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940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docx

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doc

2011市委书记在全市群众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刚才8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

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对一年来的群众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和群众的新要求,研究部署下步群众工作,推动我市群众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定做好群众工作的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强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把群众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一批民生问题得到了集中解决,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一是经济实力和群众收入同步提高。

今年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4亿元,增长14.6%;地方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25.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57亿元,比年初增加55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居烟台市各县市区和全省30强前列。

黄三角开发建设开局良好,成功跻身黄三角开发国家战略,莱州被授予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通过批复,累计争取国家、省无偿资金2.1亿元。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全市过千万元项目达到15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63个,一批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投资百亿元的华电国际莱州电厂开工建设;投资25亿元的风电项目全部并网发电,投资220亿元的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项目已经启动;莱州港二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今年吞吐量将超过XXXX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民营企业468家,总数达到4849家;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就业工作综合考核连续3年居烟台各县市区首位;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到11月底,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49亿元,比年初增加26亿元。

二是民生事业投入进一步加大。

到年底,全市用于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财政资金将达到4.3亿元,比去年增加7000万元。

在医疗卫生方面,总投资5亿元的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加快推进,作为莱州历史上财政投入最大的民生项目,新院建成后将拥有总床位1XXXX年我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130元,市财政补贴达到5XXXX年月季花节正式开园,成为目前全国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生态月季园。

同时,掖县公园一期、河套水库湿地公园、道路贯通等重点城建工程进展顺利。

在住房建设方面,我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已于10月份开工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1000套;投资6700万元用于供暖设施扩容改造,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农村住房建设和旧村改造扎实推进,已有60个村庄整体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在教育方面,今年投资1.4亿元新建改造维修校舍27处,有效改善了城乡孩子的上学条件;我市高考重点本科上线963人,培养出全省文科原始分第一名和理科原始分第二名,高考优生数量连续9年居烟台各县市区首位;为中小学及幼儿园配备了安保人员和安保器材,保证了校园安全稳定。

在救助保障方面,年初为全市75周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787万元,投资2.2亿元的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加快推进;累计为城乡低保、优抚对象、困难学生等群体发放各类救助金7000多万元,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补贴资金570万元;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发放计生奖扶资金1700万元。

在兑现补贴政策方面,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各类强农惠民政策,已拨付财政补贴资金1.1亿元。

其中,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及粮食补贴6000万元;发放农机补贴1600万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发放汽车家电下乡补贴3500万元,我市被评为全国家电下乡先进市。

三是群众生活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造林绿化成效明显,完成造林3.65万亩,超额完成“三年大造林”任务;“百万苗木进城”工程扎实推进,新增城区绿地面积31公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上一页[1][2]顷。

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完成城区道路整修6万平方米,硬化改造农村公路210公里,通硬化路村庄增加了33个;筹资1700万元对城市公交车实施了改制经营,城市公交营运里程达到70公里。

治污减排力度不断加大,纵深推进废旧塑料、石材、轻烧镁加工三大结构性污染的综合整治,提前完成了“十一五”减排任务。

抓好农村环境整治,16处镇街垃圾处理场和220个

中心村垃圾转运站建成使用,新建23个水生态示范村,解决了8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道德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深入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了未成年人“心灵工程”,道德建设“4+1”工程作为全省道德建设工作品牌,登上了全国道德论坛。

积极倡导扶弱济困的良好社会风气,今年爱心捐款募集资金超过XXXX年以来共破获各类案件186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73名,保持了对多发性案件的高压态势。

强化治安巡逻防控,全面开展“大巡防”活动,提高了群众的见警率和安全感。

健全完善农村综治联动机制,启动全市动态治安防控系统建设,一批突出的治安问题得到了化解处理。

四是干部队伍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意识不断增强。

广大干部以群众呼声作为第一号令,以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务实。

“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推进,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包帮的村庄、企业和学校,及时了解困难,解决问题;利用网络、报刊、电台等新闻媒体,广泛听取社会声音,现场答复群众问题,今年以来,网上对话2万人次,回复率达到98%;组织42个机关事业单位、18个企业的领导干部,举办了四轮“阳光政务热线”上线活动,许多疑难问题当场得到答复。

深入推进“服务环境建设年”活动,组织开展了效能建设大检查,对15起投诉举报案件进行了严肃查处;组织9个热点部门针对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面对面听民意、实打实解民忧”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不断加大包村工作力度,各包村单位共为所包村庄提供无偿资金、支援物资折款308万元,有效改善了村庄面貌。

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在烟台市组织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市连续两年位居各县市区首位。

莱州群众素质高,有维护家乡声誉、支持家乡发展的优良传统,全体市民都像爱护自己的形象一样维护莱州的整体形象。

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打了高分,更多的是因为莱州的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理解、宽容和体谅。

扪心自问,我们的工作离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不小差距,特别在群众就业、增收、救助、医疗、环保、教育、治安、干部作风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我们要把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铺下身子、埋头实干,千方百计发展好经济,尽最大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成绩回报莱州父老乡亲的信任,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适应形势,突出重点,努力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正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攻坚期和推动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各种困难挑战,把战略机遇变成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强市的新跨越,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重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做好群众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为关键,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凝聚发展合力,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具体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如何对待群众和群众工作,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

市级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坚持领导干部工作联系点制度,经常到所包系统、镇街、村庄及联系的企业,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要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办事情、做决策更多地想着群众,及时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问题,关键时刻要靠到一线攻坚破难。

市直机关干部要立足各自职能,提高服务效能,端正服务态度,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

对吃、拿、卡、要、报等问题,相关部门要严肃查处。

特别是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要进一步减少办事程序、压缩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能;执法部门要坚持公平公正、规范执法,树立好自身形象。

镇街干部要重心下移,沉到村庄一线,掌握情况,推进工作。

群众有事情,要主动联系、上门服务;群众有问题,要积极协调、扎实解决。

驿道镇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机关干部驻村联户,常年深入村庄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保持了信访稳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企业负责人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更加关爱员工,积极奉献社会。

尤其是临近年底,群众反映的劳资纠纷问题比较多,企业要全力解决。

对恶意拖欠职工和外来打工人员工资的“黑心老板”,有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坚决依法处理。

农村干部要积极干事创业,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东南隅村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稳妥推进集体资产产权股份制度改革,村民家家有股份,年年分红利,让群众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

各村庄也要因村而宜,每年都要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协助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促进农村发展稳定。

(二)加快富民强市步伐,筑牢群众工作根基。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基础,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把富民作为发展经济的优先目标,做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统一,转变发展方式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统一。

一是要全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是富民强市的主体,要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推动机电、黄金、石材、盐化工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新能源、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向集群化、链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服务业既是转方式的重点,也是扩大群众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加快发展临港物流、旅游地产、商贸会展等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业,提升三产比重;农业是当前守家在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要发挥特色,走好产业化路子,着力发展品牌农业。

郭家店的“小草”苗木、“半夏”芸豆品牌就做得很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要积极推动就业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活动,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拓宽创业空间、激活创业主体、健全服务体系,促进群众创业增收。

最近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以及零就业家庭、享受低保家庭等重点群体都涵盖在内。

各相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让更多的群众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三是要全力促进群众增收。

要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启动“富民工程”三年行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保持两位数。

增加岗位工资收入。

健全企业工资增长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两项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大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落实力度,确保低收入劳动者岗位工资收入刚性提高。

增加家庭财产收入。

鼓励引导居民通过银行存款、理财和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投资的形式增加收入,探索创新各种农村土地、资源的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增加社会保障收入。

着力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

从08年开始,我们为8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去年将范围扩大到75岁以上。

从今年起我们再次将范围扩大到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年人,仅此一项今年市财政就要支出3000多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强,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增加群众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