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9228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docx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doc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与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多篇范文)汇编

市卫生局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和省、长治市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医务工作者,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率先翻两番,建设十强市”的总体目标,从加大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创优城乡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方便人民群众,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入手,积极开展工作,使全市卫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爱国卫生、乡镇卫生院改造、人才培训、健康教育等多项工作受到省、市卫生部门的好评,我市连续八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我局连续四年被长治市人民政府授予“红旗单位”称号。

现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

一、合作医疗稳步推进

我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按照巩固、完善、规范、拓展的思路,坚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今年还进一步完善了实施方案,简化了报销程序,增加了办公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XX年参合人数135058人,占到全市常住农业人口的82%。

XX年1—10月底报销住院补助1595人,发放住院补助款21507万元,人均享受补助款1352元,其中补助在1万元以上的有9人。

城镇居民合作医疗自去年12月启动以来,参合人数5735人,今年1—10月份兑现住院人数81人,发放住院补助款9.55万元,人均享受补助款1179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一)国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在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中,为提高市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我们于XX年申请国债项目资金,用于传染病区项目建设,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

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水平,我们还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对合室、史回、子镇、翟店等卫生院进行改扩建工程,目前翟店卫生院已投入使用,合室和微子镇卫生院主体已完工,明年春天可投入使用,史回卫生院正在建设中,年底主体可完工。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中医院兴建的综合办公楼已于今年5月下旬完工正式投入使用,同时还对后院病房楼进行了内装修和硬件配置,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优化了服务环境。

三、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

为了进一步加大我市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步伐,我们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主线,坚持“城乡联动,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为重点,以改善城乡环境,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山西省爱国卫生管理条例》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制定出台了《潞城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细化检查标准,明确责任分解,严格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量化奖惩措施,每月一检查,每月一评比,并积极开展卫了卫生乡镇、卫生村、卫生单位、卫生街道、卫生文明小区的创建活动。

使全市的卫生村达到15个(其中省级卫生村14个);卫生单位14个(其中省级卫生单位12个)。

在省级卫生城市验收中受到专家的好评,连续八年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

四、卫生支农成效明显

为在市级医疗机构和乡、村级医疗机构形成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业务协作、双向转诊的支农模式,使农民就近享受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城市卫生服务,有效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年按照省、市安排,我们以“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为宗旨,开展了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一)实施“525”卫生下乡工程。

我局整合城市卫生资源,组成五支巡回医疗服务队,利用配备的巡回医疗车包乡包村为农民提供义诊体检、健康教育,对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进行工作指导、设备援助、人才培训。

今年1—10月份,五支巡回医疗队深入全市  个行政村,共下乡  人次,为农民提供义诊 人,健康教育  人,健康咨询  人。

(二)实行城市医疗机构托管乡镇卫生院。

由长治市人民医院、天脊医院以及潞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15名医疗技术骨干组成五支医疗分队,以托管的形式分别进驻合室、黄牛蹄、辛安泉、成家川、史回等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快速提高其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农民免费体检进展顺利

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大农民的健康状况,在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疾病预防,我们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抽调乡(镇)、办事处卫生院

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体检队伍,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17万农民普遍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同时为他们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

今年体检的对象主要是辖区内50岁以上的农民,我市50岁以上的农业人口39730人,现已体检28837人,建档21273人,体检工作将于近期全部结束。

六、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全面展开

&nbs

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2018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晋州市卫生局在晋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石家庄市卫生局精心指导下,以落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为核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保障,攻艰克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进展顺利

1.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xx年我市参加新农合430839人,参合率96.12%,筹集参合资金6031万元,人均140元。

截止到11月底,全市参合农民1088438人次得到报销补偿3898万元。

市政府拨付100万元用于参合农民大额医疗保险,参合农民可最高得到13.5万元的补偿。

我市与14所石家庄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出院即报”。

新农合门诊统筹和付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运行平稳。

省卫生厅称晋州市新农合为全省提供了样本。

2.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自4月30日起,我市10所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市财政每月拨付20万元用于药品零差率销售补贴,已让惠于民130万元。

在省招标中标公司中,遴选7家药品生产销售企业签订配送合同,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统一价格。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10所乡镇卫生院核编313人,设置标准岗位460个。

向社会公开招聘39名卫生技术人员,招收2名乡镇卫生院定向免费医学生。

安排31名市级医院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培训乡镇卫生院人员143人、村卫生室752人。

制定《晋州市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晋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4.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市医院与石家庄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与省中医院、和平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市医院还对东卓宿中心卫生院、槐树镇卫生院,中医院对桃园中心卫生院进行了对口支援。

加快一体化建设,全市222个村卫生室实现了一体化管理。

组织巡回医疗186次,受益群众达36087人次,惠民60余万元。

5.全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筹资1793.7万元落实九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四项重大卫生服务项目。

截止11月底,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158463人/份,开展健康教育15次,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111320针次,传染病报告1752例,儿童保健36744人,孕产妇保健6821人,农村老年人保健44982人,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18437人、糖尿病患者7210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695人。

改厕8500座,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5663人次,增补叶酸29790人,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50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39618针次。

6.加强保障机制建设

筹资1.1911亿元迁建市医院,综合楼工程于6月份开工建设,xx年12月份峻工。

筹资8000万元迁建中医院,明年开工建设。

利用市财政资金150万元对4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两化”建设。

引进社会资金8000万元建设“刚进泽仁”医院。

落实《河北省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办法》,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补助83.4万元。

(二)医疗质量稳步提高

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发表国家级论文18篇,开展诊疗新技术7项,对20个单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晋州市被河北省卫生厅授予“全省中医工作先进县(市)”。

全市医疗机构住院3.4万人次、门诊51.6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7%和11%。

(三)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深入开展创建餐饮消费放心城市和乳品及含乳制品专项清查活动,检查餐饮单位820户次,全市餐饮单位ab级率达到84%。

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动,监督检查医疗机构900余户次。

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开展了创建“化工医药行业职业病防治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工作。

(四)红十字会工作顺利开展

开展红十字会“博爱一日捐”活动,共接收捐款26万元,全部上缴石家庄市红十字会。

(五)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晋州市委在卫生局召开“党员先锋岗”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颁发“党员先锋岗示范单位”奖牌,电视台录制专题片在全市推广经验。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石家庄市机关工作人员损害发展环境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上半年民主评议行风比去年靠前两个位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单位多、工作量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经验不足,管理人员奇缺。

三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三、xx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进一步强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识,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品供应、卫生信息网络”五大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医改政策学习及部门协作

制定医改政策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推进基层医改。

强化部门协作,医改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医改大局的思想,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医改工作。

(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xx年全市参合率保持在96%以上。

继续实施大额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

抓好新农合门诊统筹和付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向全省推广经验。

健全报销补偿定期稽核和公开公示制度,保障参合资金安全。

(三)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实施“优才计划”,引进10名本科和4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选拔50名业务骨干到三级医院进修。

把市医院的神经外科、胸外科,中医院的肿瘤科列为市级重点学科。

向社会公开招聘30名卫生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卫生院;选拔5名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到高等医学院进行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教学医院实践;选拔10名卫生技术人员到市医院、中医院进修学习。

组织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培训1000人次以上。

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和村卫生室的政务、业务、财务、药品和绩效考核等实行一体化管理。

xx年,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和“刚进泽仁医院”项目开工建设,市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综合楼工程年底峻工。

市财政投资150万元的东里庄、小樵、周家庄等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槐树、总十庄、东卓宿等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按照新标准,对村卫生室进行新一轮建设,建筑面积要达到100-120平方米,全市统一标识和外观形象;每所卫生室配备一部可上网的电脑。

(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公共卫生组织。

建立“公共卫生促进办公室”和“卫生应急办公室”,争取编制部门核定编制,财政部门列入预算。

市级医疗机构要附设精神卫生机构、急救中心、传染病机构和职业病健康检查诊断机构;乡镇卫生院要建立公共卫生科。

充实公共卫生服务人员。

按照疾控、监督、妇幼机构的人力资源标准和新医改需要,通过公开招聘尽快补足补齐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加强乡村卫生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稳定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队伍。

继续抓好9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4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项目管理,保障经费投入,强化绩效考核。

(五)完善基本药品供应体系

在卫生局药管办的基础上,建立市级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管理中心,争取列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向全市统一配送基本药物。

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市级医疗机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市财政根据测算结果给予补贴,让利于民。

(六)完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

卫生局要建设一个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县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市级医院要建成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数字化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系统和妇幼系统建设。

最终建成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连互通、覆盖城乡的农村卫生基础网络体系。

第二篇:

卫生局年终工作总结与计划

XX年,市卫生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强势开局、跨越赶超”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卫生工作完成情况

(一)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持续深入。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完善和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医疗

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1、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着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XX年,我市在景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础上,又新增了安平、冀州、枣强、武邑(更多请关注:

)、故城、阜城6个试点县。

7月1日起,新增6个试点县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机制建立健全等工作稳步推进。

截至年底,试点医院药品让利2329.93万元,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减收144.12万元,共计向患者让利2474.05万元。

试点医院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出院人次和医疗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24%。

、11.11%、11.26%和37.37%,药品收入比例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3.03%。

2、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医疗保障能力。

XX年,全市参合农民332.98万人,参合率98.35%,比XX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人均筹资水平由去年的290元提升至340元,最高支付限额由去年的7万元提高到9万元,正常产住院分娩定额补助由去年的200元提高到300元。

新农合筹资总额11.47亿元,统筹基金使用率97.26%,全市总受益人数459.47万人次,比XX年增加54.96万人次,次均补偿费用3090.03元,县、乡两级实际住院补偿比分别达到60.1%和78.8%,累计补偿达到封顶线者69人。

在落实儿童先心病等6类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又将肺癌等14个病种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大病保障病种增加到20种。

3、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全市38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13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执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市4534个村卫生室中,3306个村卫生室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

全年网上采购药品总金额8.66亿,其中,乡村医疗机构网上采购总金额1.44亿元。

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25%以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销售额达到4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比例达到80%以上。

全市基本药物采购工作综合排名提升至全省第三。

4、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

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和督导力度,确保任务目标高质高效完成。

全市城乡居民纸质档案建档率81.5%,电子档案建档率76.1%,孕产妇管理率87.27%,0-6岁儿童管理率83.99%,65岁以老年人健康管理管理率73.42%,高血压管理人数33.7万人,ⅱ型糖尿病管理人数8万人,均达到或超额完成了医改下达的任务目标。

全年累计录入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134人,全部进行了诊断复核和建档立卡。

5、全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849个,总投资17111万元。

其中,省级负担7144.5万元,市级配套3489.8万元,县级配套6459.7万元。

二是争取中央投资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11个、县级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3个,规划建筑面积30686平方米,总投资8099万元。

其中,中央投资4575万元,地方配套3524万元。

截至目前,中央资金已全部到位,各地正在积极筹措配套资金,办理前期手续。

三是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街道覆盖率达到100%,全部达到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

河西办平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认真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

按照《衡水市XX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完成了228人次乡镇卫生院管理、技术人员和5294人次乡村医生的培训任务。

五是继续推进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与规范化管理。

开展乡镇卫生院“三化三规范”创建工作,探索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六统一”管理内容,确定冀州市为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

截止目前,共签约4769户,15217人,签约率达到95%。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学有效。

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

全年共报告传染病12611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0.7%。

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传染病7004例,较去年同期下降1.3%;丙类传染病5607例,较去年同期下降20.2%。

人感染h7n9禽

流感、手足口病等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

提前完成60%县建成结核病县级p2实验室的任务目标,以县为单位dots覆盖率达到100%,涂阳病人治愈率和初诊查痰率保持在90%以上,病人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

针对艾滋病流行新趋势,加大高危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规范抗病毒治疗,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

传染病报告管理进一步加强,报告及

时率达到100%。

二是免疫规划工作稳步开展。

全年报告接种疫苗XX952人次,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保持95%以上。

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完成8月龄至3周岁儿童预防接种174773人;对全市23万满2月龄-3岁儿童进行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控制了麻疹蔓延势头,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持续推进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免疫规划督导检查。

三是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

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管理进一步规范。

景县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开展,以哈励逊医院为基地医院的深州市脑卒中筛查干预项目和武强县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认真开展盐样监测和水氟、水碘、水砷分布调查工作,共监测盐样3900份,完成了水质监测点和市政供水7456个项次的检测任务,顺利通过了国家卫计委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期考核评估。

(三)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治活动。

依法严把医疗机构准入和校验关,规范审批事项和程序,增加社会监督透明度。

启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市卫生局执业等级医疗机构完成信息核对和重新编码,对33家市管医疗机构进行了校验,对未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要求的两家门诊部予以降级转型。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活动,启用“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电子信息档案系统”,对基层医疗机构注册、审批、校验管理进行复核清理。

二是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路径管理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公立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63家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三好一满意”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努力促进卫生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

三是做好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

全年无偿献血32155人次,献全血量12.26吨,献血小板1959人份,每周为57家医疗机构配送血液3次,保障医疗急救需要。

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提高临床输血整体水平,聘请国内输血专家开展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知识培训。

四是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

全市36所二级医院对口支援114所乡镇卫生院,支援、受援双方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建立了双向转诊、学术讲座、免费接收受援医院医护人员进修培训等运行机制。

(四)卫生监督工作统筹推进。

一是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有力。

全市职业健康诊断与体检机构建设做到了全覆盖,饮用水监测范围扩展到市区、冀州、故城、景县、阜城、深州六个监测点,圆满完成了水样采集、现场快检和实验室检验工作。

深入开展了以医疗废物清理整顿、放射卫生专项监督和医疗广告治理为重点的“蓝盾行动”、打击无证行医的“暴风行动”和打击非法行医“雷霆行动”。

共监督检查143个单位,立案查处117起医疗卫生违法案件,震慑了违法行为,净化了医疗环境。

二是卫生监督协管项目在全省率先铺开,共建立协管站126家,确定协管人员344名,卫生监督范围延伸至基层。

完成了监督稽查、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学校卫生四个学科的首席卫生监督员培训、考核、聘任、公开工作,推动卫生监督行业业务水平全面提升。

三是完成了日常监督、行政审批与行政处罚三平台合一,全程接受社会监督,卫生监督和许可工作更加规范透明。

全年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XX项,回复网上咨询17条。

XX年,市卫生局窗口在市政务服务中心30个部门窗口综合考评中荣获第一名。

(五)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实施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工程。

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5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衡水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签订了目标承诺书,全力推动提升工程开展。

全市114所乡镇卫生院、4625所村卫生室、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有58%的乡镇卫生院和3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室,35%的村卫生室和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二是加强重点中医专科建设。

组织申报了市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3个专科纳入河北省公立中医医院“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库,遴选推荐了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等9个专科参加全省“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协作组。

三是完成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

把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作为提升中医医院医疗质量和内涵建设的有力抓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组织专家对各参评医院进行业务指导,配合省中医药管理局完成了市中医医院、饶阳县中医医院、故城县中医医院、深州市中医医院等4家中医医院的等级评审工作。

四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择优推荐27名中医药业务人员参加“杏林千人培养工程”,遴选中医药指导老师24人、中医药继承人41人加入“燕赵中医药薪火传承工程”,召开首届“衡水市中医药师承拜师大会”,做好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

(六)卫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

一是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了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覆盖,患者满意度评价系统门诊平均点击率达到87.5%,住院平均点击率达到95.4%,患者满意率达到90.7%。

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局就此项工作做了典型发言。

全市1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3家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和11个县市区卫生局主要负责同志对人事、财务、基建和采购工作“四个不直接分管”全部落实。

二是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建立患者回访中心,对患者就治疗效果、服务质量、医德医风和医院环境等内容进行回访,市四院还率先开展了院长回访日活动。

医院回访中心的建立运行,促进了医患沟通,改善了医患关系。

三是正风肃纪活动效果显著。

全年减少和合并会议33个,节约会议支出3万余元,精简文件51个,“三公”消费同比减少7.8万元。

走访乡镇和村庄50余个,处理投诉举报20余起。

深入开展“减项、提速、达标”活动,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间压缩5—15个工作日。

(七)卫生科教工作扎实开展。

全年审批通过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14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75项。

组织申报了XX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9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34项。

申报省级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