礁石多、积土薄,还难以利用。

四、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

1、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的组合。

2、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

3、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根据农业的区间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内的相对一致性所进行的农业区划,我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和1个海洋水产区,38个二级农业区。

1.东北区

全国的粮食、大豆、甜菜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用材林区。

今后农业的发展,以深度开发为主,并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提高玉米、小麦、大豆、水稻为主的商品粮产出能力;强化农牧结合,建设以肉、奶为主的大型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成为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治理的重点类型区为:

①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三江平原的开发与治理;③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农业以牧业为主,农牧交错;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牧矛盾尖锐;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

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坚持以牧为主,加强草原和基本农田建设,强化农牧结合;在提高粮食自给率的同时,发展特种优质谷物和以甜菜为主的经济作物;加快对土地沙化的综合整治,扩大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

治理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内蒙古北部草原牧区建设;②内蒙古半农半牧区农牧业协调发展;③内蒙古、陕西、宁夏接壤地区的治理与开发。

3.黄淮海区

农业以旱作灌溉农业为主,土地利用率高,农业生产总量大,是中国小麦、棉花、玉米、花生、暖温带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的重要商品生产基地,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潜力较大。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黄淮平原麦豆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牧业综合开发,②冀鲁低山平原以棉花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③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巩固提高和城郊副食品基地建设;④胶东半岛果、渔、油生产和沿海开放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4.黄土高原区

农业以旱作为主,夏粮比重高;坡耕地比重大,滥垦陡坡地使林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商品经济不发达。

今后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治理与开发并重”的方针。

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②渭北陇东旱塬的农业开发;③汾渭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5.长江中下游区

农业发展水平高,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种植业以水稻为主。

农业开发的重点是巩固提高两湖(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两江(江汉平原和江淮地区)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加强对洪涝灾害和山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类型区是:

①太湖平原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②江淮地区的治理和发展;③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④湘赣红壤丘陵盆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⑤南岭山地的用材林基地建设。

6.西南区

立体农业层次分明,多种多样;烤烟、油菜及桑茶果在全国居重要地位;生猪商品生产优势明显,林特产品丰富多样。

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经济和治理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四川盆地综合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②秦巴山区的综合开发与治理;③川滇高原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的综合发展;④黔桂高原石灰岩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建设。

7.华南区

本区是中国适于热作的地区之一,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的创汇农业占较大比重。

今后农业的发展,要巩固提高以橡胶、甘蔗为重点的热带作物和亚热带作物生产,稳定粮食单产,提高粮食自给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出口创汇。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闽粤沿海平原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创汇农业基地建设;②海南热作基地建设;③华南西部甘蔗区的建设。

8.甘新区

农业以分散而封闭的绿洲农业为主,人均粮油占有量高,经济作物发展较快;牧业以山地放牧业为主,草原牧业与农区牧业并存。

今后农业的发展,应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积极建立节水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优质高产的棉、糖基地,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瓜果基地和以羊为主的畜牧业基地。

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区是:

①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发展;②伊犁地区牧业基地的建设;③天山北坡综合农业基地的建设;④河西走廊商品粮食基地的巩固;⑤引黄灌区的治理与开发。

9.青藏区

本区地势高亢,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而热量不足;土地资源以草地为主,林地次之,耕地数量极小但分布相对集中;水资源异常丰富,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水的矿化度高,利用难度较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名贵中药材、珍稀动物繁多;地广人稀交通闭塞。

本区农林牧业都具有高寒地区的共同特点,高产性也很突出;放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经营粗放,生产水平低。

今后农业发展应以牧业为主,牧林农综合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水平,发展商品性畜牧业;加强粮食和人工草料生产,逐步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合理经营和开发天然森林,建设营林、砍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林区经济系统;改善交通、商品等农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条件,促进商品流通,发展民族经济;建设中国地毯毛羊、半细毛和肉乳兼用牦牛商品生产基地。

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区是:

①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②青甘川边缘牧区的建设。

第三节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中国河湖众多,水能资源丰富,水电、水运发展潜力大。

但人均、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资源量偏低,加以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洪涝、干旱灾害频繁发生。

一些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床淤积,加剧了洪涝危害。

我国在兴办水利、防治水害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业绩。

一、中国水利开发的历程

(一)古代水利成就

(二)近代水利

二、中国水利的现状

(一)水利建设成就

(二)当前水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洪能力普遍偏低2、城市缺水,水污染日趋严重。

3、旱涝灾害频繁。

4、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5、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6、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

7、工程设计标准偏低。

三、主要河流的治理开发

(一)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二)黄河的治理开发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泥沙得不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继续淤高。

2、凌汛威胁,龙羊峡和刘家峡冬季放水发电,增加下游凌汛的威胁。

3、水资源不足,上中下游用水近270×108m3,汛期还需用200多亿立方米输沙入海。

4、近年来春季干旱时下游经常发生断流现象。

(三)淮河的治理与开发

目前的主要问题:

一是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二是河水污染严重,现在正在积极治理中。

(四)海滦河的治理与开发

(五)珠江的治理开发

(六)内陆河的开发

内陆河区的主要问题:

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

要提高每立方米水的经济效益,保证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跨流域调水

我国各地水资源的利用开发有很大差异,长江、珠江、松花江水资源较丰富,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的水资源却十分紧张,称为“三江水富、四河紧缺”。

第四节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矿业是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

一、矿业开发的特点

1、矿业具有初级性。

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源和动力资源。

2、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

各地区的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矿业。

3、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

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

4、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业产生极强的依赖性。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依世界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价值计算,中国占世界14.64%,资源价值密度为114.46万美元,均居世界前列,其中15种居世界首位,9种居世界第2位。

这表明了中国具有较高的矿产资源丰饶度,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1996年矿业总产值达4031.84亿元,2000年全国矿业总产值3928亿元,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

(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

受矿产资源结构、组合及地理分布影响,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

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

其中煤炭产量的41.77%集中在黄河中游地区,仅山西一省就占全国26.13%;生铁相对集中在华北环渤海区、黄河中游区和东北区,三者合占全国的59.44%。

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

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

(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

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其人均矿业产值为110元,高于全国平均值,更高于东部的98元和西部的63元。

从大区布局看,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19.78%,17.87%,17.19%。

从省、市、区看,矿业产值超亿元的省区依次为:

山东、黑龙江、山西、河南、辽宁、河北、新疆、广东等。

(三)矿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平衡

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以矿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计算,新疆、黑龙江、山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等位居前列。

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中国1996年的能源产量为13.16×108t标准煤,需求量已达13.88×108t标准煤,分别为1978年6.28×108t、5.7×108t标准煤的2倍以上。

2001年能源产量为12.1×108t标准煤。

(一)煤炭工业

我国1995年的原煤产量已达13.61×108t,为解放前夕的43.9倍,原煤产量相当于世界原煤总产量的29.98%,在世界上的位次已由1949年的第9位上升为现在的第1位。

2001年原煤产量为11.61×108t。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

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3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

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

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

(1)晋陕蒙(西)供煤区带:

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

(2)东部煤炭调入区带:

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

(3)西部煤炭后备区带:

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1、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

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遍及20多个省区,形成一批大型石油、天然气工业基地,其中大庆油田是最大的油田,从1976年以来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其次为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

2、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

(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

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43%。

(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

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

原油产量占全国48%。

(3)四川天然气基地:

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41%。

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

3、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1)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

(2)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

(3)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三)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

从电厂和电网的规模看,大机组日益成为中国电网的主力,目前超过100×104kW的大发电厂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21.7%;超过100×104kW的电网总装机容量为18412×104kW,覆盖了全国所有城市和大部分乡村。

电力生产量居全国前列的是广东、山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辽宁、山西,占全国65.29%。

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分别占发电量的81.09%和18.91%。

电力工业布局

1、火电布局

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

2、水电布局

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

3、核电及其他新能源

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

不同区域建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

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

还有西南和华南电网等。

(四)能源工业布局评价与发展趋势

评价

能源工业布局与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中国的电力工业的宏观布局基本合理。

中国能源产、销异地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和“北油南运”的能源远距离运输格局。

设想整体西移形成7个能源基地:

以山西为中心的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以煤炭、电力为主要职能。

以内蒙古东部为主体的东北能源基地,利用褐煤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大庆为中心的石油基地。

以鲁西南、皖北为主体的能源基地,发展煤炭、电力工业。

以豫东的永城、濮阳为中心的煤炭、石油综合能源基地。

以长江上中游及其干流区域为主体的水电基地。

川南、黔东、滇北煤炭能源基地。

四、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

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单位产值能耗高,用能设备效率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2.21t标准煤/1000美元GDP)为世界能源利用率最高的瑞士(0.16t标准煤/1000美元GDP)的13.8倍。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危害问题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

在开发与利用煤炭的过程中产生环境危害,包括:

煤炭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矿井酸性水和洗煤厂废水污染、煤矸石自燃与煤炭燃烧利用过程中的CH4、SO2、CO2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

能源和矿产品是中国货运量最大的商品,仅能源就占铁路货运量的49%、公路货运的26%,水运的37%,内河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51%。

第五节工业建设与布局

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非常落后,1949年近代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工业生产水平低下,机器设备有80%以上要靠进口;工业发展速度缓慢,1949年几乎全部工业产品产量都低于抗日战争前1936年的水平;工业的地区分布也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工业那种极端落后、畸形的状态,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

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变化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特征

1、工业的地位日益加强,已有相当的规模

旧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兴办军事工业起,到1949年,花了近100年时间,仅积累起100多亿元工业固定资产。

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低。

2、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渐趋合理

旧中国的工业,主要是轻纺工业、采矿业和一些机械修理、装配,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发挥原有企业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重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机械、电力、冶金等部门增长最快,基本上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石油开采、稀有金属、有机化工、汽车、机车与飞机制造、重型机械制造、造船、精密仪器、电子等一批工业部门。

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已由1949年的73.6:

26.4,调整到1983年的49.6:

50.4。

逐渐趋于比较协调的合理状态,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工业地区布局有较大改善

旧中国的工业,不仅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部门残缺不全而且地区布局上也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表现为极不合理的畸形。

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的辽宁地区,轻纺工业则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等少数沿海城市。

占国土面积85%左右的广阔内地,除武汉、重庆等几个城市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工业。

偏集于沿海地区少数城市的工业,多数依附于外国资本,设备和原材料也多靠进口。

最近50多年来为了充分开发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党和政府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