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875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docx

培智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备课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徐2014年春

 

所用教材: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课本.数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

培智一年级

授课年级学生特点:

本班学生智力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比较落后,他们的学习以具体形象为主,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比较困难,对知识接受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差,活泼好动,容易受外界影响。

他们的记忆力差,容易遗忘需反复强化。

课题名称:

复习数字1—4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1—4的读法

b.了解写法并能书写

c.在生活中能的到运用

2.能力目标

a.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b.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c.锻炼学生模仿动手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数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1—4的读法,学会读数与数数。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掌握知识。

通过老师示范、学生反复练习读音。

难点:

学习1—4的写法,学习通过动手模仿老师更好的掌握数字的写法。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复习知识

(1)师: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

(先后伸出1到4根手指和学生一起数一数)

(2)师:

现在看黑板,看看老师画了什么?

(在黑板上画三角形,然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并让学生上黑板把数字写出来。

(3)师:

现在,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老师先带同学一起读再让学生单个起来读)

(4)师:

现在谁想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让学生到黑板前代同学读,增加趣味性和学生积极性)

2.写一写

师:

现在,老师发给你们作业本,同学们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教学内容:

快慢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初步理解“快慢”的意义,初步掌握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学会用“快慢”表达。

发展学生观察、判断能力和言语能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A类生:

理解“快慢”的意义,正确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会用含“快慢”的句子表达和按要求做动作

B类生:

初步理解“快慢”的意义,能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学会用“快慢”表达。

C类生:

能参与教学活动,基本会说“快慢”

教学重点:

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难点:

理解“快慢”的意义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注意动作迅速,站姿端正,声音整齐、响亮)

2、同学点名(A、B类各一名同学)

二、情境导入

1,、观察两位同学跑步比赛视频,引出“快慢”,要求说“×××快、×××慢”

2、板书“快慢”,领读、个别读、分角色读

三、讲解新授

1、结合以上视频师生讨论怎样判断“×××快、×××慢”

教师指出前面的快,后面的慢

2、观察课件(各种动物的跑或走比赛),判断哪个快,哪个慢

3、出示第4页主题图,观察图片信息

4、判断哪个快,哪个慢

5、师生讨论怎样判断运动的快慢

四、巩固练习

1、请两位同学演示走,比较快慢,学生判断,讨论为什么

2、出示第4页练一练第1题(先判断,再说说为什么,利用图上的信息)

3、出示第4页练一练第2题(先判断,再说说为什么,利用图上的信息,A类生用句子表达)

4、         A类生听教师指令做动作(谁快跑、谁慢跑,谁快跳、谁慢跳)

五、小结评价

六、板书设计:

快慢

《快慢》教学反思

《快慢》是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编写的供辅读学校使用的《实用数学》第二册的教学内容,隶属于数前概念教学单元。

根据计划这一教学内容打算分3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班共有10名同学,其中轻度智障3人,中、重度智障5人,2名同学存在言语障碍。

一、教什么

陶行知说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从教科书中的主题图和练一练看,主要集中于运动的快慢,捎带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差异明显的物体的快慢。

具体到第一课时教什么,经过本教研组的讨论,最终决定这节课就教两个运动物体的快慢比较,这也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动态的快慢比较,如根据直观动作演示或视频,判断运动的快慢。

二是静态的快慢比较,如根据图片信息,判断运动的快慢。

关键是如何判断运动的快慢。

二、    怎么教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生概念形成方式的了解,他们对快慢概念的形成主要是概念获得,也就是在大量直观材料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概念。

在教学中,首先让同学观看本班两位同学跑步比赛的视频,告知哪个同学跑得快,哪个同学跑得慢,引出快慢这两个字并认读(板书和卡片);接着反复强调跑在前面的同学就是快,跑在后面的同学就是慢,使同学们建立正确的判断方法;再用PPT出现动物跑步比赛的动画,让学生判断,在此过程中给予及时地反馈,强化正确认识,纠正错误观念。

对于静态的快慢比较,我采用了直接出示教科书中的主题图,师生讨论、明确运动方向,区分出谁在前、谁在后,再根据已有观念做出判断,教师反馈,最后用书中的两道练习题加以巩固。

三、    教后思

1、培智数学教学要坚持“小步子、低起点”原则

快慢概念的外延比较广泛,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前述),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直观比较和想象比较)。

教师要把握编者意图,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选定进入教学视线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我班学生来说,本节课将运动物体的快慢比较的两个方面、判断快慢的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可以说是快慢比较的初级阶段,两个方面的坡度也相当小。

这样的教学适合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

2、培智数学教学要坚持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操作活动,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鲜明的表象,从而正确而深刻地理解知识。

对于本班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处于直观思维阶段,有些学生仅仅是动作思维,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观察和操作,注意教师言语形象性的支持(教师说到的物体最好配合出现实物或图片资料),所以本课的本班两位同学跑步比赛的视频、动物跑步比赛的动画等都是直观教具,个别学生要允许用动作参加学习。

直观教具除了实物直观以外,最快捷的途径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方便地获得图片、图解、动画、声音等直观教具。

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使用。

3、培智数学教学要坚持言语训练原则,做到个别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智障学生的言语存在明显的问题,有的说不出来,有的说不清楚,有的说不准确,有的说不完整等第,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每节课中,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刻持之以恒、充满信心地加以训练,落实在课堂上,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训练,这样效率会比较高。

如本节课就要求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清晰地说出这两个字,轻度生能独立用这两个字表达,中度生能在教师辅助下用这两个字说短句。

智障学生的个体间差异较大,在教学中要做到个别化,设置个别化的目标,提出个别化的要求,进行个别化的训练,实现每位同学的可能发展。

尤其是要树立学生个体纵向比较的意识,看到学生今天比昨天的进步,现在比过去的发展,这样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信心,看到希望。

教学内容:

高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2、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比较的“多、少”)

师:

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

老师多!

生:

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

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

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

谁矮?

生齐:

老师高!

师:

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

大家觉得谁高?

谁矮?

(两个学生面向学生)学生争论一番。

师:

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生:

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 1 ,让学生观察。

)师:

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

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

哦!

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

如:

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

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三、练一练。

1、  同桌比较铅笔的长短。

2、   比较自己的书本和铅笔盒的厚薄。

3、     同桌比较绳子。

4、    指导学生完成第 17 页练一练的第 1 、 2 题。

5、    师出示绳子和柱子,让学生观察并判断,最后出示结果。

四、       思考题,蚂蚁走路。

先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然后看课件演示蚂蚁走的路径。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高矮,你们学到了什么?

  比较高矮的方法。

比较厚薄的方法等。

  六、作业      回家跟妈妈比较,明天把结果告诉老师

 

教学内容:

《比长短》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一般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②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具、学具准备:

①课件、实物投影。

②每桌一个信封,里面装有2根颜色、长短都不同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师:

你们猜一猜,今天老师带来什么礼物?

课件出示2根铅笔(红的长,绿的短)

师:

你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

①有2根铅笔;

②有一根是红色的,有一根是绿色的;

③红铅笔比绿铅笔长;

……

师:

你是怎么知道红铅笔比绿铅笔长的?

3、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怎样比较物体的长短。

(板书:

长cháng短du?

n)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

比较铅笔的长短的。

要求:

①每桌2人1小组,将信封打开,取出准备好的铅笔;

②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这两根铅笔的长短。

2、汇报方法

生:

①是看出来的;

②把铅笔横放在桌面上,一端对齐从而比出铅笔的长短;(课件演示)

③两头都不对齐:

如图从而比出铅笔的长短;(课件演示)

④借助尺子或其他物体去量,从而比出铅笔的长短。

(课件演示)

⑤把两根铅笔戳在桌面上,从而比出它们的长短。

(课件演示)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对于学生的结论,只要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3、揭示比较长短的一般方法。

我们在比较的物体长短的时候,一般的方法是:

把要比的物体一端放平对齐,然后再观察另一端,从而进行比较。

三、游戏

①师: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比长短的游戏,比的物体可以是学具、书本,也可以是其他物品,你能比什么就比什么,比出长短后,要用()比()长,或()比()短说一句话。

②学生游戏。

(学生可能会比学具、书本、手长、腿长、脚长等

教师巡视,参与游戏)

③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

①出示第5题,在长的后面打“√”。

(实物投影)

师:

你是怎么知道第②根是最长的?

生:

橡皮、小刀、比铅笔短很容易看出,粉红色的铅笔比绿色的铅笔要短,因为两根笔尖对齐,另一端绿的长一些。

也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绿铅笔是占的7格,而粉红色是占7格少一些,所以也是绿色的最长。

②练一练第6题,在短的后面打“√”。

(实物投影)

因为蛇和鳄鱼的头尾是对齐的,蛇的身子是卷曲的,如果把蛇的身子伸直,肯定比鳄鱼长,也就是鳄鱼比较短。

2、猜一猜

(1)课件示书本第13页比铅笔长短的第一幅图,让学生猜一猜哪根铅笔比较长。

有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