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942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4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docx

管群工程施工技术

管群工程

一、工程概况

掇刀石大道位于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是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规划建设的一部分,时一条东西向的交通联系通道。

它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地块的开发,对路网结构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次设计范围西起白云大道,东至培公大道;线路全长3203.064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50m,沿线共有11各相交路口。

本管群工程设计内容为顺道路的电力及电信工程的土建部分设计,包括管群的平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相关结构设计等。

 

二、工艺流程及参考规范

2.1工艺流程

放线土方开挖沟底平整夯实管道混凝土垫层浇筑下管砌井土方回填人工整平夯实

2.2参考规范

《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一般规定

3.1通信塑料管道器材进场后,存放保管消防安全等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3.2水泥在储存过程中应防止受潮,并应分批次购置,按进货日期分别堆放,做到先入库先使用,避免压垛。

(1)轻微受潮:

水泥新鲜有流动性,肉眼观察完全呈细粉状,用手捏碾无硬粒。

此时水泥的使用不做改变。

(2)开始受潮:

水泥凝结成小球粒状,但易散成粉末,用手捏碾无硬粒,此时的水泥可用于要求不严格的工程部位。

(3)加重受潮:

水泥细度变粗,有大量小球粒和松块,用手捏碾球粒可以捏成粉末无硬粒,水泥强度降低15%~20%。

此时可将水泥松块压成粉末,降低标号,用于要求不严格的工程部位。

(4)较重受潮:

水泥结成粒块状,有少量硬块但硬块较松,比较容易击碎,用手捏碾不能变成粉末,有硬粒。

水泥强度降低30%~50%,此时可用筛网筛去硬粒、硬块,降低一半标号用于要求较低的工程部位。

(5)严重受潮:

水泥中有许多硬粒、硬块,难以压碎,用手捏碾不动,强度降低50%以上。

四、土方工程挖方及沟槽处理

4.1挖掘沟坑

4.1.1施工现场条件允许,土层坚实及地下水位低于沟底,且挖深超过3m时,可采用放坡法施工,放坡挖沟坡度与深度关系表:

土壤类别:

土壤类别

H:

D

H≤2m

H≥3m

黏土

1:

0.1

1:

0.15

砂黏土

1:

0.15

1:

0.25

砂质土

1:

0.25

1:

0.5

瓦砾,卵石

1:

0.5

1:

0.75

炉渣,回填土

1:

0.75

1:

1

 

4.1.2当管道沟及人孔坑深超过3米时,应增设倒土平台400mm或增大放坡系数。

4.1.3通信管道工程的沟(坑)挖成后,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人工地基处理。

4.1.4设计文件中没有具体规定的,遇下列地段应支撑护土板。

(1)横穿车道的管道沟。

(2)沟(坑)的土壤是松软的回填土,瓦砾,砂土,级配砂石等。

(3)沟(坑)土质松软且其深度低于地下水位。

(4)施工现场条件所限无法采用放坡法施工且需要支撑护土板的地段,或与其他管线平行较长且相距较小的地段等。

4.1.5挖沟(坑)接近设计底部高程时,应避免挖掘过深破坏土壤结构,如挖深超过设计标高100mm,应填铺灰土或级配砂石并应夯实。

4.1.6施工现场堆土应符合:

(1)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别堆置。

(2)堆土留有行人通道。

(3)城镇内堆土不宜超过1.5m。

(4)堆置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电缆(光缆)线路标石,以及热力、煤气、雨水管、污水管等管线的检查井、雨水口及测量标志等设施。

(5)堆土的坡脚边应距沟(坑)边40cm以上。

4.2施工方法

机械为主,人工配合。

采用放坡式开挖,机械开挖预留10cm人工清底,避免机械作业超挖扰动沟槽底原状土。

开挖时(做好基坑排水,两侧对称挖排水沟)沟槽采用反铲挖掘机后退式开挖,并以逆水流方向管道方向坡降方向进行。

施工前和施工中考虑地表水的排除及基坑中积水抽排,确保混凝土底板在无水环境下施工。

五、钢筋及混凝土,砂浆

5.1钢筋

5.1.1钢筋排列形状和各部位尺寸,主筋和分布筋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规定,严禁倒置:

主筋间距误差不大于5mm,分布筋间距误差不大于10mm。

主筋泛指在混凝土构件中承受重力荷载的钢筋。

构造筋,1、固定受力筋;2、将受力筋的荷载均匀的分散在受力筋上,使受力筋均匀受力。

 

5.1.2钢筋纵横交叉处应采用直径1.0mm或1.5mm的铁线(火烧丝)绑扎牢固,不滑动,不遗漏。

六、铺设管道

6.1一般要求

6.1.1通信管道的规格、程式和管群断面组合,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如更换或代用管材,必须征得建设单位或设计部门的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6.1.2各种材质的通信管道,管顶至路面的埋设深度应不低于下表要求。

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

路面至管顶最小深度表

类别

行道下

车行道下

与电车轨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

与铁道交越(从轨道底部算起)

水泥管、塑料管

0.7

0.8

1.0

1.5

钢管

0.5

0.6

0.8

1.2

注:

1.在轨道或铁路下建设管道时应与相关部门协商

2.钢管最小埋深在冰冻范围内时,施工时应注意管内不能有进水和存水的可能。

6.1.3通信管道的防水、防蚀、防强电干扰等防护措施,必须按设计要求处理。

通信管道光缆与电力电缆同时并行时,光缆可才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结构形式。

有防雷需求还需设置防雷线。

6.1.4如地下水位高于基础,应在地势低的一端不停地抽水,使水流一直处在基础下,待管道接续完成后,砂浆基本凝固,方可停止抽水。

6.1.5炎热夏季或寒冷冬季施工要盖草袋,注意混凝土防晒与防冻。

6.2地基

6.2.1通信管道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凡采用天然地基又设计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处理的,遇下列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反应,待提出处理方案后方可施工。

1地下水位高于管道最低高程时

2土质松软、有腐蚀性土壤或属于回填的杂土层。

6.2.2天热地基的管道沟挖成后必须夯实抄平,地基表面高程符合设计规定。

误差不超过±10mm.

6.3基础

6.3.1通信管道沟底地基宽度应符合;

(1)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下时,其基础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300mm(两侧各加150mm)

(2)管道基础宽630mm以上时,其基础宽度应为基础宽度加600mm(两侧各加300mm)

(3)无基础管道的沟底宽度,应为管群宽度加400mm(两侧各加200mm)

6.3.2管道基础宽度应比管道组群宽度加宽100mm,管道包封时,管道基础宽度应为管群宽度两侧各加包封厚度。

基础包封宽度厚度不应有负偏差。

6.4水泥管道铺设

6.4.1水泥管块的顺向连接间隙不得大于5mm,上下两层管块间及管块与基础间应为15mm,允许偏差不大于5mm。

6.4.2管群的两层管及两行管的接缝应错开。

水泥管块无论行间、层间均宜错开1/2管长。

6.4.3水泥管进入窗口处,应使用整根水泥管。

6.4.5水泥管块的接续方法宜采用抹浆法,采用抹浆发接续管块,其所衬垫的纱布不应该露在砂浆以外,水泥砂浆与管身粘结牢固,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不空鼓、无飞刺、无欠茬,不断裂,并:

(1)两管块接缝处应用傻逼包80mm宽,允许误差±10mm。

长为管块周长加80~120mm,均匀地包在管块连接上。

(2)接缝纱布包好后,应先在纱布上刷清水,水刷到饱和为度,再刷纯水泥浆。

(3)接缝纱布刷完水泥浆后应立即抹1:

2.5的水泥砂浆。

(4)纱布上抹的1:

2.5水泥浆厚度应为12~15mm,其下宽度为100mm,其上宽度为80mm,允许正偏差不大于5mm。

6.4.5弯管道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小于36m。

6.5塑料管道铺设

6.5.1塑料管道铺设应满足设计内容的各项要求,设计文件中无明确规定的内容,应符合:

6.5.2塑料管道接续时,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

6.5.3塑料管道的组群应符合下规定:

1管群应组成矩形,横向排列的管孔数宜为偶数。

2矩形高度不宜小于宽度,但不宜超过一倍。

3管孔内径大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下边和外侧,管孔内径小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上边和内侧。

4多个多孔管组成管群时,宜选用栅格管,蜂窝管或梅花管,同一管群宜选用一种孔型多孔管,但可以与波纹单孔管或水泥管等大口径管组合在一起。

6.5.4管道铺设符合下列规定

1通信管道与铁道的交越角不宜小于60°,交越处距道岔、回归线的距离应大于3m。

2通信塑料管道的埋设深度,在人行道下不应小于0.1m,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8m,与轨道交越(管顶到轨道底)不应小于1.0m,与铁道交越(管顶到轨道底)不应小于1.5m,埋深达不到要求时,应加保护措施。

3通信塑料管道的段长应按相邻两个人孔的中心点确定。

直线管道的段长不应大于200m,高等级公路的直线管道段长不应大于250m,弯曲管道的段长不应大于150m。

4弯曲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大于10m,弯管道的转向角度应尽量小,同一管道不应有反向弯曲(即s形弯)或弯曲部分转向角度大于90°(即U形弯)。

6.5.5塑料管的连接符合下列规定:

1塑料管的连接宜采用承插式粘接、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和机械压紧管体连接;承插式管接头的长度接头不小于200mm

2塑料管标志朝上方

3多孔塑料管的承插1:

1的内外壁应均匀涂刷专用中性胶合粘剂,最小粘度为500MPa·s,塑料管应插到底,挤压固定。

4各塑料管接口宜错开排列,相邻两管的接头之间宜错开距离不宜小于300mm:

弯曲管道的弯曲部分的管接头应采取加固措施。

5栅格管、波纹管、硅芯管组成管群应间隔3m左右用勒带绑扎一次,蜂窝管或梅花管宜用支架分层排列整齐。

塑料管群小于两层时,整体绑扎;大于两层时,相邻两层为一组绑扎,然后整体绑扎。

6塑料管的切割应根据管径大小选用不同规格的裁管刀,管口断面应垂直管中心,平直、无毛刺。

7单孔波纹塑料管的接续宜选用承插弹性密封圈连接。

6.6施工方法

6.6.1混凝土养护施工前,对沟槽底板进行整平,放出沟槽中心线,按设计的高度和宽度利用沟槽木模或土模浇筑混凝土底板。

(土模法施工就是用成形的土岩层全部或部分代替现浇混凝土的支架、模板进行施工的方法。

)混凝土标号为C20.采用商品混凝土,厚度150mm。

浇筑时严格按要求振捣,直到完全密实为止。

浇筑后收光,并及时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

如有排水沟,沟槽底板应3%向排水方向放坡,以便沟槽排水。

在混凝土初凝以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喷洒,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件,在强度未达2.5mpa之前严禁在上面行走。

在终凝12h以后开始浇水,由专人连接水管进行。

天气骤然变化时,应采取适当保温隔热措施。

6.6.2排管铺设

电信管群距中心线23.5m,电力排管距道路中心线22m,原则上管道与中心线平行敷设,其坡度与道路坡度基本相同,每隔50m左右设置一个工作井,在每个交叉口设置一组过路管。

在混凝土底板上平铺10cm后的中砂垫层,再铺设排管,并在管沟管间空隙填砂,用木棒导实,使砂在管外壁形成圆弧状管床。

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以不截断管道为原则,井位在纵向可适当调整。

管群铺设好后,每孔插入铁丝一根,以便今后穿线。

依照施工要求进行逐层排管的铺设,待最上层排管铺设完成后,再铺10cm厚的中层垫层。

最后采用灌水的方法将砂进一步沉降,使砂与电缆排管形成密实整体。

七.电缆检查井的施工

7.1底板

在基坑开挖成型后,先铺混凝土垫层10cm厚,再浇筑C30混凝土厚20cm,底板周边预留部分为24cm,以便与砌墙砂浆结合外,其余部分要求收光。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至两天后,方可砌墙

七、土方工程回填

7.1回填土前清除沟(坑)内遗留木料、草帘、纸袋等杂物。

沟(坑)内如有积水和淤泥,必须排除后方可进行回填。

7.2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除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外,应符合:

(1)管道两侧和顶部300mm范围内,应采用细砂或过筛细土回填。

(2)管道两侧同时进行回填土,每回填150mm厚,应夯实。

(3)管道顶部300mm以上,每回填300mm厚,应夯实。

7.3人孔坑的回填土:

(1)靠近人孔井壁四周的回填土,不应有粒径大于100m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2)每回填300mm要夯实。

(3)回填土严禁高出孔口圈高程。

7.4回填土完毕,及时清理现场碎砖,破管等杂物。

八、工程验收

8.1随工验收

8.1.1管道器材随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泥管块、塑料管材及规格型号和其他材料等。

2塑料管接头与管材应配合紧密。

3塑料管接头胶水最小粘度应符合规定。

4多孔塑料管捆绑扎带、管道支架应符合质量要求。

5混凝土、砖、钢筋、ATL口圈和盖、支架和托板、拉力环等均应符合标准。

8.1.2对管道地基的随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沟底夯实、平整。

2管道沟及人(手)孔中心线。

3地基高程、坡度。

8.1.3对管道基础的随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基础位置、高程、规格。

2基础混凝土标号及质量。

3设计特殊规定的处理、进入孔段加筋处理。

4障碍物处理情况。

8.1.4铺设管道的随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管道位置、断面组合、高程。

2冰冻层处理,塑料管周围填充的粗砂。

3浅埋塑料管应采取设计规定的保护措施。

4回填土应保证质量和分层夯实,不得有杂物回填。

5填管问缝及管底垫层质量。

6,埋设警告带、铺混凝土板、普通烧结砖、蒸压灰砂砖或蒸压粉煤灰砂砖。

7抹顶缝、边缝管、底八字质量。

8管道与相邻管线或障碍物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规定。

9检查管道与铁道、有轨电车道的交越角,交越处距道岔、回归线的距离。

10检查管道过桥、沟、渠、河、坎、路、轨等特殊地段。

8.1.5对管道接续的随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管口应平滑清洁。

2胶水应涂刷均匀,管子与管接头应连接牢靠。

3管道接续质量(应逐个检查)。

4多层多孔管铺设其管子接口宜错开。

5栅格管、波纹管或硅芯管组成管群应按规定间隔。

采用勒带捆绑一次。

蜂窝管或梅花管宜用支架排列整齐。

6不同人孔之间的管位应一致且管群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8.1.6人(手)孔通道掩埋部分的随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砌体质量及墙面处理质量。

2混凝土浇灌质量(含基础、上覆等)。

3管道入口内外侧填充情况质量。

4人孔建筑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5应按人孔周围的土质情况做出相应的地基和基础。

6塑料管材标志面朝上

8.1.7对防水、防有害气体的随工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管道进入建筑物应采取防水、防可燃气体等进入措施。

2管道进入建筑物或人孔时应做钢筋混凝土基础和混凝土包封

3管道进入建筑物或人孔时,应加管堵头,防止杂物进入管内。

4管道与燃气管交越处,如燃气管有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通信管道应做包封2m。

九、电缆的敷设

9.1一般规定

9.1.1电缆敷设前按要求进行下列检查

1电缆通道畅通,排水良好。

2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

3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

4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9.1.2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

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9.1.3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

9.1.4电缆之间各支持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下表所列数值。

电缆各支持点之间的距离(mm)

 

电缆种类

敷设方式

水平

垂直

 

电力电缆

全塑型

400

1000

除全塑型的中低压电缆

1000

1500

35kv及以上高压电缆

1500

2000

控制电缆

800

1000

9.1.5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

9.1.6塑料绝缘电缆,橡皮套绝缘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0℃.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需加绝缘护套,加绝缘护套后允许敷设最低值为20℃.

9.1.7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安装标志牌。

9.1.8标志牌应有下列要求:

1城市电网电缆线路应在下列部位装设电缆标志牌。

(1)电缆终端、电缆接头处。

(2)电缆两端,人孔工作井处。

(3)电缆隧道内转弯处、电缆分支处、直线段每隔50~100m

2标志牌应注明线路编号。

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

3标志牌规格统一,防腐,挂装牢固。

9.2电缆导管内的电缆的敷设

9.2.1在下列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保护管或加装保护套。

1、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

2、从沟道引至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离地面2m以下的一段。

3、可能有载重设备已经电缆上面的区段。

4、其他可能收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9.2.2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

穿电缆时,不得损伤保护层,可采用无腐蚀性的润滑剂(粉)。

9.2.3电缆排管在敷设电缆前,应进行疏通,清除杂物。

9.2.4穿入管中电缆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